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肝硬化腹水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臌胀范畴,此外在水肿、黄疸、症瘕、积聚中,也有一部分包含着.历代医书有“脉胀”、“腹胀”、“五脏胀”、“六臌胀”,“水肿”、“蛊胀”、“单腹胀”等病名.也有从病因分类归纳“气臌”、“水臌”、“虫臌”、“食臌”、“血臌”等多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就有“臌胀何如?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类似本病的记述. 祖国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胡元骏  甄建军 《东方养生》2011,(12):119-121
尽管宫廷内没有“满汉全席”,但却有“全席”这一说法.对于“全席”,王希富说,它并不属于御膳的范畴,所谓“全席”,指的是皇室接待、礼仪等有目的、有主题而举行的宴席,让人们把所有宴席中的内容都吃到,“全席”也是皇家宴席当中的最高形式.然而,“全席”却并非如传说中“满汉全席”那般菜式繁多,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简约的.不过,在诸多...  相似文献   

3.
《内经》变文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如青 《国医论坛》1993,8(3):35-37
变文,即“变化文辞”,属古汉语修辞格之一种,又有“互辞”、“避复”之目.变文之法在古医经中时见运用.如《素问·逆调论》:“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说文·巾部》:“常,下(?)也.从巾,尚声.或从衣.”可知“常”为“裳”之本字,古人上衣曰衣,下衣曰常(裳),故清儒于鬯指出:“(经文)此  相似文献   

4.
“泾溲不利”在《素问》所见有二:一是《厥论》“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一为《调经论》“形有余则腹张,泾溲不利……”.对此历代医家解释不一,王冰云:“泾,大便.溲,小便也.”吴昆曰:“泾,水行有常也;溲,溺溲也.泾溲不利,言常行之小便不利也.”日·丹波元简则释为:“泾溲即是小便.溲者,二便之通称,加泾字,别于大便.”马莳、张志聪及现今统编教材,或避而不释,或避“泾”不注,释为“小便不利”.鉴于此,实有必要弄清其  相似文献   

5.
一、攻之不可,达之不及《秦医缓和》:“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按:“达”字应属上,在“达”后并脱“针”字.当为:“攻之不可达,针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理由有三:其一,从“达”字的含义来看.“达”教材注云:“通达,指用针刺治疗.”此注欠当.因为“达”无论怎样引申也不会有“针刺治疗”之义.笔者查阅了部分工具书及中医古籍,无发现“达”指此义.为何在这里是此义呢?可见孤证难立.为何注为“用针刺治疗”呢?这是因为此处脱一“针”字而未校出,注者硬把脱漏之“针”的含义强加到“达”字上所致.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药中关于钩虫病的材料散见于“黄疸”、“积聚”等门中,其中所谓“黄胖”、“脱力黄”、“虚黄”、“饕餮黄”、“疸癖”、“河白”等,实际上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本病所定的病名.至于在病原认识方面,虽然大部分都侧重于“湿”“热”,但主张“虫积”的也不少.同时在治疗上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例如“绛矾丸”、“退黄丸”、“褪金丸”、“小温中丸”、“四宝丹”、“榧子建中汤”等,这些有代表性的方剂,直到今天,在我们临床应用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关于“发于阳”“发于阴”和痊愈日数,历来众说纷纭,教材观点亦不统一,现再归纳分析如下. 1 辨“病发于阳、发于阴”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1]认为阴阳指阴经和阳经.如云“发于阳者,病在阳之经也,以寒加阳,阳气被郁,故发热而恶寒.发于阴者,病在阴之经也,以阴加阴,无阳可郁,故无热但恶寒耳”.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2]认为阴阳指少阴与太阳.如云“发热恶寒者,发于太阳之标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少阴之标阴也”.临床上三阴经亦有发热症状,故此种说法不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07,20(8):32-32
一、填空题1.张子和认为“发汗之法,辨,别,定,然后汗之,随治随应”。2.张子和认为“下与一理也,但病有,故用药有耳”。3.张子和认为“风从断之宜,燥与兼之可”。4.张子和认为“风痫中风,久则、、之病生焉,非剂莫能愈也”。5.张子和认为“凡蔚滞,不湍,非剂莫能愈也”。6.张子和认为“人有枯涸皴揭之病,非独化使然。盖有以乘之,非剂莫能愈也”。7.张子和认为“凡下痢之脉,且者生,者死”。二、问答题张子和刺血疗法的原理、适应症与禁忌症有哪些?《儒门事亲》学习辅导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阴阳表里虚实;2.吐上下顺逆;3.火汗湿下;4.嗽喘满胀…  相似文献   

9.
袁秉煃 《养生月刊》2015,36(2):164-165
王先生正届壮年,身体很结实,而在性功能方面出现了一些麻烦,听人说吃牛鞭能“壮阳”,可是他吃了一段日子并不见效,感到很困惑.下面咱们就来一探究竟. 牛鞭有“壮阳”作用,在民间流传很广.所谓“阴”、“阳”,并不能简单地看作为性别的同义词.中医在辨证时确实经常使用“阴”、“阳”两个字,其意思颇深奥,内容也很广泛.  相似文献   

10.
“茶之为饮,始于神农”(陆羽《茶经》);茶之成形,缘于采制,当在饮茶之先了.茶之形态存在于干茶之中,也存在于茶汤之中,既有“处子”般的静态美,也有“精灵”般的动态美.  相似文献   

11.
古代文献在流传过程中有抄写、刊印等诸多形式,诸多人为因素造成了对于某些形近字的误写.本文追溯《黄帝内经》成书时期“搏”字之本义,对于“搏”误解为“搏击”的条文进行分类、列举、解释、对比.认为“搏”在当时表示“索取,获得”,通“捕”;也可作“至”解,而非如今理解之“搏击”.《黄帝内经》中“搏”字其多为“摶”字之误写,特别指出“相搏”之用法多不可解,解释为“相摶”则文义通畅.并逐条分析了“搏”字用法以及意义.希望可以在中医学特别是《黄帝内经》的教学上正本澄源,并对中医临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胃的字型从甲骨文到小篆没有大的变化,均写作(胃),说文解释说:“胃,谷府也.从肉、(困),象形.”明确指出了胃的上半部分是个象形字,就像是布满皱褶的胃粘膜. 从“谷府”的解释来看,显然古人认为“胃”就是人体当中的粮仓,因此胃在古代又被称为“太仓”、“水谷之海”.因为机体气血津液的化生,都要依靠食物的营养,有时也称胃为“气血之海”.如《黄帝内经》中有“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陈美华老师是我省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临床实践中有独到的造诣.陈老师从医数十年,潜心研究各种疑难杂症,除对心系病症有较深的研究外,她发现心病常易发生和伴随脑病,心脑经常同病.陈老师认为:心、脑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人把人的精神活动都归于“心神”所主,《素问》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古人把“知五味”、“记忆”等神经功能及“喜笑不休”等精神症状,均归为“心”所主.而在现代医学看来,这些都是脑功能损害导致的症状.因此,陈老师在研究心系疾病的同时也关注到脑病,临床常心脑同治.中医四大难证之一的“中风病”就是脑病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中医"望神"中"神"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望神”的“神”指人体的最高功能层次:(1)“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指事物的最高层次。①中国传统文化对事物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境界、格调、识见,而这些标准均是从高、低衡量,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对事物主要评价其层次。②事物层次如达到人类理解的极限则称为“神”。同时,用“神”来描述事物,也就说明是从层次角度评价事物。(2)“望神”中“察目”也最受重视,而“目”主要反映精神、意识等人体最高功能层次的情况。2.“望神”的“神”反映人体的整体功能层次,“望神”的“神”反映人体所有生物学特性。3.“望神”的“神”有“有、无”、“多、少”的变化。4.结论:所以,“望神”的“神”是人体反映整体功能层次的最高功能层次。  相似文献   

15.
曹一平  白红艳 《陕西中医》2002,23(3):284-285
《内经 .六节藏象论》在讲述人体各脏腑功能后 ,提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的论点。由于对文义的理解不同 ,历来医家颇有争议。有说 :“不通”者 ,也有说“误文”者 ,更有认为“取决”两字为缺字的合音通假字 ,且皆有理由。但“取决于”并非单独出现于此 ,《素问 .奇病论》中亦有类似提法 :“夫肝者 ,中之将也 ,取决于胆 ,咽为之使”。这就很难用“误文”、“通假字”翻译了。作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不断体会到少阳胆气在疏通人体气机 ,调节脏腑机能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深感此论是有其理论基础的 ,在指导临床上有其重要作用和意义 ,现谈谈粗浅…  相似文献   

16.
“火郁发之”源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在论述了风、寒、暑、湿、燥、火6种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五郁理论.而“火郁发之”讲的是对于火郁的治疗原则,原指外邪侵袭人体,阻遏气机,火热不得发泄而成火郁,用发之之法进行治疗.王冰注曰:“发为汗之,令其疏散也.”火郁所引发的疾病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也有论述:“火郁之发……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腹胸背……疡疿,呕逆,瘛疭骨痛,节乃有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侬,善暴死.刻终大温,汗濡玄府,其乃发也,其气四.”后世医家对“火郁发之”也有不同见解.笔者试就近10年来临床对“火郁发之”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雨阳 《养生月刊》2007,28(1):90-92
一位著名的医学教授曾经说过,人的一辈子里,健康好比是前面的1,金钱、房子、车子等等好比是后面的一个个0,你可以在后面堆砌很多的0来实现你的人生价值,但是没有前面的1,后面再多的0也只是泡沫。杭州科臻科技有限公司域名“U1000.net”命名时的初衷就缘于此,而公司的品牌叫“有一切”,它是U1000的谐音,有健康(才)“有一切”。在所有“有一切”人的心里,都深信有健康才有一切,“有一切”人创建的网站U1000.net社区健康网也始终贯穿着这一信念。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肿大的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瘿”病,世又有“五瘿”之分,兹考证分析其名义证治等如下.1“瘿”瘿字最早应当是“贝贝”字.《说文》:“贝贝,颈饰也.”《篇海》:“连饰颈曰贝贝,女子饰也.”  相似文献   

19.
喻嘉言在《尚论篇卷一·论太阳伤寒证治大意》中说:“风伤卫,则用桂枝汤;寒伤营,则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则用大青龙汤.”此论被后世称之为“三纲鼎立”说.对此论点,后世颇有争议,不少学者认为,风寒两伤营卫用大青龙汤之说,不足以和桂枝汤、麻黄汤比肩.笔者认为,在《伤寒论》中确实存在“三纲鼎立”之条文,此无它,即“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也.依此三纲发展,则有桂枝剂系列方、麻黄剂系列方,温病则另成一大派系矣.可见仲景书中确有“三纲”之意,但并非如喻氏所说之“三纲”.分析“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的病因病机,可辨喻氏之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八髎穴定位、测量与取穴方法在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以“八髎”“上醪”“次髎”“中髎”“下髎”“骶后孔”“骶孔”“骶骨”为关键词,检索1957年至2012年中国知网文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既往研究中存在着文献数量较少、测量对象不统一、指标名称太繁杂、测量起止点不一致、指标权重不明确、测量结果有偏差、与临床结合欠缺、定位方法多样化等问题.结论:八髎穴定位明确,但取法多样而模糊,在测量和研究时对活体的研究意义更大,性别、体质量、身高、分娩等因素也要考虑.有必要找寻到一种准确简便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