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道护理是受到普遍关注的临床问题之一。气道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和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功能、氧合作用和气体交换功能,排痰是气道护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吸痰法是最为快速、有效的气道排痰方法。常规的电动吸引器噪音大、对呼吸道粘膜损伤大、尤其上呼吸道浅部痰液,病人不易于接受。我科于2007年至今,应用吸耳球连接吸痰管,进行气道排痰,对126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实施,此法吸痰同时辅以扣击法、胸廓震动法、及加压胸壁法,收效显著,该方法对呼吸道粘膜损伤小,病人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即刻使用吸痰管预防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有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分娩后交给新生儿医师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试验组患者在胎儿分娩后于第一次呼吸之前,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观察2组患者从切口娩出到使用吸痰管进行呼吸道分泌物清除所使用的时间,并对新生儿出生后1 min发生窒息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新生儿从娩出到开始使用吸痰管所使用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即刻使用吸痰管能够及时清除新生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预防新生儿羊水吸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本科室收治一名先天性肛门闭锁并急性肠梗阻新生儿.本科室为成人胃肠外科常首选采用胃管插管法,在无新生儿胃管的情况下,用2号新生儿吸痰管代替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利用新生儿先天的吸吮力及吞咽功能,即任其自然缓慢吞咽到胃内.现患儿术后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痰在气管切开呛咳有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痰方法进行气管套管内吸痰,实验组采用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吸痰后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出血、痰呜音、呼吸困难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吸痰前SpO2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吸痰后SpO: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吸痰前、后的SpO2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吸痰前、后的SPO2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吸痰后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出血、痰鸣音、呼吸困难人数、3d后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后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下呼吸道感染在所有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中占第一位 [1 ] ,气管切开病人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 ,占同期病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总数的 6 8.1% [2 ] 。其原因除与病人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误吸、气管切开有关外 ,吸痰管消毒不彻底也是其中之一。为探索一种高效快速、安全实用、价廉的消毒法 ,本组采用 2 %强化戊二醛浸泡法对吸痰管进行消毒 ,用0 .5 %过氧乙酸、2 %消佳净浸泡法进行对照消毒试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将用过的吸痰管用清水清洗干净后 ,用无菌剪刀将每条吸痰管剪成长 3cm的 5短段 ,消毒剂分别用广东茂名市消毒用品…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密闭吸痰管在新生儿肺出血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肺出血64例,随机分为密闭式吸痰(CSS)与开放式吸痰(OSS)各32例,观察两组在每次吸痰前后经皮氧饱和度(TcSO2)、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 CSS组在吸痰前后1 min患儿TcSO2、HR及MAP无显著变化,OSS组患儿TcSO2明显下降,HR增快,MAP显著增高。CSS组肺出血停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与OSS组相比明显缩短,CSS组治愈率81.2%,OSS组治愈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新生儿肺出血机械通气时应用密闭式气管内吸痰能缩短肺出血停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缺氧程度,减少由吸痰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防治措施,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选择机械通气患者24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应用密闭吸痰管吸痰,与对照组应用普通一次性吸痰管吸痰对VAP的预防相比较。结果:试验组发生呼吸及相关肺炎20例(38%)、脱机时间(20.38±7.59)d,ICU住院时间(38.8±6.57)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吸痰管吸痰能预防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使患者使用呼吸机时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减轻患者的痛苦及住院费,减轻经济负担。其与普通一次性吸痰管吸痰相比,安全有效,技术先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安全的吸痰深度。方法将120例肺部感染、气道分泌物量在中量以上、给予密闭式吸痰患者分成A、B、C三组,各40例。A组为浅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长度短1cm;B组为深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当感觉到有阻力时,再上提1cm;C组为标准吸痰法,即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口后再延长1cm,观察比较三组吸痰前后吸痰有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B、C组吸痰前后有效性指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吸痰前后安全性指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吸痰法可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引发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2.
三种不同型号吸痰管吸痰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3种不同型号吸痰管对吸痰负压的影响,为婴幼儿寻求合理的吸痰策略.方法 用6 F、8 F、10 F吸痰管进行4种吸引试验:试验1和试验4为不同内径吸痰管的比较,试验2为单、双侧孔的吸痰管比较,试验3为同内径不同长度吸痰管的比较.结果 6 F、8 F、10 F吸痰管在设置负压0.01 mPa下吸引的实际负压分别为0.0095、0.0075、0.0065 mPa,同内径吸痰管单、双侧孔型及不同长度实际负压无差异,所有型号吸痰管侧孔完全浸入水中吸引实际负压均为0.01 mPa.结论 吸痰器负压设置方法和吸痰管的选择是吸痰安全策略的关键,应改变常规的负压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次性吸痰管直接与一次性吸引连接管(以下简称吸痰管、吸引连接管)连接备用在吸痰操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60套备用吸痰装置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吸痰管直接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法,对照组则按传统方法,将吸引连接管浸泡在84消毒液瓶内备用.对两组备用状态中的吸引连接管、吸痰管细菌培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备用状态中的吸引连接管管口细菌培养均为0,实验组吸痰管接口端和病人端细菌培养结果均为0.结论 吸痰管直接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切实可行,安全快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有效排痰在体外循环术后的心肺功能恢复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心脏外科监护室对106例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分别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和普通吸痰管吸痰,并对其进行效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口腔护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口腔情况选择恰当的口腔护理溶液,为患者清洁口腔的方法,是临床常见的基础性护理。口腔护理可以去除口臭、口垢,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和减轻口腔感染的发生。口腔冲洗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口腔护理方法,但冲洗法使用不当往往会引起呛咳误吸,加重病情。针对这一情况,我科选用了组合式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经鼻行气管内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肺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用普通吸痰管吸引口腔及鼻咽部的分泌物,不能深入到气管下段,且停留时间短,吸痰效果欠佳,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效果虽好,但目前不能普及使用,而经鼻行气管内吸痰,方法简便。结果:2006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或痰液多,黏稠不易咯出,只能借助吸痰才能解决痰液滞留问题的患者62例(男52例,女10例,最小28d,最大84岁),经鼻至吸痰管入下呼吸道吸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经鼻行气管内吸痰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法与普通吸痰管吸痰治疗法预防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吸痰管吸痰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其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气状况,预防其发生肺部感染。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赵小苏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13(2):142-143
目的:研究吸痰对新生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监护仪经皮测定吸痰组和对照组产后20min内的血氧饱和度(Sa02),并比较生后1min,5min,10min,15min,20min的Sa02和Sa02达到86%所需的时间。结果:吸痰组有更加低的Sa02,需要更长的时间达到86%。结论:对一个足月的、正常的新生儿是否给予常规吸痰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连俊柯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9-39
吸痰操作中,吸引压力的大小是通过旋转吸引器的调节旋扭来调至所需要的压力,这不仅繁琐加大了吸痰操作的工作量,而且增加了污染机会。我们采用三通管来调节吸力大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用物准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