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沙漠尘毒性及潜在致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沙漠尘对肺巨噬细胞的体外毒性,并进行整体动物肺灌洗实验和慢性致纤维化实验研究,发现沙漠尘细胞毒性明显弱于石英尘;灌洗液生化指标与染毒剂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染尘动物早期可见粉尘在肺组织中沉积并有多核细胞反应,后期则以在粉尘周围单核细胞数量增加为主,未见明显胶原纤维增生。结果表明,沙漠尘毒性特别是致纤维化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
3.
N—乙酸一卜D氨基葡萄糖昔酶(简称NAG),主要存在于近端肾小管细胞溶酶体中,但当小管细胞变性坏死时,NAG活性显著增高。临床上NAG多用于诊断肾脏疾病,有文献报道甘露醇大剂量应用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用尿NAG来监测甘露醇肾毒性作用者尚少,本文就甘露醇用量与尿NAG活性之间关系作如下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62例,其中脑梗塞28例,脑出血22例,余12例为脑炎、癫痛,TIA及椎动脉供血不足者。这些患者均无原发肾脏病史及应用氨基成类抗生素、速尿等肾损药物。病例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未使用甘露醇组28例,年… 相似文献
4.
史久华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01,24(1)
美国 Zymogenetics公司研究人员在把原始基因组资料转化为治疗制品的研究中 ,发现了白细胞介素 2 1 ( IL- 2 1 )及其受体 IL- 2 1 R,两者在人体防病能力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参与红细胞、白细胞、抗体生成细胞和其他免疫应答重要成分的生长和激活。 这两种蛋白质属于红细胞生成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G- CSF)一类的细胞因子。初步生物学研究表明 ,IL- 2 1促使在机体防御细菌、病毒和癌细胞侵袭中起重要作用的免疫系统细胞的迅速激活。具体地说 ,IL- 2 1能促进骨髓自然杀伤 ( NK)细胞产生 ,增强成熟 NK细胞破坏外源靶细胞的能力 … 相似文献
5.
甘露醇的临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脱水剂甘露醇为低分子化合物(本文甘露醇浓度以20%计算),我院近年广泛应用临床,效果良好。现简介如下:1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甘露醇用于脱水降低颅内压的通常用量为125~500ml、2~8次/d,快速静注,静注后血液渗透压迅速提高,可使脑组织及脑积液和房水的部分水分进入血液,故而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甘露醇的用量不宜过大,推荐剂量2.5ml/公斤,可防止脑压反跳,降低颅内压效果更佳;应用剂量过大,时间过长,易发生并发症。但较大单次剂量静注可有效减少脑体积,降低颅内压,便于手术中暴露病变、预防和治疗脑病。一般认为甘露醇的作用机制主要是从脑组… 相似文献
6.
具有一定毒性的中草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药,人们所熟知的是它对慢性疾病的良好疗效,而往往容易忽略它的毒副作用。但实际上,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正日益增多。本刊将分三期刊出一篇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宝林教授撰写的关于中药毒副作用及其预防、治疗的文章,让我们可以对中药的毒副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根据发表在《乳腺癌研究》(Breast Cancer Research)的一项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乳腺早期细胞的新类型,从而为揭开不同乳腺癌的起源以及潜在的抗癌靶点提供线索。英国剑桥研究所的癌症研究小组发现了至少两种类型的早期细胞,叫做祖细胞。和干细胞不同,这种祖细胞只 相似文献
8.
应警惕双酚A的潜在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酚A是一种苯酚和丙酮的重要衍生物,在化工、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运用。双酚A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对人体,特别是婴儿具有潜在毒性,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谷尘萃取物体外染毒腹腔巨噬细胞,以巨噬细胞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的释出为指标,来评价谷尘的细胞毒性。发现谷尘的细胞毒性呈浓度—效应关系。在低、中浓度时,巨噬细胞产生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的能力逐渐升高,而高浓度时反而下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谷尘萃取物染毒浓度与巨噬细胞分泌(IL-1)的能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环氧丙烷对周围神经的毒性作用。方法 应用电生理、生化及神经病理方法对亚慢性环氧丙烷吸入染毒和对照大鼠测定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肌电图 (EMG)、β 半乳糖苷酶、N 乙酰神经氨酸等。结果 高浓度组大鼠MCV明显下降 ,出现下肢无力、瘫痪等中毒症状 ,胫、腓神经组织的 β 半乳糖苷酶活力升高、N 神经氨酸含量下降 ;EMG检查中出现纤颤波 ,镜检发现周围神经轴索变性及髓鞘肿胀 ,低浓度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环氧丙烷可致周围神经损害 ,为中枢 周围远端型轴索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竹芪口服液对动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急性毒性。方法将小鼠和兔分别以竹芪口服液9.0 g·kg-1灌胃,并与以戊巴比妥钠、苯丙胺、可乐定、美芬丁胺、咖啡因等灌胃后比较,观察其对动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急性毒性,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 结果竹芪口服液对动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急性毒性试验LD50为112.4 g·kg-1。结论竹芪口服液应用安全,无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潜在药靶的发现与验证是制约新药研究和开发的瓶颈,对于创新药物研究意义重大,且前景广阔。本文主要综述潜在药靶的成药性和特异性、候选化合物的类药性,以及潜在药靶的发现与验证方法及其应用等,对实现从基因到药物的药物创制战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 初步探讨其毒性反应, 为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上安全使用提供指导。方法 选用ICR小鼠, 根据预试结果, 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和间充质干细胞高、低剂量组, 每组分别采用20只实验动物, 雌雄各半, 分别观察小鼠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反应。结果 实验期间, 各给药组小鼠各检查时间点平均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且小鼠被毛光泽, 精神状态和自主活动均正常, 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均未见明显异常。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制剂静脉给药对小鼠体质量增长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 间充质干细胞低、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脾、肺质量及系数明显升高, 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肺脏系数明显升高。结论 间充质干细胞制剂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且在肺脏和脾脏等部位滞留。 相似文献
17.
18.
核磁共振谱对于组织内代谢变化包括药物反应可能是一种快速识别的有效手段。美国得克萨斯州South Western大学的研究人员已使用了核磁共振这一手段,他们利用的是~(31)磷的共振信号。初步结果表明,体内研究测定的核磁共振谱,不仅能确定引起不可逆损伤的早期心脏变化,而且有助于了解阿霉素如何在分子水平上产生损伤。 ~(31)磷在体内虽然丰富,但其浓度比氢核(质子)低得多。然而,~(31)磷对于代谢研究更为有用。 9只无癌的兔子给予1.5、3或5毫克/公斤体重的阿霉素,连续5天。然后将动物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