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枕可通过枕内药物的吸收和刺激及外形对颈椎曲度的调整,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及改善颈椎曲度的目的,从而起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药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有单纯应用药枕和药枕联合药物口服、针刺、推拿等多种方式。但药枕的临床应用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使人们对药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有更全面的认识,本文从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个方面,对药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金陵保健药枕主要成分由当归、川芎、红花、葛根、徐长卿、白芷、菊花、威灵仙、透骨草等20味中药组成。具有疏调气血,通利经络,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安神定惊功能。主治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对肩周炎、肩背痛、高血压、风湿痛、头昏、眩晕等症亦有一定疗效。用法:将药枕置于枕头上,贴垫于患者颈部、午睡与晚间睡眠时使用,每日外用8~14h。晨起后,将药枕放置于塑料袋内封扎,以防药味挥发,影响疗效.亦可用于其他患处。应用药枕治疗是根据颈椎病的病理生理性特点,通过药物的透入,达到消除韧带、筋膜、鞘膜  相似文献   

3.
浅析药枕治疗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枕治疗疾病的奥妙所在,使更多的人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种疗法,发扬祖国医学这份宝贵的医学遗产;方法和结果从祖国医学、现代医学及<生物全息·泛胚论>的各种理论、实验研究结论等方面证明,药枕治疗的主要机理是局部皮肤的吸收作用,药物刺激经络传导、穴位外敏放大效应、鼻腔药物分子的吸收作用及生物全息和泛控性的整合作用,故应用后能产生一定效果;结论药枕治疗是一种无痛苦,又简便易行、价廉经济的外治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临床观察苗药散剂内服加药枕外治对颈肩腰腿痛的疗效;方法:以苗药散剂内服佐以苗药药枕外治,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660例,临床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苗药散剂内服加药枕外治对颈肩腰腿痛总有效率98.48%,临床观察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疗效满意;结论:苗药散剂加药枕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研为细末,布包后作为枕芯,通过药物挥发时的芳香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对局部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称为中药药枕疗法。  相似文献   

6.
针刺配合圆型药枕治疗颈椎病,能使颈椎生理功能逐步恢复正常,使用针刺结合药枕,能起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颈椎病是慢性病,药枕有长时间巩固治疗作用,能促进颈椎局部血液循环,适用于中老年患有颈椎型高血压头晕患者,可睡在药枕上轻轻摇动头部,能起到锻炼颈椎,兼有按摩牵引作用,贵在坚持治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7.
通过应用"水如意"对颈肩背痛综合征进行治疗,能起到保健又不损伤身体的作用,对解除"亚健康状态"作用明确,具有无毒无副作用且属纯自然物理疗法。详细介绍了"颈肩背痛综合征"病因病理和治疗原则,介绍了经络负压水按摩疗法的保健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并提出了经络负压水按摩疗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祝波 《中医正骨》1990,2(3):5-6
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和现代解剖学理论,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指压松肩穴数分钟,即可使肩关节粘连患者的症状和功能障碍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治疗76例,81个肩关节,平均随访4个月,有效率达90%。认为肩关节活动障碍是由于血不荣筋,复感风寒湿邪,邪阻经络,或劳伤筋脉,血淤凝滞所致。指压松肩穴有疏通经络,祛风散寒,荣养筋脉,松肩解凝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励志英 《河南中医》2014,(6):1064-1067
中医对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以舒筋通络,益气活血、化瘀通经为治疗原则,根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针刺所选外关交阳维脉,为手少阳经穴,可疏通肩、手部经络气血,起到通行经络气血消肿止痛作用;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肩髑为手阳明经穴,交于阳跷脉;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三穴对于,调节患肢血流,减轻疼痛反应等均有很好疗效。因此现代研究热点多为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手段特别是早期康复的综合治疗,并且取得了可观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用装了药物的枕头来治病,称为药枕。药枕,是祖国医学独特的一种治病方法。在民间相传久远。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有“明目枕”的记载。认为“绿豆甘寒无毒,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清代刘灏在《广群芳谱》中载“决明子”作枕治头风,明目胜黑豆”。明代诗人朱之蕃称赞“决明甘菊枕”说它柔软舒适,气味芳香,使人明目,催人熟睡。传统的中医学认为,药枕是将对某病有特殊效果的药物置入枕袋中,枕在病人的有关经络穴位上,如头部哑门、风府、风池、腑腧穴等,可防治各种疾病。现代医学证明:病人睡眠时,头温能使枕内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草药有效成份挥发,  相似文献   

11.
张永刚  任宁卫  赵维东  高斌  薛慧  李晓苗 《光明中医》2014,29(11):2342-2343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枕治疗高血压病120例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92例,治疗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吲达帕胺片(寿比山),2.5mg,口服,每日1次,3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及吴茱萸等中药研细末,食醋调成膏状,贴敷于双侧涌泉穴,每日一次,联合本科室自制药枕治疗,疗程为一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枕治疗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枕治疗高血压病有效,尤其对改善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医学“闻气治病”,“闻香病除”理论,结合收集的大量民间秘方、验方与祖传药枕及药理研究成果,研制成防耳部挤压的耳空防衰益寿枕(简称药枕),用于防治中老年性疾病,临床应用收到满意疗效。下面着重谈谈药枕与治疗中老年性疾病的关系。 1 药枕制作及用法 药枕由绞股蓝、黄精、补骨脂、莪术、磁石、灵芝、汉防己、桑叶、桑寄生、香草、威灵仙、朱砂、玉米须、花生叶、钩藤等药材,共同粉碎,装入特制耳空枕袋内,代日常睡枕用。每昼夜使用时间不短于8h,平时保持枕面清洁,经常翻晒,半年后更换枕内中药。 2 防治中老年性疾病的机理 中老年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无非是心肾不交、肾气不足、气血不调、经络失畅、偏盛偏衰、阴阳失调导致。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睡眠质量如何对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有直接影响。长期应用家庭睡枕,耳部神经受挤压,造成血液循环受阻,血管压力增强,流动加速,使大脑相对缺氧,易出现失眠、耳鸣、头痛、健忘等一系列症状。耳空防衰益寿枕恰恰是针对本病的发病机理研制而成的,可以防止耳部免收挤压,消除共振,隔绝杂音,提高睡眠质量。 中老年人早衰多由肾气亏损,中气虚弱,运血无力,导致经络失畅,故常发生心血瘀阻、经脉...  相似文献   

13.
药枕采用气味芳香、引经开窍、走窜通络为主的药物饮片研粗末,通过刺激皮肤、经络俞穴、孔窍等部位产生经穴效应,通过皮肤及鼻粘膜吸收和嗅神经传导等途径,使药物进入体内,起到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清利头目、定眩止痛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医学“闻气治病”,“闻香病除”理论,结合收集的大量民间秘方、验方与祖传药枕及药理研究成果,研制成防耳部挤压的耳空防衰益寿枕(简称药枕),用于防治中老年性疾病,临床应用收到满意疗效。下面着重谈谈药枕与治疗中老年性疾病的关系。 1 药枕制作及用法 药枕由绞股蓝、黄精、补骨脂、莪术、磁石、灵芝、汉防己、桑叶、桑寄生、香草、威灵仙、朱砂、玉米须、花生叶、钩藤等药材,共同粉碎,装入特制耳空枕袋内,代日常睡枕用。每昼夜使用时间不短于8h,平时保持枕面清洁,经常翻晒,半年后更换枕内中药。 2 防治中老年性疾病的机理 中老年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无非是心肾不交、肾气不足、气血不调、经络失畅、偏盛偏衰、阴阳失调导致。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睡眠质量如何对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有直接影响。长期应用家庭睡枕,耳部神经受挤压,造成血液循环受阻,血管压力增强,流动加速,使大脑相对缺氧,易出现失眠、耳鸣、头痛、健忘等一系列症状。耳空防衰益寿枕恰恰是针对本病的发病机理研制而成的,可以防止耳部免收挤压,消除共振,隔绝杂音,提高睡眠质量。 中老年人早衰多由肾气亏损,中气虚弱,运血无力,导致经络失畅,故常发生心血瘀阻、经脉...  相似文献   

15.
实用药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为 《家庭中医药》2006,13(11):56-56
药枕作用的发挥,一是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体:二是通过渗透方式进入人的皮肤;三是长期持续作用于人体的经络和穴位,对机体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使全身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脏腑安和,达到保健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内经》论述经络的篇章很多,以《灵枢》的《经脉》、《营气》、《九针论》、《背(?)》、《逆顺肥瘦》、《脉度》、《寒热病》和《素问》的《骨空论》等篇为主。其内容主要论述了经络的组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及十五络脉的循行部位、主病、诊断和治疗,经络的生理功用和临床应用的价值等。一、经络的概念和经络学说的内容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是和人体脏腑有联系的又一组织结构系统,它与脏腑器官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络”,有网罗的含义,是经的分支,如网罗维络,无处不  相似文献   

17.
冯文战  张传涛  王幸栓 《河南中医》2019,39(12):1789-1791
经络理论的形成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文献中已有描述,《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相比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经络学说已经有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对比《难经》和《黄帝内经》,在针刺补泻的手法上或存在不同的学术流派。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脉法》《五十二病方》的"灸"到《黄帝内经》《难经》丰富的刺法,治疗方法的理论及工具日渐丰富。基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条文,可以看出仲景时代的医疗是继承了前人的经络及针、灸成果,当时存在烧针、温针、灸、刺穴位等多种治法,尤其是"烧针"一法,在治疗伤寒时经常被使用。仲景作为经方一派,对经络及刺、灸等方法也有继承和发展,针药并用,论述了疾病从经络入脏腑的发病规律,并在治疗伤寒和杂病中应用了刺、灸方法。但对于仲景时代广泛应用"烧针""温针"治疗伤寒的社会现象给予了批判。  相似文献   

18.
肩周炎中医称"漏肩风",又称"五十肩"、"肩凝症",多发于50岁左右的成人,是肩关节软组织的一种慢性病变,临床以肩部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蜂针疗法是用蜜蜂螫刺患者体表腧穴,使蜂毒进入人体,通过经络传导等作用,产生一系列反应,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驱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具有"针、药、灸"的综合作用。笔者应用蜂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1例证属寒湿凝滞经络的肩周炎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兹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天津中医药》1986,(4):28-28
据《健康报》报道:根据“闻香治病”原理特制的浙江黄岩药枕,已销往日本。经名医专家配方,分为五种型号:一号药枕适用于治头风、头痛、鼻塞。二号药枕适用于治伤风感冒。三号药枕适用于治高血压。四号药枕适用于治风湿性痹病。五号药枕适用于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外治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等优点,是不愿服用及不适合多服或久服中药患者的另一种治疗选择,最常用的中药外治法有穴位贴敷、足浴、药枕。近7年来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的研究为穴位选择、贴敷时间、药物调制方法及临床研究;足浴疗法的相关研究多为足浴时辰(以子午流注为主)及临床研究;药枕疗法的相关研究多为中药药枕的作用机制、药物选择及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