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莉  黄萍  李从铸  李燕  朱安娜 《西部医学》2004,16(2):148-149
目的 探讨交界性平滑肌瘤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本院行子宫肌瘤手术 ,并经病理切片确诊为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 1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常见于体积较大的肿瘤 ,临床特点及预后与普通平滑肌相似。结论 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临床特点与普通平滑肌瘤相似 ,预后良好 ,彩超有助于鉴别 ,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全部静脉内平滑肌瘤患者4例.结果 4例患者均有子宫肌瘤或子宫肌瘤手术史,其中1例13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1例4年前行子宫肌瘤剔除术.3例患者病变局限于盆腔,1例患者有肺部转移病灶.4例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其中3例患者雌孕激素受体阳性;4例患者均未接受激素治疗.术后随诊1个月至5年,未有复发病例.结论 血管内平滑肌瘤的发生率低,主要发生在生育过的育龄妇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对辅助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以手术为主,抗雌激素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为了探讨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对我院妇科近年来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患者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我院收治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平滑肌瘤患者1452例,其中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23例(占子宫平滑肌瘤的0.69%),23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5岁,最大51岁,平均年龄(38±3.2)岁。其中以月经增多就诊者20例;2例因子宫肌瘤术后复查发现肌瘤复发入院;有1例为剖宫产术中发现。1.2手术方式23例中有14例行腹式全子宫全切术,5例行子宫次全切出术,3例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的1例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例为子宫次全切出术后复发的肌瘤。1.3手术所见16例为子宫肌瘤向右侧阔韧带内生长,被包裹于阔韧带中;5例为右侧阔韧带肌瘤合并多发肌瘤;2例位于子宫后壁肌壁间。1.4术后病理瘤组织呈编织状、束状排列,瘤细胞梭形,核杆状,细胞丰富、密集。8例提示局部细胞增生活跃。1.5术后随访23例患者门诊随访,随访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60个月,平均时间25个月,发现4例复发。2讨论富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早期子宫肉瘤年轻未育患者采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住院的采用保留子宫手术治疗的Ⅰ期子宫肉瘤35岁以下未生育患者的病历及病理检查资料,搜集年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术后生育情况、病情转归等信息,探讨早期子宫肉瘤年轻未育患者采用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适用范围及安全性。结果符合条件的患者有6例,平均年龄26岁(20~34岁);6例均接受子宫肿瘤切除术。病理类型为子宫平滑肌瘤肉瘤变性的有2例,2例病理检查均提示肉瘤病灶局限在子宫平滑肌瘤内未侵及切缘,其中1例术后自然受孕并足月分娩1健康婴儿;另1例术后28个月未生育,因B超提示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应患者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未见肉瘤病灶。病理类型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有4例,其中3例术后2~6个月复查B超,再次发现子宫肿物并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另1例术后2个月应患者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未发现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灶。结论子宫平滑肌瘤肉瘤变性的年轻未育患者,若肉瘤组织局限于子宫平滑肌瘤内且未侵及切缘,有可能通过保留子宫的手术治疗保留其生育能力;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采取子宫肿瘤切除术不易一次性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灶切除干净,难以达到生育目的 。  相似文献   

5.
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芹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152-153
目的分析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cuL)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2009年9月手术治疗的36例CUL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全部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CUL病理特点为瘤细胞丰富,细胞大小形态尚一致,无或轻度核异形性,核分裂相(0~4)个/10HPF;临床表现以月经改变为主;超声检查以低回声多见;常突向阔韧带内生长;行肌瘤剔除术患者复发率为29.4%,5年生存率100%。结论CUL的l临床表现与普通子宫平滑肌瘤相似,治疗应酌情选择全子宫切除或肌瘤剔除术,术后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富于细胞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47例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患者(研究组)及100例普通平滑肌瘤患者(对照组)的症状、体征、手术所见、大体标本、病理及预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与普通平滑肌瘤患者相比,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患者发病年龄相对较轻,病程较短,瘤体较大.不少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在体检时发现,症状以月经改变及压迫症状为主.肿瘤的生长部位和手术方式基本同普通平滑肌瘤,预后良好.结论 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有其临床特点,但处理基本同平滑肌瘤,术后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王金娟  成九梅 《北京医学》2015,37(10):967-96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adenomyom-atous endometrial poly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行TCRP手术并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31例均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31例患者的年龄为33~66岁,平均年龄48.72岁,其中绝经患者21例(占67.74%).21例绝经期患者中非典型腺肌瘤性息肉8例,其中4例合并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4例合并子宫内膜轻-中度非典型性增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中冰冻其中2例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行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分期术.10例生育年龄患者中非典型腺肌瘤性息肉3例,1例合并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2例合并子宫内膜复杂性及非典型性增生,口服高效孕酮治疗后再次内膜活检无异常.结论 宫腔镜结合病理是诊治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的可靠方法,非典型腺肌瘤性息肉的患者需手术治疗或辅以高效孕酮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检测p53、PCNA在其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追踪;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53、PCNA表达,同时检测随机抽取10例正常子宫肌壁、20例子宫肌瘤、20例子宫肉瘤的p53、PCNA表达作为对照,分析二者在四组间表达的差异及意义。结果: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表现无特异,病理上镜下可见核分裂象0~10个/5HPF,细胞一定异型性。预后好,可复发,多次复发后可恶变。肉瘤组p53阳性率、PCNA强阳性率高于肌瘤组和交界瘤组(P〈0.05)。交界性子宫肌瘤p53阳性组、PCNA强阳性组复发率高于阴性组及非强阳性组(P〈0.05)。结论: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预后良好,未育者可考虑保留子宫,但多次复发后可恶变。术后无需化疗,应加强随访。p53阳性表达和PCNA强阳性表达与交界性子宫肌瘤的不良预后存在密切关系,可预测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复发和恶变,为临床诊断、鉴别、判断预后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子宫平滑肌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 ,国外文献记载 30岁以上的妇女 ,2 0 %~ 30 %有肌瘤 [1 ] ,绝大部分是良性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很少见 ,国外文献报道为 0 .13%~ 1% [2 ] ,另有一类交界性的肿瘤 ,称为“不肯定恶性潜能”的平滑肌瘤。本文对 2 78例子宫平滑肌肿瘤切除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间经手术切除的子宫平滑肌肿瘤 2 78例 ,全部标本均行子宫全切术。2 78例患者中年龄最大者 6 3岁 ,最小者 2 6岁 ,其中 2 0岁~ 30岁 4例 (1.4 % ) ;30岁~ 4 0岁 78例 (2 8.2 % )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4年1月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100例普通子宫平滑肌瘤作为对照,就其症状、体征、手术经过、大体标本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2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病变部位28例位于右侧阔韧带内,4例位于子宫后壁;瘤体均较大,19例达盆腔及髂窝,最低达阴道下1/3。18例术前可疑卵巢瘤。19例行子宫全切术,3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随访未发现复发。结论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多位于右侧阔韧带内,且瘤体较大,术前易误诊,术中易出血,术后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1.
分析我院1974年5月至1994年10月收治的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并发子宫内翻的治疗方法。结果表明:对肌瘤及内翻子宫宜采取分期手术。先尽早经明道切除肌瘤,不仅可使病情迅速减轻,还有利于内翻子宫自然复位。对自然复位的子宫,若肌瘤单发,无恶变,无论年龄大小及有否生育要求,均应予以保留。对难以保留的子宫,宜经腹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伴发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例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伴发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病例进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42岁,体检B超发现子宫肌层15cm×13cm×10cm大小占位,临床拟诊断子宫肉瘤。肉眼观肌壁内一不规则肿块,向浆膜外突起似胎盘绒毛样外观。镜下肿瘤主要有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大小不等呈丛状分布的血管组成,周围基质水肿明显。同时在子宫肌层的静脉血管内有形态良好的平滑肌增生,未见超出血管外。手术行子宫及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后随访6月未复发。结论 子宫绒毛叶状分割性平滑肌瘤伴发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又称为绒毛叶状水泡状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类非常罕见的平滑肌瘤,预后良好。由于奇特的大体外观容易诊断错误导致过度治疗,因此掌握此类良性平滑肌瘤的病理特征以防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3.
齐祥意 《中外医疗》2010,29(8):19-20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肌瘤生长部位、肌瘤大小及病理类型与手术方式的关系,总结子宫肌瘤临床诊治的经验。方法取我院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9月1日子宫肌瘤病例399例进行分析,并对子宫肌瘤的年龄分布、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病理类型进行探讨。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399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多集中在30~50岁之间的育龄期妇女,占总样本84.46%。手术方式以子宫肌瘤切除术为主,共201例,占50.37%,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年龄越小子宫肌瘤切除术所占比例越大,20~30岁组子宫肌瘤切除术占96.97%;年龄越大全切术所占比例越大,≥50岁组子宫全切术占69.23%。结论子宫肌瘤发病具有年龄集中趋势,多在30~50岁之间;子宫肌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子宫肌瘤切除术将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术式,微创治疗方法是子宫肌瘤治疗的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Leiomyosarcoma of uterus is a very rare malignant mesenchymal tumour of uterus. It may arise from the uterine myometrium de novo or may be transformed from a pre-existing benign leiomyoma. A 55-year-old female presenting with 20-22 weeks size of uterus and bleeding per vagina was clinically diagnosed as a case of leiomyoma uteri and cervical polyp, was subjected to abdominal hysterectomy. The tumour mass was later confirmed histologically as leiomyosarcoma of uterus presumed to be transformed from pre-existing leiomyoma uter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0月诊断的1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32岁女性,行子宫肌瘤切除术1个月后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乏力明显,胸部CT示两肺弥漫分布粟粒状影,血肿瘤标记物正常.予抗结核治疗4周后复查胸部CT无明显变化,遂予胸腔镜肺活检.HE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具有平滑肌细胞的分化特征;免疫组化提示肿瘤细胞增殖指数较低,不支持肺部恶性肿瘤;Desmin、SMA平滑肌特异性标志物强阳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强阳性,符合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特点.确诊后即给予口服三苯氧胺(tamoxifen)抗雌激素治疗3个月.目前患者无疾病继续发展及进一步远处转移的放射学证据,仍在继续随访.结论 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是一种会发生在任何年龄组的罕见疾病,最常见于晚育女性,所有患者均有子宫的平滑肌瘤历史和/或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并且常常合并有远离子宫部位的转移,其中以肺部最多见.  相似文献   

16.
Benign metastasising leiomyomatosis is a rare condition affecting women in the reproductive age-group with a history of uterine fibroids, who have undergone treatment by myomectomy or hysterectomy. It is characterised by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indolent, smooth muscle tumours outside the uterus, most commonly in the lungs, and manifests several years after the uterine surgery. We describe the case of a young woman, who had undergone 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 and bilateral salpingo-oophorectomy for multiple fibroids and a right ovarian cyst. After 5 years of being on o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she was detected to have benign metastasising leiomyoma, for which an additional laparotomy was performed. At laparotomy, removal of the pelvic mass was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complications. The metastatic lesions in the lung responded well to progestogens (megestrol acetate) alone as evidenced by regression of the lesions detected at follow-up after 6 months and 1 year.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声声像图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超声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手术并病理证实的52例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临床表现与普通子宫肌瘤相似,主诉为盆腹腔包块25例(48.1%)、月经改变16例(30.8%)、下腹坠胀感或疼痛9例(17.3%)、白带增多2例(3.8%)。术前超声正确诊断3例(5.8%)、误诊为子宫肌瘤29例(55.8%)、子宫肌瘤伴变性11例(21.1%)、子宫肌瘤伴肌腺症5例(9.6%)、子宫肌腺症3例(5.8%)、卵巢肿瘤1例(1.9%)。23例(44.2%)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3例(5.8%)行全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20例(38.5%)行全子宫切除术;6例(11.5%)行肌瘤剥除术。其中3例肌瘤剥除术患者因再次出现子宫增大,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缺乏特异性声像图,是影响超声检查准确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袁彩  赵予  吴琨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7):778-779,800
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2009年12月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诊治的13例子宫IVL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3例IVL中,7例患者主诉盆腔包块,5例经期延长、经量增多,1例腹痛;8例盆腔包块超过妊娠12周子宫大小,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12例,盆腔实性肿瘤1例,6例子宫肌瘤血流丰富,其中2例血流呈树枝状,术前无一例确诊为IVL。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4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7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盆腔肿瘤切除术。结论:子宫IVL是具有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的良性病变,提高术中确诊率、彻底切除原发和转移病灶以及术后全面随诊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卵巢Brenner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29例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总结、分析其诊治特点。结果:29例患者术前多无特异性症状,大部分(19例)因B超检查发现附件或盆腔包块就诊,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良性26例,交界性2例,恶性1例;单侧20例,双侧9例;单纯性的卵巢Brenner瘤14例,合并其他卵巢肿瘤或子宫肿瘤15例;手术行肿瘤剥除5例,行单侧附件切除10例,行双侧附件切除术8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5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盆腹腔淋巴结清扫全面分期手术1例。术后随访:失访1例;行肿瘤剥除者复发1例;恶性患者术后化疗6个疗程,随访2年,现健在;因其他原因死亡2例。结论:卵巢Brenner瘤大多数为良性,其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案与卵巢上皮性肿瘤无异质性,临床上以术后病理回报确诊,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卵巢Brenner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29例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总结、分析其诊治特点。结果:29例患者术前多无特异性症状,大部分(19例)因B超检查发现附件或盆腔包块就诊,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良性26例,交界性2例,恶性1例;单侧20例,双侧9例;单纯性的卵巢Brenner瘤14例,合并其他卵巢肿瘤或子宫肿瘤15例;手术行肿瘤剥除5例,行单侧附件切除10例,行双侧附件切除术8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5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盆腹腔淋巴结清扫全面分期手术1例。术后随访:失访1例;行肿瘤剥除者复发1例;恶性患者术后化疗6个疗程,随访2年,现健在;因其他原因死亡2例。结论:卵巢Brenner瘤大多数为良性,其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案与卵巢上皮性肿瘤无异质性,临床上以术后病理回报确诊,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