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多数麻醉医生在他们的执业生涯中都会经历过围手术期患者死亡或者是围手术期灾难性事故。但是,麻醉培训过程中并没有教会麻醉医生如何处理不良的应激事件。很多调查表明,不管死亡的结果是否在预料之中,或者患者是否与医生熟识,对75%的医务工作者而言,患者死亡是影响情绪的最主要因素。心理恢复往往需要数周甚至数月,但是这种恢复又容易被缺乏情感和专业的援助所阻碍。资料显示,大多数麻醉医生都希望得到一个更加正式的援助机构的帮助,包括可以选择暂时脱离临床工作。尽管对围手术期事故发生后的职业能力没有一个正式评定系统,但是英国和爱尔兰麻醉协会研究机构制定的指南在不同层面上都推荐了一些援助。并且,麻醉患者安全基金网站上的“不良事件处理方案”也提供了一系列步骤,以期减少患者的损伤,并在麻醉不良事件发生后对原因加以鉴别。这些事件处理不当对医生个人和医疗系统都有重大的负面影响。围手术期的事故对患者及医疗系统短期和长期的影响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在各阶段培训过程中,应该为医生提供如何应对围手术期事故后续影响方面的教育,并有正式的援助体系。  相似文献   

2.
背景 吸烟患者在围术期均处于不同的戒烟期,麻醉医师在围术期承担重要角色,但戒烟对围术期病理生理的影响有多大,哪些因素影响患者的围术期戒烟及戒烟实施情况并不十分清楚. 目的 提高麻醉管理水平,改善围术期吸烟患者的预后. 内容 回顾当前关于短期(时间范围从数小时到数周)和长期戒烟病理生理方面的变化,尤其是与术后转归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此外,还探讨围术期戒烟的影响因素、国内外麻醉医师在围术期戒烟中的作用与实践. 趋向 围术期戒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今后的临床研究和实验进一步探讨,以便更好地帮助患者围术期甚至长期戒烟,减少麻醉手术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临床麻醉学是最具风险的医学领域之一。研究显示麻醉期间未及时全面地监测患者是引发围术期麻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保证围术期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手术科医师、麻醉科医师、患者家属等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减少围术期患者的意外事件、避免发生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是医师的使命。然而,即使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疗事故或医患关系紧张仍时有可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缓解矛盾,显然是我们麻醉科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而通过加强临床监测,及早发现问题的苗头并正确处理之,则是预防此类不良事件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步应用到临床麻醉中,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及研究日益增多。人工智能可以在术前预警小儿围术期高危事件风险(如围术期死亡和气道不良事件),辅助气道诊断/评估和围术期输血预测;在术中辅助超声显像、小儿气道管理和呼吸监测,帮助实现麻醉的精准自动化闭环控制;在术后自动监测小儿呼吸模式等。本文总结了医学领域常用的人工智能模型,回顾了目前人工智能应用于小儿麻醉围术期各个阶段的临床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在小儿麻醉领域的应用为麻醉科医师在改善患儿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方面提供了思路,有助于预测临床结局,降低围术期风险。  相似文献   

5.
择期手术病人麻醉认识程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择期手术病人麻醉认知程度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了一份围术期调查表,在500例择期手术病人,调查了其对麻醉学科及麻醉医师的认识程序。结果:病人对麻醉及麻醉医师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部分与病人的教育程度和居住区域有关。结论加强围术期麻醉和医师和病人的交流有利于提高病人对麻醉和麻醉医师的认识,提高学科水平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实现精准麻醉、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满足患者舒适化需求是麻醉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应更加致力于在不断扩大的世界舞台上提供最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这一背景下,麻醉亚专业的细分势在必行。而心血管麻醉是其中最具挑战的亚专业之一,如何进行专科医师的教育和培训是影响亚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心血管麻醉专科医师培训的现状和必要性心血管麻醉专科医师教育和培训在欧美发达国家已近成熟,根据2014年美国麻醉委员会针对1 628名临床麻醉第  相似文献   

7.
吸烟对围术期患者病理生理和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吸烟患者需要手术和麻醉,而大多数麻醉医师未充分认识到吸烟对围术期的危害.目的 为提高麻醉管理水平,改善围术期吸烟手术患者的预后,现将吸烟对围术期患者病理生理和麻醉效果的影响作一综述.内容 吸烟不仅能增加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和伤口相关并发症),还能增加麻醉相关并发症(譬如低氧血...  相似文献   

8.
肌肉减少症作为老年疾病中的一种,并未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肌肉减少症常伴发其他疾病发生,影响患者的康复以及术后转归。麻醉科医师应该重视肌肉减少症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本文对肌肉减少症的现状、麻醉对骨骼肌的影响以及围术期麻醉管理的要点进行综述,希望引起麻醉科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背景 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URIs)常见于小儿,大多由病毒感染所引起.URIs小儿手术进行麻醉时,呼吸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麻醉风险增高,择期手术是否应该取消或应该推迟多久,一直是麻醉医师比较难以抉择的问题. 目的 综述近几年URIs小儿麻醉的研究文献,为麻醉医师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内容 阐述了小儿URI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术前评估、麻醉管理以及常见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趋向 随着小儿手术日益增多,URI小儿的择期手术时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抉择.  相似文献   

10.
择期手术病人对麻醉认识程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择期手术病人麻醉认知程度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了一份围术期调查表,在500例择期手术病人,调查了其对麻醉学科及麻醉医师的认识程度。结果:病人对麻醉及麻醉医师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部分与病人的教育程度和居住区域有关。结论:加强围术期麻醉医师和病人的交流有利于提高病人对麻醉和麻醉医师的认识,提高学科水平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
背景2007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CC/AHA)有关围术期心脏评估与非心脏手术医疗保障的指南是围术期心脏评估的公认标准。麻醉培训计划要求教授这些评估方法。我们评估了美国全国范围内麻醉科住院医师在评估临床常见场景下模拟患者时能够正确使用ACC/AHA指南所建议的测试评估方法的百分比人数。方法24所培训机构中的麻醉科住院医师志愿者参加,设置以外科手术、患者危险因素和患者功能能力为特征的6种场景。均随机分配所有场景和针对每种场景的5种推荐建议。分配之前,美国24所不同培训机构的高级麻醉医师与2007年ACC/AHA指南的第一作者一同确认该网络调查的推荐建议恰当。结果参加的548名住院医师占美国麻醉科培训医师的12%,包括48名PGY-1S(麻醉专科培训前第一年)、166名临床麻醉工作一年的住院医师(CA-1)、161名CA-2s和173名CA-3s。评估活动性心脏病的患者时,建议的评估与指南一致的住院医师为78%(95%可信上限)。然后,在剩余的5种场景中,给出恰当建议的住院医师为46%(95%可信上限)。结论结果显示,美国全国范围内不足一半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能够正确地应用术前心脏评估标准的方法。必须进一步研究来阐明正确的干预措施,如决策支持工具的应用、增加常规使用指南的清晰度、调整教育计划和(或)负责教员更熟悉该教材。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近来,日间手术迅猛发展.特殊患者的日间手术麻醉令麻醉医师面临严峻挑战. 目的 降低日间手术麻醉风险. 内容 分析2012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年会上日间手术麻醉领域相关的知识更新. 趋向 全面关注特殊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方可安全实施日间手术.  相似文献   

13.
术前焦虑是围术期患者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许多研究表明,术前焦虑与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失眠、术后疼痛、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谵妄等。术前焦虑与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机制的关联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涉及多个系统功能的调节紊乱。针对术前焦虑进行合理的干预或治疗,或将有助于减少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选择失眠、术后疼痛、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谵妄等较为典型围术期不良事件,从术前焦虑与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关系、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等角度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脊柱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的15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血红蛋白(haemoglobin, Hb)、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伴随疾病、手术原因、手术状态、手术方式、融合节段、术中事件、手术医师等等资料,观察围手术期(本研究定义为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28 d内)发生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分析观察影响MACE的风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共22例患者在研究定义的时间内发生MACE,发生率1.46%。单因素分析显示,MACE和非MACE患者的BMI、Hb、高血压、中风、阻塞...  相似文献   

15.
周锋  舒爱华  姜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37(12):1325-1329
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麻醉科医师在围术期对患者病情的评估至关重要。心血管系统疾病因会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后果,受到麻醉科医师的重点筛查与评估。围术期对患者心血管疾病进行正确、及时的判断并进行合理的干预有助于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医师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体遗传和分特征制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策略。近年来,基因测序及其相关技术在医疗机构中变得更加经济和便捷,其在各种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围手术期,有很多使用精准医疗的机会。例如,α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个体多态性可提高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同时也使患者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同样,阿片受体的个体多态性可以使阿片类药物在术后镇痛中的有效性提高或者降低。此外,细胞色素P450 2D6(CYP2D6)酶基因的突变可以通过加速或减缓β受体阻滞剂和阿片类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大大影响到二者的临床反应。术前基因测序可使麻醉医师识别患者上述以及其他相关的分子特征,并相应地选择适当的围手术期治疗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当下正是麻醉医师和围手术期医务人员实践精准医疗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对患有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正在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目前不仅无具体的、可被接受的围术期管理建议,而且对该类患者行椎管内麻醉存在争议,因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可增加硬膜外血肿的风险. 目的 对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其剂量、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关系进行综述. 内容 随着CVD患病率的不断增加,对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高风险患者给予恰当的围手术期管理,是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共同面对的一个临床问题.为此,对需要行心血管或非心血管手术的CVD患者,必须在临床作出诸多治疗决策. 趋向 围术期抗凝治疗是以对血栓和出血事件的风险评估为依据的,应通过多学科协作来实现简化患者管理和最小化临床不良结局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在当今人群中发生率很高,但很多患者并未被确诊。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已经意识到未诊断的OSA将带给围手术期越来越高的风险。本文的目的是针对有关OSA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方法本研究的范围限制在接受外科手术的成年患者中。搜索关键词包括:围手术期处理、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围手术期风险和围手术期处理。搜索1966年至2007年Medline、Embase、BiologicalAbstract、ScienceCitationIndex和Healthstar中相关的英文文献。结果文献支持OSA增加患者围手术期风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指南推荐:手术前评估包括对OSA进行常规筛查,筛查方法将在文中讨论。本综述提出一些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可降低OSA患者的手术风险。但是,除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指南共识外,重要的是,仍缺乏有证据的循证医学文献的支持。结论本综述提出手术前筛查OSA的方法,并提供围手术期管理策略,最终目标是降低OSA患者围手术期风险。但是,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下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即是否根据手术前筛查OSA制定特殊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以减少未诊断OSA的手术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围手术期血糖调控与患者的预后相关。近5年来,住院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调控指南已经历诸多重大调整,但是绝大多数医院临床医师(包括麻醉医师)的血糖调控方案却未能与时俱进。本述评针对Duncan等在本期杂志上的文章,回顾近年有关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建议和血糖调控方案中的争议性问题,旨在提高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以及容量反应性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对围术期患者容量进行合理管理,也可以指导麻醉过程中的容量治疗,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目前,床旁超声可视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围术期容量评估。腋静脉超声因其操作简单、无创以及不受腹内压影响等优点,已被应用于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本文对床旁超声监测腋静脉变异度在围术期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围术期患者的容量管理和容量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