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胆碱能毒蕈碱受体3抗体及其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免疫印迹法(WB)检测抗毒蕈碱受体3(M3受体)抗体的方法,探讨该抗体对干燥综合征(SS)诊断的意义。方法建立WB测定抗M3受体抗体的方法,检测80例SS患者、80例其他风湿性疾病及4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抗M3受体抗体,并分析该抗体与SS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抗M3受体抗体在80例SS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3.8%(67/80),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正常人中分别为5.0%(2/40)和2.5%(1/40),类风湿关节炎(RA)中无1例阳性。抗M3受体抗体对S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8%和97.5%,阳性预测值为95.7%,阴性预测值为90.0%。抗M3受体抗体在抗SSA抗体、抗SSB抗体、α-胞衬蛋白抗体阴性的SS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82.5%及81.2%。该抗体在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及α-胞衬蛋白抗体阳性的SS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7.5%、88.2%及85.4%。抗M3受体抗体阳性的SS患者与该抗体阴性的SS患者在口干、眼干、脏器受累的发生率,IgG、IgA、血沉(ESR)升高及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sf9细胞表达的重组M3受体蛋白可以检测SS患者血清中的抗M3受体抗体。该抗体是一种对SS诊断较为特异的标记性抗体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乙酰胆碱3(M3)受体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pSS患者(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0例)、健康对照者(76例)血清中抗M3受体抗体,并测所有受试者的泪液流率、泪膜破碎时间、角结膜染色评分、5 min唾液流量、灶性指数、类风湿因子、IgG等.结果 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抗M3受体抗体阳性率pSS患者为47.14%、60.00%,SLE患者为4.00%、12.00%,健康对照者为14.47%、15.79%.抗M3受体抗体阳性者的泪液流率、泪膜破碎时间、5 min唾液流量低于阴性者,角结膜染色评分高于阴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M3受体抗体阳性者灶性指数>3的患者多于阴性者(P<0.05).抗M3受体抗体阳性者IgG、类风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 pSS患者抗M3受体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抗M3受体抗体阳性者唇腺损伤较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毒蕈碱3受体多肽(M3RP)抗体的方法,探讨该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固相合成的多肽M3RP为包被抗原,ELISA定量检测94例干燥综合征,16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及200名正常人血清中的抗M3RP抗体水平,并分析其与SS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抗M3RP抗体在原发干燥综合征(pSS)、继发干燥综合征(sSS)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84.6%和81.3%,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和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和1%.M3RP抗体在SS患者中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O.01).而且,M3RP抗体在pSS和sSS中的特异性均为91.3%.pSS患者与sSS患者抗M3RP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M3RP抗体与SS患者临床表现和脏器受累情况无明显相关性.该抗体在抗α-胞衬蛋白、抗SSA、抗SSB和抗核抗体阴性的SS患者中抗M3RP抗体的阻性率分别为85%、89.3%、88.9%和95.2%.在pSS中,抗M3RP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中IgG水平明显高于抗体阴性的患者.结论 ①ELISA法可检测pSS和sSS患者血清中的抗M3RP抗体,该抗体为诊断SS的较为特异的自身抗体之一.②抗M3RP抗体对其他自身抗体阴性的SS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0)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是否对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s)有上调作用,探讨其是否具有抗β-淀粉样肽(Aβ)的作用。方法选择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和SH-SY5Y细胞,采用洛伐他汀和Aβ寡聚体(AβOs)分别或联合处理培养细胞24~48 h后,采用蛋白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M1 mAChR和M3 mACh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原代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纯度达85%以上;不同浓度洛伐他汀处理神经细胞24 h后,M1 mAChR和M3 mACh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5μmol/L AβOs处理神经细胞48 h后,其M1 mAChR和M3 mACh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预先用0.1μmol/L洛伐他汀处理神经细胞24 h,可减轻AβOs导致的M1 mAChR和M3 mAChR表达水平下降。结论洛伐他汀可能具有上调mAChRs表达水平的作用,对抗Aβ对该受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枢毒蕈碱受体亚型及其信号转导系统与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枢胆碱能系统在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中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胆碱酯酶抑制剂对阿尔茨海默病 (AD )治疗有效也进一步证明了AD发病“胆碱能学说”的合理性。然而 ,对于乙酰胆碱 (ACh)参与认知功能的机制迄今未能完全阐明。由于ACh的作用涉及受体、信号转导系统、基因表达和调控等诸多环节 ,因此需要将整体、组织、细胞及分子各水平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合 ,才可能阐明ACh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近年来 ,对中枢神经系统 (CNS)毒蕈碱样乙酰胆碱受体 (muscarinicacetyl cholinereceptors ,mAChRs ,简称M受体 )亚型及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已取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收法(ELISA)检测pSS患者血清中的aCL,记录并分析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aCL在pSS患者中的阳性率为28%,主要是IgG-aCL及IgM-aCL。与aCL阴性的pSS患者相比较,aCL阳性的pSS患者中皮肤血管炎、甲状腺疾病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ANA阳性及高丙球蛋白血症更多见(P〈0.05)。结论aCL在pSS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aCL阳性的pSS患者,应注意有无并发甲状腺疾病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柴克霞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9,(3):194-195
研究发现,胆红素是机体内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具有比维生素E更强的抗氧化活性[1],胆红素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有关胆红素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病理生理过程中作用的研究报道很少。为研究血清胆红素、血脂水平与pSS的关系,笔者检测了30例pSS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并发贫血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pSS并发贫血患者临床资料,并对贫血的类型及与自身抗体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SS并发贫血占所有住院pSS患者的44%。其中慢性病贫血(ACD)18例(64.%),缺铁性贫血(IDA)3例(10%),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2例(7%),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3例(10%),再生障碍性贫血(AA)2例(7%)。ANA、抗SSA、SSB抗体阳性在pSS伴免疫性贫血(AIHA,AA)中更常见(P<0.05)。结论:pSS并发贫血以ACD最多见;免疫功能紊乱与贫血存在内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为肾小管酸中毒,近年来,我们收治3例合并少见并发症者,现报告如下。例1:女,52岁。自3年前始反复出现发热、眼红、眼干,眼内有异物感,伴咽干、哭而无泪,并逐渐出现双膝关节麻木不适,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上腹饱胀,且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病(PSS-ILD)患者血清活性氧(ROS)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择94例PSS患者,其中单纯PSS组46例(单纯涎腺和(或)泪腺受累PSS患者),PSS-ILD组48例(仅伴肺间质损害PSS患者),另外选取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人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受试者外周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ROS水平,分析血清ROS水平与PSS-ILD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单纯PSS组及PSS-ILD组血清RO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SS-ILD组显著高于单纯PSS组(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PSS-ILD组血清ROS与氧分压、用力肺活量、一口气弥散量呈负相关(r=-0.54,-0.51,-0.48;均P0.05)。结论 ROS水平变化在PSS-ILD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肺动脉压力变化及其与肺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南京市鼓楼医院及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的pSS-ILD患者108例,按超声心动图检测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依据肺动脉高压(PAH)诊断标准将其分为PAH组(26例)和非PAH组(82例),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肺功能的检测结果,电话随访患者的用药、治疗及死亡情况,并行PAH组的肺动脉收缩压与肺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结果(1)108例pSS-ILD患者中有PAH者26例(24.0%),PAH组中SPAP为35~82 mmHg,平均(56.8±9.2)mmHg,PAH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无关。(2)PAH组FVC%、TLC%、DLCO%较非PAH组降低(P0.05),肺动脉收缩压与FVC%、TLC%、DLCO%呈负相关,与FEV1/FVC无相关性。随访12月后PAH组再入院率、死亡率较非PAH组升高。结论 pSS-IL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后,肺功能减退明显,预后较差。定期对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检查对诊断PAH以进行早期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jren's syndrone,pSS)患者B细胞受体(BCR)上的互补决定区(CDR)3受体库进行测序分析,评估pSS患者在该受体库的组成、 多样性、 各功能基因亚家族的偏向取用等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方法 入组20例初治pSS患者和19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 相似文献
16.
抗着丝点抗体阳性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60例ACA阳性pSS患者(ACA阳性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139例ACA阴性pSS者(ACA阴性组)相比较.结果 (1)ACA阳性组发病年龄晚于ACA阴性组[(48±11)岁比(41±12)岁,P=0.000],而2组在性别构成、口干、眼干、唇腺活检阳性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2)肝脏受累是ACA阳性组患者最常见的腺外脏器损害,其发生率远高于ACA阴性组(68.3%比37.0%,P=0.000),而肾脏受累(13.3%比30.9%,P=0.009)、神经系统受累(1.7%比11.5%,P=0.025)、高γ球蛋白血症的发生率(20.8%比45.7%,P=0.002)均低于ACA阴性组.(3)2组抗核抗体阳性率无差异,但ACA阳性组以散点型免疫荧光表型最为常见(占61.7%).与ACA阴性组相比,ACA阳性组中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 RNP抗体的阳性率减低(P<0.05),而抗线粒体抗体及其M2亚型的阳性率增高(P<0.05).(4)ACA阳性组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论 对ACA阳性pSS者应警惕肝脏受累.由于ACA阳性pSS在发病年龄、腺外器官受累、免疫指标、自身抗体谱及预后方面均不同于经典pSS,故可能是pSS的一种独特亚型.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唐福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4(1):50-5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因淋巴细胞浸润泪腺和涎腺而造成的以口、眼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除有外分泌腺受损的症状外,还可有腺体外症状,如关节炎、肌痛、皮疹以及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似的内脏损伤的症状。与其他自身免疫病一样,该病有正常免疫耐受机制的破坏,产生对自身抗原的高滴度IgG抗体。由于其靶器官易于活检及外分泌液易于收集,故使之成为研究HLADR相关自身免疫病(Ⅰ型糖尿病、桥本氏甲状腺炎、多发性硬化等)的典型代表。pSS的诊断标准至今尚未有统一的金标准,因此,造成了临床表现分析和发… 相似文献
18.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典型病理表现为外分泌腺导管周围CD4+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以及异位生发中心的形成。趋化因子(chemokines)及其受体在SS炎性细胞迁移至病灶腺体及促进异位生发中心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来源和生物学特征以及与SS关系的新近研究进展,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肺部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pSS患者肺部CT图像,观察各种病变的分布特征.用CT视觉评分方法定量分析肺内病变,并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与pSS患者肺动脉高压(PAH)、抗SSB抗体阳性的关系.结果 68例pSS患者PAH 13例(19%),抗SSB抗体阳性25例(37%),肺部CT表现正常13例(19%),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小叶内间质增厚在本组病例中出现的频率较高(>40%).肺内病变分布具有周围分布、下肺分布为主的特点.小叶间隔增厚、囊性变与pSS患者PAH相关(OR=1.780、2.513,P<0.05),囊性变与患者抗SSB抗体阳性有明显相关性(OR=10.530,P<0.05).结论 肺部CT可以定量分析pSS肺损害的程度,并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