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发现6~24个月龄超重肥胖婴幼儿存在的饮食行为问题,为儿童超重肥胖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24个月龄超重肥胖婴幼儿共92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婴幼儿的基本情况、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带养人喂养行为问题。结果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不良进食习惯及对某种食物特别偏好,带养人方面主要是专制型喂养行为问题为主,其次是溺爱型喂养行为问题。结论超重肥胖婴幼儿饮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需要带养人接受更多的科学喂养知识来帮助婴幼儿逐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在家庭环境中儿童的喂养行为现状,发现儿童喂养行为中主要问题,探索导致婴儿喂养行为问题的原因.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深入访谈了解喂养人在喂养行为方面的态度、想法和做法.结果 由祖父母参与儿童喂养者70.5%;82.5%婴儿6月龄前添加半固体食物,68%的婴儿边吃边玩,只有11.5%的婴儿在12月龄前学习握勺.结论 婴儿喂养行为存在问题,全社会对喂养行为给予足够重视.应大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及时发现纠正喂养行为中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108例儿童家长,了解其对孩子的喂养行为,并探讨其喂养行为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调查统计108例儿童的家庭情况(家长接受教育程度)、儿童食品制备情况、接受喂养人行为、喂养人行为、喂养环境等。结果随着家长教育程度的提高,喂食优良率有显著提高。能做到一天给孩子做2~4顿饭的家长能占到88.98%,但是单独做饭的比例较少,只有38.89%。能做到专心进食的儿童较少,占35.19%;自己主动学习进食的儿童比例也很低,占25.93%。88.89%的喂养人可以做到鼓励进食,但辅食的添加率却有些偏低。未做清洁工作的人数也较多,占28.70%。我们看到喂养环境相对安静的比例较少,只有32.41%。结论经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儿童早期喂养情况不甚理想。家长需要接受相关指导或教育,以提高喂养效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张琪  吴庆红  刘建丽  惠敏 《江苏医药》2013,39(6):728-729
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健康成长的第一个重要阶段,此时的营养状况、饮食行为与体格、智能和心理发育关系密切.婴幼儿营养和饮食行为偏差所造成的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都会对日后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母乳是婴儿早期最理想食品,及时、适宜的辅食添加和正确的喂养行为是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为了解北戴河地区婴幼儿喂养状况,我们开展婴幼儿喂养方式、喂养行为与膳食营养状况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长春市婴幼儿家长喂养知识普及与知晓情况.方法 调查对象为长春市妇幼保健所儿童入托体检3岁以下儿童家长.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方式,包含10个喂养问题,要求当场即时做答.结果 共500人参与本次调查,有效答卷485份.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为87.05%,但能正确回答全部问题的家长仅占3.96%.结论 应加强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家长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喂养知识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婴幼儿家长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喂养知识和行为,为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知识和行为问卷对332例3岁以下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婴幼儿家长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喂养知识平均得分率为62.0%,其中喂养方式得分较好,得分率为88.6%,辅食添加和均衡饮食知识较差,得分率分别为49.7%和58.4%;行为方面:平均得分率为60.2%,其中,喂养方式得分较好,得分率为84.3%,家长的辅食添加和均衡饮食行为较差,得分率分别为55.2%和53.1%;此外,参加喂养讲座的家长的知识、行为得分高于没有参加讲座的家长(P〈0.05)。结论婴幼儿家长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喂养知识和行为中,喂养方式的知识和行为较好,辅食添加、均衡饮食的知识和行为较差,建议医务人员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辅食添加和均衡饮食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碚区婴幼儿家长的科学喂养知识知晓率,以便更好地指导儿童保健工作。方法在全区范围内随即抽取532名婴幼儿抚养者逐个问卷调查。结果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3.38%。城市户口婴幼儿的家长喂养知识高于农村户口;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对科学喂养知识的掌握越好。家长喂养知识主要来源于医务人员的宣讲。结论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有待于提高,应加强科学喂养知识宣传,尽快改变传统不科学的喂养观念。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喂养是儿童营养的基础,婴幼儿时期的喂养不当可能会导致儿童不可逆转的生长发育迟缓,现将所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婴幼儿喂养问题的影响。方法 新出生和进行儿童体检的184例婴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92例。实验组对其婴幼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模式进行喂养,观察组采用常规的婴幼儿喂养知识宣传法对其父母进行喂养知识普及。经过4个月的喂养后,统一对两组的婴幼儿的生长情况和患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中有喂养问题的有16例(17.4%),观察组有喂养问题的有32例(34.8%),实验组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婴幼儿喂养效果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婴幼儿喂养效果,值得在婴幼儿保健医学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500例婴幼儿湿疹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婴幼儿湿疹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重点统计了婴幼儿湿疹发病率及湿疹与家族过敏史、喂养方式等的关系。结果年龄越小,湿疹发生率越高;湿疹发生与家族过敏史、喂养方式有关。结论加强宣传教育,提倡母乳喂养,对有家族过敏史的高危儿童指导回避高风险食物的摄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合肥市农村地区6个月~7岁儿童的贫血及铁缺乏情况及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 095名6个月~7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血红蛋白,对贫血和(或)铁缺乏的儿童进行干预。结果 2 095名研究对象中,正常儿童1 764名,检出贫血患儿331例,检出率为15.80%。其中铁缺乏检出114人,检出率为5.44%,贫血患儿中铁缺乏检出率为34.44%。在接受干预的281名儿童中有218名血红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即干预后正常儿童为1 982名,占96.92%;轻度、中度贫血检出率均明显下降。结论 合肥市农村地区儿童贫血及铁缺乏干预效果显著。加强儿童贫血相关健康教育,科学合理的喂养方法及早期正确的喂养行为可以有效防治婴幼儿贫血及铁缺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婴幼儿生长发育与家庭喂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所选的516例研究对象按一般人口统计学信息调查,并在18、24月龄进行身高、体质量、头围、胸围的测量和对喂养行为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喂养行为得分与婴幼儿体格发育指标呈正相关,(2)婴幼儿18月龄时体质量、头围、24月龄时身长与喂养行为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3)食物的制备与婴幼儿18月龄时体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P<0.05);婴幼儿行为在18月龄时与婴幼儿本身的身长、体质量、头围、胸围均显著相关;24月龄时与其胸围显著相关(P<0.05);婴幼儿的喂养环境在18月龄时与其身长、体质量、头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良好的家庭喂养行为对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安志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4):3829-3830
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也是儿童营养补充的关键时期,喂养不当很容易出现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可直接影响婴幼儿体格和智力的发育,对本地区146名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进行分析,间接了解本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李洁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65-266
目的探讨在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健康教育干预对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基层儿童保健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婴幼儿的家庭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并评定健康教育干预对婴幼儿行为发育水平的作用。结果观察组婴幼儿行为发育水平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基层儿童保健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婴幼儿行为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婴幼儿个体化保健管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12—2014年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建卡体检流动人口婴幼儿喂养、生长发育等流动病学资料,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给予个体化保健管理干预,对照组则常规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婴幼儿家长知识知晓率、正常喂养行为及相关不良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相关疾病防治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喂养行为(鱼肝油常规服用、辅食正确添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低体质量、低身高、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2%、2.8%、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8.4%、10.4%(P<0.05)。结论个体化保健管理能明显提高流动婴幼儿家长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正常喂养行为,有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显著降低贫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社区0~36月龄常规免费体检婴幼儿的贫血情况,为婴幼儿贫血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受免费儿童保健的1000例0~36月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体检婴幼儿的指尖末梢血作为检测标本,对其外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贫血诊断分析。结果:1000例0~36月龄婴幼儿中,检出贫血的婴幼儿共有391例,贫血患病率为39.10%。在年龄方面,6月龄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为54.49%,12月龄婴幼儿的患病率为43.63%,24月龄婴幼儿的患病率为35.22%,36月龄婴幼儿的患病率为29.30%,随着月龄的增长,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逐渐下降。在性别方面,男性婴幼儿与女性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喂养方式方面,母乳喂养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为30.88%,人工喂养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为52.80%,二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某社区0~36月龄常规免费体检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与全国婴幼儿水平相对一致,其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而喂养方式是影响婴幼儿贫血的主要因素,儿童保健机构应加大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积极改善婴幼儿的膳食结构,以减少婴幼儿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听力障碍婴幼儿语言、言语早期干预的效果及早期干预的临床模式。方法:将56例10月龄~2岁听力障碍婴幼儿分为干预组与未干预组,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各组儿童进行语言认知评估,比较干预组、未干预组和正常儿童语言、言语认知发育水平。结果:干预组患儿与正常儿童语言能力无统计学差异,未干预组与正常儿童语言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听力障碍患儿的语言、言语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讨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表现、病因以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4896例儿童进行血常规检测,使用迈瑞DC-51 8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对检测的148例贫血儿童采用外周血涂片进行显微镜检查,并对贫血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148例贫血儿童中婴幼儿占68.29%,农村儿童占58.65%,城市儿童占41.35%。母乳喂养但是并不及时添加辅食的儿童占62.35%,奶粉喂养、混合喂养分别占了16.23%和21.42%。外周血检查显示了小细胞低色素贫血饱和度异常率为95.27%和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异常率为100%,同时合并感染者62.85%。结论 IDA比较容易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同时农村儿童比较多,母乳喂养不添加辅食比人工喂养、混合喂养患病率要高,同时,IDA髓外追血的婴幼儿多见,合并感染者多同时贫血严重,作为IDA最可靠的指标就是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喂养方式与婴幼儿健康状况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体检的1219名婴幼儿(1999~2002年出生)就6个月内喂养方式与婴幼儿体格发育及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母乳喂养548名为一组,混合喂养550名为一组及人工喂养121名为一组,分别统计其体格发育达标率,佝偻病、贫血、婴儿腹泻及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母乳喂养组的体格发育高于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组,其患病率亦较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组为低。结论 母乳喂养可提高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少得疾病,值得大力提倡和普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地区婴儿喂养现状,为今后婴儿喂养指导和干预措施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随机抽取我市四区946名婴儿,采用儿童保健册回顾调查和现场询问的方式,填写婴儿期喂养情况问卷。结果 4月龄城区母乳喂养率低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2月龄日摄入适宜奶量的仅占50.85%,39.01%摄入过多;本地城区婴儿引入其他食物偏早,第一种其他食物以米粥和蛋黄居多,存在一日喂养次数过多及夜间次数过多、延续时间过长。结论本市婴儿喂养现状需进一步改善,今后应加强宣教,推广实施《婴幼儿喂养建议》,促进本市婴儿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