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伟力  罗钢 《江西医药》2012,47(12):1063-1064
目的 总结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例黏液性囊腺瘤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腺节段性切除+胰胃吻合术1例;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3例,其中1例行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随访2个月-5年,均存活,生活质量良好,无复发.1例晚期黏液性囊腺癌未行根治性手术,于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有潜在的恶性,一旦确诊都应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尤其要注意避免将胰腺囊性肿瘤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而行不当的囊肿内、外引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在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确诊的胰腺囊腺瘤患者71例,经病理检查,浆液性囊腺瘤共32例分为A组,黏液性囊性肿瘤共39例分为B组,回顾性分析其MSCT特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瘤体大小、部位和囊壁是否均匀。结果 A组患者平均瘤体大小为(5.10±1.59)cm,B组患者平均瘤体大小为(9.73±3.29)cm,两组患者平均瘤体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头颈部15(46.9%)例,体尾部17(53.1%)例;B组患者在头颈部5(12.8%)例,体尾部34(87.2%)例,两组患者瘤体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囊壁均匀24(75.0%)例,囊壁不均匀8(25.0%)例,B组患者囊壁均匀7(17.9%)例,囊壁不均匀32(82.1%)例,两组患者囊壁是否均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囊腺瘤的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像学特点,MSCT在胰腺囊腺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袁武  张德龙  郑伟 《江西医药》2012,47(1):79-80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其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4.6岁。术前6例均行CT检查。结果混合型4例.3例为胰头或钩突分支胰管扩张合并主胰管扩张,1例同时伴有胰颈分支胰管扩张;分支胰管型2例,均位于钩突。CT主要表现为分叶状或葡萄串样囊性病变,其间可见分隔,增强后囊性区域无强化,囊壁和分隔可强化。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CT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在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和应用价值。方法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病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黏液性囊腺癌4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肿瘤的大小、部位、囊壁、壁结节、分房、钙化以及增强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病例提示病变位于胰体尾部(12/14),边缘钙化(5/14),病变最大囊的直径大于2cm(9/14),囊壁厚薄不均(8/14),壁结节(6/14),壁结节轻中度强化(5/14)等影像学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较好对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作出准确判断,但对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5.
冯立新 《河北医药》2009,31(22):3129-3131
阑尾黏液性囊肿和黏液性肿瘤曾有多种命名,如阑尾胶状囊肿、阑尾潴留性囊肿、阑尾假黏液瘤及阑尾黏液囊肿等。有学者将其分为3型:(1)阑尾黏液性增生;(2)阑尾黏液性囊腺癌;(3)阑尾黏液性囊腺癌。亦有学者将阑尾黏液性囊肿分为4型:(1)潴留性黏液囊肿;(2)黏液性囊腺瘤;(3)黏液性囊腺癌;(4)阑尾与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并存。阑尾黏液性肿瘤虽然在临床上并不十分罕见,但其临床诊断常十分困难,甚至在快速冰冻切自片检查时由于肿瘤黏液分泌旺盛,瘤细胞成分相对较少,也很难做出诊断,因此,如何提高对其临床病理学特点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MRI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33个病灶)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MRCP和多期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31例患者中,单纯性囊肿1例,囊壁薄且均匀,囊内呈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潴留性囊肿2例,均与胰管相通,其中1例伴发胰头囊腺癌。假性囊肿2例、坏死性包裹4例,均有胰腺炎病史,2例假性囊肿囊壁均匀,囊内为均匀长T1长T2信号;4例坏死性包裹囊壁厚薄不一,囊内信号不均。浆液性囊腺瘤5例,囊壁及间隔纤细,各囊腔之间信号相同,3例呈蜂窝状。黏液性囊腺瘤5例,2例可见壁结节,3例患者各囊腔间信号一致;黏液性囊腺癌5例,均可见壁结节,各囊腔间信号不一。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呈与主胰管相通的“葡萄串”状囊性病灶。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3例为囊实性,2例以囊性成分为主,增强后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MRI在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策略、手术时机和方法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选择本院2002年1月~2012年5月共确诊收治胰腺囊性肿瘤患者15例,根据术前辅助检查确定的肿瘤部位、性质、大小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对患者预后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前B超和CT确诊率分别为66.7%和80.0%。经病理确诊黏液性囊腺瘤6例、浆液性囊腺瘤4例、囊腺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3例。1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术中无死亡病例,其中3患者接受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5例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患者接受胰腺体尾部切除术,1例患者接受胰腺节段切除术,2例患者接受胰腺全切治疗。术后1例患者出现胃瘫,3例患者发生胰漏,经对症治疗后均或缓解,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且均获随访,随访率100%,时间7个月~8年,平均3.3年,仅1例患者术后19个月复发死亡。结论胰腺囊性肿瘤临床表现不明显,对病理类型术前难以确诊,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仍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选择合理术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胰腺肿瘤螺旋CT表现,探讨CT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确诊的60例胰腺肿瘤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癌49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及囊腺癌3例,胰岛细胞瘤7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例。①胰腺癌49例(100%),胰腺囊腺瘤及胰腺囊腺癌3例(100%),胰岛细胞瘤5例(70%)出现胰腺增大。③胰腺癌25例(51%),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00%)出现胰管扩张。④胰腺癌35例(71%)出现肝内外胆管扩张⑤胰腺癌20例(40%)侵犯周围血管、器官及转移。结论全面分析CT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提高螺旋CT在胰腺肿瘤的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陈珍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485-486
目的探讨CT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4月至2012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于术前采用CT和B超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在定位准确率方面高于B超,误诊率低于B超,在与周围组织关系、钙化情况及囊壁厚薄诊断方面也有优于B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T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于各个细节的分析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病理学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93例,其中浸润性癌患者51例、非浸润性癌患者42例.对所有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病理特征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浸润性组消瘦、CA199>37 U/ml以及皮肤巩膜黄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浸润性组.浸润性组复发率为41.18% (21/51),显著高于非浸润性组的7.14%(3/42);而5年生存率为56.86%(29/51),明显低于非浸润性组的97.62%(41/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手术治疗后非浸润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好,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防止病变发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头部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头部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研究其临床资料,总结外科治疗方法。结果 12例中男性3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36.5岁。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12)、胰头肿瘤局部切除术(7/12)、腹腔镜下肿瘤切除1例。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主要好发于年轻女性,胰头部相对少见,根据肿瘤包膜、与胆总管、胰管的关系,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外科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腺囊实性假乳头状瘤(SCPT)的CT诊断及与胰腺其他囊实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胰腺SCPT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5例患者肿瘤位于胰体尾部,3例位于胰头体交界区,肿块大多数较大,最大截面达10 cm×10 cm,最小3 cm×4 cm,均含囊实性成分,但大部囊性成分较多;在囊实性交界部分,实质与囊性部分呈片状相间分布.CT增强扫描动脉期实质成分可见明显强化,至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强化程度均略低于正常胰腺组织.4例患者有钙化.结论 胰腺SCP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并注意与胰腺癌,黏液性、浆液性囊性瘤或癌及假性囊肿等鉴别,有利于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检查图像。结果9例病例中,肿瘤位于胰头者3例,位于胰尾者5例,位于胰体者1例,肿瘤直径约1.7~7.8cm,平均约4.2cm。1例以囊性成分为主,其余8例为囊实性,3例肿瘤组织内见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囊性成分不强化,实性成分及包膜呈动态强化。结论CT能够较明确的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14.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是一类以胰腺导管上皮乳头样增生和分泌大量黏液为特点的肿瘤,大量黏液堵塞主胰管或分支胰管并使之扩张。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该疾病的检出率提高,为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符合率,现将作者在近期工作中遇到的1例该病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么恩亮 《河北医药》2008,30(4):536-538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tumor,IPMT)为临床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发病率约为胰腺导管癌的1/30,占胰腺外分泌肿瘤1%[1],近年文献报道有增多趋势。IPMT以往命名混乱,自1982年Ohhashi以胰腺产黏液性肿瘤报告4例以来,以后文献以各种名称报道,包  相似文献   

16.
王太洪  文旭  顾荣明  蒋谦 《江苏医药》2007,33(10):1034-1035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8例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以上腹隐痛不适与腹块为多,梗阻性黄疸少.B超与CT是主要的诊断手段,表现为胰腺的囊性肿块、囊壁厚薄不均、囊内有乳头状突起或实质性肿物.6例根治性切除,1例死于并发症,5例生存良好;2例活检后分别4个月与5个月死亡.结论 影像学是术前主要的诊断手段,除明确的浆液性囊腺瘤可以局部切除外,均应作根治性的胰腺囊性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胰腺囊腺瘤是比较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为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的胰腺囊性肿瘤,就其CT、MR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复习文献。结果5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浆液性囊腺瘤,病灶呈单个或多发囊状改变,囊大小不等,囊内有分隔,部分囊壁有结节,一例囊壁见点状或蛋壳状钙化,5例术前诊断为胰腺囊腺瘤。结论胰腺囊腺瘤在CT及MRI检查中有一定的特异性,大多可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杨子兵 《北方药学》2013,(3):128-128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胰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病例的CT图像资料,记录肿瘤位置、分房情况、钙化情况、囊壁厚度、壁结节等CT征象。结果:病灶位于胰头颈部者为15例,多房表现者为16例,病灶内出现钙化者为10例(其中8例为中心钙化,2例为边缘钙化),17例病例囊壁均较薄。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掌握CT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胰腺囊性肿瘤发生率和恶性特征的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患者为本院收治的胰腺囊肿病例,排除假性囊肿病例,分析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放射学、手术、病理学记录。结果 80例患者平均年龄(47.6±15.5)岁,23例(28.8%)为囊性腺瘤,17例(21.2%)为粘液性囊腺瘤,5例(6.3%)为腺管内乳头状肿瘤,7例(8.8%)为实体假乳头状肿瘤,1例(1.2%)为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3.7%)为腺管腺癌,24例(30.0%)为粘液性囊腺癌。恶性病变显著相关因素包括男性(P=0.04)、老年(P=0.0001)、直径超过3cm的囊性肿瘤(P=0.001)、实体肿瘤(P=0.001)、囊壁增厚(P=0.0001)。恶性病变患者绝大多数具有临床症状(26/28,92.9%);相关症状包括腹痛(P=0.04)、体重减轻(P=0.0001)。手术操作主要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结论最常见的胰腺囊肿是粘液性囊肿,老年、男性、较大肿瘤、实体肿瘤、厚壁、有腹痛和消瘦症状是预测囊肿恶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中7例手术切除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病例资料。结果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3例(合并脾切除),胰颈体切除1例,无术后近期死亡,手术切除后无一例复发。结论B超、CT和MRI是诊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有效手段,完全切除病灶可获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