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微创技术在不同类型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ui XL  Xu HZ  Chi YL  Ni WF  Lin Y  Huang QS  Mao FM  Wang XY  Wang S  Xu H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086-1090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在胸腰段骨折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6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并有随访资料的胸腰段骨折患者共183例,男性126例,女性57例;年龄18~68岁,平均38.9岁.T11 22例,T12 61例,L1 71例,L2 29例.骨折按Gertzbein分型,A型145例,B型34例,C型4例;Load-sharing评分,4分51例,5分56例,6分17例,7分12例,8分24例,9分23例.根据微创手术策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MIPPSO)治疗22例,小切口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SISPSO)治疗102例,胸腔镜或头灯光源辅助的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SIATS)治疗31例,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270° DRS)治疗28例.Frankel 分级评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伤椎Cobb角的矫正和丢失及评估椎管减压范围及愈合情况.结果 183例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 ~60个月,平均35个月.MIPPSO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2~100 min,术中出血量为35~55 ml;SISPSO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8 ~ 68 min,术中出血量45~65 ml;两种术式治疗患者的Cobb角矫正8°~19°.SIATS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40~220 min,术中出血量160~1500 ml,术后X线检查显示脊柱序列和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正常,Cobb角矫正15° ~25°;术后出现肺不张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害1例,经治疗后症状消失.270° DRS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0 ~ 280 min,术中出血700~4700 ml,术后Cobb角矫正15° ~28°,1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未发生内固定器松脱、移位及断裂,植骨均融合.所有椎管占位病例术后CT显示椎管腔扩大,减压彻底.除1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外,其余术前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恢复1级或以上.结论 合理运用微创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与单纯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A组,n=13)和单纯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B组,n=11)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Frankel分级评价神经功能。X线片、CT评估伤椎Cobb角的矫正和丢失情况、椎管减压范围及植骨融合情况,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得到14~36个月(26个月)随访,A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29min、1353ml及433ml;B组为212min、1107ml及261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bb角矫正度及末次随访时的丢失角度两组分别为:A组为21.8±4.4和1.0±0.9,B组为18.7±8.4和1.3±1.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分级A组1例由术前B级恢复到C级,A、B组分别5例、4例由C级恢复到D或E级,3例、4例由术前D级恢复到术后E级,分别改善1.0、1.1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与单纯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两者各有优缺点及其适应征,应根据骨折类型、伤椎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性占位程度以及是否伴有脊柱后柱结构不稳或骨折脱位来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中前、后路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107例,根据McCormack评分:46例行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前路手术组),61例行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同定术(后路手术组).术前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16例,C级39例,D级45例.利用重复测世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手术前、后骨折高度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7例患者获6个月-7年(平均2.8年)随访.两组中,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其余均获1-3级神经功能恢复,但后路手术组中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减低,6个月后恢复.前路手术组脊柱Cobb角术前、术后及随访期未分别为23.7°±7.9°、10.6°±3.4°、13.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07,P<0.01);后路手术组脊柱Cobb角分别为16.3°±5.6°、8.4°±2.0°、1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81,P<0.01).前路手术组中股外侧皮神经损伤2例,血气胸1例;后路手术组中棒脱落1例,椎弓根钉偏人椎管刺激神经根引起根性疼痛2例,螺钉松动3例.结论 前路减压内固定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的首选,McCormack评分总分小于7分者可考虑行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恰当地选择手术方式、小心操作及恰当的康复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微创通道下椎管减压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01-2017-01,于我院骨科治疗的82例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后路通道微创与开放式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3月的VAS评分、OD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SIA神经功能分级均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微创通道下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能获得与开放手术相当的神经功能恢复及后凸畸形矫正效果,且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恢复较快,明显降低了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椎管减压方式(270°和360°)并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脊椎前中柱重建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分别采用270°和360°椎管减压并同时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和脊椎前中柱重建治疗且资料完整的36例严重胸腰椎骨折病例,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A级2例,B级5例,C级17例,D级12例。接受270°椎管减压组(A组)17例,360°椎管减压组(B组)19例。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例的临床和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4~48个月,平均28.5个月。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中和术后输异体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现象。两组病例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椎管占位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在术后Cobb角矫正度和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椎管占位的恢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两组病例的钛网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两组病例中除ASIA分级A级患者外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脊髓功能恢复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胸腰椎骨折的一期后路固定、椎管减压和脊椎前中柱重建术,270°和360°椎管减压各有优缺点,采用360°椎管减压需慎重,而270°椎管减压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胸腔镜辅助下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胸腰椎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0年10月~2005年6月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对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胸椎骨折7例(爆裂骨折6例、骨折脱位1例),腰椎骨折8例(爆裂骨折7例、陈旧性骨折并椎间盘突出1例)。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3例,B级4例,C级7例,D级1例。结果术后影像学显示椎管减压彻底、植骨充分、内固定效果确切。15例患者术后获4~12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除术前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13例均有1级以上改善。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行胸腰椎前路手术具有微创特点,为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经皮椎弓根植骨联合脊柱外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胸腰椎骨折的传统手术治疗主要是前路、前外侧入路、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跨节段融合、脊柱活动度丢失。为减少创伤、保留脊柱活动度,我院研制了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和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自2005年2月至2007年6月应用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联合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实现了微创非融合性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后路、前路、后前联合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后路、前路、前后联合手术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治疗116例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观察手术前、后骨折高度、Frankel分级比对、脊柱Cobb角,利用重复测量检验和方差分析,判断治疗效果.[结果]116例患者获6个月~4年(平均1.5年)随访.3组骨折高度恢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Frankel分级比对和脊柱Cobb角手术前后对比值,后路与前路有显著性差异,后路与前后联合有显著性差异,前路与前后联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采用前路、后路、前后联合手术方法均能很好复位固定病椎,前路减压较后路减压彻底,前后联合手术方法优于单纯前路、后路.  相似文献   

9.
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采用后正中切口、270°减压、椎体间植骨、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损伤患者共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6~50岁.T12 3例,L1 7例,L2 3例,L3 1例.Denis分型爆裂型8例,屈曲分离型4例,骨折脱位型2例;载荷分享评分为8~9分,平均8.6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例,C级5例,D级3例,E级1例.术后随访伤椎Cobb角的矫正和丢失情况,评估椎管减压范围、植骨块位置及愈合情况,评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切口长度4.8~7.5cm.平均5.6cm;手术时间2.8~5.2h,平均3.8h;1例术中出血达4700ml,其余病例出血量900~1800ml,平均1250ml.术中未出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4例患者X线检查显示后凸角矫正15°~28°,平均21.6°,CT显示椎管减压彻底,钛网植骨位置良好.随访1年以上12例,失访2例.3例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1例B级患者恢复至C级;5例C级患者中,4例恢复至E级,1例至D级;3例D级患者恢复正常.随访12例患者植骨界面均见骨性融合,未发生内固定器或植骨材料松脱、移位及断裂.结论经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手术可以从单一入路同时完成椎管彻底减压、前中柱重建,恢复脊柱三柱稳定,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56例伴神经功能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后路小切口微创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26例,微创组)和传统开放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30例,开放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手术切口肌肉剥离长度为7.46±2.67cm,术中出血量为271.54±125.53ml,术后引流量为74.50±73.58ml,输血比例为9/26,术后住院时间为19.19±10.66d,术后1周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为2.54±0.65分,术后止痛药使用比例为11/26;开放组分别为12.17±4.38cm,536.67±453.52ml,310.97±209.65ml,19/30,31.17±26.92d,3.60±0.77分和21/3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222.88±64.41min)与开放组(190.83±83.19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前、后矢状面Cobb角为10.51°±16.12°、0.70°±12.97°,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为(52.27±8.34)%、(86.64±12.80)%,矢状面指数为14.63°±10.29°、7.43°±6.79°,伤椎楔变角为13.45°±7.40°、4.07°±4.81°;开放组分别为15.04°±9.84°、2.96°±9.84°,(48.58±11.48)%、(86.63±9.76)%,20.67°±17.58°、7.38°±5.63°,14.16°±6.77°、4.26°±4.39°,两组术后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影像学指标改善程度(术后-术前)相当(P0.05)。后期随访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具有与传统开放手术同样的效果,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伤口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钛网植骨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 方法 采用胸腰椎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67例,其中T11 5例,T12 27例,L1 25例,L24例,L32例,L44例.Frankel分级:A级14例,B级9例,C级19例,D级13例,E级12例.术前Cobb角平均30.0°±7.2°.结果 本组67例均顺利完成前路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8(3.5 ~6.0)h;术中出血平均800(380 ~3 000) ml,术中大出血4例,46例输血,平均输血600(400 ~2 400)U.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Cobb角平均3.0°±1.5°,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本组6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0(10~24)个月,Cobb角和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物未见明显松动及断裂,无钛网移位,椎体间全部融合,无假关节形成.术后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13例,C级4例,D级18例,E级30例.术后并发症:腹胀25例,神经根症状5例,胸膜破裂与气胸2例,脑脊液漏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 结论 运用前路减压、钛网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可直视下充分减压,矫正畸形,脊髓神经功能可获得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重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科采用体位复位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48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重度压缩骨折(压缩≥50%)病人,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观察并比较其术前、体位复位后、内固定撑开后及术后1、12个月的椎体高度丢失率、Cobb角,比较其术前及术后1、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结果所有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获得12个月随访。术中出血量为(75.4±10.0)ml,手术时间为(50.0±9.5)min;体位复位后及椎弓根螺钉撑开固定后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及中部高度丢失率、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个月未见明显变化;体位复位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50%与≥50%的病人于内固定撑开后的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1,P=0.039)。术后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3例病人出现伤椎“蛋壳”现象,取出内固定,CT引导下行空腔骨水泥灌注术。结论体位复位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重度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体位复位未达50%者可能出现术后复位不满意,继续行经皮微创内固定需谨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应用自行设计的微创器械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并伤椎置钉与传统后路切开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1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23例,女15例;年龄28~57岁,平均40岁.采用自行设计的微创器械行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伤椎固定19例(经皮组),切开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19例(切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的恢复情况、平均复位丢失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3~28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术中出血量比切开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组伤椎前缘高度和后凸Cobb角的改善情况较切开组为优,伤椎前缘高度复位丢失率明显低于切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均末出现医源性神经根损伤.结论 与传统后路切开短节段固定比较,应用自行设计的微创器械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并伤椎置钉具有损伤小、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等优点,疗效满意.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clinical effects of percutaneous short segment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f the injured vertebra with self-designed device and conventional posterior open surgery for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8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From November 2005 to December 2006,they were treated with the posterior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f the injured vertebra with our self-designed minimally invasive device (19cases) and conventional posterior 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 (19 cases),respectively.The 2 operative method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operation time,bleeding volume,anterior height of the injured vertebra,Cobb angles of kyphosis,loss of correction and complications.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rom 13 to 28 months (mean,24 months) .The mean operation time for the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was 108.2 minutes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for the open group( 106.5 mintes) (P >0.05 ).The mean bleeding volume for the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was 110 mL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for the open group (287 mL) ( P < 0.05) .For the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the mean anterior height of the compressed vertebral bodies was restored from 51.9% to 95.4% of the normal height,the mean Cobb angle was corrected from 15.8° to 5.7°,and the mean late loss of correction was 11.1%.All these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for the open group (P<0.05 ). Conclusion In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osterior open surgery,the posterior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f the injured vertebra with our self-designed minimally invasive device can lead to less damage,more effective reduction,more reliable fixation and better outcom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68例无神经系统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微创经皮置钉(微创组,36例)和传统开放置钉(传统组,32例)。对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腰部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置钉位置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6~27(21.4±3.35)个月。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下地时间微创组较传统组均显著减少(P0.05)。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两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腰部疼痛术后1周微创组较传统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例无神经损伤的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变化。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15.7±4.3)个月。无伤口感染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骨折均获骨性愈合。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术后3 d均优于术前(P<0.001)。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末次随访与术后3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节段和短节段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叶辉  陈其昕 《中国骨伤》2017,30(2):105-109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1例需手术治疗的胸腰椎单纯骨折患者,其中29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微创组),32例采用传统切开暴露椎板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治疗(开放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总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并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变化。结果:与开放组相比,微创组手术切口总长度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疼痛缓解快、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短。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明显,后凸Cobb角明显减小,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与开放手术具有相同的内固定效果,但可减小手术切口,避免开放手术广泛剥离腰背肌,缩短术后疼痛、卧床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000年10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传统脊柱前路手术治疗的4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胸腔镜辅助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9~76岁,平均41.4岁。传统手术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20~74岁,平均39.3岁。两组患者均行伤椎椎管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内固定术。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6~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椎椎管侵占率的下降值、Cobb角矫正度、Cobb角丢失度、ASIA评分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椎管侵占率的下降值、Cobb角的矫正度、Cobb角的丢失度、ASIA评分改善级数传统手术组分别为:(150.0±19.4)min、(970.0±72.0)ml、(35.5±6.4)%、(25.1±4.8)°、(1.0±0.7)°、(1.8±0.9)级;胸腔镜辅助组分别为(170.0±20.8)min、(650.0±65.4)ml、(33.2±8.0)%、(23.6±5.4)°、(1.1±0.8)°、(2.0±1.1)级。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伤椎椎管侵占率的下降值、Cobb角的矫正度、Cobb角的丢失度、ASIA评分改善级数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融合率均为100%。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与传统脊柱前路手术相比,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疗效相似,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背景: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逐步被广泛应用于脊柱骨折的治疗。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中期临床疗效。 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无神经系统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其中46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40例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中期随访的影像学指标、腰背疼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18-4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与传统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影像学比较,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指数的改善程度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随访期间两组矫正度丢失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术后疼痛缓解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术后1年随访时两组趋于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中期随访对伤椎畸形的矫正和内固定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26例T11~L2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天数及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矢状面指数等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50~90(64.9±8.5)min;术中出血量30~120(64.6±23.0)ml;住院天数6~11(8.6±1.5)d;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4~30(21.7±4.3)个月。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位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矢状面指数维持良好,随访期内无内固定失败发生。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对伤椎直接复位及固定、在即刻固定、改善和维持伤椎前缘高度、后凸畸形方面有明显优势,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可早期活动、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