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cTn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诊断试剂盒,检测了87例AMI患者心肌酶谱(AST、LDH、CK.、CK-MB)和cTnI,并比较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87例AMI患者血清cTnI、CK、CK-MB、AST、LD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87例AMI患者中,75例心肌酶谱升高,82例肌钙蛋白Ⅰ阳性,敏感性分别为86.2%、94.3%;特异性分别为92.0%、96.0%.结论:心肌酶谱与cTnI测定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儿空腹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率分别为AST 28.0%、LDH 72 8%、CK 43.8%、CK-MB 38.6%,其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测定血清心肌酶谱能及时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儿空腹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率分别为AST28.0%、LDH72.8%、CK43.8%、CK-MB38.6%,其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测定血清心肌酶谱能及时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日本奥林帕斯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78例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LDH、CK、CK-MB)的活性;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TnI的水平。并与116例普通感染患儿(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LDH、CK、CK-MB及cTnI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检测HFMD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可以了解HFMD对心肌损害的情况,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丁薇 《福建医药杂志》2009,31(3):99-100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的测定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定性测定29例AMI患者在入院后不同时间的肌钙蛋白I,同时测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酶学。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在3-6小时,血清肌钙蛋白I的阳性率高于心肌酶学的阳性率,血清中出现时间早于心肌酶学,cTnI测定对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具有敏感性高于心肌酶学测定的特征。结论肌钙蛋白I检测方便、快捷,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诊断价值优于其他心肌酶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70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变化。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心肌酶谱指标(AST、LDH、CK、CK-MB、α-HBDH)测定值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脱水程度的加重,其心肌酶谱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早期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并动态观察其变化,可及早发现心肌损害,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3例,同时选择24例同期出生的足月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均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引起新生儿心肌的损害性改变,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越高损害越明显,而且与早产因素相关。检测心肌酶谱(CK、CK-MB)及肌钙蛋白(cTnI)能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临床上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单岩  张谦  朱慧琪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9):26-27,29
目的 探讨心脏肌钙蛋白I(CtnI)测定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 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 8例病毒性心肌炎 (VM)、30例心绞痛 (AP)、30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及 2 5例正常健康人血清cTnI、CK、CK -MB、LDH测定。结果 ①AMI、VM患者 2 4h血清CtnI阳性率显著高于AP组、EH组、正常对照组 (P <0 .0 0 5 )。②AMI患者 3h内血清cTnI阳性率 5 0 0 % ,显著高于CK ,CK -MB、LDH阳性率 (P <0 .0 5 )。③VM患者2 4h内血清CtnI阳性率 75 0 % ,显著高于CK ,CK -MB、LDH阳性率 (P <0 .0 5 )。VM患者 1周、2周、3周血清cT nI阳性高显著高于CK、CK -MB阳性率 (P <0 .0 1 ) .结论 血清cTnI能早期确诊AMI、VM ,具有较宽的时间窗口 ,对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优于心肌酶学 ,是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5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与55例健康儿童检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组患儿血清α-HBDH、CK、CK-MB、LDH及cTnI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水平的检测可以较好的判断手足口病患儿的情况,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潍坊市人民院120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普通病例60例,重症病例60例),检测空腹状态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乳酸脱氢酶(LDH),同时检测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症病例组与普通病例组比较心肌酶谱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患儿观察组心肌酶谱异常率分别为AST 26.7%、CK 30.0%、CK-MB 28.3%、α-HBDH 90.8%、LDH 84.2%。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心肌容易受到侵害,应该重视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酶谱检测并及时应用营养心肌药物,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心肌酶谱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并与6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H)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价值。结果对照组AST、CK-MB、CK、HBDH和LDH含量低于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CK-MB、CK、HBDH和LDH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91.8%、93.9%、94.9%、85.2%和92.8%。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肌酶谱测定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了解本地区儿童心肌酶的正常范围,探讨其比值及肌钙蛋白I(cTnI)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来测定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αHBDH)并计算出CK-MB/CK、αHBDH/LDH;CK采用酶耦联测定法,αHBDH采用连续监测法,LDH采用连续监测法(LDHL),CK-MB采用免疫抑制法;cTnI采用固相层析免疫分析法测定。结果本地区100例健康儿童心肌酶水平均高于健康成人(P<0.01),但不同组的CK-MB/CK<2%的占85%以上,αHBDH/LDH在0.6~0.8之间占87%以上。50名健康儿童运动后的心肌酶普遍高出儿童正常范围,但其比值并未升高。已确诊的66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酶异常的有55例(占84%),CK-MB/CK>6%的有41例,αHBDH/LDH>0.8的有39例,cTnI结果阳性的有46例,比值和cTnI的结果经配对检验,存在一致性关联。结论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儿童心肌酶异常与否,儿童心肌酶单项升高不能作为VMC的诊断依据;CK-MB/CK>6%、αHBDH/LDH>0.8以及cTnI结果阳性对诊断VMC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8例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e MP)患儿和20例正常对照儿童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并将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心脏病变组(A组)33例和无心脏病组(B组)35例,比较cTnI、CK-M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P组与对照组血清(CK)、乳酸脱氢酶(LDH)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TnI、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诊断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中cTnI的敏感度(84.85%)和特异度(82.86%)均高于CK-MB的敏感度(66.67%)和特异度(77.14%)。结论 cTnI、CK-MB为诊断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但cTnI具有更高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Ⅰ( 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AMI患者(AMI组)发病后2、4、8h血液中Mb、CK-MB、cTnI浓度,与非AMI心胸疾病(UA)患者(UA组)进行比较,并分析Mb、CK-MB、cTnI单项及多项联合指标对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AMI组在2、4、8h各项指标与UA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发病2h,Mb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其他单项指标和联合指标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发病4h,Mb、CK-MB、cTnI的敏感性为87.5%、53.13%、43.75%,特异性为70.97%、74.19%、80.6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指标Mb+cTnI、Mb+CK-MB和cTnI+CK-MB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发病8h,Mb、cTnI和CK-MB敏感性均达到100%,特异性分别为87.09%、90.32%、96.77%;联合指标以Mb+cTnI+CK-MB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结论 对AMI患者早期进行cTnI、Mb和CK-MB的联合检测,既可尽早确诊,又可避免误诊,对提高AM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确诊的速度和确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酶检测在宫内窘迫新生儿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宫内窘迫54例、窒息48例、宫内窘迫合并窒息45例以及正常新生儿50例,分别设为A、B、C、D组。所有患儿均于出生后24h内抽取2ml股静脉血,分别测定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血清心肌酶谱。结果:与正常对照组D组相比,A、B、C3组患儿LDH、HBDH、CK以及CK-MB均明显增高(P〈0.05);A、B、C3组之间两两比较,心肌酶谱各项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宫内窘迫新生儿可通过检测心肌酶诊断心肌损伤,为临床及时给予营养心肌,改善心功能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比较研究,探讨各指标对于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3例AMI患者分成未溶栓组和溶栓再通组,采用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TnI、CK、CK-MB的检出时间、达到高峰时间及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比较.结果 cTnI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灵敏度高于CK、CK-MB;在心肌梗死后cTnI的增高和峰值出现时间均先于CK和CK-MB,且增高持续时间长.结论 cTnI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AMI,对延迟入院的AMI患者检测cTnI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心肌损伤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40例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异常率68.13%,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异常率67.03%,乳酸脱氢酶(LDH)异常率56.04%,肌酸激酶(CK)异常率32.97%。各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警惕心肌损害发生,并及早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本院就诊的205例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同时联合检测心肌酶谱(AST、LDH、CK、CK-MB、HBDH、Mg^2+)和肌钙蛋白I(cTnI),比较其检测结果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205例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中经确诊12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103例心肌酶谱升高,敏感性为85.8%,112例肌钙蛋白I阳性,敏感性为93.3%。120例阴性对照中,10例心肌酶谱升高,特异性为91.7%,5例肌钙蛋白I阳性,特异性为95.8%。结论:心肌钙蛋白I与心肌酶谱的联合应用提高了临床对AMI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