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邱学军  史荣 《首都医药》2003,10(2):23-27
信息技术和医学是二十一世纪最前沿和最具活力的学科技术。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作为其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沿性学科技术,在过去三十年间得到了迅猛发展。1972年CT的问世,以及后来的超声体层、放射性核素体层、磁共振体层成像和数字X线成像等技术发展,标志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技术和探测诊断技术相结合的、以体层成像、数字化和三维影像重建为基础的新阶段。医学中的数字化诊断分析技术(包括各种数字化影像诊断及其后处理分析、心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外科诊断技术,除了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外,还需要考虑采用其他检查方法。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后,放射学诊断技术飞跃发展。20世纪70年代各种影响检查,如CT、B超、核素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相继问世,80年代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技术及介入放射诊断学的临床应用,影像诊断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此外,光导纤维内镜检查等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前,已有种类繁多的检查技术用于诊断普外科疾病。但传统X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口腔科接受放射影像技术检查的患者300例,分析其影像图片,并与传统根尖摄片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传统牙片,数字化放射影像学技术检查的投照角度有所增大,但曝光时间显著缩短,投照剂量明显减小,成像清晰度则显著提高。结论放射影像技术用于口腔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投照剂量,缩短成像时间,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已经渗透到临床各个专业,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诊断手段。为了更好发挥其作用,让临床医师了解一些影像诊断知识是非常有益的。本文从影像诊断的角度概括性和原则性地向临床工作者介绍有关影像诊断技术,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1 影像诊断的概念和形成影像诊断学就是研究和应用物理学原理,采用各种不同的成像技术,显示人体脏器和结构的图像,诊断人体疾病的方法。它是物理学电子工程学和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边沿学科。影像诊断起源于X线诊断。X线诊断用于临…  相似文献   

5.
磁敏感成像技术以静息态的血氧水平依赖作为成像基础, 利用各组织之间的不同磁化率来进行成像, 其对氧血红蛋白、正铁血红蛋白以及含铁血黄素等顺磁性物质的显示具有高度敏感性。近年来, 磁敏感成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包括脑创伤、脑卒中、脑淀粉样血管病、静脉异常、多发性硬化以及脑肿瘤等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尤其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受到广泛关注。磁敏感成像技术在急性期、超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效果显著, 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对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经外科手术或经DSA证实且CT影像资料完整的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三维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CT影像诊断均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快速准确的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对及时采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直接数字化(DR)成像方式拍片检查技术,评价其对急诊X线拍片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8月-2008年3月应用DR成像技术方式急诊拍片患者1000例进行分析,检查设备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PHILIPS DR Digital Diagnost VS/TH2双板DR。结果DR系统具有实时成像、强大的影像后处理及远程传输功能。结论DR优化了我们的工作流程,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荷,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影像质量,为临床及时救治急诊患者提供了诊断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近三十年来,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影像医学,由简单的荧光成像,发展为综合高等教学、工程物理、应用化学、放射生物学等各学科的重要医学学科,并且在临床医学应用和学科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像医学技术专业是影像医学的基础,也是影像诊断学、放射治疗学和核医学在临床应用的技术桥梁。  相似文献   

9.
前沿瞭望     
分子影像技术 疑难病诊断 我国部分医院在临床上运用代表新兴学科的分子影像技术,使肿瘤、冠心病、脑部疾病等疑难重症的诊断水平发生飞跃。分子影像技术能够从细胞、分子层面探测到疾病的初期变化,具有传统成像手段所没有的无创伤、实时、活体、特异、精细显像等优点。在临床诊断中,CT、磁共振、放射性核素、超声和X射线数字成像等传统医学成像技术,只能反映肿瘤大小等疾病后期的状况;而分子影像技术则可检测癌前分子改变、癌细胞早期转移、心血管初步纤维化的形成等早期疾病的生物特性变异,是对付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这三大威胁人类生命疾病的最优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放射诊疗技术和设备被应用到临床诊疗过程中。如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及介入诊疗等,这些检查的物理基础、成像原理、不同病变的影像改变各不相同,怎样选择适合相应症状的影像检查方法,减少不必要的X线辐射,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结合本人多年从事影像诊断的工作经验,介绍如下。1根据临床症状选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用数字化X线影像检查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目前各大医院基本均已完成了数字摄影机的安装和使用工作。在临床检查诊断上,数字化X线影像检查技术具有辐射小、简单便捷、诊断准确率高等应用优势,在国内外临床上迅速发展、普及。但与传统的X线摄影机相比较而言,数字化X线影像检查设备的摄影机和连接的环节更多,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并且,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诊断结果会受到曝光参数、信号后处理方法、信号存储归档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检查图像质量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检查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文旨在对计算机X线摄影技术和直接数字化摄影技术的成像特点、条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数字化X线影像检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肩锁关节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58例肩锁关节损伤患者,使用MRI影像诊断方法为所有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同时运用统计学方法将其与手术病理结果或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I影像诊断技术的诊断符合率为94.83%(55/58)、漏诊率为3.45%(2/58)、误诊率为1.72%(1/58),其与手术病理或关节镜检查结果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影像诊断技术用于诊断肩锁关节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诊断准确率高,可多方位、多序列成像,为患者疾病的确诊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相似文献   

13.
秦胜亚 《淮海医药》2014,(2):201-204
超声造影(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是将某种物质引入“靶”器官或病灶,以提高图像信息量的方法,其借助于静脉注射造影剂和超声造影谐波成像技术,能够清楚显示微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增强图像的对比分辨率,大大提高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声造影从最初的心脏分流性疾病及心瓣膜反流的检测开始,到现在的用于全身实质脏器造影成像来进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初步的超声分子影像诊断及基因治疗。超声造影成像的出现使超声与其它影像如CT、MRI一样实现了增强显像,被称为超声医学的第三次革命。笔者就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与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侯铮  师俊芳  魏炜 《河北医药》2011,33(21):3249-3251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影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以及在临床中对冠心患者的诊断和对高危人群的普查价值.方法 对60例冠心病患者应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以及应用曲面重建、容积再现,仿真内窥镜等计算机重建和后处理方式,获得各冠状动脉有诊断价值的影像资料.结果 60例患者,275支血管中检出正...  相似文献   

15.
医学诊断技术随着医疗仪器的飞速发展而不断进步,其中医学影像学是医学诊断技术的中流砥柱,可以非常直观的显示出病灶的形态、状态等。医学影像学检验不仅在临床的应用上非常广泛,配合临床的症状、化验,为准确诊断病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而且在疾病的治疗上也有较多应用。随着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的普及,随之而来的设备故障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恰当的维修及精心的维护,可以有效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成像质量,因此医院要重视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维护。本文总结了医疗影像仪器设备的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以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杨林春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15-116
目的研究螺旋CT在颌面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近四年来(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应用螺旋CT扫描影像资料及相应配套处理技术(MPR及SSD三维重建)分析诊断过的55例颌面骨骨折病例。结果 55例患者在经螺旋CT扫描后,通过CT影像资料发现有75处已发生骨折,螺旋CT扫描图像资料结合MPR及SSD三维重建技术可发现骨折85处,遗漏10处,漏诊率13.33%。结论应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清晰地显示颌面骨骨折情况,提高了口腔科医师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铎  田伟 《云南医药》1996,17(3):194-195
磁共振成像在诊断眼科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周铎,田伟我院的磁共振成像仪(MRI)于1993年11月投入临床使用。由于其成像参数多,对软组织结构分辨率强,是一种对人体无损伤的影像技术,对眼科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受到眼科临床的高度重视。现把我们在诊断...  相似文献   

18.
医学影像技术能够用非侵入的方式显示出人体内部组织情况,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的互补性、独立性为众多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合理借助影像技术来进行影像诊断、治疗,提高了诊断、治疗水平。本文针对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丽华  赵刚  郭卫东  焦雷洪  师朝岭  安洋  王燕 《河北医药》2012,34(11):1635-1636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三维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5例患者59个乳腺肿块在常规超声基础上增加弹性成像及三维成像技术,观察肿块声像学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结果:良性肿块35个,恶性肿块24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符合率86.4%,误诊率13.6%;结合三维成像技术符合率91.5%,误诊率8.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结合三维成像技术综合评价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可以明显提高超声影像技术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进行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以及生物学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已成为举世公认的独立学科。核医学成像技术与超声成像技术、X线CT(X-CT)技术、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当今医学诊断的四大影像技术,在临床诊疗中均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超声、X-CT、MRI所获得的影像基本为解剖结构成像,图像清晰。而核医学成像是以核素示踪技术为基础,以组织吸收功能的差异为诊断依据,以放射性浓度为重建变量,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和显像剂、示踪剂引入机体后,探测并记录引入体内靶组织或靶器官的放射性示踪剂发射的γ射线,并以影像的方式显示出来。不仅可以显示脏器或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等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提供有关脏器和病变的血流、功能、代谢和受体密度的信息,甚至是分子水平的化学信息,因此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这也是核医学成像最有特色之处。近年来,由于同时反映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的新型核医学显像仪器的问世,将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和正电子反射型断层仪(PET)即SPECT/CT,PET/CT,改写了传统的核医学影像由于引入放射性及仪器分辨率的限制不能提供病变细微结构的历史,这是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