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治疗传统方法常采用手术、放疗、化疗 ,而晚期肿瘤病人不能耐受手术或放、化疗者 ,局部非手术疗法尤为重要。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 :HighIntensityfocusingultrasound)治疗肿瘤 ,是一种非侵入性局部治疗实体肿瘤的新技术。我院 2 0 0 0年 1月起采用此项技术治疗腹盆腔肿瘤 3 6例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3 6例肿瘤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或MRI、CT、B超检查证实或相应血清学检查证实。其中男 2 9例 ,女 7例。年龄 8~ 81岁 ,平均为 41岁。 3 6例肿瘤病人见表 1。采用FEP -BYOI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治疗机探头频率 1 … 相似文献
2.
3.
壶腹周围癌的外科治疗现状05001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科吴祥德,李海平壶腹周围癌尤其是胰头痛的近年发病率有所增高,其治疗多年来一直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规范性手术,但各家在实施手术方面有所改进与提高,现结合作者经验并综述国内外文献对空腹周围癌的外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在腹盆腔恶性肿瘤局部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1例腹盆腔恶性肿瘤进行高能超声聚焦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61例患者中88.5%(54例)腹痛等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近期临床收益明显;随访超声95.1%(58例)患者治疗区域超声回声增强,治疗区域内肿块血供不同程度消失,增强CT检察示肿瘤内部坏死样改变。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治疗时腰背部酸痛及轻度皮肤灼伤。结论高能超声聚焦治疗腹盆腔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较小,尤其适用于晚期常规治疗无效患者的局部肿瘤控制。 相似文献
5.
6.
壶腹周围癌包括十二指肠壶腹癌、胆管下段癌以及胰头癌,其恶性度高,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是唯一能提高生存率的治疗方法。本文介绍壶腹周围癌的根治手术方式以及手术解除胆管梗阻、十二指肠梗阻与胰管梗阻的姑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壶腹周围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141例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本组壶腹周围癌术前诊断符合率高于90%,胰十二指肠切除46例,切除率32.6%,胆瘘、胰瘘5例。住院死亡率13%。结论 为了提高壶腹周围癌的疗效,应重视早期诊断,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提高手术组人员的技能,能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现将1978~1998年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4例壶腹周围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4例中男73例,女41例,年龄15~83岁,平均年龄54.5岁。40岁以下4例,40~45岁8例,45~65岁87例。1.2 114例壶腹周围癌发病及手术情况:见表1,手术切除43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余为胆囊空肠吻合术、胆道外引流术、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54例壶腹及其周围癌的螺旋CT表现,总结其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壶腹及其周围癌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5±4)岁,对其低张螺旋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壶腹及其周围癌54例中出现壶腹及其周围部肿块的有54例,占100%,胰头癌肿块直径为(2.81±0.93)cm;壶腹癌肿块直径为(1.65±0.42)cm;十二指肠乳头癌肿块直径为(1.47±0.34)cm;胆总管下端癌的肿块直径为(0.80±0.23)cm。典型表现:(1)壶腹及其周围部肿块,常突入到十二指肠腔内;(2)肝内胆管“软藤状”扩张;(3)“双管征”;(4)“双环征”。结论通过低张螺旋CT我们能够诊断出大部分壶腹及其周围癌属于哪一种类型,但对壶腹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鉴别仍然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方法对196例晚期肿瘤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护理。结果132例晚期患者治疗有效。结论优质的护理是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2.
我院外科自1988年1月~1998年10月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壶腹周围恶性肿瘤19例,现报告与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例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8~78岁,平均595岁。病程6天~6个月。其中胰头腺癌8例,壶腹腺癌5例,胆总管下段癌4例,胆总管下段恶性纤维细胞瘤1例,十二指肠粘液细胞癌1例。均因右上腹饱胀隐痛不适、巩膜尿液变黄就诊。体检中17例可见巩膜黄染,8例右上腹压痛,11例扪及增大的胆囊。2.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本组血总胆红素208~2506μmol/L、平均1264μmol/L。直接胆红素133~2003μmol/L、平均50μmol/L。GPT… 相似文献
13.
14.
壶腹周围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呈增加趋势,临床诊断多为晚期,手术切除率低(仅在26.7%左右)。由于该类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对机体的损害是致命的,黄疸的解除对延长病人生命仍有重要意义。本院自1984年7月至1999年9月对106例诊断明确而未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PDR)的晚期壶腹周围癌患者行姑息手术以减轻梗阻性黄疸。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壶腹周围癌包括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乏特氏壶腹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占消化道肿瘤的第四位。过去常用钡餐造影,口服或静脉胆囊造影及B超检查方法对早期病变均不能做出明确诊断。自1988年以来,我们用内窥镜逆行胰胆造影(简称ERCP)检查125人,查出壶腹周围癌27例,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就27例壶腹周围癌的ERCP的X线表现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研究胰头和壶腹周围癌病人共计61例进行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胰头癌39例和壶腹部周围癌22例,通过手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研究两种患者的愈后。结果 61例患者中,以胆总管下端癌与手术后愈后关系病死率较高,为100%。壶腹周围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胰头和壶腹周围癌的类型与手术后愈后之间的病死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7,P<0.05)。四种癌症的病死率比较显示:胆总管下端癌>十二指肠癌>胰头癌>壶腹部癌。结论壶腹周围癌恶性程度相对低,术后存活率高;胆总管下端癌与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并研究胰头和壶腹周围癌患者共计60例进行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 胰头癌38例和壶腹部周围癌22例,通过手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研究两种患者的愈后.结果 60例患者中,以胆总管下端癌与手术后愈后关系死亡率较高,为100%.壶腹周围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胰头和壶腹周围癌的类型与手术后愈后之间的死亡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7,P<0.05).四种癌症的死亡率比较显示:胆总管下端癌>十二指肠癌>胰头癌>壶腹部癌.结论壶腹周围癌恶性程度相对低,术后存活率高;胆总管下端癌与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头与壶头周围肿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50例癌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其中胰头癌患者32例,壶腹部癌18例。结果 50例患者中,胆总管下端肿瘤多为恶性肿瘤,术后死亡率很高(100%)。壶腹周围的癌症多为良性肿瘤,术后生存率较长,且不易复发。胰头癌与壶腹癌手术治疗后的生存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82=6.77,P〈0.05)。结论壶腹周围恶性癌症的发生率较低,因而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胆总管下端癌症多为恶性肿瘤,术后死亡率较高,手术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位于腹膜后 ,位置隐蔽 ,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 ,诊断极为困难。当其向周围脏器浸润出现症状如腹胀、背痛、黄疽时、已属晚期 ,手术切除率低 ,预后差 ,术后 5年生存率多不超过5 %。因此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术前分期即判断肿瘤可否切除是很有意义的。我院自 1 990年 1月-2 0 0 1年 4月共收治胰腺和壶腹周围癌 1 3 6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胰腺和壶腹周围癌 1 3 6例 ,男 93(68 4% ) ,女 43 (3 1 6% )。男 :女 =2 2∶1。年龄 3 8~ 81岁 ,平均 66岁。本组病例以上腹部疼痛(98例 )、黄疸 (1 0 5例 )、上腹部压痛 (5 5例 )、发热 (4 6例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