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在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检查肿瘤骨转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通过病理证实的肿瘤骨转移患者61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扫描、螺旋CT扫描和MRI扫描,观察患者的骨转移瘤显示情况。结果使用螺旋CT对肿瘤骨转移的检出率低于MRI,检出率高于X线检出率,组间比较,P<0.05。在肋骨、胸骨、四肢骨、头颅骨方面,CT检查与MRI检查差异不明显,P>0.05;而骨盆骨和脊柱骨转移瘤的螺旋CT检出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螺旋CT检查对肿瘤骨转移中肋骨、胸骨、四肢骨和头颅骨的检出率较高,而对骨盆骨和脊柱骨转移检出率较低,此方法有助于临床初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036例肺癌、乳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进行分析,研究核素骨显像对诊断转移性骨肿瘤是否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方法对1196例肺癌、84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常规扫描检查方法。结果肺癌、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4.51%和36.78%,肺癌骨转移单发性为30.67%,多发性为69.33%。乳腺癌单发性52.43%,多发性为47.57%。结论肺癌、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以肋骨、胸骨、胸椎及腰椎为主。关于骨转移发展规律,由于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核素治疗骨转移,疗效显著,全身骨显像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的评价起到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516例恶性肿瘤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以观察有无骨转移及转移部位,为恶性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价值.方法 对516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结果 516例恶性肿瘤包括鼻咽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等,骨显像有276例阳性,而其中多发转移者253例,其转移灶分布依次为脊柱、肋骨、骨盆、胸骨、肩胛骨、四肢骨、颅骨.骨转移灶的放射性分布表现为增高和减低或缺损.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恶性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癌骨转移68例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宝  何银  周莹 《淮海医药》2003,21(4):276-277
目的 通过总结 6 8例肺癌骨转移的影像学改变 ,了解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价值及表现。方法 收集用常规 X线、CT及 MRI检查发现的 35~ 78岁肺癌骨转移 6 8例 ,将其分为 4 9岁以下组及 5 0岁以上组 ,总结其部位及影像改变发生率。结果  4 9岁以下组 12例 ,占 18%。 5 0岁以上组 5 6例 ,占 82 %。其中多骨转移 4 2例 ,占6 2 %。多发生在脊柱、肋骨、盆骨、胸骨。 79.4 %表现为不规则片状溶骨性骨破坏 ,常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 14 .7%表现为轻度膨胀性蜂窝状骨破坏 ,4 .4 %表现为小片状、斑片状成骨性改变。 1.5 %表现为斑片状溶骨及成骨混合性改变。结论 肺癌骨转移主要分布在中轴骨 ,常多发。CT、MRI发现病变率高 ,且 MRI易发现多发隐匿性病灶。平片较难发现小病灶且用于四肢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健康志愿者10名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83例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检查,并于同一时间对可疑部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必要时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别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例数。结果 83例患者中34例经临床综合评价为骨转移瘤。常规MRI共检出33例骨转移瘤患者,漏诊1例胸骨转移瘤患者;WB-DWI共检出38例骨转移瘤患者,漏诊1例前列腺癌骨盆成骨性移瘤患者,误诊5例。结论 WB-DWI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结合常规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陈红  黄山  李飞  张敬苗  刘秀霞 《安徽医药》2018,39(7):871-873
目的 探讨全身骨扫描及MRI检查在诊断椎体终板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行全身骨扫描,同时在骨扫描前后1个月内行脊柱或局部MRI检查并诊断为终板炎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由2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及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骨扫描及MRI图像的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MRI共发现85个病灶,各部位占比为颈椎3.53%(3/85)、胸椎7.06%(6/85)、腰椎44.71%(38/85)、颈胸椎5.89%(5/85)、胸腰椎7.06%(6/85)、腰骶椎31.76%(27/85)。Modic分型诊断为Ⅰ型者18例,Ⅱ型者18例,另2例介于Ⅰ型及Ⅱ型间,Ⅲ型0例。MRI诊断为椎体终板炎且骨扫描为阳性的病例中,共发现病灶数30个,各部位占比为腰椎60.0%(18/30)、腰骶椎20%(6/30)、胸椎10%(3/30)、胸腰椎6.67%(2/30)、骶椎3.33%(1/30)。将全身骨扫描与MRI检查结果按符合程度进行讨论,包括阴性符合19例、完全符合6例、部分符合7例、不符合2例、部分不符合4例。结论 MRI在诊断椎体终板炎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骨扫描进行骨转移瘤诊断时,应充分结合MRI图像,可提高对椎体终板炎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5年12月至1998年8月收治了恶性肿瘤骨转移35例,共68处病灶进行放射治疗,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23例,女12例。年龄29岁~74岁,中位年龄52岁。原发癌类型:肺癌18例,乳腺癌12例,鼻咽癌2例,直肠癌2例,卵巢癌1例,骨转移均经X线摄片,骨ECT,CT或MRI扫描诊断证实。单发性骨转移9例,多发性骨转移26例,共68处病灶。其中脊椎转移占35%,骨盆转移占27%,肋骨转移占2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显像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鼻咽癌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收集了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并确诊为鼻咽癌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怖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52例鼻咽癌并发生脊柱转移患者经全身骨扫描及脊柱MRI检查显示:在198个转移灶中,骨显像检出159个,占80.30%;MRI检出192个,占96.97%;经统计学比较发现MRI的检m率明显高十骨显像的检出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5.24,P=0.024)。结论MRI检查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无论是灵敏度还是特异度都明显高于骨显像但骨硅像具有扫描范围广、简便易行、价格便宜等优点,仍是鼻咽癌患者排除骨转移的常用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成像序列的出现及扫描速度的提高,MRI势必成为鼻咽癌骨转移瘤筛查及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正>1 病例资料患者,女,72岁;2020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无发热、乏力、呼吸困难等不适。2021年2月外院胸部CT检查:右肺上叶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大;右侧肺门纵膈内淋巴结肿大;多个胸椎锥体及肋骨骨质破坏。腹部MRI检查:肝内多发占位,椎骨、肋骨转移瘤可能。头颅MRI检查:枕骨及左侧额顶骨异常信号影,左侧基底区小半片强化灶,转移灶可能。骨扫描:全身多处骨转移。为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0.
贾鹏  李爱梅  郭万华 《江苏医药》2012,38(21):2585-2586
目的 探讨99mTc-MDP骨显像对骨髓纤维化中骨病变骨破坏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有典型的骨损害的骨髓纤维化患者,行99m Tc-MDP骨显像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骨显像结果.结果 9例有典型的骨损害的骨髓纤维化患者骨显像均阳性,其中累计骨盆者6例,脊柱3例,四肢骨5例,颅骨3例、肋骨5例(由于7例患者均为多发性骨病灶,故病变有交叉).与CT比较有3处四肢骨、2处腰椎、1处胸椎、1处髂前上嵴骨扫描病变CT未见异常,有2处腰椎、1处胸椎、2处肋骨CT提示骨破坏病变,骨扫描未见异常.结论 99m Tc-MDP骨显像对于骨髓纤维化中骨病变骨破坏程度评估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PSA、ALP检测对前列腺癌(PCa)骨转移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以全身核素骨显像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123例PCa(其中58例发生骨转移和65例未发生骨转移)患者血清PSA、ALP水平与骨转移的关系.结果 骨转移PCa组患者血清PSA、AL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骨转移PCa组(P〈0.05).血清PSA≥20 μ g/L的PCa患者骨转移发生率(45.5%)明显高于PSA〈20μg/L的患者(1.63%);血清ALP≥90 U/L的PCa患者骨转移发生率(39.02%)也明显高于ALP〈90 U/L的患者(8.13%).结论 对于新诊断而未治疗的PCa患者,PSA≥20 μg/L和(或)ALP≥90 U/L时,应常规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以早期诊断PCa骨转移.  相似文献   

12.
王海涛 《淮海医药》2012,30(5):382-38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背景抑制全身弥散成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健康志愿者10名及24位经临床确诊为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身弥散成像,结合病变部位常规MRI扫描。对所有WB-DWI影像与常规MRI扫描影像表现比较分析。结果 WB-DWI阳性病例为16例,共检出病灶数为81处;常规MRI扫描阳性病例为15例,共检出病灶数为80处。结论磁共振背景抑制全身弥散成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结合常规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骨显像与MRI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可疑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行核素骨显像与MRI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凡骨显像表现为明显的放射性聚集或缺损和(或)MRI的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强度且T2加权像表现为高低混杂或高信号强度和(或)骨质破坏的椎体均认为是肿瘤骨转移。结果核素骨显像能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MRI对扫描范围内骨转移癌检出的病灶数高于核素骨显像;核素骨显像单发病灶有一定的假阳性(3/9),MRI单发病灶假阳性较少(0/7),但部分病例(3/7)经核素骨显像检查证实为多发骨转移;MRI能了解局部病灶的准确位置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论核素骨显像较MRI能更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是早期诊断转移癌的首选方法;MRI特异性更高,解剖定位明确,并能显示软组织病灶,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定量检测38例乳腺癌患者和22例健康人血清中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完整甲状旁腺素(iPTH)等相关生化指标,用SPECT核素骨扫描确定有无骨转移。结果骨转移组TPⅠNP、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骨转换生化指标TPⅠNP和β-CTx在乳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MRI与核素骨显像对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与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经临床确诊的脊柱转移瘤分别行MRI和核素骨显检查,比较二者的阳性病例检出率和阳性病灶检出率。结果 MRI与骨显像对阳性病例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阳性病灶检出率MRI高于骨显像,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对脊柱转移瘤的检测比骨显像更为敏感,对病灶的检出能力高于骨显像,是诊断脊柱转移瘤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骨显像与MRI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可疑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行核素骨显像与MRI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凡骨显像表现为明显的放射性聚集或缺损和(或)MRI的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强度且T2加权像表现为高低混杂或高信号强度和(或)骨质破坏的椎体均认为是肿瘤骨转移。结果核素骨显像能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MRI对扫描范围内骨转移癌检出的病灶数高于核素骨显像;核素骨显像单发病灶有一定的假阳性(3/9),MRI单发病灶假阳性较少(0/7),但部分病例(3/7)经核素骨显像检查证实为多发骨转移;MRI能了解局部病灶的准确位置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论核素骨显像较MRI能更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是早期诊断转移癌的首选方法;MRI特异性更高,解剖定位明确,并能显示软组织病灶,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方法 2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位于长骨干骺端,其中股骨10例,胫骨6例;15例X线表现偏心性溶骨性改变;23例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状略低密度软组织密度肿块;25例病灶强化不明显;28例MRI表现边界清楚软组织密度肿块,23例T_1加权像呈不均匀中等信号,T_2加权像呈高信号;24例病灶强化不明显。讨论 CT、MRI强化不明显对骨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脊椎MRI检查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简称骨显像)对乳腺癌脊椎转移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41例乳腺癌合并脊椎转移患者的脊柱MRI与骨显像对转移脊椎个数的检出结果,比较MRI与骨显像对脊椎骨转移灶的检出能力。结果经临床及病理证实,41例患者共205个椎体和(或)其附件有转移灶,脊柱MRI检出197个,占96%,骨显像检出168个,占82%,MRI的检出率高于骨显像的检出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4,P=0.004)。结论 MRI对乳腺癌脊椎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骨显像,对早期诊断脊椎骨转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骨转移部位包括肋骨134例(67%)、胸椎118例(59%)、骨盆106例(53%)、腰椎98例(49%)、四肢骨74例(37%)、肩胛骨20例(10%)、胸骨18例(9%)、颅骨23例(11.5%)。128例接受过化疗,98例接受过放射治疗,136例接受过氯屈膦酸二钠治疗,10例接受过核素治疗。发生骨转移后1年生存率为30.6%,生存期为1—2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其中有18例(9%)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包括四肢长骨12例,椎骨6例。12例四肢骨折当中3例行外科手术内固定,其余9例和椎骨压缩性骨折6例在抗肿瘤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正骨治疗。结论: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治疗是结合手术、放化疗、双磷酸盐药物等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医正骨是并发病理性骨折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