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11个病灶)MRI影像资料。结果 7例单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11个病灶均呈稍长或等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增强,门脉期及延时期呈稍高或等信号,5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延时增强。结论绝大多数FNH在MRI上有特征性的征象,MRI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应用螺旋CT和MRI检查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诊治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64例患者资料,依据临床检查所用不同方法分成2组,将应用螺旋CT检查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应用MRI检查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具体诊断价值加以对比。结果通过MRI和螺旋CT检查分别发现34个、33个病灶;观察组诊断特异性100.00%比对照组68.75%高(P<0.05)。结论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应用MRI检查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简称FNH,过去曾用过不少名称,如局灶性肝硬化,肝结构瘤,肝腺瘤等。为肝脏非常少见的良性病变,目前认为该病是一种瘤样增生,而非真性肝瘤,无恶性病变无出血并发症等。临床多无症状,20%出现肝痛,腹部包块,门脉高压及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FNH患者12例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对FNH病灶的定性率及中央瘢痕、假包膜的显像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和CT对FNH病灶供血动脉的显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对FNH的诊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和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平扫和动态增强的CT、MRI表现,提高FNH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我院影像中心发现的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FNH病例影像学资料。1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查,12例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 15例病灶均为单发,肝右叶9例,肝左叶4例,肝尾状叶2例,大小1.58.0 cm,平均3.0 cm,均呈圆形或类圆形,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及略低密度8例,等密度5例,高密度及略高密度2例。增强动脉期扫描除6例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强化,其中7例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血管。门脉期扫描8例呈略高密度,5例呈等密度,2例呈低密度。延迟期呈等密度9例,略高密度2例,低密度4例,6例伴有中心瘢痕者均有延迟强化。MRI检查12例,病灶均呈不均匀略长或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或略高强化,5例病灶延迟强化。结论 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查是诊断FNH的有效方法,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和其他肝脏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东港市中医院放射科103例行肝脏CT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03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原发性肝癌4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58例,其中病灶≤1 cm有28例,1~3 cm有48例,3~5 cm有16例,≥5 cm有11例。CT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正确率为91.1%(41/45),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正确率为94.8%(55/58),其中对≤1 cm的病灶的正确率为89.3%(25/28),对1~3 cm病灶的正确率为95.8%(46/48),对3~5 cm病灶的正确率为87.5%(14/16),对≥5 cm病灶的正确率为100.0%(11/11)。结论 CT能够比较准确地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且对微小病灶的诊断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或穿刺经病理证实的9例10个病灶,均作螺旋CT平扫与动态三期扫描。结果10个病灶平扫低密度者8个,等密度者2个;增强动脉期均明显强化,5个均匀,5个不均匀,其中不均匀者4个可见中央瘢痕,一个可见血管湖;门脉期和平衡期病灶密度接近肝密度而中心瘢痕有延迟强化。结论螺旋CT动态三期扫描可以反映FNH的血供和病理特点,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应用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的价值。方法34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患者,分别进行CT、MRI影像学检查,以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MRI检查及CT检查、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结果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3.53%,误诊率为11.76%,漏诊率为14.71%。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4.12%,误诊率为0,漏诊率为5.88%。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4.12%高于CT检查的7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率100.00%高于CT检查的7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与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与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且CT联合MRI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因此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时,可采用MRI诊断或联合诊断,诊断价值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
洪强  陈宏山  杨奕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10-3211,I0002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诊断特点. 方法 对16例经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FNH的病例,进行影像学分析. 结果 16例20个病灶13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CT平扫病灶表现为低密度为17个,等密度为3个,CT强化特点:病灶动脉期快速显著强化而门脉期及延迟扫描为等密度,1例检出疤痕. 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显示FNH的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13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FNH的CT和MR表现,研究其影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13例FNH的CT和MR中7例表现较为典型,CT平扫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中央区低密度瘢痕,增强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常见明显强化,延时期多为等密度,瘢痕可稍有强化;术前作出正确诊断。6例FNH表现不典型,CT低密度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瘢痕和轻度强化;术前3例诊断为恶性肿瘤,3例诊断为血管瘤。结论 FNH的CT和MR表现在术前进行综合分析,多数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83例,均开展MSCT检查,统计原发性肝癌、FNH检出情况,并以肝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分析MSCT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FNH的诊断效能;采用Kappa检验验证MSCT鉴别诊断与肝穿刺活检的一致性。结果 8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经肝穿刺活检证实41例为原发性肝癌,42例为FNH;经MSCT检出原发性肝癌40例,FNH 43例,原发性肝癌检出率为97.56%;MSCT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FNH的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97.62%、准确度为96.39%、阳性预测值为97.50%、阴性预测值为95.35%;Kappa检验显示,MSCT鉴别诊断与肝穿刺活检的Kappa值为0.928,一致性极高。结论 MSCT检测在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FNH中价值高,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便于早期开展针对性治疗,以更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徐晓雷  倪晓明 《江苏医药》2012,38(6):694-696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MRI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方法病理证实的肝脏FNH 12例,术前均经屏气扰相梯度回波FLASH-T1WI、抑脂快速自旋回波FSFSE-T2WI平扫和True FISP序列,动态增强采用3DVIBE快速扫描序列,共3个回合。仔细复习MRI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12例肝脏FNH中,9例呈类圆形,3例呈分叶状。病灶直径1.8-9.2cm。位于肝右叶11个,左叶1个。平扫T1WI,11个呈稍低信号,1个呈等信号,7个病灶中央可见星状、裂隙状更低信号。T2WI均呈高信号,病灶中央更高信号7个。增强扫描动脉期均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强化减低;但强化程度仍高于正常肝组织。其中,1例病灶周围见增粗扭曲的血管与之相连。结论动态增强MRI对肝FNH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后处理技术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病理特征显示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病理和临床证实为FNH的患者24例共27个病灶,经MSCT检查,进行扫描资料和后处理分析。结果24例中22例为单发病灶,2例为多发病灶。平扫16个病灶呈低密度,7个为等密度,4个为高密度(患者为脂肪肝,其中1例为多发);注射对比剂后,动脉期明显均匀增强17个;实质期表现略高密度13个,等密度10个,稍低密度4个;延迟扫描只有5个呈稍高密度,9个均呈等密度,13个呈低密度。27个病灶中12个病灶检出中央星状瘢痕。有23个可见增粗肿瘤供血动脉,供血动脉完整走行柔和,并见其均匀深入病灶实质组织中。结论综合MSCT扫描后处理中的特征性表现,能够对FNH作出可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表现,以提高CT诊断FNH的准确性。方法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均进行螺旋CT平扫、增强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结果11个病灶平扫低密度者9个,等密度者2个,其中8个病灶中央有条状、裂隙状以及放射状低密度影。增强动脉期扫描所有病灶除中心瘢痕外,均呈明显且均匀一致的强化,其中3例还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扫描7个病灶为略高密度,4个为等密度。延迟期扫描呈等密度或略低于肝实质,而中心瘢痕者6例有延迟强化,2例无强化。结论抓住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特征性表现,可以提高诊断FNH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成像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接诊的42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64层螺旋CT成像诊断的结果,并与术中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术中病理诊断显示42例均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术前CT诊断显示为37例患者,诊断的符合率为88.1%。在对64层螺旋CT扫描分期扫描结果中发现,平扫、门静脉期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CT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脉期、延迟期扫描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CT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成像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进行诊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在多排螺旋CT( MDCT)中的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37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FN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共45个病灶,直径平均为4.2 cm。相对于正常肝脏,FNH平扫多表现为等或低密度影,动脉期实质成分多表现为明显均质性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多表现等密度影。21个病灶边界清晰;36个病灶位于肝脏包膜下;24个病灶有中央疤痕,5个呈典型的“轮辐状”改变。假包膜及钙化在FNH中均少见。结论 MDCT增强扫描的特征性改变有助于FNH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三期螺旋CT影像表现。结果20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平扫病灶均表现为低密度或略低密度,15个病灶密度欠均匀,中央区可见星芒状更低密度区;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明显异常强化(16个)、中等度异常强化(5个),中央星状瘢痕均无异常强化,其中病灶中央或周边见迂曲血管7例,门脉期、延迟期病灶密度有所减低,中央星状瘢痕延迟期均有强化。结论FNH有特征性的CT影像学表现,对其正确诊断有助于拟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并避免创伤。  相似文献   

19.
杨艳萍  任旭  麻伟 《贵州医药》2021,(12):1972-1973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在肝癌及肝癌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临床诊断方案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活检穿刺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及16排螺旋CT检查及手术治疗.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I表现及鉴别要点,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患者的CT和MRI表现,CT检查12例,MRI检查10例,6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CT检查12例,平扫9例病灶呈均匀略低密度,其中8例中央可见更低密度,3例病灶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显著强化,中央瘢痕呈低密度,门脉期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8例病灶的中央瘢痕延时强化呈高密度。MRI检查10例,平扫病灶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或等信号;增强扫描FNH病灶在动脉期快速均匀强化呈高信号,而中央瘢痕呈低信号,门脉期及延迟期肿瘤实质部分强化程度下降,8例病灶中央瘢痕延迟强化。结论CT和MRI对FNH诊断具有特征性,二者结合能提高对FNH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