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杜金明  闫宗廷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16-23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每天2次静脉点滴,连用14d。治疗前后测定血清hs—CRP、D-二聚体的变化并用中国卒中量表(Chine sestroke scale,CSS)及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结果两组患者hs-CRP和D-二聚体均下降,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CSS及BI评分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治疗组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D-二聚体的水平,有益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脂、hs-CRP、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正常健康者及8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中hs-CRP、TG、TC、LDL-C、D-D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各项指标间呈明显正相关,HDL-C降低,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患者血液中hs-CRP、TG、TC、HDL-C、LDL-C、D-二聚体的含量,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及D-二聚体(D-D)在冠心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35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临床病理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测定上述各组血浆hs-CRP、Lp(a)、D-D水平。结果 AMI组、UAP组、SAP组血清hs-CRP、Lp(a)、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UAP组及SAP组各组间hs-CRP、Lp(a)、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联合检测冠心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指标的阳性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Lp(a)、D-D水平均有明显升高,联合检测hs-CRP、Lp(a)、D-D对冠心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期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9例DVT急性期住院患者治疗前、治疗3d及治疗7d后血清CRP、DD浓度,与28名健康对照组作对比研究。结果病例组血清CRP、DD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d后CRP开始下降,且CRP、D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治疗7d后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D降低到治疗前水平。结论联合动态监测血清CRP和DD在DVT急性期患者的病情演进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 反应蛋白(CRP)和D 二聚体测定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于早期发作时测定血浆CRP及D 二聚体,缓解后再次检测;并选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32例患者心绞痛早期发作时,血浆CR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 <0 .0 5 ) ,而D 二聚体无明显变化(P >0 .0 5 )。缓解后,CRP迅速下降(P <0 .0 5 ) ,而D 二聚体却明显增高(P <0 .0 5 )。结论:CRP和D 二聚体水平变化可以反映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赵瑞春  冯秋斌 《河北医药》2011,33(10):1510-151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的测定及分析两者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本院心内科就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进行分级,选择40例年龄相当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左心室功能以及血清hs-CRP和D-D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以及血清hs-CRP和D-D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不同则血清hs-CRP和D-D水平亦不同(P〈0.05或P〈0.01)。冠心病患者hs-CRP和D-D水平与NYHA分级、LVEDD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0.54和0.65、0.62,P〈0.05),与LVEF、FS负相关(r值分别为了0.69、-0.57和-0.72、-0.5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D-D水平与心脏功能显著相关,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心脏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张华清  张祎萍 《海峡药学》2011,23(12):113-11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抗凝、抗血小板聚集、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舒降之)20mg.d-1,每晚睡前口服,连用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HDL-C及LDL-C水平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辛伐他汀组治疗8周后,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s-CRP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患者血浆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辛伐他汀组下降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降脂,抗炎和抗血栓作用,能改善血管内斑块的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推测辛伐他汀可阻断和逆转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20mg.d-1,每晚睡前口服,连用8周。对照组除了不口服辛伐他汀外,其他治疗同辛伐他汀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8周后,患者TC、TG及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辛伐他汀组治疗8周后,患者血浆hs-CRP和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辛伐他汀对ACS患者具有降脂,抗炎和抗血栓作用,能改善血管内斑块的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推测辛伐他汀可阻断和逆转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超声法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清中hsCRP浓度,然后分析超声结果与血清hsCRP浓度的关系。结果 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hsCRP平均水平都明显高于超声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联合检测Hcy、hs-CRP及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洛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单纯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检测三组的相关因素: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11.
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对肺血栓栓塞症(P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PE组87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患者行血浆DD、BNP、CRP浓度比较。结果 PE组患者血浆DD、BNP、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PE组患者血浆DD、BNP、CR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DD、BNP、CRP的实验室联合检测对判断PE有一定临床意义,本文未对实验室联合DD、BNP、CRP检测判断PE严重程度及疗效做进一步的研究,仍需做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连续监测3d,计算平均空腹血糖(MFBG)、平均餐后2h血糖(MPBG)、平均血糖水平(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低血糖时间比(血糖<3.9mmol/L),并测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采用彩色多普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及内中膜厚度,根据病变程度分为A组(无病变)、B组(有病变组)。结果 B组的年龄、病程、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均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性别、舒张压(DBP)、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之间无差异。B组MAGE、SD大于A组(P<0.05),LAGE、MPBG、低血糖时间比明显大于A组(P<0.01),两组间MBG、MFBG无差异。结论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除积极降压、调脂,控制空腹、HbA1c达标外,还应积极控制餐后血糖、降低血糖波动幅度,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浓度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86例T2DM患者,测定血清HGF浓度,同时应用B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根据是否合并IMT增厚或斑块,T2DM患者分为颈动脉病变组46例,非颈动脉病变组40例,并比较两组间血清HGF浓度.颈动脉IMT、HGF与各指标间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T2DM合并颈动脉病变组血清HGF浓度与T2DM未合并颈动脉病变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年龄、收缩压(SBp)与IMT正相关(r=0.51,r=0.36,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HGF与IMT独立正相关(β=0.32,P<0.05).结论 血清HGF浓度可能是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一个新的标记物,及早检测血清HGF浓度,可以预测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并比较2型糖尿病(T2DM)及T2DM伴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8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据24h尿蛋白的定量分为A组糖尿病组(尿蛋白定量UAlb<30mg/24h)44例,B组糖尿病肾病组(尿蛋白定量UAlb≥30mg/24h)42例,以及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组44例。检测血浆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T2DM两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比较,A、B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各指标多元线性相关分析,T2DM患者hs-CRP与HbA1c、INS、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HbA1c:r=0.286,P<0.05;INS:r=0.332,P<0.05;HOMA-IR:r=0.36,P<0.01。结论 T2MD患者hs-CRP与HbA1c、INS、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与血浆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1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按颈动脉超声表现分为三组:颈动脉正常组、稳定型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比较三组病人颅脑CT平扫颈内动脉分布区梗死灶计数;分别比较三组病人的血浆CRP水平,结果 三组病人上述指标间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结论 炎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斑块不稳定性成正相关;血浆CRP水平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斑块不稳定性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危重患儿血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按照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将患儿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患儿血中D-二聚体和CRP水平,统计分析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 随着PCIS分值降低,患儿病情加重,D-二聚体与CRP含量增加;不同组间D-二聚体及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IS与D-二聚体、CRP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8,-0.413,P均<0.01.结论 D-二聚体和CRP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患儿的病情危重程度,两者在血中的水平与PCIS呈负相关,可作为早期识别危重症患儿及评估危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某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2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患者D-D、hs-CRP、血清Hcy...  相似文献   

18.
舒军 《中国药业》2014,(15):33-34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超敏 C 反应蛋白( hs - CRP)水平的影响,为黄连素用于临床降糖提供依据。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连素联合治疗,疗程均为24周。检测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脂联素(ADI)及 hs - CRP,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治疗组患者 ISI、血清 ADI 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 P ﹤0.01),血清 hs - CRP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01);对照组患者 ISI、血清 ADI 及 hs - CRP 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黄连素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并降低血清 hs - CRP 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RP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36例高血压患者,行彩超检查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正常组和颈动脉斑块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患者动脉血中CTGF的表达水平。结果颈动脉斑块组CRP较正常组有明显增高,且CTGF也处于高表达水平(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RP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有密切的联系,并且高于未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