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林玉燕  吴朝明 《海峡药学》2009,21(11):250-253
介绍我院1例人胰岛素过敏患者皮试与优泌乐25脱敏治疗的护理经验。在皮试及脱敏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的要点包括:胰岛素皮试的观察,对有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抢救物品准备及抢救措施的实施;脱敏过程中制剂的配制,注射胰岛素部位的选择,脱敏过程中的症状观察和应对措施,脱敏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述对胰岛素过敏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脱敏治疗的方法与过程,旨在分析对胰岛素过敏的糖尿病患者的脱敏治疗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介绍1例人胰岛素过敏患者脱敏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实施小剂量胰岛素(0.001U)开始注射,逐步加至临床所需要剂量,脱敏过程顺利,未出现全身及局部皮肤反应,血糖控制良好。经过脱敏治疗及护理干预患者最终能接受胰岛素治疗。结果与结论胰岛素过敏反应产生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但使用优泌乐50从小剂量开始注射逐渐增加至治疗量可以控制血糖却无过敏反应发生,可能是与赖脯胰岛素分子不易在皮下分解成多聚体且较普通胰岛素吸收迅速有关。  相似文献   

3.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是目前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联合化疗方案中主要药物之一,可以提高疾病的缓解率和患儿生存率,但过敏反应常见.报告了我院儿科1999年至2009年共156例ALL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出现变态反应的患儿实施脱敏注射法的护理,总结25脱敏过程中出现的6例超敏反应护理工作要点,包括:脱敏的方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细致周到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过敏抢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8例病人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抢救与护理,笔者认为在脱敏注射时加强对病人严密观察,及早发现过敏反应。而对于过敏体质者或皮试呈强阳性者,为了病人的安全,建议放弃使用TAT,而改用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5.
秦立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79-1680
我院2000年12月-2003年12月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648例,其中7例出现程度不同的过敏反应,经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患者均痊愈出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淑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45-64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与护理,2例出现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积极合理的急救与护理可及时抢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奈替米星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在沈阳军区司令部大连第一干休所卫生所使用奈替米星而发生的过敏反应一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药物应用存在个体差异性,使用奈替米星时,应密切观察患者体征。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采取及时适当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并总结其急救护理措施。方法笔者选取本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1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探讨其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1500例患者通过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并发症进行护理后,全部转危为安,无1例死亡,护理结果良好。结论在心脏介入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采取相应应急救护理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时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情况及治疗情况,分析低血糖反应出现的原因并针对性给予急救及综合护理措施,分析急救护理干预后患者血糖情况。结果患者多由于饮食摄入量不当、胰岛素注射过量及空腹下剧烈运动、擅自服用保健品导致低血糖反应,各占50%、20%及25%、5%,采取及时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后,仅有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占0.25%。结论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针对性采取急救及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低血糖反应发生,改善血糖情况,效果值得临床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内江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静脉通路的畅通、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患者的饮食和心理护理,进行及时抢救。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9例恢复良好,23例患者为中残,15例为重残,1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85.90%。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有条不紊地采取各项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也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2例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积极抢救及护理的过程.结果 2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均症状缓解,生存良好.结论 过敏反应是紫杉醇较特殊的毒副反应,特别是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积极的预防和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是降低紫杉醇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是一种经胃酶消化后的马免疫血清球蛋白,在基层医院外伤患者中目前较常用的一种异种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出现过敏反应。虽然常规进行皮试,但在临床上往往TAT皮试阳性,也几乎要通过脱敏疗法而注射,其注射后不良反应中以急性荨麻疹为常见。本文对126例因外伤注射1500国际单位TAT后在本院皮肤科和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荨麻疹患者护理措施作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与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的过敏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开放性外伤治疗的患者3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AT注射组224例和TIG注射组118例,TAT注射组根据过敏试验分为TAT皮试阴性直接注射组114例,和TAT皮试阳性脱敏注射组110例。结果 TIG注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TAT皮试阴性直接注射组和TAT皮试阳性脱敏注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运用皮试阴性直接注射还是皮试阳性脱敏注射的方法注射TAT均有较多的患者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是TIG的注射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减少安全隐患,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CT室碘对比剂过敏的发生原因,制定相关的护理和预防措施。方法我院CT室自2010~2011年,共进行CT检查患者31871人,其中出现碘对比剂过敏反应17人,对17例碘对比剂过敏反应的患者的处理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检查的部位、患者年龄、病情严重、注射的量及速度、对比剂的类型选择分析,17例过敏患者中,15例轻度过敏,2例中度,所有过敏患者1例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其他均使用离子型对比剂。结论在进行CT碘造影检查时,要做好患者的检查过程,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如果出现异常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不要慌张及时给予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6,(2):325-327
目的:分析注射用抗蛇毒血清分段稀释滴注对蛇咬伤患者的解毒疗效及其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蛇咬伤患者76例,按给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传统脱敏注射法注射抗蛇毒血清治疗,研究组患者均给予分段稀释滴注法注射抗蛇毒血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给药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抗蛇毒血清分段稀释滴注法对蛇咬伤患者解毒治疗,可避免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判断结果,发挥过敏试验、治疗和脱敏的三重作用,简化治疗和护理过程,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以脱敏法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患者,虽仍有个别病人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但在注射后12小时才出现迟发的过敏性休克者极少见,本文报告一例。病历摘要林×,女,40岁,因手指被玻璃刺伤,于上午9时接受TAT脱敏法注射。首先取TAT150u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皮下注射,15分钟后无特殊不适。再注TAT300u,注后见患者面色潮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快速脱敏治疗在卡铂过敏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妇科肿瘤病房接受卡铂快速脱敏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共有16例患者接受卡铂快速脱敏治疗,其中有14例患者完成全部预定治疗,2例患者在首次脱敏治疗中出现重度反应,经治疗后再次出现,放弃治疗。完成治疗的14例患者共进行了72次脱敏治疗,其中共出现22次过敏反应,16次轻度反应,6次重度反应。81.8%的过敏反应出现在患者的前2次脱敏治疗中。45.5%的过敏反应发生在溶液1输注过程中,9%发生在溶液2输注中,45.5%发生在溶液3输注中。过敏反应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随后续疗程而降低。结论卡铂快速脱敏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可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完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喉外伤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1998-2004年收治的28例喉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通过采取及时止血,纠正休克,气管切开,保持气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感染,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措施,28例喉外伤病人(开放性8例,闭合性20例)顺利康复。15例成功拔除气管套管,无呛咳,气道通畅,呼吸功能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密切配合,及时急救,精心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卓霞 《中国药业》2013,(12):128-129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致过敏反应的护理要点与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使用鸦胆子油乳的肿瘤患者100例,观察其药物使用后情况,统计出现过敏反应的例数及主要表现等。结果100例患者中,用药后有7例(7.00%)出现过敏反应,4例发生在给药过程中,2例发生在连续用药2~3 d后;主要表现有发热、寒战、过敏性休克、恶心呕吐、腹泻、厌食、头晕、失眠、神经根损害、瘙痒、面部潮红、皮疹、呼吸困难、咳嗽等。结论应用鸦胆子油乳治疗恶性肿瘤时,应预防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需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rrAT餐后注射的效果。方法将600例TAT皮内过敏试验反应丘疹〉1.0cm〈2.0cm、红晕4.0cm之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采用餐后一次性全量注射。对照组300例按传统方法进行脱敏注射。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餐后注射TAT能更有效区分虚脱与过敏反应,又能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与时间压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