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Rbo/Rbo激酶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bo/Rho激酶通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和发展。选择性Rbo激酶抑制剂对脑血管痉挛的有益作用也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文章综述了Rbo/Rho激酶通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脑血管痉挛治疗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Rho 激酶抑制剂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是否应用Rho 激酶抑制剂对35 例自发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ho 激酶抑制剂对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临床症状改善率81.25%,与常规治疗组47.37%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Rho 激酶抑制组脑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o 激酶抑制剂能明显缓解aSAH 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症状,为神经外科防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ho激酶、氧合血红蛋白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与浓度及其在脑血管痉挛的调控作用。方法采集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后第1、3、7、10、14 d脑脊液标本,RT-PCR方法检测Rho激酶mRNA的表达,采用比色法测定脑脊液中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采用TCD检测颅内主要动脉血流速度。结果出血后第3 d脑脊液中Rho激酶表达及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在出血后第7 d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中Rho激酶的表达与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有关,参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其含量与脑血管痉挛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 rhage,sSA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急症,约80%~95%的sSAH患者是颅内动脉瘤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 rysmal SAH,aSAH)。aSAH患者常易并发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严重影响预后。CV是一种持续性的对血管舒张药物无反应的血管收缩状态。依据患者神经系统症状的有无可将其分为无症状性脑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脑血管痉挛(CVS)也称颅内动脉痉挛,为脑底大动脉的一支或多支由于动脉壁平滑肌的收缩或血管损伤引起其管腔形态学变化,从而在动脉造影时表现的管腔狭窄。严重者可造成脑缺血和脑梗塞,引起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引起CVS,...  相似文献   

6.
<正>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引起脑血管痉挛、脑梗死及脑积水等,有报道称颅脑损伤患者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为25%~40%[1-2]。脑血管痉挛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进而引起相应血管受累,引起脑组织缺血,脑细胞死亡,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研究报道,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能显著减少其引起的缺血性脑损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70%,是SAH患者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SAH后积极防治CVS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8-06-2011-06我院神经内科收治SAH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 将SAH患者44例,随机分为刺五加组(20例)和SAH对照组(24例),2组均于发病48小时内接受治疗,SAH对照组用脱不、止血等常规疗法,刺五加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1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7日。结果 一个月内,刺五加组的CVS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SAH对照组(P〈0.05),再出血发生率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第14天时,刺五加组患者的病情级别明显低于SAH对照组(P〈0.05)。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防治SAH后CVS疗效确切,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脑中动脉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迅速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理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本实验利用犬通过“二次枕大池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并通过血管造影检查,痉挛血管的功能测试,管壁的自由基含量变化,管壁的结构改变等方面的观察,探讨了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理。同时还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压,白细胞数和体温的变化作了观察。本文对上述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建立一种理想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将对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及临床防治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介绍了各种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优缺点及应用范围,但目前尚无一种用于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CD对30例SAH患者脑血流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TCD证实,本组17例(56.7%)发生CVS,其中10例无症状,7例出现CVS症状。头颅CTFisher分级中,Ⅲ、Ⅳ级SAH患者中CV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级(均P<0.05)。结论TCD监测是早期发现SAH后CVS的一种敏感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重组链激酶(r-SK)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成大白兔SAH模型,24h后经侧脑室穿刺置管,治疗1组注入1.25mg r-SK,闭管6h后开放引流,6h后再次注射、闭管、引流,如此反复3次;治疗2组一次性注入r-SK3.75mg;SAH组注入生理盐水1ml,方法同治疗1组;给药后6h、12h和1d、3d、5d、7d经各引流管引流的脑脊液(CSF)用于检测氧合血红蛋白(OxyHb)含量;制模前及制模后7d分别进行基底动脉(BA)造影,计算口径比,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1)CSF中OxyHb含量SAH组逐渐上升,治疗1组、2组逐渐下降,注药后1~7d治疗1组、2组OxyHb含量较SAH组明显下降(P〈0.05~0.01);第7d治疗1组OxyHb含量显著低于治疗2组(P〈0.05)。(2)SAH组BA管径明显缩小,呈重度痉挛;治疗1组、2组管径无明显变化。(3)组织学检查发现SAH组脑底表面有含铁血黄素沉着,血管周围有血凝块,BA内膜皱缩;治疗1组脑底无含铁血黄素沉着及血凝块,BA未见病理改变;治疗2组脑底有少量含铁血黄素沉着及血凝块,BA内膜轻度皱缩。结论侧脑室短期、少量反复注射r-SK并CSF引流可预防SAH后CV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血管痉挛患者临床资料67例。结果 23例并发脑血管痉挛,6例发生一侧肢体功能障碍,3例发生脑血栓形成。经治疗后61例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6例明显下降,4例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例恢复到4级,1例死亡。结论炎症因子在脑血管痉挛中明显升高;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加抗氧化剂依达拉奉中药川芎嗪联合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及低钠血症的关系。方法 动态测定30例SAH患者发病后1~3d、4~6d、7~9d及10~12d4个时段的血浆BNP和血钠水平,对血浆BNP和血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有无CVS及有症状与无症状CVS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同时检测18名健康人的血浆BNP水平作为对照。结果 SAH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虽然无CVS及无症状CVS患者血浆BNP水平在SAH后4个时段中逐渐下降,但有症状CVS患者第3时段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第1时段(P<0. 01 );第2 ~4时段血钠与血BN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2 =-0 .763,r3 =-0 .681,r4 =-0 .764,均P<0 .01)。结论 BNP可能导致和参与了SAH后CVS及低钠血症的发生,并在SAH后CV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全身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SAH)迟发型脑血管痉挛(DCVS)的抑制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SAH组、SAH+rHuEPO组、SAH+安慰剂组。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注血后7d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测血浆中内皮素-1(ET-1)含量,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颞叶神经元凋亡情况,通过测定基底动脉血管横截面积判断脑血管痉挛情况。结果实验显示SAH后第7dSAH+rHuEPO组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比SAH组和SAH+安慰剂组相比明显变大(P<0.01);血浆ET-1浓度SAH+rHuEPO组与SAH组和SAH+安慰剂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TUNEL染色显示SAH+rHuEPO组皮质神经元凋亡程度较SAH组和SAH+安慰剂组显著减轻。结论早期全身应用rHuEPO可以有效预防SAH后迟发型脑血管痉挛,并有脑保护作用,部分与rHuEPO能抑制ET-1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大剂量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抑制剂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等分为4组:①对照组:枕大池注人生理盐水;②SAH组;③SAH+二甲基亚砜(DMSO)组:④SAH+Z—DEVD—FMK(特异性Caspase-3抑制剂)组。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兔SAH模型。2次注血后第5天采用灌流固定法处死动物,留取基底动脉标本。用免疫组化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分别检测基底动脉内皮细胞Caspase-3的表达及凋亡情况,并通过测定基底动脉血管横截面积判断有无CVS。结果免疫组化显示SAH+Z—DEVD—FMK组基底动脉内皮细胞Caspase-3表达较SAH组及SAH+DMSO组显著性降低(P〈0.05)。TUNEL染色示SAH+Z—DEVD—FMK组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程度较SAH组及SAH+DMSO组显著性减轻(P〈0.01)。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测定结果提示SAH组及SAH+DMSO组较对照组显著性缩小(P〈0.01),而SAH+Z—DEVD—FMK组较SAH组及SAH+DMSO组显著性增大(P〈0.01)。结论早期使用大剂量Z—DEVD—FMK能减少兔SAH模型基底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并减轻CV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CVS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6 0只随机分为四组(n=1 5)。①A为NS组:枕大池两次穿刺注入生理盐水②B为SAH+NS组③C为SAH+N imotop组④D为SAH+TMP组。B、C、D三组均在枕大池两次注入自体动脉血制作成SAH模型后,自当天开始分别经腹腔注人生理盐水2 m l,或尼莫同0.1 mg,或川芎嗪2 0 mg,每日一次直到动物处死。各组动物分别在第1、4、7天分三批处死,每批5只。结果 A组动物基底动脉组织结构正常。B组动物基底动脉在第1天时出现血管痉挛,第4天时出现血管壁增厚,均以第7天时最为显著。C组动物血管痉挛程度有不同程度缓解,但第4天亦出现血管壁增厚,在第7天明显。D组动物血管痉挛及血管壁增厚明显缓解,血管壁NF-кBp6 5,Cox2的表达与同时间段B组和C组比较明显减弱(P<0.0 5)。结论川芎嗪对SAH脑血管痉挛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