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快速性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DSA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314例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 2 4 2例 ,房颤 2 1例 ,室性心动过速 14例 ,心房扑动 35例。结果 所有病例经射频消融治疗后总成功率为 91.8% ,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2例 ,总发生率为 0 .6 3%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2例 ,发生率 0 .6 3% ,气胸 4例 ,发生率 1.2 4 % ,下肢动脉栓塞1例 ,发生率 0 .32 % ,术中或术后发生迷走亢进 (表现心率减慢、出汗、血压下降、恶心、呕吐 ) 6例 ,发生率为 1.9%。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并发症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前 10 0例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明显高于 10 0例后的病例 (11/ 4 )。手术者丰富的心脏电生理和心脏影像学结构知识 ,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2116例护理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管射频消融 (RFCA)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技术 ,随着操作技术的成熟和电生理诊断的精确定位 ,成功率不断提高 ,并发证不断下降 ,成为绝大多数快速心律失常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RFCA需要大血管穿刺和导管在心腔内操作 ,可能出现严重并发证 ,高质量的护理配合对保证手术顺利 ,减少并发证 ,缩短X线曝光时间十分重要 ,我们对术前、中、后各环节如何及时有效进行护理配合及其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1990 - 0 3~ 2 0 0 2 - 12共进行RFCA治疗2 116例 ,男 12 19例 ,女 897例 ;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RFCA)在治疗飞行员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航空医学鉴定标准。方法对13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飞行员进行了电生理(EP)检查,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1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VE)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AF)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例,房性心动过速(AT)1例。对其中12例采用RFCA治疗。结果RFCA即刻成功率为100%,全组无并发症发生。1例房性心动过速未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所有飞行员术后地面观察6个月后,返院进行随访复查,同时进行飞行鉴定。12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24h动态心电图、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食道电生理检查均未检测到术前的同型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延迟成功率为100%,医学鉴定合格。1例AT仍有发作,飞行不合格。结论对于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应作为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医学鉴定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左侧房室旁道病人导管射频消融时两种能量选择方式的比较,作者认为当根据经验选择消融能量时,容易将能量选择过高,不能判断导管与消融靶点的接触程度,不能以最小有效能量进行消融,能量不能随着放电过程中电极接触程度的变化和消融局部损伤程度的变化而随时调节,消融质量监测方式直观,而当采用温度控制导管自动选择消融能量时则没有上述缺点,因此,作者建议应尽量选择温控导管进行消融。  相似文献   

5.
6.
郄晓红  卢才义 《航空军医》1995,23(4):250-251
近年来,导管射频消融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根治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我院于1993年3月至6月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各种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3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 连续收治的33例病人,符合下列条件:①反复发作症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多年;②2—3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预防性治疗无效;③至少有一次心律  相似文献   

7.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3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房性心动过速 (房速 )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方法及疗效。方法  39例房速患者进行了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 ,房速病史 (4 .5± 1.6 )年。合并房间隔缺损 2例 ,冠心病 1例 ,皮肌炎 1例 ,其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房速发作时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确定心房最早激动点(EAA)。结果  3例房速为房早诱发 ,其余均为心房电刺激诱发并可终止。有 9例同时伴发其他心动过速 ,其中 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房扑、2例旁道。房速时标测到EAA ,并消融成功的部位确定为房速起源部位 ,33例成功病例起源部位为冠状静脉窦口附近 9例 ,靠近希氏束部位 5例 ,沿终末嵴分布于右房侧壁 13例 ,上腔静脉 2例 ,房间隔 3例 ,右上肺静脉 1例。房速消融成功率 81% (33/39) ,9例合并的其他心动过速也均消融成功 ,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X线透视时间为 (16 .4± 2 .1)min。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可以根治房性心动过速 ,疗效好、安全性高 ;激动顺序标测是最有效的标测方法 ;房间隔及终末嵴是房速的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一项新的介入放射治疗技术。采用低热量射频电流产生热能经导管消融心脏异常传导通路,达到根治心动过速的目的,疗效确切。但如处理不当,也可致心包积液、心包填塞、血栓栓塞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这除了要求手术者具有全面的心脏电生理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术外,术前准备及术后监护尤显重要。我院自1996年  相似文献   

9.
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的心电图特征和特殊部位IVT消融方法。对 41例IVT的心电图特征和导管射频消融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者 2 8例 ,呈左束支阻滞者 9例 ,平均心室率(172± 30 ) /min ;消融成功率 90 .2 % (37/ 41)。表明导管消融对IVT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对左室特发室速 (IL VT)采用激动标测 ,对右室流出道室速 (RVOT VT)采用起搏结合激动标测 ;对左室流出道室速 (LVOT VT)标测消融时应避免损伤主动脉瓣和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 (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目前心脏病学中唯一真正的根治性技术 ,具有安全、不开刀、疗效确切等优点 ,正逐渐在临床推广应用。我院自 1999年至今对 17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 ,PSVT)患者行RFCA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无一例严重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71例住院患者 ,男 91例 ,女 80例 ,年龄 :9~ 71岁 ,平均 (35± 15 )岁 ,均有频繁发作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史 ,并有心动过速时心电图记录 ,入院后予体检 ,X线胸片及超…  相似文献   

11.
病人,女,54岁。1961年开始出现阵发性心慌,每次持续3—4min,当时测脉搏180次/min,开始每年发作一次,星突发突止型。以后发作逐渐频繁,有时每月发作一次,每次持续数小时,需静注“异搏定”或“心律平”才能终止,予口服“异搏定”治疗后有所好转,但上述症状仍时有发作,近半年心慌发作频繁,每次持续数天,伴胸闷气急,偶有颜面及双下肢浮肿,口服“胺碘酮”效果不佳,近半个月一直感心慌气急,不能平卧,心率一直在160—180次/min左右。人院查体:脉搏16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3kPa),半卧位,  相似文献   

12.
导管射频消融已成为治疗Ⅰ型心房扑动 (房扑 )的一线治疗方法。本组应用Holo导管标测 ,采用解剖学影像定位法消融下腔静脉 三尖瓣环峡部 (IVC TA峡部 )出现完全性双向阻滞 ,成功治疗 11例Ⅰ型房扑患者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共 11例 ,男性 8例 ,女性 3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96年2月~2001年2月,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为3例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青年患者治疗,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报道14例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射频消蚀治疗,成功率97%。结合老年患者病史长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对老年患者的RFCA的特殊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马建军 《兵团医学》2016,50(4):14-17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患者,常规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左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时采用主动脉瓣逆行途径或穿刺房间隔途径标测和消融,右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右股静脉标测和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采用下位法消融慢径路.结果:5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9例(69.6%)、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7例(30.4%),其手术即时成功率为96.4%(54 /56),平均手术时间为(108.6±20.5) min,术后复发率1.8%(1 /56).56例患者中出现手术并发症2例(3.6%),其中1例出现短暂性可逆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余患者均无瓣膜损伤、心包填塞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痘.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尹昵  光雪峰  左明鲜  盖起明  邓洁 《西南军医》2011,13(6):1009-1011
目的探讨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科自1999年开始行导管消融治疗的80例房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术(SPVA)20例和肺静脉环形消融术(CPVA)60例两组的操作相关指标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结果显示80例病例中两组的基线资料和平均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PVA组的平均X线透视时间长(P<0.05),平均操作时间相似(P>0.05)。术后随访6~12月时,总成功率73.3%,消融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急性心包填塞)1例,经抢救存活。结论在条件成熟的导管室,经导管消融阵发性房颤是可行的,对大部分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8.
我科于1992年6月~1993年12月对快速心律失常25例采取射频消融术治疗,总有效率达94%以上,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情况25例患者中预激房室旁道(AP)19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20~73岁。17例反复发作呈上性心动过速3~ZO年,2例反复发作旁道下传快速心房纤颤3~6年。体检均未发现存在器质性心脏病,曾多年使用多种药物治疗,但不能控制心动过速发作。19例共有房室旁道对条(2例存在双分路),左侧旁路11条,其中显性游离壁6条,后间隔1条,隐匿性游离壁4条。右侧房室旁道IO条,其中显性游离壁5条,后间隔2条,中间隔1条…  相似文献   

19.
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起源部位与心房解剖结构有关。右房房速多源于界嵴(CT)、冠状窦口(CS)及旁希氏束区(His)等处。近来认为三尖瓣环部(TA)是房速的另一好发部位,但其心电图、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尚少有报告。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是指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病人的室性心动过速,占室性心动过速的10%左右。根据起源部位不同又分为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LIVT)和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RIVT)。前者多起源于左室室间隔,后者多起源于右室流出道。2000年9月~2003年12月,我院经射频消融治疗IVT9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