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微小RNAs(miRNAs)在胰腺组织、胰腺癌细胞和胰腺癌耐药细胞中具有差异性表达,且miRNAs可通过对下游靶基因的作用改变胰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肿瘤的耐药分子机制错综复杂,在胰腺癌耐药中,miRNAs可以通过影响胰腺癌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DNA的损伤和修复、下游信号通路、非编码RN...  相似文献   

2.
错配修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胰腺癌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胰腺癌错配修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的检测与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分析,探讨胰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从35例胰腺癌病人的正常胰腺组织、癌组织中提取DNA;MSP法检测hMLH1及hMSH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SSCP法检测标本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LH1及hMSH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35例胰腺癌中hMLH1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为60%(21/35),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于hMSH2仅有1例胰腺癌出现启动子甲基化;35例胰腺癌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7例,低度不稳定14例,稳定11例,正常组织中没有出现微卫星不稳定,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微卫星不稳定的21例胰腺癌组织中有19例(90%)出现hMLH1启动子甲基化现象,微卫星稳定的ll例胰腺癌组织中仅有2例(6%)出现hMLH1启动子甲基化。hMLH1启动子甲基化在微卫星不稳定胰腺癌组织中常为缺失表达或低表达,在微卫星稳定胰腺癌组织中呈正常表达。hMSH2无论在MSI-H或MSI-L胰腺癌与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无缺失表达,仅部分低表达。结论胰腺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的缺陷主要是hMLH1启动子甲基化,与胰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蛋白表达缺失有关,在胰腺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胰腺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如何早期发现、诊断及提高疗效是目前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竞争性内源RNA假说的提出为阐明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及新的研究方向.微小RNAs (mi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s (lncRNAs)均为竞争性内源RNA假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miRNAs的过度表达和沉默,以及部分lncRNAs的异常表达均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分别从竞争性内源RNA假说的内容及机制,竞争性内源RNA成员在胰腺癌等肿瘤中的作用作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4.
表观遗传对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的表达方式以及肿瘤的诱发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microRNA受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经典表观遗传机制调控[1],另一方面microRNA对DNA(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也能够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2].鉴于microRNA与DNA甲基化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作用,现阐述microRNA与DNA甲基化的相互关系在基因表达调控、肿瘤形成以及在抗肿瘤领域内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与重点。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DNA甲基化最常见。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其相关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由于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引起的异常激活或抑制有关。DNA甲基化可能在体细胞突变前发生,且贯穿肿瘤的全过程,因此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被广泛研究。笔者对DNA甲基化的概念、作用方式、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上的前景作一综述,以期对胰腺癌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下调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1(MBD1)表达后对胰腺癌细胞甲基化相关基因VIMENTIN、GRP78表达的影响,探讨MBD1介导的甲基化调控网络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人工设计合成针对MBD1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构建MBD1-siRNA重组质粒,脂质体法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MBD1、VIMENTIN和GRP78 mRNA与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MBD1-siRNA重组质粒成功转染胰腺癌细胞系BxPC-3,并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的细胞株。转染后胰腺癌BxPC-3细胞株MBD1、VIMENTIN和GRP78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MBD1下调可使胰腺癌细胞VIMENTIN和GRP78表达下降:MBD1可能通过调控甲基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DNA甲基化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抑癌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可以使其表达失活,最后导致肿瘤发生。胃癌的发生与多基因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其中抑癌基因甲基化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5-杂氮脱氧胞嘧啶核苷(5-Aza-CdR)对胰腺癌细胞株Capan-2原钙黏蛋白8(protocadherin 8,PCDH8)基因DNA启动子甲基化的转录调控,以及联合吉西他滨对癌细胞生长抑制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Aza-CdR及联合吉西他滨对Capan-2细胞的抑制率与凋亡率.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处理细胞前后PCDH8基因的甲基化状态、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5-Aza-CdR能使胰腺癌细胞Capan-2增长速度减慢,呈浓度依赖性,联合吉西他滨显著抑制细胞生长;5-Aza-CdR联合吉西他滨与单药组、对照组相比,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5-Aza-CdR可逆转PCDH8基因在胰腺癌细胞Capan-2的甲基化,恢复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呈一定的浓度正相关.结论 5-Aza-CdR可有效逆转PCDH8基因在胰腺癌细胞株Capan-2的高甲基化状态,解除DNA高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重新诱导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同时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与吉西他滨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在成骨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争议以及研究方向作一综述.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成骨过程中miRNAs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的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miRNAs是近来成骨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资料显示其在骨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确切机制尚未清楚.结论 通过应用miRNAs技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同时将可能获取成骨细胞分化中的miRNAs调控机制,也有利于建立成骨效果比较的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hMLH1启动子甲基化及蛋白表达之间的联系,揭示胰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从35例胰腺癌患者的正常胰腺组织、癌组织中提取DNA;SSCP法检测标本中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MSP法检测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35例胰腺癌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7例,低度不稳定14例,稳定11例,正常组织中没有出现微卫星不稳定,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LH1在微卫星不稳定胰腺癌组织中常为缺失表达。在微卫星稳定胰腺癌组织中呈正常表达。35例胰腺癌中hMLH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发生率为60%(21/35)。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胰腺癌有关的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是hMLH1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而hMLH1的表达失活则可能导致MSI的产生,促进胰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甲基化调控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40例胰腺癌组织和1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BDI和Stathmin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RNA干扰技术将Stathmin-siRNA转染BxPC-3细胞,将细胞分为Stathmir-siRNA组和空质粒对照组.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测定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将两组细胞接种裸鼠,观察肿瘤转移的情况.去甲基化药物5-Aza-2’-dC( AZA)处理人胰腺癌细胞BxPC-3,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ZA处理前后Stathmin mRNA与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MBDI和Stathmin蛋白在40例胰腺癌标本中分别有28例(70.0%)和24例(60.0%)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MBDI和Stathmin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56,P=0.037,MBDI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3),Stathmin的表达则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2,0.001).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athmin-siRNA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5);动物实验显示,Stathmin-siRNA组细胞接种于裸鼠后,肝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空质粒对照组(P<0.05);AZA处理BxPC-3细胞后,Stathmin 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在胰腺癌中存在高表达,并与胰腺癌的侵袭转移特性有关;Stathmin的表达受到DNA甲基化调控,去甲基化可降低胰腺癌中Stathm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三大妇科肿瘤之一,其高致死率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蛋白的、长度约为18~25个核苷酸的小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现已证实miRNAs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宫颈癌中调控miRNAs异常表达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调控机制也不十分明确。有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人乳头瘤病毒(HPV)、miRNAs海绵及miRNAs的多态性均可以对宫颈癌中miRNAs的表达及其功能产生影响。本文拟从这四个方面对miRNAs的表达调节以及所引起的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角度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微小RNA(microRNA,miRNA)调控MSCs成骨分化及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miRNAs调控MSCs成骨分化的相关文献,对其调控机制及在骨科疾病中作为治疗靶点和诊断工具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的小RNAs,其在MSCs成骨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成骨作用始于MSCs分化为成熟的成骨细胞,同时骨代谢动态平衡的各阶段都与不同的miRNAs调控作用相关。miRNAs通过对mRNAs切割、降解,翻译抑制或甲基化靶基因,从基因转录后水平进行调控。此外,目前研究还提示miRNAs可成为一种新型的骨科疾病诊断工具和治疗靶点。结论对miRNAs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找到新的骨科疾病治疗靶点和诊断工具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基因芯片和RT-PCR检测MBD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胰腺癌中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MBD1mRNA的表达;探讨MBD1调控胰腺癌基因异常转录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含18000个cDNA克隆的芯片,对3份胰腺混合标本样品(来自2例正常胰腺组织和4例中分化胰腺癌标本)进行基因表达谱对比分析研究;通过RT-PCR验证阳性结果;并进一步检测MBD1在4对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两份混合癌组织样品分别有1484和1353条差异表达基因,包括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转录调节因子基因等,其中同为上调表达的102条基因中MBD1差异最为显著,而甲基化相关基因如上皮细胞钙黏蛋白CDH1、视网膜母细胞瘤Rb和E2F转录因子5E2F5则呈下调表达,与RT-PCR验证结果一致。MBD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基因芯片技术为分析胰腺癌相关基因表达谱提供了有力的工具。MBD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和癌旁组织。MBD1可能是多个甲基化相关抑癌基因转录表达下降的关键调控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16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改变和p16蛋白表达在胰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胰腺癌发生发展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分别以免疫组化法(SP法)及甲基化特异PCR(MSP)检测46例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16基因表达及其甲基化的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中p16蛋白表达率为41.3%(19/46),而癌旁组织表达率为95.7%(44/4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蛋白阳性的19例胰腺癌标本,均未检出基因甲基化;p16蛋白缺失的27例标本,有18例检出基因甲基化,甲基化率为39.1%。基因甲基化与p16蛋白缺失明显相关(P<0.05),p16基因表达及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与胰腺癌的大小、患者性别、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改变可能影响p16蛋白的表达;p16甲基化、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甲基化和蛋白表达是胰腺癌患者诊断及预后的候选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表遗传学(epigenetics)调节与肿瘤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密切相关.DNA甲基化就是基因表遗传学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DNA异常甲基化与肿瘤的发生和演进关系密切,而DNA甲基化是由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催化发生并维持的.因此,深入研究DNA甲基转移酶的作用对认识异常甲基化的发生以及异常甲基化在肿瘤的发生和演变中的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甲状腺毒症、甲状腺肿和眼病。GD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甲状腺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导致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抗体(TSAb),进而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并诱发其肥大。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s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主要由初级转录本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最终产生单链成熟的miRNAs。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miRNAs在调节GD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血清中异常表达的某些miRNAs有助于GD的诊断。回顾miRNAs的生物发生过程,概括GD中miRNAs的表达变化,并系统阐述miRNAs在GD中的诊断价值、生物学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8.
肾细胞癌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肿瘤的发生与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研究发现,抑癌基因甲基化是其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甲基化并不使基因序列发生改变,而是使抑癌基因转录失活,表达受抑制,导致肿瘤形成.DNA甲基化是由DNA甲基转移酶(Dnmt)催化,将胞嘧啶转化为5-甲基胞嘧啶[1].人类Dnmt在CpG岛甲基化过程中至少有Dnmt1、Dnmt3a和Dnmt3b参与[2,3].Dnmt1和Dnmt3b是DNA甲基化的关键酶,其表达直接影响着DNA甲基化状态[4].本研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Dnmt1、Dnmt3b mRNA在肾细胞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修饰方式之一, 在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肺是脓毒症时最容易受损害的器官,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已对DNA甲基化在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 文章在简要介绍DNA甲基化原理和脓毒症ALI机制的基础上, 就DNA甲基化与脓毒症ALI时的炎症反应、肺血管屏障破坏、免疫紊乱的关系以及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对脓毒症ALI治疗效果的研究进行综述, 以期对脓毒症ALI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表观遗传学指独立于DNA核苷酸序列本身的基因表达的可遗传改变,其主要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调控基因的特异性表达。血管疾病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的一种慢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表观遗传调节在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表观遗传学在血管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