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龄病人胆道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高龄病人胆道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至2002年间82例各类高龄胆道病人(年龄74~96岁)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方法.其中,伴有各类心脏疾病35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21例,肺通气功能障碍物13例,电解质紊乱3例,肾功能不全4例,肝功能损害31例.结果: 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包括择期或急诊手术).其中,1例胆囊癌行根治术,1例胆总管囊肿行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1例胆总管下端狭窄行EST术,其余各例分别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有5例同时加做空肠造瘘术并行早期EN治疗.81例治愈出院,1例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高龄胆道病人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12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25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75例(60%)患者并存内科疾病,40例(32%)行急诊手术.术式以开腹胆囊切除、探查胆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主,124例痊愈,1例因中毒性休克死亡.结论: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及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20例老年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人患胆道系统疾病病史较长,合并症多.并发症发生率高,本组31.4%.死亡17例,病死率7.7%.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对提高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胆石症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时机、方式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 年2 月至2010 年10 月期间11 例肾移植术后胆石症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5 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6 例,其中合并急性胰腺炎2 例,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各1 例.11例均成功完成手术,6 例开腹手术后并发症2 例,切口感染、肺部感染1 例,腔隙性脑梗塞1 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6.5 d;5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6.0 d.11 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无移植物排斥反应,无死亡.术后9 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62 个月(平均32 个月),胆总管结石复发1 例,均存活.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肾移植术后胆石症患者外科治疗是安全的.预防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汁性腹膜炎的急诊处理.临床资料:分析我院6年来29例老年胆道疾病并发胆汁性腹膜炎治疗的临床资料.29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27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人胆汁性腹膜炎早斯诊断较困难,合并疾病多,宜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的同时行急诊手术,手术方案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症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强调合理的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 方法: 回顾总结400余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前的各种检查方法、药物治疗、术式选择、手术操作要点以及恰当的术后处理. 结果: 本组病例在合理的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处理后,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 最佳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保证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微创保胆手术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施行保胆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8 年3 月至2010 年7 月32例胆囊结石和13 例胆囊息肉,术前经B 超或磁共振确诊,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手术.结果 45 例患者在腹腔镜下行保胆手术,手术顺利,其中3 例术后第2 天引流管有少量胆汁流出,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拥有熟练而细致的纤维胆道镜操作技能和正确掌握保胆手术适应证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0年1月至今,我院实施MC手术1 575例,遵循加速康复外理理念,优化围手术期医疗护理措施,减轻应激反应.结果 本组1 575例中发生胆管损伤2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胆漏1例.平均住院5.6 d.结论 贯彻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MC手术,更好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LC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98例中93例完成LC手术,中转开腹5例,其中1例因Mirrize综合征行胆肠吻合,术后,因应激性溃疡出血死亡. 结论 严格的适应证选择,充分的术前准备,恰当的术中及术后处理是老年患者LC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手术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行腹腔镜手术的高龄患者70例临床资料,分析年龄、血压、营养状况、心脏病等因素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白蛋白、心脏病对腹腔镜手术有影响(P<0.05),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功能异常、贫血对手术并发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低白蛋白水平和心脏病是腹腔镜手术的危险因素.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大,应针对性地进行处理,确保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术中胆道造影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对95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行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行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对胆总管结石、胆囊管结石的发生率及发现胆管误伤和解剖变异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1例、胆囊管结石6例、迷走胆管1例、肝总管损伤1例、Mirizzi综合征2例、胆道变异2例.结论 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发现术前未发现的胆总管、胆囊管结石,指导治疗,减少术中胆管损伤,及时发现胆管损伤并正确处理,减轻急性炎症带来的手术困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因肝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等合并胆汁性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32例胆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32例患者中,死亡3例,总死亡率9.4%.其中,15例Child A级患者均接受同期手术治疗,术后出血率为0;Child B级患者经保守治疗后9例接受手术治疗,有1例因感染性休克、消化道出血死亡.其中6例为分期手术,术后随访期间无再出血.Child C级患者仅接受简单引流手术和内镜下止血治疗,1例患者死于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另1例于术后2个月死于肝肾功能衰竭.结论 根据患者肝功能分级,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能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和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胆道塑料支架治疗高龄高危胆总管结石患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下胆道塑料支架治疗高龄高危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从2006 年1月至2009 年12 月行胆道塑料支架引流的49 例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胆道支架置入,术后24~48 h 患者腹部体征好转,发热症状缓解,术后1~2 周患者黄疸基本恢复正常出院.出院后随访,患者中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胆总管结石相关症状28 例,其中15 例经抗炎治疗后好转,13 例反复出现上述症状,经内镜再次治疗后好转.14 例患者未再出现胆总管结石相关症状,无胆道疾病及支架相关原因引起的死亡.结论 对于高龄高危胆总管结石患者无法耐受或不愿手术的及不能耐受较长时间内镜下取石的,行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短期疗效显著.长期引流需密切随访,发现支架阻塞脱落并出现临床症状者及时行更换或再次置入支架等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探讨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发生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患者的病史、术前B超、生化检查、MRCP及术中胆管造影结果的临床资料.结果:83例中1例术中胆道造影失败;造影成功的82例中,发现合并胆总管结石12例,阳性率为14.6%(12/82).结论: 对于术前怀疑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应适当放宽术中胆道造影指征,可降低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31例胆道出血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胆道出血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31例胆道出血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 :2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治愈22例;8例行保守治疗,其中2例经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术止血,治愈6例.结论 :①准确诊断是正确处理的前提.②谨慎把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以免错失手术时机、耽误病情.③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22例严重肝外伤的外科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肝外伤的手术探查、快速止血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严重肝破裂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其中Ⅲ级16例,Ⅳ级5例,Ⅴ1例.结果 22例患者中,治愈18例,治愈率81.8%;死亡4例,病死率18.2%,死亡原因为不适当的止血方法、出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合并伤.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均临床治愈.结论 遵循损伤控制性原则,正确的探查方法和快速有效止血是治疗的关键措施;加强围手术期脏器功能保护和凝血机制维护是决定抢救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胆石性肠梗阻诊治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如何正确诊断及处理胆石性肠梗阻. 方法: 回顾分析20年收治的25例胆石性肠梗阻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6.3岁,16例伴有其他疾病,术前确诊15例.单纯肠壁切开取石19例,Ⅰ期处理胆道疾病6例. 结果: 无死亡,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残余脓肿1例.结论: 重现病史询问,仔细分析有关检查有助术前正确诊断.早期手术解除肠梗阻,酌情Ⅰ期或Ⅱ期处理胆道病变.  相似文献   

18.
LC胆管损伤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ocystectomy,LC)中预防胆管损伤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200例LC中8例胆管损伤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术中发现5例,术后发现3例,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2例,胆管修补+T管支撑引流3例,胆管对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2例,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1例.术后无胆管狭窄发生.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悉胆道解剖、熟练地掌握操作技巧是避免LC胆管损伤的关键.早期诊断和处理胆管损伤能有效降低胆管损伤的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术中术后胆道检查、取石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网篮、取石钳、激光、ERCP等技术,对12例患者进行检查和取石. 结果 全组术中取石成功. 结论 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可以取出肝内胆管及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降低术后残石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术中胆道镜2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术中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胆道手术267例施行术中胆道镜检查,选择经胆总管插入和经胆囊管汇合部插入两种途径.结果: 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经胆总管胆道镜检查145例,阳性8例(5.5%);经胆囊管汇合部胆道镜检查122例,阳性37例(30.3%).结论: 在胆道手术中施行术中胆道镜检查可以减少胆总管的阴性探查,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了解胆道解剖形态,避免遗漏胆道细小占位病灶,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