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喜华 《职业与健康》2011,27(5):492-494
目的了解实习对高师院校学生专业承诺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96名高师院校学生随机分为调查组1(重点中学实习32人)和调查组2(普通中学实习33人)及对照组(未实习31人)。调查组进行教育实习,对照组进行任何实习。对学生在教育实习前后的专业承诺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进行测量。结果①教育实习后专业承诺总分、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以及规范承诺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教育实习对3组间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计划以及问题解决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师院校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专业承诺均呈正相关。结论教育实习能够提高高师院校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高师院校学生的专业承诺和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家庭环境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探讨家庭环境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为高校职业心理健康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重庆市4所高校的50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大学生的家庭环境得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在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来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预测作用,其中成就性和矛盾性维度是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最重要的预测变量。结论高校职业心理咨询应注意考虑家庭环境对个体职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及其与就业焦虑的关系,为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就业焦虑诊断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525名民办高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性别、专业和实践经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体及在某些维度上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呈负相关(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与自我评价维度得分对就业焦虑有显著的影响力和预测力(P<0.01).结论 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就业焦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农村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归因方式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职业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湖北师范学院随机抽取的4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得分和决策效能总分分别为(20.71±4.11)、(30.83±5.95)、(30.23±6.14)、(26.53±5.38)、(22.53±4.93)和(130.82±23.99)分,与城镇大学生的(20.92±4.15)、(31.28±5.70)、(29.85±5.41)、(26.79±5.26)、(22.64±4.65)和(131.48±21.88)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特征农村大学生比较,文科生自我评价、收集信息和问题解决得分和决策效能总分均高于理科生(P<0.05),大二学生自我评价、收集信息得分均高于大一、大四学生(P<0.05);农村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得分和决策效能总分均与内控性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外控性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控性和外控性均能有效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P<0.001),其中内控性能正向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外控性能负向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结论归因方式能影响农村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专业决策过程中,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存在焦虑及焦虑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00名在校大学生使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大学生存在焦虑量表和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生源学生201人,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得分分别为:自我评价(12.58±3.48),信息收集(12.07±3.05),目标选定(12.48±3.51),未来规划(12.17±3.10),问题解决(9.75±2.38),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城镇生源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生源学生在存在焦虑各维度的得分分别为:死亡与命运焦虑(14.75±2.56),无意义与空虚焦虑(19.32±2.88),谴责与内疚焦虑(13.72±2.38),疏离与孤独焦虑(16.82±2.51),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城镇生源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水平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明显的负相关,与存在焦虑呈明显的正相关.生源地因素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存在焦虑呈明显的负相关.无意义与空虚焦虑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结论 在专业决策过程中,大学生存在焦虑、目标选定与焦虑水平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医医生工作倦怠现状及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医医生职业承诺问卷和Maslach的工作倦怠量表一服务版(MBI-HSS)对507名中医医生进行测试.结果 年龄<30岁的中医医生成就感评分最低(2.352±0,660),与30~、40~岁组(分别为2.136±0.704、2.127±0.6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学历中医医生的情绪衰竭、缺乏人情味评分高于低学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承诺对工作倦怠有明显的负向影响(P<0.01).职业承诺不同维度对工作倦怠各维度的影响作用不同,职业风险承诺是情绪衰竭的主要预测因素;专业效能承诺是缺乏人情味的主要预测因素;情感认同承诺是个人成就感的主要预测因素.结论 职业承诺是工作倦怠的一个有效的预测变量,提岛职业承诺水平是预防中医医生工作倦怠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乡医学院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校适应与专业承诺状况及其关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方法应用中国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专业承诺量表对新乡医学院全体在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定向医学生学校适应总得分为195.43±23.89;定向医学生专业承诺总得分为90.99±13.92;学校适应各维度和专业承诺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情感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继续承诺能预测学校适应总分22.6%的变异量。结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校适应、专业承诺得分均呈较高水平,专业承诺是学校适应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8.
工作角色应激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压力感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在工作角色应激与大学生村官职业压力感之间的影响机制.方法 对山西省太原市486名大学生村官进行角色应激量表、职业压力感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并进行层次回归和复回归分析.结果 12.8%的大学生村官存在明显的工作角色应激问题,12.1%感受到强烈的职业压力,其中男生村官明显高于女生(P<0.05);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角色与自我效能交互作用对大学生村官职业压力感具有预测力(β=-0.107,P<0.001);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入自我效能中介变量后,工作角色应激对职业压力感的标准同归系数由引入前的0.455(t=11.247,P<0.01)下降为引入后的0.401(t=10.017,P<0.01).结论 大学生村官存在工作角色应激和职业压力问题;工作角色应激对职业压力感的影响过程中,自我效能同时具有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S)和Campbell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266名进行测评.结果不同性别和专业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消极应对和主观幸福感差异无显著性,文科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明显高于理科大学生;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3.4%,5.4%和4.0%.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学生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的关系,检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为院校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546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医学生主动性人格、生涯适应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53.47±9.82,122.51±14.09,65.37±13.00,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5~0.70,P<0.01)。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检验显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95%CI=0.13~0.28),中介效应为0.20。结论主动性人格可以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影响医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提示院校相关部门开展生涯教育辅导时,要注重培养医学生积极主动的品质,提高其自信心水平,帮助其实现更好的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本科生完美主义倾向与就业焦虑之间的关系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做好本科生就业指导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近乎完美主义量表(APS-R)、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S)和就业焦虑量表(EAS)对通过方便抽样法抽取的324名本科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资料进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分层回归分析。 324名研究对象完美主义得分为(98.31±16.46)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32.21±21.91)分、就业焦虑得分为(28.28±9.75)分。完美主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在生源地、本科学制、是否为应届毕业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业焦虑在生源地、本科学制、是否为应届毕业生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完美主义总体呈正相关(r=0.220,P<0.01),就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203,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就业焦虑之间起到调节作用(β=0.132,P<0.01)。 本科生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就业焦虑的关系密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倾向与就业焦虑之间有调节作用。提高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够缓解因完美主义而带来的就业焦虑,有利于本科生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12.
某医科大学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科类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探讨心理、成绩及家庭支持等因素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科大学4类专业127个小班3 123名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比较困难、有一些困难、有一点困难和几乎没有困难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2.5%,30.3%,26.6%和10.7%。男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评分为(135.05±29.39),女生为(134.08±26.67)。实习毕业阶段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评分最低,为(129.45±28.31),一年级和二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实习阶段和一~三年级的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比较困难所占比例高于无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习阶段、学习成绩、家庭成员提供就业帮助程度以及有抑郁或焦虑症状是医科类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1)。结论医科类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整体水平偏低。应针对实习阶段学生的社会心理特征,强化职业规划技能,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和职业成熟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本科护生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课题组于2021年11月-12月对某院校741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职业成熟度均呈正相关(r=0.313、0.401,P均<0.01),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呈正相关(r=0.391,P<0.01)。控制年级与护理专业认同度两个变量后,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能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β=0.327,P<0.01)和职业成熟度(β=0.251,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能正向预测职业成熟度(β=0.312,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和职业成熟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28.9%。结论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与职业成熟度间的中介效应成立。护理教育者应积极培养本科护生跨专业合作学习态度,增强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以进一步提高其职业成熟度。  相似文献   

14.
孔毅  彭嘉熙  曾居里 《职业与健康》2013,(22):2941-2943
目的验证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匹配这一概念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探讨国防生职业承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职业价值观问卷、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职业承诺问卷,对北京某大学182名国防生进行测量。结果国防生职业价值观与军事职业存在不匹配,其对职业结果的期待高于职业提供的可能,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自我发展维度上(F=24.416,P〈0.01);发展落差能够显著预测情感承诺(β=-0.424,P〈O.01)与规范承诺(β=-0.416,P〈0.01),职业满意度在两者之间承担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研究证明国防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的匹配能显著影响职业承诺。  相似文献   

15.
A survey of 97% of final year occupational therapy students at Cumberland College showed that their self concepts had become more androgynous since first year. Career commitment had increased but career status aspirations remained intermediate and most students planned to work part-time during childrearing.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ir occupation changed markedly during training. Most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career choice but 29% said that they were likely to move to a related occupation. Desire to move was related to personality change.  相似文献   

16.
Choosing a specialty within the occupation of medicine is problematic given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specialty choices. A need exist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modification of inventories to be used to help students with selecting a medical specialty. Furthermore, ratings of job satisfaction, regardless of specialty, are mixed with some physicians regretting choosing medicine as a career. Despite its use in medical specialty counseling, research is lacking regarding the Medical Specialty Preference Inventory (MSPI). We examined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MSPI and compared job satisfaction of physicians (N=51) whose specialty was correctly (i.e., congruent) versus incorrectly (i.e., incongruent) predicted by the MSPI. The MSPI correctly predicted the specialty for 33%. Congruent physicians had higher job satisfaction than incongruent physicians.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help individuals who provide medical specialty counseling or who are involved in designing tools and implementing programs to assist students with medical specialty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