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渗血症 (HBS)是危重症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死亡率高。我院ICU 1998年 9月~ 2 0 0 1年 12月对收治患儿早期检查 ,发现 5 2例HBS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男 37例 ,女 15例。~ 2 8d 14例 ,~ 1岁19例 ,~ 3岁 13例 ,~ 14岁 6例。原发病为肠炎并Ⅱ~Ⅲ度脱水 19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8例 ,捂热综合征、脑炎各7例 ,中毒性脑病、鼠药中毒各 2例 ,瑞氏综合征、酒精中毒、急性胃扩张、癫持续状态、格林 巴利综合征各 1例 ,心源性休克 2例。按全国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标准[1] ,<70分 19例 ,70~ 90分 33例。均有…  相似文献   

2.
3.
危重新生儿高渗血症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危重新生儿高渗血症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所有入院的危重新生儿即进行电解质、血糖、尿素氮、血气等测定,按公式计算出血渗透浓度。结果 152例危重新生儿发生高渗血症48例,极危重组(新生儿危重症评分≤70分)的高渗血症患儿有19例,一般危重组(新生儿危重症评分70~90分)有29例,极危重组患儿血糖、血渗透浓度和病死率较一般危重组患儿明显升高,P〈0.01.而其pH值比一般危重组低,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血渗透浓度〉320mmol/L组病死率为66.67%.较290~320mmol/L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危重新生儿高渗血症有其临床特点,高糖血症参与的高渗血症比例高,设危重组高渗血症及血渗透浓度〉320mmol/L的患儿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危重新生儿高渗血症的发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所有入院的危重新生儿即进行电解质、血糖、尿素氮、血气等测定,按公式计算出血渗透浓度。结果152例危重新生儿发生高渗血症48例,极危重组(新生儿危重症评分≤70分)的高渗血症患儿有19例,一般危重组(新生儿危重症评分70~90分)有29例,极危重组患儿血糖、血渗透浓度和病死率较一般危重组患儿明显升高,P<0.01,而其pH值比一般危重组低,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血渗透浓度>320 mmol/L组病死率为66.67%,较290~320 mmol/L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危重新生儿高渗血症有其临床特点,高糖血症参与的高渗血症比例高,极危重组高渗血症及血渗透浓度>320 mmol/L的患儿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王萍  梅亚菲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10):630-630
高渗血症是指血浆渗透浓度超过290mmol/L ,在儿科为一常见而危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危重儿尤为肾功能衰竭、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者更易发生。我科1991年~1999年收治高渗血症30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3例 ,女17例 ;发病年龄 :3月~18月。本组中有糖尿病家族史2例 ,哮喘病家族史5例 ,余无特殊。诱因 :进食不洁乳制品后大量呕吐、腹泻18例 ,憋喘后伴腹泻、呕吐4例 ,在院外输液 (5%GNS、5 %NaHCO3)6例 ,曾服糖水 +食盐2例。症状 :均有烦躁、烦渴、高热、皮肤弹性差 ,全身皮肤、粘膜干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渗血症发生的原因,防止医源性损害。方法分析42例高渗血症患儿病因构成,比较单纯高钠性高渗血症、高糖性高渗血症、混合型高渗血症发生病因,及不同高渗血症氮质血症发生率、病死率,血渗透压值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高钠性高渗血症与高糖性高渗血症病死率之间无明显差异,但高钠性高渗血症和高糖性高渗血症、单纯型与混合型病死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5.58,5.14Pa〈0.05)。氮质血症发生率以单纯高钠性高渗血症最高。当血浆渗透压≥330mmol/L时,随着其升高,其病死率明显增加。结论动态监测患儿血糖血气、电解质、血渗透压变化,可防止医源性高渗血症。  相似文献   

7.
例 1,女 ,40d ,因腹泻、呕吐 5d入院 ,大便蛋花汤样 ,10次 /d ;呕吐 45次 /d ,尿少 ,色黄。查体 :体温 3 7.2℃ ,脉搏15 0次 /min ,呼吸 42次 /min ,营养差 ,呻吟 ,呼吸浅快 ,面色灰 ,皮肤弹性差 ,前囟及眼窝凹陷 ,心肺无异常 ,四肢末梢凉。血WBC 15 .3× 10 9/L ,N 0 .5 68,L 0 .3 93 ;Hb 13 6g/L ;大便常规有较多脂肪滴 ;入院时血葡萄糖 2 1.6mmol/L ,尿素氮2 8.6mmol/L ,肌酐 163 μmol/L ,Na+168mmol/L ,Cl-13 3mmol/L ,K+5 .6mmol/L ,Ca2 +2 .15mmol/L ,Mg2 +1.2 9mmol/L ,ALT 42 .8IU/L ,AST 5 2 .5IU/L ,TCO2 4.5mmol…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新生儿高糖性高渗血症的特点。方法 对 6例新生儿高糖性高渗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足月小样儿 4例 ,早产儿 2例。表现为重度脱水貌 ,血糖 >2 9mmol/L ,尿糖阳性 ,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经治疗 5例痊愈 ,1例死亡。结论 新生儿高糖性高渗血症多见于有应激状态的足月小样儿和早产儿 ,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被忽略 ,早期诊断 ,合理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高渗血症的液体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各种危重症都是对患儿机体的严重损伤和刺激。在应激原和损伤因子(stress factor)如创伤、感染、烧伤、手术、缺氧、失血等强烈刺激下,内分泌系统能协助维持机体的自稳性,但内分泌反应又可加重应激时的代谢紊乱。此外,在抢救过程中,纠正体液酸碱失衡、渗透性脱水剂的应用、腹膜透析、肠  相似文献   

11.
危重患儿的高糖性高渗血症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应激性高血糖及其所致的高糖性高渗血症是儿科急救中较为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其中创伤、手术、缺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者更易发生高血糖[1 ] ,心肺复苏后伴高血糖的危重患儿预后极差。但高血糖以及高糖性高渗血症常被临床忽略 ,其对机体的危害性也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就笔者医院的研究结果和临床经验 ,对危重症发生高糖性高渗血症的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 ,谈谈看法和体会。1 危重症发生高血糖的原因1 1 胰岛素拮抗致高血糖 危重患儿应激性高血糖的产生主要是创伤、缺氧、休克、感染等应激原的突发强烈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急重症并高渗血症的发生状况和临床特点。方法总结103例危急重症新生儿高渗血症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状况。结果危急重症103例患儿中48例存在高渗血症,发生率为46.6%;重度窒息并多脏器损害20例,严重感染20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5例,新生儿脱水热2例,先天性苯丙酸血症1例。结论在危急重症抢救中应高度重视高渗血症。  相似文献   

13.
1998年 9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ICU病房通过检测住院患儿的血渗透压 ,发现 4 6例危重患儿并高渗血症 (HBS) ,男 2 9例 ,女 17例。~ 2 8d 13例 ,~ 1岁 18例 ,~ 3岁 11例 ,~ 10岁 4例。原发病为肠炎并Ⅱ~Ⅲ度脱水 16例 ,捂热综合征 10例 ,病毒性脑炎 7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 9例 ,糖尿病并急性胃扩张、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各 1例 ,脓毒败血症 2例。按全国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标准 ,<70分 12例 ,~ 80分 34例。均检测血浆渗透压或一次采血同步测定血电解质离子浓度、血糖和尿素氮 ,计算血渗透压 =1.86× [Na+ ]+Glu +BUN ,血浆渗…  相似文献   

14.
儿童外伤性颅脑损伤处理中缓解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是主要治疗措施之一.甘露醇是临床脱水治疗的一线药物,但它作用时间短,反复使用作用减弱.高渗盐水除渗透性作用,还具有改善组织灌注,调节血管活性、神经递质及免疫等特性,能有效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在治疗儿童外伤性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方面优于甘露醇,但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高渗盐水使用的最佳浓度及给药方式等,该文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5.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尚缺乏指导危重患儿血液输注的相关策略。该文从输血指征、输血风险、输血管理等方面探讨适合危重患儿的输血策略,以提高儿科医师对合理输血的认识和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尚缺乏指导危重患儿血液输注的相关策略。该文从输血指征、输血风险、输血管理等方面探讨适合危重患儿的输血策略,以提高儿科医师对合理输血的认识和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危重患儿发生肾上腺出血坏死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病理解剖案例中141例尸检病例,筛选出29例危重患儿合并肾上腺出血坏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例患儿有14例出现低血糖,9例存在低血钠,8例伴有高血钾.29例病例中有9例(31%)明确有细菌感染,10例(34.5%)检测到病毒抗体或抗原.尸检证实其中29例患儿肾上腺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质或髓质出血坏死,其中28例患儿肾上腺髓质存在出血,3例患儿同时存在肾上腺髓质和皮质的出血,且在尸检过程中发现每例患儿均伴有多器官损害表现,最少有3个器官损害,最多有9个器官损害.结论 危重患儿合并肾上腺出血坏死时,多合并有感染,易发生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并且病程进展快.因此,当临床出现肾上腺危象的非特异性症状时,应积极行肾上腺相关检查,警惕肾上腺出血的发生,早期诊断,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不同程度及不同病因所致休克患儿的预后。 方法   2 7例休克患儿据病情、病因及血渗透压分组 ,了解休克的治疗与结局的关系。 结果  心源性休克、其他病因的重度休克及有高渗血症的患儿预后极差 ,病死率高。 结论  早期确诊 ,早期治疗 ,对因施治 ,减少高渗血症是降低休克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危重患儿神经系统异常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神经系统异常在儿科危重2患儿中的发病情况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PICU113例危重患儿神经系统异常的病因、预后及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神经系统异常发生率54%,其中原发病为神经系统疾病者占63.8%,非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神经系统合并症者占36.1%;有神经系统异常者病死率(36.1%)明显高于无神经系统异常者(5.8%),而原发病为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病死率(33.0%)与非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神经合并症者患儿病死率(40.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神经系统异常是影响儿科危重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危重患儿糖代谢紊乱及处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糖代谢紊乱是危重患儿常见代谢紊乱之一,可表现为高血糖或低血糖,无论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严重时都会造成脑损伤。因此,在对危重患儿的救治过程中,严密监测和及时处理糖代谢紊乱极为重要。1应激性高血糖近些年的研究表明:任何严重的急性病变和损伤都可引起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