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总结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乐县人民医院近年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1例和呼吸组49例,常规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工作,呼吸组进行缩唇、腹式、全身呼吸训练,对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呼吸组在PaO2、PaCO2、SaO2、FEV1、FEV1/FVC指标上较常规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其预后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呼吸训练对其肺功能的影响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7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呼吸训练及其相应的护理,于训练10个月后测量2组患者的肺功能,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1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以及最大肺活量(VC)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呼吸训练及相应的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其肺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徐迪  闫靓 《黑龙江医学》2021,45(4):367-368
目的:分析综合肺康复治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膈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4月—2020年1月间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综合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x±s)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以及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膈肌功能和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 1以及FEV 1/FVC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周后,两组的DTF、PaO2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研究组DTF及PaO2比对照组高,PaCO2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肺康复治疗可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膈肌功能,促进血气指标的改善,临床上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牟春华 《中原医刊》2011,(23):76-77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理作用及治疗意义。方法将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45例和药物组(常规治疗+噻托溴铵)45例。检测治疗前后FEV1/FVC、FVC、PaO2、PaCO2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药物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1秒种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FVC)、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FEV1/FVC、FVC、PaO2、PaCO2水平,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固本祛痰化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固本祛痰化瘀汤,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 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SGRQ)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SGRQ评分则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本祛痰化瘀汤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肺功能指标[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PEF、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患者,可提高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气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舒利迭结合综合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行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并采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1吸/次,2次/d,痰热清20 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测定2组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血氧饱和度( SaO2)、氧分压( PaO2)变化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1%预测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FVC)及用力肺活量(FVC)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PaO2、SaO2升高,PaCO2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FEV1/FVC、FEV1%升高,FVC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全面肺康复治疗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另辅以全面肺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春艳  孙芳  孙晓柯 《安徽医学》2021,42(11):1255-1258
目的 探究三球式呼吸训练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一病区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球式呼吸训练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氢离子浓度指数(pH值)、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运动耐力及呼吸肌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肺功能[一秒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FEV1/用力肺活量(FVC)],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等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P<0.05).治疗前,两组pH、SaO2、PaO2、PaCO2、6MWT、MIP、MEP、FEV1、MVV、FEV1/FVC水平及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球式呼吸训练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气水平,增强运动耐量及呼吸肌功能,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持续肺康复训练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重度COPD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9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噻托溴铵联合常规训练干预,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噻托溴铵联合持续肺康复训练干预,观察两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分压(PaCO2)]、生活质量选择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QR)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EV1、MMEF、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活动能力、生活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噻托溴铵联合持续肺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并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夏文娟  王学中 《安徽医学》2017,38(12):1572-1574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白细胞(WB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6 min步行距离(6MWD)和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的对照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FEV1%、PaO2、PaCO2、6MWD及mMR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AECOPD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恢复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采取Bi PAP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指标[PH、血氧饱和度(Sp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氧分压(Pa O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FEV1]、夜间呼吸暂停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桡动脉血pH值、SpO2、PaCO2及Pa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VC/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夜间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夜间呼吸暂停最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优于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复方异丙托溴铵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76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PEF(最大呼气流量)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PEF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异丙托溴铵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治疗效果理想,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及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 O2)与二氧化碳分压(p CO2),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与FEV1/FVC及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改善其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效果优于单纯噻托溴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治疗周期为28 d。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28 d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28 d后,观察组最大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维持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行,调节血气指标,抑制病情恶化,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叶县人民医院2014年采取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治疗的5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的7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_2)等血气指标以及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O_2、PaCO_2、FEV1、FVC和FEV1/FVC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佳,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噻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1)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情况:观察组65例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总有效率87.69%显然高于对照组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等指标显然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噻托溴铵联合常规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肺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在全身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法治疗,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法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第1天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呼气量(FVC)比(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6天PaCO2均低于第1天(P<0.01),PaO2及FEV1/FVC均高于第1天(P<0.01);两组治疗第6天比较,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2及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法治疗AECOPD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对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平行对照法随机分为各41例的两组,参照组单独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研究组再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参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及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经过布地奈德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气分析和肺功能,促进病情转归,临床中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锻炼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指导52例中度阻塞性肺功能障碍的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4周后观察肺功能改善状况。[结果]呼吸锻炼后,用力肺活量(FVC)明显改善(P〈0.01),呼气流速峰值(PEF)、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l)明显改善(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呼吸锻炼能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