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产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溶栓治疗效果最佳,但临床上下肢深静脉形成的早期症状隐匿,不易被病人注意,当下肢明显肿胀、疼痛,甚至浅静脉曲张时方被发现。因此,延误了最佳溶栓治疗时机,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现就我院1992年3月—2002年3月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2年3月—2000年3月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共12例。平均年龄48岁(39—62岁);肥胖者[1]8例(BMI>26kg/m2);贫血者10例,血色素最低5.0g/l;术前或术中输血9例,最多输血1200ml;子宫肌瘤8…  相似文献   

2.
3.
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孙铮  曾伟  杨朝霞 《护理研究》2003,17(15):890-892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简称DVT)的原因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子宫切除术后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3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 ,与未发生血栓的 40例病人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两组术前在体重、输血量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术后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血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子宫肌瘤病人术后并发血栓者其凝血指标与无血栓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子宫切除术后DVT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对高危病人进行早期预防、及时诊治、精心护理可减少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的护理方法,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方法:总结9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从病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如抬高患肢,减少局部压迫,早期积极活动,指导并协助患进行早期功能训练,采取预防性的技凝治疗,以促进静脉田流等,并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肢体血液循环情况,一旦有DVT发生,及早治疗。结果:人工关节置换术96例中,仅5例发生DVT,发生率为5.2%。结论:明确病因,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可大幅度地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2004年2月-2006年4月,我院收治腹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年来,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手术后LDVT患者17例,经溶栓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手术后LDVT患者17例,均为单侧下肢,外院术后发病转入的6例,本院术后发病的11例;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28岁~78岁,平均年龄58.75岁。病变部位均为原发于下肢的单侧股深静脉或髂一股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剖腹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围术期做好术前评估、观察,落实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经积极有效的围术期预防和护理,无一例发生下肢DVT,痊愈出院.认为积极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的落实有利于降低下肢DVT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爱果 《临床医学》2000,20(12):58-5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尤以左下肢发病率高。发病后急性期症状有患肢高度肿胀、疼痛、肤色改变、皮温升高等,病情继续发展可致股青肿,急性期血栓脱落可造成肺栓塞危及病人生命。我科自1997年10月~1999年3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15例,除1例肺癌患者继发肺栓塞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脊髓损伤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脊髓损伤(SCI)致截瘫患的常见并发症。DVT不仅影响患肢体功能,影响康复训练的正常进行,严重可因血栓脱落阻塞较大肺动脉,造成肺栓塞而导致患猝死。因此对SCI致截瘫患,积极预防和及时有效地治疗DVT显得非常重要。采用病例讨论Team会的形式,对具体的SCI合并DVT患的病情进行讨论、分析,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进行积极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次对患进行疗效及功能评定,制定出患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最终达到防治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赵彩霞  曹月兰  刘培芬 《家庭护士》2009,7(19):1747-1748
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率为0.06%~0.15%,妊娠期仅为0.013%~0.05%,剖宫产进一步增加发生产后DVT的风险[1].由于妊娠期生理改变加上产科高危因素及病人存在术后麻醉作用,手术创伤、大出血、贫血、血液浓缩大量输入库存血术后卧床时间长等因素导致DVT,并影响下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脾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腹腔镜脾切除术后的患者针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包括:促进血液回流,消除"血栓前状态",避免血管内膜的损伤,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及环境,饮食的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本组40例患者有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因发现早治疗及时,症状很快消退,未发生肺梗死。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可以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重于治疗。通过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病情变化,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围术期做好术前评估、观察,落实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经积极有效的围术期预防和护理,无一例发生下肢DVT,痊愈出院。认为积极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的落实有利于降低下肢DVT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19例确诊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年龄、体重、输血史、卧床制动情况、原发病等情况。[结果]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损伤、输血史均是形成DVT的高危因素。[结论]针对形成的原因进行早期预防、加强观察、及时诊治和有效的护理,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洪珍兰 《全科护理》2008,6(35):3226-3227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19例确诊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年龄、体重、输血史、卧床制动情况、原发病等情况。[结果]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损伤、输血史均是形成DVT的高危因素。[结论]针对形成的原因进行早期预防、加强观察、及时诊治和有效的护理,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1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LEDVT的形成。结果:本组仅发生1例LEDVT,发病率2.44%。结论: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对预防子宫内膜癌术后LEDVT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因素,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对高危患者的评估观察、及时准确的健康宣教、各种运动等物理治疗改变肢体静脉血流滞缓、避免对下肢静脉的有创操作以及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DVT的发生;合理饮食、患肢正确体位、局部溶栓、介入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DVT患者护理的要素.  相似文献   

18.
1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1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发生的原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创伤、血液高凝、不合理用药、术后护理措施不到位等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论:针对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据报道妇科腹部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近年来明显增高,其发生率为7.0%~45.0%,亦可并发下肢DVT。为了探讨剖宫产后DVT的预防和护理,作者对276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并对6例剖宫产术后下肢DVT患者进行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伴有静脉血液淤滞是外科大手术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有:高龄;肢体瘫痪;血栓栓塞病史;腹部、骨盆、关节、心肺手术;心功能不全;肥胖;使用雌激素;妊娠;长时间制动。静脉血栓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绝大多数的深静脉血栓发生于下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