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标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所有手术患者术中所有物品、药品、及管道进行标识.结果:运用标识有效的预防手术室风险事件的发生.结论:标识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使护理更规范、更到位,实现了患者安全管理的持续性质量改进,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顺序分成护理标识组(A组,n=57)和常规对照(B组,n=57)两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护理质量优良率差异,记录其手术差错及投诉情况。结果:1A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护理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1.2%和93.0%,显著高于B组的73.7%和78.9%(P<0.05);2A组投诉率及差错发生率分别为1.8%和3.5%,显著低于B组的12.3%和15.8%(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有效降低差错发生风险,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讨论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的自愿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护理风险的对照组和实行护理标识风险的试验组,对比2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腕带标识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以提高手术室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完善医院查对制度,避免查对制度在临床落实上的不利因素,保证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 选择本院手术科2011年1月~2011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56例患者,为每位手术患者佩戴腕带标识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患者身份的确认及相关病情的交接与核对.结果 应用腕带标识的856例手术患者中,无1例接错患者、进错手术间、开错手术部位医疗差错的发生.结论 通过腕带标识的应用,促进了手术室与病区之间患者交接工作的规范化、职责化,避免了因相互推诿责任而造成的护理细节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的弊端,杜绝了医疗过失行为的发生,最终有效地保护了患者,提高了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手术室护理的3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标识;对照组患者未实施护理标识。标识主要包含患者信息标识、药物不良反应史标识、输液或引流管道标识、药物标识(术中)、手术室空间标识、手术室设备标识以及警示标志。比较两组患者出现风险的概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风险的概率为2.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行护理标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风险的概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在手术室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护理标识应用的效果.方法 我院手术室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一般风险管理制度,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重点加强护理标识应用,在上述时间段内手术室共收治患者470例,划分为对照组235例与干预组235例.总结2年中科室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对于风险管理制度质量的评价.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情况为6.81%,干预组为1.28%,干预组明显较低(P<0.05).对照组患者对手术室标识使用、用药使用干预、病史观察及术前积极评估等指标评分均明显比干预组较低(P<0.05).结论 在手术室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使用护理标识,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且患者对于科室风险管理质量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173-175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动态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n=100)与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加以护理标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评分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83.45±6.24)分、专业操作技术(96.64±0.31)分、服务态度(92.15±4.23)分、护理环境(94.25±2.18)分等各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护理操作不当、护患纠纷、药物使用出错等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可起到积极作用,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情况,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规范手术室护理的各类标识,以确保其规范性、有效性.方法 采用系列标识文化,明确各种标识的含义和作用,加强手术室细节管理,要求工作人员按规程使用.结果 通过有效应用标识,增强了护士的管理意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论 应用标识管理能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体现了手术室管理的规范化,为手术室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引流管标识准确率中的应用.方法由8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手术引流管标识缺陷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手术引流管标识缺陷率由6.9%降至3.0%(P<0.05).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于手术室引流管标识管理中取得显著效果,提高了全科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实现引流管安全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用于手术室物品管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实施护理标识前后手术室物品各500件,共计1000件,比较护理标识体系实施前后手术室物品准备完好率,一次性耗材及无菌物品过期情况,药品过期情况。结果实施后手术室物品准备完好率为97.8%,一次性耗材及无菌物品过期情况仅0.6%,药品过期情况零发生,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物品管理应用护理标识,可降低物品积压和过期现象,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周正琼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089-109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36例行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及心理护理的整体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并配合术后的护理。结果 336例手术患者中,331例顺利通过手术,通过率为98.51%,319份手术室整体护理反馈表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达99.06%.结论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可提高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的92例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着重实施围术期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及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心理状态、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有效率达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达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出现紧张、恐惧、担心、烦躁的心理状态的人数较干预前明显减少,且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一例出现引流管脱落、血肿,其并发症发生率达6.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围术期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及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曾孔芳 《吉林医学》2009,30(6):552-553
手术室是医院治疗、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技术部门,在医疗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任何工作上的疏忽、技术上的失误都有可能引起重大事故或伤害。为了保证手术室内有良好的工作秩序和高质量的工作效率,必须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使护理工作有秩序、有节奏、高效率地运转。手术室的管理包括护理人员管理、手术配合中的质量管理、手术室环境管理、消毒灭菌管理、急救物品管理、器械敷料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12月以手术室为单位选择1-6号手术室,在1~3号手术室完成手术的患者为A组,施行常规护理风险管理;在4~6号手术室完成手术的患者为B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施行护理标识管理。对全年在两组手术室里进行的所有手术进行统计,比较患者的投诉率和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护理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抽查项目的缺陷率。结果B组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较A组大幅度提高,投诉率显著下降,而差错率也明显下降(P〈0.01或P〈0.05)。B组所抽查项目存在缺陷的比例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在手术室采用护理标识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提高效率,减少差错率。  相似文献   

15.
雪艳 《吉林医学》2010,(27):4803-4803
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和手术检查的重要场所,其中安全管理是举足轻重的重要一环。安全是护理质量的直接反映,安全影响质量,质量反映水平。对手术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确保了患者的安全,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对策措施.方法通过分析2011年1~12月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2012年采取风险管理措施进行管理. 结果 2011年1~12月我院手术室护理差错和投诉分别为279例和312例,其中人员因素是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主要原因,设备及环境因素、术中操作因素分别为护理差错和投诉的次要原因.2012年护理差错率、投诉率均低于2011年,护理质量得分、患者护理满意率和手术室医生满意率均高于201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 结论人员因素、设备及环境因素、术中操作因素是手术室护理的主要风险因素,采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护理差错率、投诉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熊晏群  白晓霞 《中国医疗前沿》2013,(1):114+85-114,85
目的探讨手术室清洁工作人员的管理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有效防止环境因素造成的医院感染。方法根据手术室清洁工作人员自身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手术室特点,制定各种清洁管理制度,加强清洁工作人员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并实行质量考评和奖惩制度。结果通过对手术室清洁工作人员实施全面科学的培训和管理,激发了其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其清洁工作质量。结论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手术室清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能有效提高其清洁工作质量,防止环境因素造成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建立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择期手术患者,将2015年7月后建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2015年7月前施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干预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3.58±10.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52±1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量表评分分别为(31.02±10.58)分、(32.57±9.05)分和(36.44±11.24)分、(37.84±8.24)分,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建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作为指导,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择期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王纯君 《海南医学》2013,24(17):2609-261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的可行性策略。方法检索文献,通过概念、功能解说及隐患因素分析对手术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可行性策略做针对性总结。结果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是保障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完善优质护理体系的基础条件;与医疗环境、器械处理及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结论在安全文化理念培养基础上,开展技能和心理培训,并以合理的体制制度为保障,是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