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何程祖  谭海才 《广西医学》2012,34(11):1524-1525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和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胃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32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30例,术后分别给予EEN和PN支持,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0 d观测患者营养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EEN组前白蛋白明显高于PN组(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PN组(P<0.05);E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营养状况,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胃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每组38例。术后均给予营养支持7 d。观察两组腹胀、腹泻、恶心、呕吐、排便等情况,以及血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AST、ALT、肌酐水平变化。【结果】PN组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5.8 d,EN组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4.1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组平均排便时间为4.6 d,EN组平均排便时间为3.2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天时,两组的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较术前1 d明显下降,PN组和EZ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第4~8天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上升幅度明显高于P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两组ALT和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能够早期恢复肠道功能,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手术后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6月~2009年6月共行胃癌切除术50例,分为肠内营养组(30例)和肠外营养组(20例),分析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营养相关费以及比较术前与术后(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差异。结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营养相关费用肠内组比肠外组减少(P〈0.01)。术后第8天肠内营养组各项营养指标较肠外营养组增高明显(P〈0.05)。结论: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手术后安全可行,既经济、符合生理要求,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又可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经鼻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31例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teral nutrition TPN)组30例.比较两种营养支持的疗效.结果 EEN组与TPN组相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提前(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体重消耗值显著减少(P<0.05),营养结束后第2天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鼻肠营养管EEN比TPN优越,简便易行,宜予推广.  相似文献   

5.
逵艳 《当代医学》2014,(31):110-111
目的对胃癌患者在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200例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100),给予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给予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并同时给予2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对比2组术前术后的营养评定指标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营养评定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为(33.81±10.36)、碱性磷酸酶为(96.36±4.36)、胆红素为(13.35±4.2)、凝血酶原指数为(15.05±4.6),对照组的谷丙转氨酶为(19.21±7.41)、碱性磷酸酶为(77.31±36.88)、胆红素为(18.24±8.13)、凝血酶原指数为(17.7±3.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的营养状况,促进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的疗效。方法选取54例胃癌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和对照组(早期肠外营养)(n=27)。在术后24 h行EN和PN治疗;记录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显著提前,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消耗值比对照组显著减少,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且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营养结束后的第2天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EN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营养状况,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也减少了住院经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方式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及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胃癌手术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和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组)各42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肝功能损害情况及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术后患者体质量均下降但幅度较小(P〉0.05)。两组术后第8天较第2天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明显上升(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及肛门排气EN 组较PN 组明显缩短(P〈0.05)。 EN 组免疫指标淋巴细胞计数术后第8天较术后第2天明显改善(P〈0.05)。术后肝功能损害及血糖波动EN组明显少于PN组(P〈0.05)。结论:营养支持能改善胃癌术后营养状况,而EN更符合食物消化吸收的生理过程,能提高免疫力、促进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评价为中、重度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29例,共治疗7 d.观察治疗期间感染发生情况,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留院时间.手术前后均测量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和白蛋白(AL).结果:2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肛门排气时间提前(P<0.05),术后留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EN组术后BMI和PA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EN治疗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多个方面均优于PN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胃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应用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EEN+PN组)和单纯肠外营养支持(PN组)两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营养学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EEN+PN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PN组(P<0.05)。两组术后在营养支持后体重、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和血红蛋白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可促进胃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王秀君 《大家健康》2013,(7):177-178
营养支持已经成为现代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重症医学的发展和重症患者的救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两种主要途径,对这两种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兰  张霞 《西部医学》2017,29(11):1555-1559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胃癌手术的14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48例、肠内营养组(EN组)47例和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联合组)50例,PN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EN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3组患者营养指标、细胞免疫变化情况以及营养支持临床效果。结果〓术后7d 3组患者营养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升高程度显著优于PN组和EN组(P<005);3组患者术后7d CD3+、CD4+以及CD4+/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PN组和EN组(P<005);联合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N组和EN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以及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的缩短,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45例患者采用术后肠内营养组作为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术后肠外营养组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均给予相应的护理,在患者术前1d,术后1d及术后7d时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患CD3+、CD4+、CD4+/CD8+及NK各免疫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各免疫细胞活性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各免疫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术前,也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1.8±0.5)d,住院时间为(10.8±2.3)d,对照组分别为(2.5±0.6)d,(15.6±4.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可尽快恢复患者肠道功能,改善营养,提高免疫功能,对患者术后尽早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余春  毛兴龙  曾雪云  钱军  王李华 《浙江医学》2015,37(13):1147-1149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在胃癌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78 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其中EN 组40 例,全肠外营养(TPN)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变化、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费用和住院时间等。结果 术后第7天,EN 组患者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为(1.74±0.25)×109/L,明显高于TPN 组的TLC(1.59±0.28)×109/L(P<0.05),其他营养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EN 组患者肠功能恢复较TPN 组快,营养费用和住院时间较TPN 组少,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EN 组与TPN 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18.4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后早期EN 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并观察肠内营养对胃肠功能恢复、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0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PN组),20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EN组).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天开始经鼻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逐步加大用量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结果 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费用均少于PN组.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功能恢复,提高免疫力,减少住院时间.肠内营养是胃癌术后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after operation of gastric cancer.The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nutritional status and immune function were observed.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distal subtotal gastrectom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0 patients received parenteral nutrition(PN group), 20 patients were supplied with early enteral nutrition(EN group).Patients of parenteral nutrition(PN) were given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s as routinely from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day until oral feeding.Patients with enteral nutrition(EN) were given par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s routinely on the 1st postoperative day,and then with nutrition through naso-duodenal infusion,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dosage and reducing the venous support.The observation indexes including flatus and defecation time,complication rate,the average hospital costs and duration.Results The time of flatus and of bowel movement, complication rate,hospital duration and costs after operation in the E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N group.Conclusions Early post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intestinal motor function,improve immunity and reduce the hospitalization duration. Enteral nutrition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postoperative gastric cancer nutritional support.  相似文献   

15.
刘博 《海南医学》2014,(3):338-340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直到经口进食;治疗组术中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先行静脉营养支持,第2天开始经鼻空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两组患者术后第1、7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治疗组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7天时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以治疗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医疗费用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首选营养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7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联合早期肠内免疫营养与肠外营养组(IEPN,n=25)、联合早期普通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组(EPN,n=25)、全肠外营养组(PN,n=25)。IEPN组患者于术后第2天起给予免疫肠内营养(瑞能,400 m L)和肠外营养(卡文,1440 m L)至第8天,EPN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瑞素,500 m L)和肠外营养(卡文,1 440 m L),PN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卡文,1920 m L)。所有患者于术前和术后第8天分别检测营养指标(ALB、PA、TP)、免疫指标(CD3、CD4、CD8、Ig A、Ig M、Ig G)和炎症指标(C3、C4、CRP),并观察记录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8天,3组ALB、PA、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g 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PN组Ig A、CD3显著高于EPN组和PN组(P<0.05),IEPN组患者CD4/CD8显著高于EPN组和PN组(P<0.05),Ig G、CD4显著高于PN组(P<0.05),CD8显著低于EPN组和PN组(P<0.05);3组C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PN组C3显著高于PN组(P<0.05),CRP显著低于PN组(P<0.05);IE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PN组(P<0.05),3组均无吻合口瘘的发生。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与肠外营养能维持营养状态,可恢复免疫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在术后24 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两组术后48 h内均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营养和免疫指标、并发症、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平均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第8天血浆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肠道通气时间、排便时间、营养相关费用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血清CD3、CD4、CD4/CD8、CRP和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的水平(P<0.05)。两组患者三年随访期内的平均生存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086,P=0.769)。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恢复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危重症患者肠内外营养的疗效。方法凹顾性分析112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对象营养方式小同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混合营养组。另外选择单纯经口进食供能的患者30例为埘照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0d肝功能、。肾功能、总白蛋白、免疫功能指标等。结果肠内营养组、肠外荷养组、混合营养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TLC、CD4、CD4/CD8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冠著升高(P均〈0.05)。肠内营养和混合喂养患者IgG治疗后较治疗前湿著升高(P〈0.05),肠内营养组和混合喂养组治疗后IgG水平也够著高于肠外营养组、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可以预防重要脏器的损伤,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而肠内营养及混合营养在体液免疫方而优于肠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9.
渠宁  余铭  徐栋 《中国现代医生》2012,(29):111-114
目的评价胃癌术后对患者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检索国内外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有关中国人群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9篇研究。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术后血清白蛋白的加权均数差(WMD)为1.72,95%CI[0.80,2.63],P=0.0002;术后血清转铁蛋白的加权均数差(WMD)为0.13,95%CI[0.05,0.22],P=0.002;术后血红蛋白加权均数差(WMD)为6.59,95%CI[5.56,7.61],P<0.0001。结论胃癌术后患者早期接受肠内营养后血清营养蛋白水平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肠外营养,提示肠内营养是胃癌术后一种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