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6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心衰竭是老年人常见急症之一.我科自1995年3月~1998年3月共收治60例急性左心衰竭的老年患者,均获成功.现就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0岁以上的急性左心衰竭患84例进行分析,总结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以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给予硝普钠静脉注射;对照组25例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起效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方面均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在抢救急性左心衰中硝普钠较硝酸甘油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娄丽红 《中外医疗》2013,(22):156-157
目的研究将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合理护理措施,为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自2012年1—12月前来就诊的39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吸氧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 39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用药至症状缓解时间为30min~24h,平均时间为0.8~0.4h,其中36例患者成功治疗并出院,成功率为92.31%;死亡患者为3例,死亡率为7.69%。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压、心率水平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吸氧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基础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从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翁顺元 《中外医疗》2011,30(6):116-116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由于急性的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的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邓丽华(包头铁路医院干部科,包头014040)急性左心衰竭是老年病人极为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必须及时处理好左心衰的发病诱因。由于老年人的心脏与血管老化,其储备能下降,心肌张力改变,使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均下降,心输出量减少,一旦...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左心衰竭的发生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探讨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访随访了70例患者的预后。结果:120例中,116例(96.7%)为有基础心脏病患者,其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22例,4例为无明确的基础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LVEF<40%者13例,≥40%者107例,随访70例,半年内死亡9例(7.5%)。结论: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大部分为有明显的基础心脏病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为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严重损害,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有效的救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及护理方面的措施。结果:38例病例中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者30例,无明显改变者5例,抢救无效死亡3例。结论: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病情危重,积极抢救的同时加强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千年以来,急性心力衰竭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临床热点,尤其临床以肺淤血表现为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的反应性差,症状多不典型,早期临床体征比较隐匿,又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导致诊断困难,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且本病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若不及时诊治,将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2007年2月-2009年6月,收治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和研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模式和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入住该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然后将这些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救治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对这些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救治工作前后的心率、 血压数值进行比较分析, 详细统计治疗前后的基本情况. 结果 急诊救治工作前心率是(165.4±49.03)次/min,收缩压数值是(110.5±9.7)mmHg,舒张压的数值是(105.5± 15.4)mmHg. 在急诊救治工作后,患者的心率是(122.5±12.6)次/min,收缩压数值是(69.5±5.6)mmHg,舒张压的数值是(72.3±10.3)mmHg. 这些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急诊救治工作之后,其心率和血压数值明显偏向正常,各项生命体征优于急诊救治工作之前. 结论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应当采取有效的急诊救治措施,从而才能够较好的提升其临床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室衰竭采用不同抢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64例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将边转运边治疗的抢救模式应用于对照组,将先抢救后搬运的抢救模式应用于研究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抢救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搬运过程中,其病情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样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MEW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先抢救后转运的抢救方式,抢救效率高,发生意外事件少,患者病情较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的急诊救治方法,为急诊更有效地抢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8月入我院急诊科治疗的10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鼻导管吸氧、及时建立静脉通道、镇静及抗心衰基础药物等治疗方法,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等指标。结果10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急性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后以上指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尽早对患者实施抢救可以有效缓解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急性症状,救治该病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患者的护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中护理的作用。方法:资料为我院2009年~2012年接受治疗的AMI合并左心衰的患者3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与对照组(16例)2组,分别实施针对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1%vs68.8%),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9%vs31.2%),且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94.1%vs75.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患者治疗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生还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与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fruc-tose-1,6-diphosphate,FDP)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6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30例,乌拉地尔与果糖联合治疗组(联合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吸氧、强心、利尿、ACEI等);乌拉地尔组静脉持续泵入乌拉地尔50~100μg/min,连续给药48h,后个体化调整给药时间;联合组在乌拉地尔组基础上,加予FDP注射液5.0g,1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2次/天,共7天。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3、7天时各指标变化。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乌拉地尔组(87.50% vs 73.33%,χ2=6.102,P=0.047);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乌拉地尔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7天时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显著减小(P<0.05),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均无反射性心率增快,对肝肾功能及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联合组不良事件少于乌拉地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 vs 3.13%,χ2=1.213,P=0.321)。结论 与单用乌拉地尔比较,乌拉地尔与果糖注射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时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更有效的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急性左心衰院前的有效救治方案。方法:61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根据院前急救方案分为静脉用药组(标准治疗组)及口服用药组(基本治疗组),对其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收缩压、氧饱和度的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准治疗组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心率、呼吸、收缩压、氧饱和度均有所改善,有效率达63.4%。结论:院前早期静脉的标准化治疗能提高急性左心衰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衡水市妇幼医院收治的确诊为PIH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孕产妇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24例在心力衰竭得到控制后行剖宫产术,10例在控制心力衰竭的同时行剖宫产术,4例患者在剖宫产后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最终3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新生儿全部存活。结论诱发PIH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妊娠导致的心脏负荷增加,治疗应以尽早终止妊娠,积极控制高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为主。  相似文献   

18.
陈玉琴  李莉 《医学综述》2013,(22):4221-4222
目的比较两种院前急救模式治疗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为提高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抢救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在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急诊科出诊抢救的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采用先就地治疗后转运的模武施救;对照组30例采用边转运边治疗的模式救治。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1.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Hc=5.13,P〈0.05);急救后到达急诊室时观察组的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采用先治疗后转运的模式可提高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桂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16-2517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左心功能衰竭是指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基础上发生的,以心脏损害为特征的左心衰竭症候群。本文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的18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