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单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单用胰岛素、体质指数(BMI)≥26、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西格列汀)组30例,在使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应用西格列汀100mg/d口服,根据血糖水平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胰岛素组30例,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8周、12周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的改变。结果治疗后8、12周时,两组血糖、HbA1C均下降;8周时,胰岛素组BMI增加,胰岛素+西格列汀组体重增加不明显,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胰岛素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8周时,(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减少,而胰岛素组用量继续增加,治疗12周时,(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进一步减少,组间同期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同时可以减少胰岛素剂量,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58例,将入组的所有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共30例患者,本组服用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一组为对照组共28例患者,本组服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FBG、2h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PG、HbA1C指标均较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6例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组(治疗组)23例和预混胰岛素组(对照组)23例,两组均以空腹血糖3.9~7.2mmol/L为控制目标,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P<0.001),两组间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重指数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体重指数的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比较,西格列汀联合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有效,而且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确诊2型糖尿病并需大剂量胰岛素(>60 U/d)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60 U/d,西格列汀100 mg,1次/d)和胰岛素组(胰岛素>60 U/d),每组30例。治疗3个月,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及两组间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均<0.05),胰岛素组胰岛素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胰岛素+西格列汀组治疗后胰岛素用量减少,BMI、甘油三酯(TG)降低(P<0.05)。胰岛素组与胰岛素+西格列汀组胰岛素用量[(70.32±6.56)vs(59.26±5.03)U]、TG[(2.64±1.32)vs(2.21±0.92)mmol/L]、BMI(27.24±2.36 vs 26.25±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胰岛素组与胰岛素+西格列汀组分别有8例(26.70%)和1例(3.30%)患者出现低血糖。结论大剂量胰岛素(>60 U/d)联合西格列汀(100 mg,1次/d)治疗2型糖尿病有利于患者血糖、血脂、BM I的控制,同时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究西格列汀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预混胰岛素来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联合西格列汀来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蛋白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要比治疗前的低,但是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更显著于对照组患者.因此,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西格列汀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良好,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而且还能降低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代谢得到控制,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因此,运用西格列汀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62例患者门冬胰岛素30治疗,治疗组64例患者在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mg/d口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及16周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体质量质数(BMI),以及门冬胰岛素30用量。结果:治疗后8~16周时,两组患者的FBG、2h BG和Hb A1c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的FBG、2h BG和Hb A1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16周后,治疗组患者门冬胰岛素30用量和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与单用门冬胰岛素30比较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减少了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和体质量增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大剂量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单用胰岛素(诺和锐+甘精胰岛素)、每日胰岛素总量>50 U、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胰岛素+西格列汀组与胰岛素组,每组各40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全天最高血糖最低血糖差值(ΔMMBG)、全天平均餐后最高血糖(MPMG)、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频次。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周后,胰岛素+西格列汀组ΔMMBG、MPMG、胰岛素用量均较胰岛素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胰岛素+西格列汀组BMI无明显改变,但胰岛素组BMI较前增加,治疗后两者BMI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胰岛素+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的频次较胰岛素组明显减少(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且可减少胰岛素剂量,不增加体重,同时可以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9.
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3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8例,用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格列美脲单药治疗,观察12周。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指数(BM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BG、2hPG、HbA1c、BMI均明显下降,但联合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更接近理想目标。结论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且有效控制患者体重,但增加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内分泌科T2DM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C肽(FCP)、餐后2hC肽(2 h CP)、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HBC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PG、2 hPG和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 hCP水平高于对照组,LDL水平和HOMA-IR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午餐前1h、晚餐前1h、早餐后3h、午餐后3h和晚餐后3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预混胰岛素对T2DM具有更好的降血糖作用,且患者的血糖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4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3餐前30 min及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2~4周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然后分别行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降糖药物或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随防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 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β细胞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BG、2 h PG、HOMA-IR及HbA1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2 h INS、HOMA-β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FINS、BMI、TG、T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就诊于岳阳市第二医院的T2DM患者122例。将其分为三组:二甲双胍组(38例,二甲双胍0.5g,每天2次)、西格列汀组(42例,西格列汀100mg,每天1次)和联合用药组(42例,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12周后观察并比较三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二甲双胍组、西格列汀组与联合用药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0.05)。与二甲双胍组或西格列汀组单药治疗后比,联合用药组治疗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西格列汀治疗T2DM安全有效,进一步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或西格列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应用甘精胰岛素配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9例给予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29例给予甘精胰岛素配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血糖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配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可实现控制血糖的良好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和格华止口服,共12周;对照组给予拜糖平和格华止口服,共12周。记录比较治疗前后血清ET-1、NO、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 c)及血脂含量。结果:两组患者血清ET-1、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NO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脂变化不明显;实验组血清ET-1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血清NO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西格列汀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T-1和升高NO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治疗组单用格列美脲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HbAlc)、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用门冬胰岛素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FPG、2hPG、HbA1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单独应用门冬胰岛素相近,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磷酸西格列汀对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38例使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加用磷酸西格列汀100 mg,每天1次,口服.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了解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并观察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期间1例因皮肤瘙痒用抗过敏药效果不佳停用磷酸西格列汀,观察实际为37例,治疗后3个月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用量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血压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到心电图、血脂、肝肾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变化.结论 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有效、安全,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50-53+57
目的 探讨赖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M)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初诊T2DM患者133例接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126例治疗后血糖达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治疗,观察组采用赖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维持治疗前、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血糖控制效果、β细胞功能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维持治疗前、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LDL-C、FPG、2 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TG、LDL-C、FPG、2 h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前两组患者β细胞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观察组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HOMA-I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OMA-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低血糖反应3例、皮肤瘙痒2例,观察组发生低血糖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采用赖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维持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逆转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探讨二甲双胍及甘精胰岛素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医院超重或肥胖,应用二甲双胍及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利拉鲁肽,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联合用药影响、不良反应及低血糖发生事件。结果治疗后的FBG、2hPBG、HbA1C、BM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于短期内完全缓解;无患者出现低血糖事件。结论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减轻体重,不良反应轻,极少发生低血糖事件,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T2DM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上官士果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09,(2):138-140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06-2007-12对山东省生建八三医院所处社区的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治疗前后测量空腹血糖(FHG),餐后2h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及体重指数(BMI),观察低血糖发生率。结果58例入选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观察。治疗24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分别下降了2.17mmol/L、3.26mmol/L和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和体重指数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