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改变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PSD的机制。方法从6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入正常组,其余造模。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拴阻塞法复合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法建立大鼠PS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针刺组针刺百会(GV20)、风府(GV16)、神门(HT7)、太冲(LR3),每日1次,氟西汀组每日1次灌胃(2 mg/kg),均连续治疗3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皮质、杏仁核BDNF、GFAP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海马、皮质、杏仁核BDNF、GFAP 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内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皮质、杏仁核的BDNF、GFAP蛋白及BDNF、GFAP 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与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皮质、杏仁核中BDNF、GFAP蛋白及BDNF、GFAP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结论针刺可以改善PSD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提高大鼠海马、皮质和杏仁核BDNF、GFAP的表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ATP的释放,进而改善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元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百会穴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PCID)的临床疗效。[方法]住院PCID病人260例,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为阿米替林组(80例),在脑梗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米替林25-50mgBid-Tid;第二组为针刺组(8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行百会穴针刺治疗;第三组为针刺加穴注组(10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行百会穴针刺加灯盏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三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HAMD、SDS、MeSSS、MMSE、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评定百会穴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PCID的疗效。[结果]三组病人治疗后HAMD、SDS、MeSSS、MMSE、Barthel指数(BI)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P0.01),其中,针刺组与阿米替林组对观察量表的评分改善作用相似(P0.05),针刺加穴注组则明显优于针刺组和阿米替林(P0.05)。[结论]百会穴针刺加灯盏细辛穴位注射对PCID的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阻断下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及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模型+二甲基亚砜(DMSO)组、模型+JNK通路阻断剂SP600125(以下简称SP)组、针刺+SP组、氟西汀+SP组,每组9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电针干预选取"内关""三阴交"穴,每次20 min,每天1次,治疗21 d;阳性对照药物给予氟西汀5 mg/kg灌胃,治疗21 d。通过旷场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和血清中caspase-12蛋白表达。结果实验前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第21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能提高模型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spase-12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DMSO组、氟西汀组、氟西汀+SP组、模型+SP组、针刺组、针刺+SP组大鼠海马caspase-12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aspase-12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模型+DMSO组、模型+SP组、氟西汀组、针刺+SP组大鼠血清caspase-12蛋白表达降低,而氟西汀+SP组、针刺组大鼠caspase-12表达升高,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能是通过抑制JNK信号转导通路活性,从而降低慢性应激模型大鼠海马caspase-12蛋白表达,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脑安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体重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针刺加氟西汀组;在治疗第1、8、15、22、29d观察PSD大鼠体重、蔗糖溶液饮用量、旷野试验中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次数.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减轻,蔗糖水饮用量、水平及垂直运动得分均小于空白组.针刺可以增加PSD大鼠体重,与氟西汀、针刺加氟西汀比较疗效无差异(P>0.05),但氟西汀起效较快;针刺可以增加大鼠糖水消耗量,疗效与氟西汀相当(P>0.05);针刺可以增加大鼠水平运动水平,起效较快,但氟西汀组疗效较好(P<0.05);针刺可以增加大鼠垂直运动水平,与其他两种干预方法比较,疗效最为突出(P<0.05).结论:针刺治疗PSD有效,可以增加PSD大鼠体重和糖水消耗量,提高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超微结构及脑组织ERK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干预作用。方法:选取60只4~5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每组15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制作大鼠抑郁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给予氟西汀和石菖蒲干预,于实验第1、7、14、21天,分别进行体重、糖水偏爱度检测和敞箱实验,对大鼠行为学改变进行评定。采用电镜技术观察大鼠大脑组织海马CA3区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检测ERK蛋白阳性目标积分光密度及其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增加,β-细辛醚能改善大鼠海马病理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显著改善,海马区ERK蛋白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细辛醚可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ER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Bcl-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2~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每组15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复制抑郁模型,第2天开始,氟西汀组(1.2 mg/kg)和β-细辛醚组(25 m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于实验21 d,分别进行体重、糖水消耗量检测和敞箱实验,对大鼠行为学改变进行评定。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DNF、TrkB、MAPK蛋白表达。结果造模21d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海马区Bcl-2、BDNF、TrkB、MAPK表达,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比模型组表达增强(P<0.05)。结论β-细辛醚可有效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区Bcl-2、BDNF、TrkB、MAP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因子PERK在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及β-细辛醚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β-细辛醚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20只。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模型复制成功后第2天给予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1次/d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氟西汀10 mg/(kg·d)、β-细辛醚25 mg/(kg·d)、β-细辛醚50 mg/(kg·d)。于实验前和实验第29天,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测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PERK蛋白水平。结果:经28 d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UMS)后,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β-细辛醚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氟西汀组大鼠水平和垂直运动得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区PER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β-细辛醚低、高剂量组与氟西汀组大鼠海马区PERK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β-细辛醚可以改善大鼠抑郁行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海马组织中PERK蛋白表达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气调神针刺疗法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4组。针刺组针刺大鼠双侧合谷穴、双侧太冲穴、人中穴。观察大鼠1%蔗糖水饮用量,进行敞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以及Zea Langa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与氟西汀组比较,治疗第42天针刺组大鼠垂直运动次数增加(P<0.05),Zea Langa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第4天,针刺组大鼠学习能力提高(P<0.05)。结论:行气调神针刺疗法可以改善模型鼠缺血性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大鼠模型,研究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自发行为和海马区c-fos、c-jun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造成PSD大鼠模型,治疗后观察大鼠自发性行为改变,海马区的c-fos和c-jun蛋白表达变化,用图像分析方法对大鼠海马区c-fos和c-jun阳性细胞的相对切面面积比和平均目标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氟西汀可增加大鼠水平自发行为 (P<0.05),降低海马区c-fos、c-jun蛋白表达.结论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可以为PSD的临床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氟西汀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的行为及分子生物学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对抑郁症大鼠海马cAMP反应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成年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盐酸氟西汀,剂量为1.8 mg·kg-1·d-1),每组8只。空白组进行正常饲养,不给予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法复制抑郁症模型;针刺组大鼠造模后针刺合谷穴和太冲穴,并加电针,每日1次,每次15 min,左右两侧穴位交替进行,持续21 d。西药组大鼠造模后以氟西汀灌胃,每日1次,持续3周。应激后22 d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组织存储于-70℃备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海马CREB mRNA、BDNF mRNA的表达。【结果】抑郁症模型组大鼠海马中的CREB mRNA、BDNF mRNA表达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1);西药组和针刺组大鼠海马CREB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西药组和针刺组大鼠海马BDNF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改善抑郁症大鼠海马CREB mRNA表达,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脑卒中后抑郁 (post strokedepression ,PSD)的大鼠模型 ,研究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自发行为和海马区c fos、c jun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 (2VO)造成PSD大鼠模型 ,治疗后观察大鼠自发性行为改变 ,海马区的c fos和c jun蛋白表达变化 ,用图像分析方法对大鼠海马区c fos和c jun阳性细胞的相对切面面积比和平均目标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 氟西汀可增加大鼠水平自发行为 (P <0 .0 5 ) ,降低海马区c fos、c jun蛋白表达。 结论 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可以为PSD的临床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氟西汀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大鼠的行为及分子生物学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2~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柴胡皂苷组,每组15只。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CUMS)结合孤养方式复制大鼠抑郁模型。从造模第2天开始,氟西汀组(1.2 mg/kg)及柴胡皂苷组(25 mg/kg)进行灌胃给药,每日1次。于实验21 d,分别进行敞箱实验及糖水消耗量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区Caspase-3、Caspase-9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21 d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与柴胡皂苷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免疫组化及PCR检测结果显示,海马区Caspase-3、Caspase-9蛋白及基因表达,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表达明显增强(P0.05),氟西汀组及柴胡皂苷组与模型组比较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皂苷可有效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区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与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析评估血管性抑郁症患者,分别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氟西汀、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单纯氟西汀对患者分组治疗.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总分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3组之间比较:灯盏细辛组疗效优于尼莫地平组及氟西汀组(P<0.01,P<0.05).灯盏细辛组与尼莫地平组患者认知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灯盏细辛联合氟西汀治疗血管性抑郁的疗效优于尼莫地平联合氟西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两组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后海穴对自闭症模型大鼠大脑皮层M1区和海马CA1区PSD-9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孕鼠腹腔注射丙戊酸钠(VPA)的方法建立自闭症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非穴组、针刺组,每组6只。针刺组取后海穴,用0.5寸一次性针灸针直刺0.3寸,行平补平泻提插手法1 min后出针,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非穴组选取大鼠右侧胁下固定非经非穴点,余操作同针刺组;空白组、模型组不予任何干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4组大鼠大脑皮层M1区和海马CA1区PSD-95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大脑皮层M1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SD-95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PSD-95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海马CA1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SD-95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PSD-95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后海穴可提高自闭症模型大鼠大脑皮层M1区和海马CA1区PSD-95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经过敞箱实验选取得分相近的2~3个月龄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只,结合孤养并给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复制抑郁模型,于造模成功第2天开始,分别给予氟西汀组和β-细辛醚组1.2 mg/(kg·d)氟西汀和25 mg/(kg·d)β-细辛醚灌胃,模型组与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第21天对大鼠处死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Bcl-2蛋白相对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数目减少,散在排列,细胞核发生固缩变形,CA1区,CA3区变化显著。与模型组比较,β-细辛醚组、氟西汀组Bax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β-细辛醚可以降低大鼠海马组织Bax蛋白表达,促进Bcl-2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督调气法"麦粒灸对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麦粒灸组和氟西汀组,每组8只。采用孤养,并予以21 d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空白组除外);模型组造模后不予其他处理;氟西汀组每日氟西汀灌胃(按照1.8 mg/kg)1次;麦粒灸组灸百会、大椎、至阳、合谷(双)、太冲(双),每穴3壮,每日1次;治疗10 d后各组大鼠禁食12 h过夜,次晨以脱臼法处死大鼠,快速取出大鼠海马组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结构,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海马BDNF的蛋白表达量。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Open-Field得分、糖水偏爱率及BDNF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核固缩、溶解,线粒体水肿、空泡样变性;②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麦粒灸组均可明显增加大鼠体质量、Open-Field得分、糖水偏爱率及BDNF蛋白表达量(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核结构改善,细胞核溶解程度减轻,无细胞核固缩、线粒体水肿和空泡样变性;③氟西汀组与麦粒灸组比较,大鼠体质量、Open-Field得分、糖水偏爱率及BDNF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神经元细胞核结构轻度异常,核仁完全溶解。结论 "通督调气法"麦粒灸可改善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上调BDNF蛋白表达量和改善海马神经元结构可能是改善抑郁症状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干预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神经递质及受体的调节和影响,从分子生物水平,阐述针刺干预卒中后抑郁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其中空白组10只,模型组30只,药物组和针刺组各4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法复合制备卒中后抑郁模型。药物组予以氟西汀2 mg/kg溶入生理盐水灌胃,针刺组选取百会、风府、神门、太冲穴20 min,期间行针1次,以上治疗每日1次,共27d,每7 d之间休息1 d,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中缝核、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α2受体(NEα_2R)、5-羟色胺1A受体(5-HT_(1A)R)和5-羟色胺转运体(5-HT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减少(P0.01),NEα_2R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增加(P0.01);海马、中缝核中5-HT_(1A)R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增加(P0.01),蓝斑核5-HT_(1A)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与药物组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NEα_2R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减少(P0.01);海马中5-HT_(1A)R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减少(P0.01),中缝核、蓝斑核5-HT_(1A)R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海马、中缝核以及蓝斑核5-HTT蛋白、5-HT_(1A)R蛋白、NEα_2R蛋白表达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针刺能降低PSD大鼠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HT_(1A)R和NEα_2R的表达量,提高5-HTT的含量,进一步提示针刺能调节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和去甲肾上腺(NE)的含量或转运率。从而发挥针刺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期从形态学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其中空白组20只,模型组30只,药物组和针刺组各3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处理方法制备PSD模型。药物组予氟西汀2 mg/kg溶入生理盐水灌胃,针刺组选取百会、风府、神门、太冲穴针刺,留针20 min,期间行针1次,以上治疗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1 d。在光镜下观察大鼠海马病理变化,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神经元损害严重;针刺组和药物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相对较小,神经元受损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针刺可以逆转PSD所造成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抑郁模型,研究氟西汀对CUMS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UMS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氟西汀(3mg/kg)在造模完成后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21d。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1、CA3及齿状回NGF的分布与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减少(P<0.01),静止不动的时间较正常组增加(P<0.01)。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区NGF表达强度低,阳性颗粒数目少,且着色浅淡。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能明显改善CUMS大鼠的抑郁行为,增高CUMS大鼠海马NGF、细胞阳性表达。结论:抑郁大鼠海马NGF含量的高低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促进海马细胞NGF蛋白的表达,保护神经的可塑性可能是氟西汀抗抑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表现及海马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磷酸化p38(p-p38)和p38表达的影响,为抑郁症的分子病理学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给予8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UMS)制备抑郁症模型,第5~8周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氟西汀灌胃。正常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评估4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最后1次行为学评估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MKP-1、p-p38和p38蛋白表达,并计算p-p38与p38蛋白表达的比值(p-p38/p38)。结果造模前4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前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蔗糖偏好指数降低(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抑郁症组、生理盐水组和氟西汀组大鼠蔗糖偏好指数降低(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与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干预后氟西汀组大鼠蔗糖偏好指数升高(P<0.05),旷场实验水平运动距离和直立次数增加(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5)。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显著低于抑郁症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抑郁症组与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西汀组与正常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KP-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大鼠海马组织中p-p38、p38蛋白表达及p-p38/p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P-1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关,MKP-1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可能不是通过p38信号通路起作用。氟西汀可能通过下调MKP-1表达而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