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误诊原因,以提高该病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误诊为脑梗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治经过。结果 2例均以一侧肢体活动无力入院,误诊为脑梗死,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明显,行颈椎MR I等检查诊断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给予颈椎制动、牵引,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脱水药物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接诊一侧肢体无力患者时,应仔细询问病史,警惕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可能,及时行颈椎MR I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AO颈椎前路带锁钢板(cervical spime locking plate,CSLP)在治疗复杂颈椎损伤伴颈髓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例椎体爆裂性骨折、椎板骨折合并颈髓损伤,5例颈椎脱位复位失败,3例颈椎椎体骨折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颈间盘突出,4例陈旧性颈椎脱位伴截瘫或不全截瘫患者行颈椎前后路同期减压,前路植骨,CSLP内固定。结果 本组25例患者经6—37个月,平均18个月随诊,植骨块在术后3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钢板松动、螺钉松动等并发症。颈椎生理曲度良好,颈椎稳定性良好,术后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对于某些复杂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单纯前路或单纯后路的治疗效果均不令人满意,采用颈椎前后路同期联合减压可以一次性彻底解除脊髓前后方受压,对于由此而引起的颈椎不稳,可采用颈椎前路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来解除,CSLP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其生物相容性好,无磁性、融合率高、手术操作安全可靠。手术适应证为: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椎板骨折;颈椎脱位复位失败;陈旧性颈椎脱位;颈椎椎体骨折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颈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3.
颈部脊髓损伤多继发于脊椎骨折、脱位,但也有一部分脊髓损伤,摄X线片时不见骨折脱位的征象,称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其占颈椎及颈髓损伤的317%[1]。本文报导17例该类型颈脊髓损伤患者,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表明颈椎管狭窄是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4.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伴高位截瘫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病情具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普通的X线片、CT检查显示无骨折,但却有明显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1]。MRI显示颈脊髓水肿,分为不伴有颈椎疾病和伴有颈椎疾病2种类型。2005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18例外伤性无放射影像学异常型颈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手术治疗11例,非手术治疗7例。前路手术8例,其中1例半年后又补做后路手术;后路手术3例。随访5~30个月,5例优,12例良,1例可。结果成人外伤性无放射影像学异常型颈脊髓损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基础与其伴有的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病等原发病有关,主要致伤原因是坠落和车祸。外伤后出现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见不到骨折脱位,即可做出诊断。临床表现以中央脊髓综合征最常见。经MRI等检查有脊髓受压的表现,尽早手术。结论前路手术适用于颈椎间盘突出者,后路手术适用于发育性椎管狭窄或黄韧带等颈椎后部结构组织突入椎管压迫脊髓者。非手术疗法包括制动、补液、药物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等。预后比有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外伤性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是指外伤后影像学检查无骨折、脱位表现,而临床上有颈髓损伤表现的一类疾病,此类脊髓损伤又称挥鞭伤。此病一般在X线、CT等检查中未见影像学异常,但在MRI中却表现出明显的脊髓病变。据统计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约占颈椎及颈脊髓损伤的3.19%,占成人脊髓损伤的37%~52%。  相似文献   

7.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5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指普通X线片、CT检查无骨折、脱位的一类特殊颈髓损伤,分为不伴有颈椎疾病和伴有颈椎疾病2种类型,临床上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或颅脑损伤。随着现代影像学特别是MRI技术的发展,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骨科1997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该类型患者86例,其中56例采取手术治疗,经精心治疗与护理,疗效满意,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指普通X线片、CT检查无骨折、脱位的一类特殊颈髓损伤,分为不伴有颈椎疾病和伴有颈椎疾病2种类型,临床上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或颅脑损伤.随着现代影像学特别是MRI技术的发展,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2].我院骨科1997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该类型患者86例,其中56例采取手术治疗,经精心治疗与护理,疗效满意,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颈椎病合并颈椎损伤的磁共振(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颈椎病患者与35例非颈椎病患者颈椎损伤的MRI扫描资料与临床资料。结果:颈椎病合并颈椎损伤的MRI表现包括椎体骨折与脱位、韧带撕裂,颈髓损伤、椎间盘损伤脱出、推动脉受压扭曲与狭窄、椎前血肿等损伤性表现及椎间盘变性脱出。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钙化等颈椎退变表现。颈椎病组颈椎损伤易合并颈髓损伤,且多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颈髓损伤的位置与范围与颈椎原有病变的位置与范围一致。结论:MRI能充分反映颈椎病合并颈椎损伤的表现特征,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多数发生在50岁以上中、老年人 ,占全部脊髓损伤的37 %~52 % ,在X线平片、CT看不到颈椎骨折脱位 ,但可见到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 ,椎管内径减小 ,椎间关节不稳定 ,后纵韧带骨化及先天畸形等。MRI可显示椎体周围的结构 ,椎管狭窄的程度 ,脊髓受压等形态学改变。据此可区分为伴有颈椎疾病和不伴有颈椎疾病[1]。本文就5例伴有颈椎疾病的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损伤机制和保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40~80岁 ,平均52岁。伤后5h…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合并颈椎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颈椎病合并颈椎损伤的磁共振(MRI)表现。方法:回颐性分析62例颈椎病患与35例非颈椎病患颈椎损伤的MRI扫描资料与临床资料。结果:颈椎病合并颈椎损伤的MRI表现包括稚体骨折与脱位、韧带撕裂.颈髓损伤、椎间盘损伤脱出、椎动脉受压扭曲与狭窄、椎前血肿等损伤性表现及椎间盘变性脱出、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钙化等颈椎退变表现。颈椎病蛆颈椎损伤易合并颈髓损伤,且多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颈髓损伤的位置与范围与颈椎原有病变的位置与范围一致。结论:MRI能充分反映颈椎病合并颈椎损伤的表现特征,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MRI,CT及X线检查检查;35例颈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对脊髓压迫明显者予以手术治疗。其余8例予以非手术治疗;平均随访10个月,对脊髓损伤程度按ASIA标准分级评定。结果:采用保守疗法治疗8例患者,1年后ASIA分级提高了2个等级,神经功能改善较明显;颈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明显者早期手术治疗神经功能有一定改善,受伤2周后手术治疗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不明显。结论:无明显颈椎间盘突出者采用保守疗法具有较好的疗效。颈椎间盘突出对脊髓压迫明显者,晚期手术效果较差。颈椎管狭窄者应行后路“单开门”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病理基础、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根据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MRI检查,按不同的特点分为四种类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结果]26例术后随访5个月至9年,平均3.9年.前路手术固定节段均获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后路手术无再关门现象,术后MRI检查显示椎管容积扩大,颈髓受压缓解.2例术后脊髓功能无改善,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应尽早行MRI检查,以明确临床类型.对颈脊髓受压明显者,应尽早采用不类型的手术治疗,对无颈脊髓受压者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等非手术治疗,亦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SCIWOFAD)是指X线检查未见骨折和脱位,但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颈髓损伤,此类损伤临床并非少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现通过对我院6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急慢性损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对SCIWOFAD的MRI表现、损伤机制及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外伤导致颈脊髓损伤,但X线片检查并无颈椎骨折脱位的情况,临床上称之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这是不同于颈椎骨折脱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颈脊髓损伤,诊断或手术治疗不当,常导致严重的继发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常因肺感染、心肺衰竭而死亡,其预后不良。近年来已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对本病是否采取手术治疗还存在争议。我们通过对近年来收治的28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比较经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后颈脊髓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选择题:1.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多发于儿童和()A.50岁以上患者B.60岁以上患者C.40岁以上患者D.70岁以上患者2.Pang等将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列为脊髓损伤的一种类型在()A.1981年B.1982年C.1983年D1964年3.新鲜尸体解剖观察头颈后伸时,椎管有效空间可缩小()左右A.20%B.30%C.40%D.50%4.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类型中中央型颈髓损伤约占()以上A.50%B.60%C.70%D80%5.颈椎-过性脱位而致颈脊髓损伤常见于()以上患者A.30岁B.50岁C.70岁D.80岁6.就脊髓前角细胞排列而言,由内到外依次友配()A.躯干肌、肩带肌、臂肌、前臂肌手肌B.躯干肌、前臂…  相似文献   

17.
本组收集我院1990~1998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43例,合并椎管狭窄39例,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近期效果满意。文中重点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OPLL的发病机理、诊断和...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常发生在颈椎骨折脱位之后,是一种特殊的脊髓即刻损伤,本院自2001年6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21例,采用早期手术减压及术中冰水低温灌注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MRI观察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成人无骨折、脱位颈椎外伤合并颈脊髓损伤的MR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该病患者38例,入院时均行颈椎X线、CT及MR检查,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24~62岁,平均(42.0±0.4)岁.结果 本组病例X线、CT及MR检查均未见颈椎骨折及脱位.脊髓MRI信号改变包括脊髓信号无改变4例,髓内水肿30例,髓内出血9例,脊髓软化或囊性变4例以及增强后有强化13例.其他MRI表现包括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或颈椎间盘退变或损伤后突出等,为脊髓受压迫的原因.结论 MRI可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诊断与正确治疗提供依据.MRI无信号改变或仅有水肿表现者预后较好,髓内出血或者异常强化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颈椎外伤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0例急性颈椎外伤患者资料,分析颈椎及颈髓形态信号改变.结果 50例患者中,颈椎骨折21例,颈椎骨挫伤4例,颈髓损伤18例,颈椎附件损伤10例,合并颈椎脱位5例,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血肿1例,合并颈椎间盘突出12例,合并椎管狭窄12例.结论 低场MRI可显示椎体损伤的范围、骨折的形态、骨折片移位的方向、程度,并对脊髓的压迫和损伤程度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