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saacs综合征又称持续性肌纤维兴奋综合征(syndyome of continuous muscle fibreactivity)或神经性肌强直(neruomyotoni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病因尚未明确的综合征。现将本院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Isaacs综合征又名肌颤动、肌纤维颤动-多汗综合征、神经性肌强直、连续性肌纤维活动等,是由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临床少见的自发性连续性肌肉活动综合征犤1犦,国内鲜见报道。我院自199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6例Isaacs综合征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强临床医师对该  相似文献   

3.
报道一例并发脊髓肿瘤的Isaacs综合征,主要表现两肢阵发性肌肉痉挛、持续性肌颤搐,并逐渐出现两下肢无力、麻木、肌 电示双侧股四头肌、胫前肌有自发的运动电位。肌活不神经源性肌萎缩。手术切除肿瘤,病理检查示星形胶质细胞瘤,术后病情有要转。结合文献复习了Isaac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及电生理等特点。对本例Isaacs综合征与脊髓肿瘤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Isaac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自发性连续性肌肉颤动.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5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5例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28~47岁,平均年龄38.6岁,病程2~24个月,平均10.4个月.3例以四肢肌肉抽动、疼痛为主诉,2例以双下肢肌肉抽动、疼痛为主诉.5例均有易出汗,休息后肌痛不适可缓解的特点,均无家族史,1例伴有肾病综合征.神经系统检查:颅神经无异常,受累肢体肌力3~5级,肌张力增高,呈板样强直者1例,余轻度增高或正常;腱反射消失者1例,减弱者3例,正常者1例,无病理征,四肢无感觉障碍.肌肉抽动波及全身者1例,波及四肢者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saacs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报道2例Isaacs综合征患者并行文献复习分析.结果 2例均有自发性肌肉颤搐,睡眠时症状不消失.肌电图发现持续的自发运动电位发放的颤搐电位或(和)肌强直性放电.第二例患者尚见双侧正中神经、右胫神经F波未引出并有多条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降低.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治疗后症状控制良好.结论 Isaacs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肌肉颤搐及典型肌电图表现是诊断关键,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为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saacs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Isaac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71岁。主要表现为自发性肌肉颤搐,睡眠时症状不消失。肌电图可见颤搐电位和轻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卡马西平治疗后症状控制良好。结论:Isaacs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肌肉颤搐及典型肌电图表现是诊断关键,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为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Isaacs综合征临床表现、肌电图特点及临床转归.方法 分析5例神经性肌强直病例的临床症候、肌电图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5例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颤搐、多汗等;肌电图表现为持续快速的二联、三联或多联的运动单位放电活动;应用卡马西平可缓解临床症状.结论 神经性肌强直是一种少见的周围神经病变,白发性连续性肌肉活动为其主要表现;肌电图特点为持续快速的二联、三联或多联运动单位放点活动;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有效,但仍需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Isaac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由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自发性连续性肌肉活动综合征,具有独特的临床和肌电图特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女,24岁。因发作性双下肢肌肉颤动,伴疼痛、强直3个月,加重2个月于2010年1月1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个月走路时突发双下肢肌肉不自主颤动,伴疼痛、活动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saacs综合征潜在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例Isaacs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主要表现为肌肉颤搐、痉挛、多汗,4例予以卡马西平和泼尼松口服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Isaacs综合征临床罕见,对症治疗和免疫治疗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0.
45例Isaacs综合征临床与肌电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少见的Isaac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厦肌电图表现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将1995~2005年10年间收治的45例Isaacs综合征的发病谤因、临床表现、电生理表现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自发性连续性肌肉颤搐。睡眠时不消失并伴有多汗,少数伴发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免疫治疗有效。肌电图表现为持续的自发运动电位发放。结论Isaacs综舍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部位可能为周围神经运动纤维、神经末梢运动终板厦运动纤维的末端。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结合肌电图。  相似文献   

11.
Isaac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 ,有其独特的临床和肌电图特征。 196 1年IsaacsH首次报道 ,国内由汤氏首次报道该病[1] 。由于比较罕见 ,临床容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 1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临床表现 :患者 ,女性 ,2 9岁 ,农民 ,因四肢无力、肌肉跳动、疼痛 2个月 ,于 2 0 0 4年 2月 2 5日入我院 ,住院号 112 6 5 3。患者入院前 2个月开始出现四肢肌肉跳动、无力及酸痛 ,逐渐波及躯干和面部肌肉。肢体活动及精神紧张时症状加重 ,夜间肌肉酸痛尤为明显 ,四肢有紧束感 ,伴情绪烦躁和过度出汗 ,睡眠差 ,大、小便次数增多。体…  相似文献   

12.
1 资料 患者,男,62岁,右利手,因"发热5 d,伴言语含糊、记忆力下降1 d"于2008年5月16日入院.5 d前受凉后反复于午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伴畏冷、鼻塞,腰骶部持续性疼痛,就诊当地诊所,先后予"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安痛定"肌注可暂时改善发热、腰骶部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3.
急性病毒性脑炎是由于某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脑实质为主的弥散性炎症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抽搐及意识障碍,是临床最常见的无菌性脑炎。此病同时合并有周围神经损伤,国内外罕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急性病毒性脑炎合并周围神经损伤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4岁,因发热、咳嗽、头痛10天,抽搐、意识障碍1天于2004年5月26日急诊入院。患者于10天前发热,体温38℃,咳嗽、咽痛,在当地医院按感冒治疗无效,3天后持续头痛,体温40℃,查血白细胞8.8×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66.5%,嗜酸性粒细胞分类为0;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132.5mol/…  相似文献   

14.
神经性肌强直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性肌强直1例报告孙竹萍,赵节绪,周春奎,刘振铎神经性肌强直是极为少见的一种疾病。我科收治1例经神经活检证实,并合并周围神经病,用苯妥英钠治疗可使症状缓解,现报道如下:患者,女,43岁,1993年以周身麻木6年,颜面、四肢肌肉发硬伴颤动4年入院。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1例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男,67岁,以认知功能障碍、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顽固性低钠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头部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双侧海马异常信号,脑脊液抗体检测发现LGI1抗体阳性,故确诊LGI1抗体脑炎,给予激素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老年期起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顽固性低钠血症的患者,应高度怀疑LGI1抗体脑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正> Isaacs综合征又称获得性神经肌强直、神经性肌强直、连续性肌纤维活动、运动单位持续活动综合征。国内报告较少。现报告我院诊治一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神经性肌强直(neuromyotonia,NMT)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肌肉蠕动、肌强直、肌阵挛及多汗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电生理表现为周围神经高兴奋性.现就NMT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化脓性脑膜脑炎和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临床上常见颅内感染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典型脑脊液特点不难诊断,但化脓性脑膜脑炎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带状疱疹后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合并病毒性脑炎临床上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1 病例女,53岁。因“左肩背部疱疹2周、四肢无力4d”于2006年8月1日人院。2006年7月16日发现左侧肩背部出现成簇的水泡样皮疹,伴烧灼样疼痛,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疱疹渐结痂痊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