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体外培养LoVo细胞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表达的调节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LoVo细胞并予不同质量浓度大黄素含药培养液24 h处理及大黄素含药培养液(20 mg/L)不同时间处理,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LoVo细胞AQP2蛋白表达位置并初步观察AQP2蛋白表达的变化趋势,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半定量RT-PCR检测AQP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AQP2表达于LoVo细胞的细胞膜,且与大黄素用药浓度及用药时间存在着相关性.进一步的Western blotting证实,不同质量浓度大黄素含药培养液均可抑制AQP2蛋白的表达,药物质量浓度愈大,AQP2蛋白的表达愈低,其中大黄素20mg/L组及40mg/L组AQP2蛋白表达显著性降低;大黄素作用3、6 h组,AQP2蛋白表达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作用12、24、48 h组,AQP2蛋白表达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随着大黄素质量浓度的增加,AQP2 mRNA表达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在时间-效应方面,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AQP2 mRNA表达呈进行性下降趋势.结论 大黄素可抑制LoVo细胞AQP2基因转录与翻译,这提示大黄素对AQP2表达的调节效应可能与大黄的泻下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对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丹皮酚(15.63-250mg/L)和阿司匹林(98.08-1 801.6mg/L)处理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24,48,72,96h,CKK-8比色法测定其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活力的影响;根据CKK-8结果分为丹皮酚组(浓度31.25,62.50,125mg/L)和阿司匹林组(浓度分别为180.16,900.80,1 801.6mg/L),进一步处理48h后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及RT-PCR法检测RUNX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丹皮酚(浓度15.63-250mg/L)和阿司匹林(浓度90.08-1 801.6mg/L)均能能显著降低LoVo细胞存活率,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丹皮酚组处理细胞48h后可诱导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分别为13.5%,21.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8%,25.8%,37.7%,明显高于对照组;丹皮酚组荧光强度分别为41.36±4.62,57.51±3.83和69.43±3.76;阿司匹林组荧光强度分别为38.24±4.62,53.31±4.92和65.64±5.25,丹皮酚组、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荧光强度24.45±3.7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皮酚和阿司匹林均能上调RUNX3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皮酚、阿司匹林均能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内Ca2+含量和上调RUNX3基因的表达有关。丹皮酚与阿司匹林可能具有相似抗大肠癌细胞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对水通道蛋白2(AQP2)的体外直接调控效应,明确该作用是否依赖于PKA信号通路。方法:制备AQP2 野生型及突变型质粒,突变型质粒通过突变AQP2 C末端4 个PKA磷酸化位点(S256、S261、S264 S269)阻断PKA信号通路。AQP2 野生型及突变型质粒分别转染HEK293 细胞和显微注射爪蟾卵母细胞,再予共转染PKA质粒或Dex 0.1 μmol/L干预,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AQP2 总蛋白表达,通过细胞表面生物素化评估AQP2 膜蛋白表达,比较各组爪蟾卵母细胞的水渗透性差别。结果:Dex及PKA均显著上调HEK293 细胞的AQP2 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均P <0.01);与野生型相 比,PKA磷酸化位点的突变显著抑制了体外PKA直接诱导的AQP2 磷酸化;突变后AQP2 的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均P <0.01);PKA磷酸化位点突变后,Dex及PKA对AQP2 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的上调效应均被显著抑制(均P <0.01);Dex及PKA均显著增加爪蟾卵母细胞水通透活性,PKA磷酸化位点突变后,该效应被显著抑制(均P <0.01)。结论:Dex对AQP2 的总蛋白及膜蛋白表达具有显著的上调效应,该作用依赖于PKA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丹皮酚处理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24、48、72、96 h,CCK-8比色法测定其对结肠癌LoVo细胞的活力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根据CCK-8结果分为丹皮酚组(浓度31.25、62.50、125 mg/L)和对照组,处理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UNX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丹皮酚能显著降低LoVo细胞存活率,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丹皮酚组(浓度31.25、62.50、125 mg/L)处理细胞48 h后,凋亡率分别为(12.3±1.3)%、(22.4±1.5)%、(36.2±2.1)%,与对照组[凋亡率(2.3±0.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皮酚组处理48 h后,细胞钙离子荧光强度分别为(41.36±4.62),(57.51±3.83)和(69.43±3.76),与对照组[荧光强度(24.45±3.7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皮酚能上调RUNX3基因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皮酚能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内Ca2+含量和上调RUNX3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大黄酚对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缺氧组(缺氧处理)和1、10、20 μmol/L大黄酚处理组(1、10和20 μmol/L大黄酚处理后,给予缺氧处理)。采用LDH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 2、Bax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量明显增多,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Bcl 2/Bax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 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缺氧组相比,1 μmol/L大黄酚处理对细胞无明显影响(P>005),但10、20 μmol/L大黄酚处理后缺氧引起的上述变化明显得到改善(P<005),且20 μmol/L大黄酚处理组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10μmol/L大黄酚处理组(P<005)。结论 大黄酚可通过拮抗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而保护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马强  张方信  吕志诚 《医学争鸣》2009,(22):2670-2672
目的:以大肠癌LoVo/Adr耐药株为实验对象,观察苯丙素甙(PPG)化合物逆转多药耐药(MDR)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PPG对LoVo细胞和LoVo/Adr细胞增殖的影响.用PPG小于IC10(存活率〉90%)的剂量进行耐药逆转试验,确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计算逆转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PPG对LoVo/Adr细胞阿霉素(ADR)的摄入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PPG对ADR在细胞中分布的影响.结果:当PPG浓度为80,160mg/L时,LoVo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9.34±3.48)%,(30.15±1.86)%;LoVo/Adr细胞分别为(67.89±2.87)%,(34.96±2.14)%,提示PPG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P〈0.05).当PPG浓度小于40mg/L时,LoVo/Adr,LoVo细胞存活率均大于90%;PPG浓度为20,40mg/L时,逆转倍数分别为5.24,9.78.ADR主要分布在LoVo/Adr细胞胞质区,加用PPG后,胞质区荧光强度从2.04±0.70升至2.35±0.87,摄入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PPG具有抗肿瘤、逆转耐药作用,PPG通过增加LoVo/Adr细胞对ADR的摄入及细胞胞质区积聚是其逆转耐药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P)大鼠骨代谢及护骨素(OPG)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卵巢OP模型组和外源性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10、50、100μmol/kg)组,每组10只。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尿钙和尿脱氧吡啶啉(Dpd)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和雌二醇(E2)水平,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大鼠右侧股骨的骨密度(BMD),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股骨中OPG和RANKL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OP模型组大鼠血清E2[(76.83±8.12)pmol/L比(11.05±1.42)pmol/L,t=5.74,P〈0.05]和BMD水平[(0.25±0.03)g/cm2比(0.14±0.01)g/cm2,t=3.85,P〈0.05]显著降低,尿钙[(0.85±0.08)mg/L比(1.88±0.21)mg/L,t=4.65,P〈0.05]、尿Dpd[(14.67±1.28)nmol/mmol比(22.34±1.75)nmol/mmol,t=3.81,P〈0.05]、血清钙[(3.29±0.27)mmol/L比(4.68±0.52)mmol/L,t=3.98,P〈0.05]、血清磷[(2.49±0.35)mmol/L比(4.03±0.59)mmol/L,t=4.31,P〈0.05]和ALP水平[(78.65±5.23)U/L比(167.35±1.75)U/L,t=4.47,P〈0.05]均显著升高;OPG的表达显著降低[(0.68±0.09)比(0.27±0.04),t=3.82,P〈0.05],而RANKL的表达显著增加[(0.18±0.02)比(0.66±0.09),t=3.91,P〈0.05]。与去卵巢OP模型组比较,NaHS(50、100μmol/kg)组大鼠股骨的BMD显著增加[(0.14±0.01)g/cm2比(0.19±0.02)g/cm2和(0.23±0.03)g/cm2,F=6.42,P〈0.05],尿钙[(1.88±0.21)mg/L比(1.39±0.09)mg/L和(0.97±0.09)mg/L,F=4.67,P〈0.05]、尿Dpd[(22.34±1.75)nmol/mmol比(18.43±2.04)nmol/mmol和(15.75±1.14)nmol/mmol,F=3.92,P〈0.05]、血清钙[(4.68±0.52)mmol/L比(3.98±0.47)mmol/L和(3.56±0.25)mmol/L,F=3.89,P〈0.05]、血清磷[(4.03±0.59)mmol/L比(3.11±0.42)mmol/L和(2.68±0.26)mmol/L,F=4.23,P〈0.05]和ALP水平[(167.35±1.75)U/L比(115.69±8.72)U/L和(87.61±9.56)U/L,F=4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神经酰胺(ceramide,Cer)对人胃癌耐顺铂(cisplatin,DDP)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DDP细胞后给予外源性Cer及DDP干预,通过MTT、流式细胞仪观察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周期阻滞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单独使用DDP 2.5 mg/L、Cer 2.5 μmol/L组细胞增殖、周期阻滞、细胞凋亡、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Cer 2.5 μmol/L预处理后给予DDP 2.5 mg/L可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均强于单独使用Cer及DDP组;Cer 5 μmol/L联合DDP 2.5 mg/L组作用强于Cer 2.5 μmol/L联合DDP 2.5 mg/L组.Cer 2.5 μmol/L+DDP 2.5 mg/L组凋亡率为(19.898±2.003)%,与对照组[(11.930±1.973)%]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单独使用Cer及DDP组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Cer 2.5 μmol/L预处理后给予DDP 2.5 mg/L 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上调,Bcl-2/ Bax比值下降,与单独使用Cer及DDP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er 2.5 μmol/L预处理后给予DDP 2.5 mg/L出现细胞周期阻滞作用,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与单独使用Cer及DDP组相比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er逆转了DDP的耐药作用,其中Cer逆转了DDP的凋亡耐药与改变Bcl-2/Bax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在大鼠前列腺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雄性健康8周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去势组)和C组(去势+睾酮替代组).每组10只分别测定血睾酮水平,脉冲式电流刺激盆神经收集前列腺液,测量前列腺液重量,计算前列腺湿重与体重比,免疫组化检测AQP1、AQP3和AQP4的表达及细胞定位,免疫印迹检测AQP1、AQP3和AQP4蛋白的表达.结果 B组大鼠血睾酮水平[(13.07±1.83)nmol/L]较A组[(92.37±16.23) nmol/L]显著减低(P<0.05),B组前列腺液分泌[(1.14±0.14)mg]较A组[(13.57±2.72)mg]显著减少(P<0.05),B组前列腺湿重与体重比(0.27±0.12)较A组(1.91±0.07)显著降低(P<o.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QP1主要在大鼠前列腺间质的小动脉、小静脉壁表达,AQP3主要在前列腺腺泡上皮细胞膜表达,AQP4则更多的在腺泡上皮靠近基底膜处表达.免疫印迹结果显示,B组AQP1和AQP3的表达较A组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中AQP4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AQP1可能与前列腺的生长发育过程有关,AQP3和AQP4可能与前列腺分泌功能有关,雄激素降低后前列腺液分泌减少与AQP3的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吖啶橙/溴化已啶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分别测定与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5mg/L、10mg/L、20mg/L)作用12、24、48h后hUVEC的增殖率,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与不同浓度C反应蛋白作用24h后的细胞早期凋亡率及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C反应蛋白浓度的增加,hUVEC的MTT值逐渐降低,而细胞早期凋亡率则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24h后高C反应蛋白组MTT值明显下降(P〈0.05),而细胞早期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内皮细胞在高C反应蛋白作用24h后,bcl-2蛋白表达减弱,bax蛋白表达增强,它们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可能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GD肽对分离纯化后的胰岛活性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成两组:1640组和RGD组。采用Fi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胰岛,浓度分别为:27%、25%、23%、20.5%和11%。1周后,用丫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染色观察RGD肽对胰岛活性的影响。胰岛素分泌功能检测:采用放免法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SI)。流式细胞仪检测:caspase-9和磷酸化Akt阳性细胞比例,观察RGD肽对caspase-9及Akt的影响。结果采用改良梯度离心法,平均每只大鼠可获约600IEQ~700IEQ胰岛,YO/EB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刚分离后胰岛活率〉95%。1640组培养1周后胰岛分泌指数为1.64±0.28,RGD组胰岛分泌指数为2.28±0.16,较1640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胰岛1640组培养1周后,激活的caspase-9为(22.66±3.56)%,RGD组激活的caspase-9为(10.54±1.96)%,较1640组明显降低13%,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RGD对Akt磷酸化的影响,胰岛1640组培养1周后,Akt磷酸化占(31.47±4.08)%,RGD组磷酸化Akt占(61.054±6.03)%,较1640组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GD可通过Akt/PKB的磷酸化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一种适宜人淋巴细胞生长的天然培养基。方法:在冰冻漏出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小牛血清为实验组的培养液,以培养基RPMI 1640作为对照组,体外常规培养25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分裂相质量、有丝分裂指数等指标无显著差异;不含血清的漏出液与含血清的漏出液比较,淋巴细胞转化率、分裂相质量、有丝分裂指数等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不添加血清的漏出液更适宜淋巴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12-脂氧化酶(12-LOX)对胃癌细胞中P21、bcl-2及磷酸化ERK1/2(p-ERK1/2) 表达的影响及与ERK1/2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 胃癌细胞AGS常规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24 h至对数生长期,改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24 h加入干预药物.P2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抗辐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株L02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照射组和照射+NAD+组。对照组细胞不予照射,直接加入不含NAD+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照射组细胞照射后加入不含NAD+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照射+NAD+组细胞照射后加入含有NAD+(终浓度1 g.L-1)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NAD+对受照射L02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以及凋亡相关蛋白p53、bax、bcl-2阳性表达率和各周期细胞含量;采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3活性。结果细胞受照射后加入NAD+能够对抗X射线照射对L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生长活性较照射组细胞活性显著提高;L02细胞在受照射后p53、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调,Caspase-3活性增加,而且细胞周期表现为G1期阻滞;受照射后加入NAD+,则p53、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表达增加,Caspase-3活性下降,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NAD+可对抗L02细胞的X线辐射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p53、bax与上调bcl-2表达以及抑制Caspase-3活性,抑制受照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温阳利水方水提物对脾肾阳虚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致小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2015年2—3月,选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首次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MN、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anti-PLA2R)阳性、脾肾阳虚的患者28例,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同时间段,采集健康志愿者30例清晨空腹静脉血。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5%、7.5%、10%)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小鼠永生化足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构建脾肾阳虚IMN血清损伤足细胞体外模型。根据CCK-8检测结果,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2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4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和8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共5组,依次予10%健康志愿者血清+RPMI-1640培养基、10%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RPMI-1640培养基、10%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RPMI-1640培养基+2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10%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RPMI-1640培养基+4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10%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RPMI-1640培养基+8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分别孵育24 h和48 h。通过细胞免疫荧光观察足细胞骨架蛋白F-actin、qRT-PCR检测Caspase-3 mRNA。结果 RPMI-1640培养基组和RPMI-1640培养基加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7,P>0.05)。20、40、60、80、100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OD值低于0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P<0.05)。10% IMN血清组OD值低于对照组、5% IMN血清组、7.5% IMN血清组(P<0.05)。10% IMN患者血清,可破坏足细胞骨架蛋白结构,F-actin表达减少,与细胞轴方向不一致,部分断裂,排列紊乱,细胞回缩。孵育24 h和48 h后,与模型组相比,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F-actin表达增多,纤维断裂和排列紊乱情况均有所改善。孵育24 h,模型组Caspase-3 mRNA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孵育48 h,模型组Caspase-3 mRNA高于正常对照组、2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8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P<0.05);孵育48 h,8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Caspase-3 mRNA低于2、4 mg/ml温阳利水方水提物组(P<0.05)。结论 温阳利水方水提物可改善脾肾阳虚IMN患者血清致小鼠足细胞骨架蛋白F-actin重排,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 mRNA的表达,发挥抗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16.
尿毒血清对HK-2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血清对人肾上管上皮细胞侏(HK-2)增殖和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在HK-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正常人血清及不同浓度的尿毒血清,采用四氮甲基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HK-2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采用消化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换算成总胶原分泌量。结果5%-20%浓度尿毒血清组A490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0%-20%浓度尿毒血清组G1期细胞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1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不同浓度尿毒血清组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各浓度尿毒血清组羟脯氨酸和胶原蛋白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且随着尿毒血清浓度的升高而增高。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蓄积的尿毒症素可能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从而加速肾小管一间质纤维化进程,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恶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对经PMA活化的THP-1细胞MMP-2及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THP-1细胞悬浮生长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细胞密度达5×105·ml-1时用于实验。THP-1细胞经PMA刺激24h(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后,细胞进行无血清化处理12h,继而加入不同剂量的A771726(5ug/mL、15 ug/mL 、45ug/mL),干预24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MMP-2、MMP-9 mRNA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MMP-9的活性。结果 细胞经不同浓度的A771726(5ug/mL、15 ug/mL 、45ug/mL)处理后,MMP-2、MMP-9 mRNA表达量均有下降(P<0.01) 。中、高剂量的A771726(15 ug/mL 、45ug/mL)可降低PMA活化的THP-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MMP-9活性(P<0.01)。结论 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可以降低经PMA活化的THP-1细胞MMP-2及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于霞  郑磊  蔡贞  熊石龙  王前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8-10,114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生长的影响,探讨内皮细胞的最佳体外扩增培养条件。方法取健康产妇分娩后脐带,用胶原酶Ⅰ消化后得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传代培养时则分别采用RPMI-1640培养基和EGM-2培养基,倒置显微镜观察两种培养条件下细胞的生长状态,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生长周期,对比培养效果。结果 EGM-2组内皮细胞生长良好,2d后贴壁生长的细胞可达90%。EGM-2组S期细胞比例为(29.07±1.48)%,RPMI-1640培养基组S期细胞为(17.58±3.4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GM-2培养基更适合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传代扩增培养。  相似文献   

19.
TGFα对胃癌细胞cyclin E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TGFα对胃癌细胞cyclinE和D1表达的促进作用,为研究TGFα促胃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①细胞体外培养,用无血清RPMI-1640阻断法进行G0/G1期同步化,用碘化丙啶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同步化率;②细胞经G0/G1期同步化后,给予2.5%低浓度血清+RPMI-1640培养处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分别加入10、30、50μg/L TGFα处理,均作用5h;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yclinE和D1的表达情况。结果 细胞经无血清RPMI-1640阻断法处理,其G0/G1期的百分率由常规培养的54%上升到72%;加入TGFα处理后,细胞cyclinE和D1表达均显著高于单用低血清培养(均P〈0.001),并随TGFα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当TGFα浓度为50μg/L时,两者的表达与单用低血清培养比,分别增加了25.18%和27.52%(均P〈0.001)。结论 TGFα可显著促进胃癌细胞cyclinE和D1的表达,从而发挥其促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Ec)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对受损EC的影响。方法 将正常EC条件培养基、联胺诱导EC的条件培养基分别作用于正常EC和受损EC,检测其总抗氧化能力、CD106及SOD的表达。结果 联胺诱导EC条件培养基对损伤EC的总抗氧化能力有上调作用,对黏附分子CD106的表达有下调作用。而对SOD的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 EC受到联胺脂质过氧化损伤时,其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能上调损伤EC的总抗氧化能力,下调EC黏附分子CD106的表达,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EC自身抗外来伤害的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