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及电极阻抗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61例,根据电极类型分为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26例与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35例,分别于术中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测定起搏阈值、V波振幅及电极阻抗。结果术后被动电极起搏阈值增高,主动电极起搏阈值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电极阻抗均下降,且主动电极组明显低于被动电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起搏阈值低、电极阻抗小,且起搏参数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主动固定心房导线的起搏阈值在植入时和随访期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临床观察应用主动固定心房导线后心房起搏阈值的变化。方法对植入主动固定心房导线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植入后即刻阈值、术后3个月、6个月及随后每6个月心房起搏阈值的变化。结果362例患者随访了6~52个月,植入术后发生心包积液1例,心房电极导线脱位2例。92例植入后即刻阈值偏高(1.5~2.5V),但随访期显示心房阈值逐渐降低,植入后3个月随访时心房阈值1.0~1.5V者26例,≤1.0V者336例;6个月时1.0~1.5V者26例,≤1.0V者336例,其后心房阈值稳定。结论主动固定心房导线应用后部分患者植入时阈值偏高,但植入后逐渐降低并长期维持在稳定水平,且植入术后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室螺旋电极旋出后即时、20 min及术后1个月随访的电极参数变化,探讨右室螺旋电极的参数变化规律。方法回顾分析植入右室螺旋电极患者依术中腔内心电图及参数测试调整电极固定部位,分别固定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及心尖部;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右室螺旋电极旋出后即时、20 min及术后1个月随访的电极参数变化。结果 1共入选57例均植入手术成功,其中电极固定于右室流出道26例,间隔部25例,心尖部6例,电极旋出后即时、20 min心尖部较间隔部及流出道起搏阈值明显增高(P均0.05);2电极旋出20 min后阈值下降30%左右;随后阈值又会缓慢渐渐升高,术后1个月接近于即时的阈值(P0.05),阈值变化在达到安全起搏范围内存在"两峰一谷"的曲线;3螺旋电极旋出固定后1个月较20 min后的阈值变化幅度和变化比例大(P0.05)。结论为保证术后长期的安全起搏,主动螺旋电极旋出前起搏参数满意而旋出后即时阈值增高时,也必须尽量追求电极旋出即时阈值达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方法将98例因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术简称主动电极组,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术简称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电极组电极操作曝光时间长于被动电极组;主动电极植入后即刻可以达到理想的起搏阈值,但比被动电极组要高;主动电极组导线阻抗比被动电极组小;两组的感知阈值无明显差别;主动电极组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随访1个月时,两组的起搏阈值无明显差异。术后主动电极组2例出现电极脱位、被动电极组未出现导线脱位。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是可行的、安全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置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对18例接受被动固定电极及15例螺旋电极置入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1,2周;1,2,3,6个月在平静状态下测定起搏阈值,A、V波振幅及阻抗。结果15例放置螺旋电极者,术后心房、心室阈值较术中下降(P<0.05);18例放置被动固定电极者,心房及心室电极术后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全部33例术中;术后A、V波振幅测定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阻抗较术中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至6个月电极阻抗稳定,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安置螺旋电极者起搏阈值较术中下降,安置被动固定电极组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而电极阻抗均较术中明显下降,长期随访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主动固定电极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入选62例接受主动固定电极置入的患者,将电极固定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33例作为流出道间隔组,右心室心尖间隔部29例作为心尖间隔组,分别于术中、术后48h和3个月测定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48h电极阻抗较术中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较术后48h明显下降(P<0.05)。流出道间隔组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较术中及术后48h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间隔组术中、术后48h及3个月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2组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起搏器置入术中主动固定电极起搏阈值在术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电极阻抗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入组195例具有植入起搏器适应证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RVOT间隔起搏组(A组)和翼状被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B组),两组中每例入选患者均分别行RVA和RVOT两个部位起搏测试,最后固定于相应的位置。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起搏参数、起搏QRS波宽度、手术成功率及起搏3个月、1年和2年后电极导线参数的变化。结果 A组99例,B组96例。两组起搏后QRS波宽度明显大于起搏前,B组起搏QRS波时限长于A组(176.46±24.54 ms vs 165.45±22.78 ms,P=0.001)。用于固定RVOT间隔部的曝光时间长于RVA。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相似,R波振幅术后2年内及两组间无差别。术中A组起搏阈值高于B组(0.71±0.30 V vs0.56±0.19 V),术后2年内起搏阈值两组内及组间无差异。术后3个月时阻抗下降,A组的阻抗低于B组并持续整个随访期间。术后2年内超声心动图参数组内及组间无差别。结论采用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进行RVOT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Fineline Ⅱ EZ,美国波科公司)植入术中及术后3个月参数变化情况,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5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单腔或双腔起搏治疗,心室起搏导线均选用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经左或右侧锁骨下静脉置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分别于导线旋入心肌即刻、旋入后5 min、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测试起搏参数:起搏阈值、导线阻抗和R波幅度,并观察术后有无导线脱位、导线穿孔、与经静脉有关的血栓形成及囊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 导线旋入即刻起搏阈值较高,5 min后明显下降[(0.76±0.22)V对(0.39±0.13)V,P<0.001];术后即刻阈值较旋入5 min后进一步下降[(0.35±0.10)V对(0.39±0.13)V,P<0.001].R波幅度在导线旋入后5 min测试较术后即刻降低[(12.70±4.94)mV对(8.94±4.07) mV,P<0.001].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导线脱位,无导线穿孔、囊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旋入心肌5 min后起搏阈值明显降低,故可常规于旋入5min后进行测试,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导线位置.固定螺旋主动固定导线在应用过程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的比较,评价RVOTS起搏的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心房颤动(房颤)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68例,随机分配到RVOTS组(n=34)和RVA组(n=34),RVOTS组将螺旋电极导线主动固定于RVOTS,RVA组将传统的翼状电极被动固定于右心室心尖部。分别记录每例患者术中X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15 min、1、6、12个月时电极导线测试参数以及是否有并发症发生;测量自身及术后起搏心电图的QRS时限。结果: RVOTS组术中X线曝光时间 (12.8±5.4)min较RVA组(9.5±2.1)min长(P<0.01),但随着手术熟练程度的增加,RVOTS组X线曝光时间逐渐缩短并接近RVA组;RVOTS组电极导线植入即刻起搏阈值与RVA组无统计学差异,导线植入15 min后及术后1、6、12个月时两组间起搏阈值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R波振幅及阻抗在术中及术后各时期均无统计学差异;RVOTS组起搏心电图的QRS时限较RVA组显著缩短[(146±16)ms vs. (155±13)ms,P<0.05];术中及随访期内无电极脱位、阈值增高、心肌穿孔及心包压塞等并发症。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进行RVOTS起搏安全可行,且心室激动的电同步性优于RVA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心室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将入选患者按植入电极分为螺旋电极组(n=50)和被动电极组(rt=50),测定两组术中,术后1周,术后1、2、3、6个月在平静状态下起搏阈值、V波电压及阻抗。结果螺旋电极组术后1周起搏阈值和阻抗均较术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起搏阈值、阻抗变化不明显;被动电极组起搏阈值、阻抗术后1周较术中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略下降(P〉0.05),术后6个月内保持稳定状态,术后两组间各时间点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V波电压测定值变化不明显(P〉0.05),各时间点V波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螺旋电极安全,脱位率低,术后起搏参数稳定,可用于长期稳定起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植入新型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中心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101例,分为新型导线组(n=25)和传统导线组(n=76),新型导线组患者植入Medtronic3830导线3根,5086MRI导线14根(包括心房、心室导线),Boston Scientific4471导线15根;传统导线组患者植入心室主动固定导线76根,心房被动固定导线58根,测量植入后各相关起搏参数,手术时间,曝光时间及心室导线过三尖瓣的次数,并常规随访。结果两组导线的阈值[(0.62-4-0.14)V、(0.63-4-017)V]、振幅[(1129±4.28)mV、(12.74±6.08)mV]、阻抗[(76768±132.73)Q、(815.14±182.46)Q]、电流[(077±0.19)mA、(0.85±0.33)mA]、斜率(2.46±1.07、2.844-1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起搏导线损伤电流[(6,83±1157)mV、(6.61±1187)mV]、植入手术时间[(44.204-4.65)min、(43.42±5.55)min]、曝光时间[(3.24±1.04)min、(3.33±1.05)min]、导线过三尖瓣次数(1.36±0.57、1.34±0.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种新型起搏导线植入时均未发生并发症,4471导线出现1例术后完全脱位。1年时随访两组导线的阈值、振幅、阻抗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结论新型起搏导线均符合起搏器植入要求,未增加手术时间和曝光时间,植入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将90例符合双腔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分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组(双螺旋电极组42例)与心房被动电极、心室螺旋主动电极组(单螺旋电极组48例)。观察2组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组均成功植入起搏器及起搏电极。双螺旋电极组中1例孕妇零射线下完成双螺旋电极及起搏器植入;4例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在左侧锁骨下完成双螺旋电极及起搏器植入。双螺旋电极组和单螺旋电极组的手术时间及射线时间无显著差别,双螺旋电极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4.2±1.5)h vs(56.3±22.5)h,P0.05]。单螺旋电极组术中出现心房电极导线脱位3例,双螺旋电极组未见导线移位、心肌穿孔及心包填塞等情况。术后随访,2组均无电极脱落和起搏阈值升高。结论:心房心室双螺旋主动电极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安全可行,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射线时间,特别是应用于心腔结构异常和特殊患者,显著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植入起搏器患者的随访,了解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植入Medtronic Enpulse双腔起搏器的患者43例,于植入起搏器后的1、3、6个月分别程控随访,用人工测定法和自动测定法测定起搏器的心房输出阈值、感知和导线阻抗。结果:植入起搏器1、3、6个月后,随访时人工测定和自动测定的心房输出阈值分别为(0.60±0.26)V与(0.60±0.23)V、(0.55±0.19)V与(0.56±0.18)V、(0.58±0.20)V与(0.59±0.21)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心房感知度和导线阻抗的人工测定与自动测定间无差异。在心房自动起搏阈值测定过程中未诱发任何心律失常。结论:起搏器的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的临床应用是可靠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起搏导线放置在心尖部或流出道间隔部的难易程度.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40例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合并重度三尖瓣反流的患者,按随机表将其随机分成A组(拟行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B组(拟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术前测定所有患者右心室体部与流出道短轴缩短分数.术中记录2组植入心室导线的曝光时间和术中脱位情况.比较术中及术后3个月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心尖部起搏的阈值,感知、阻抗等电极参数.结果 A、B两组各20例,A组术中曝光时间显著短于B组[(113.5±33.8)s对(156.3±58.1)s,P=0.007],A组仅1例(5.0%)发生术中脱位,B组6例(30.0%)发生术中脱位,并行导线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间术中及术后3个月起搏导线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受试者右心室体部短轴缩短分数(FS)显著大于流出道(33.7%±5.4%对27.1%±4.4%,P<0.01).结论 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将心室导线固定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比心尖部更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体表12导联心电图判断主动固定电极固定的可靠性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56例患者,男37例,女19例,年龄55.73岁,平均65±9岁,符合永久性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右室电极采用流出道间隔部主动固定电极,12导联心电图,连接好肢体导联,而V,导联连接起搏电极远端,记录心内膜损伤电流,同时与美敦力公司2290型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的损伤电流进行对比。结果V,导联测定的损伤电流sT段弓背上抬振幅至少≥5mV1且高于R波振幅,持续至少5rain时,与美敦力公司2290型起搏器分析仪直接测量的损伤电流的可靠指标相一致。螺旋电极旋出15min后,最后测定起搏参数,均符合起搏阈值≤1.0V、阻抗300~1000Ω、R波振幅≥5.OmV156例患者中,除3例右室流出道植入失败,被迫改为心尖部起搏外,另53例临床3个月随访发现,无一例电极脱位。结论12导联心电图机V1导联测定的损伤电流,可以作为起搏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可靠性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具有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起搏器在病窦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18例病窦综合征患者置人具有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起搏器(Enpulse系列7例,Sensial系列5例,Adapta系列6例),于置入时,置入后1周、1个月、6个月采用起搏分析仪及体外起搏器程控仪测定心房起搏阈值和阻抗,利用ACM进行术后阈值和阻抗的动态观察。结果测定的心房阈值与ACM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起搏阈值均〈1.0V,心房起搏阈值于置入1个月后有下降趋势,阻抗未见明显变化。预期使用寿命6个月时测定为(8.7±2.4)年。结论病窦综合征患者置入具有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的起搏器心房起搏安全有效,起搏器预期使用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在植入操作时间、起搏参数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40例因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成人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行起搏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房间隔组20例,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低位房间隔起搏;右心耳组20例,采用被动固定翼状电极行右心耳起搏.对比两组电极植入操作时间,电极植入时、术后1个月、3个月的起搏参数(阈值和阻抗).结果 房间隔组与右心耳组比较,心房电极植入操作时间和起搏参数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具有相似的电极植入操作时间以及相同的起搏参数,为临床起搏治疗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edtronic3830主动固定电极在右房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44例需行DDD起搏的患者分为两组,房间隔组22例采用Medtronie3830主动固定电极,右心耳组22例采用Medtronic4574或stJude1642被动电极。通过比较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中术后起搏参数、术后并发症来评价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结果与右心耳组相比,房间隔组的植入时间和曝光时间稍有延长,两组的起搏参数及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房间隔组心房激动时间明显短于右心耳组[(94.6±30.8)msV8(135.5±20.3)ms,P〈0.05]。结论房间隔起搏安全可行,但操作难度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