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与延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小腿损伤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治方法,分析诊治延误原因。方法本组小腿损伤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3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8例,年龄8~66岁,平均29.7岁,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及时应用whiteside针刺测压装置监测,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或彩超检查确诊后即时切开减压21例,保守治疗后减压12例。结果及时减压组优良率约90.48%(19/21),保守后减压组优良率约41.67%(5/12),随访6个月至7年,平均3.3年,其中1例后期形成慢性窦道骨髓炎,2例骨不连接再次植骨加内固定而治愈,4例截肢后安装义肢,足下垂、轻度膝、踝关节僵硬4例:26例血液循环及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诊断、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切开减压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手部挤压伤并发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减压同时骨折内固定治疗手部挤压伤并发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43例手部挤压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取早期手术松解肌筋膜室,充分暴露内在肌减压,同时对有骨折的行内固定术,术后辅以早期康复锻炼。结果:43例病人随访时间2~18个月,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为优33例,良7例,差3例,总优良率93%。结论:早期切开减压(同时对有骨折的行内固定术)是治疗手挤压伤并发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一种疗效满意的方法,早诊断和早治疗可以提高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失误病例,探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以降低致残率、致死率。方法:21例小腿及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予深筋膜切开减压术和(或)截肢术,术后常规予抗感染、扩血管、对症及支持治疗。结果:17例患者截肢,1例患肢保存完好,功能良好,3例有严重功能障碍。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疗关键是早期诊断、密切观察、早期彻底减压,以降低致死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2001年以来小腿外伤后防治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350例,男280例,女70例,年龄15~51岁。病因和种类:挤压伤210例,撞伤50例,砸伤90例。胫腓骨骨折经手术治疗310例(其中小腿上段骨折73例,下段骨折80例,中段骨折50例,中下段骨折107例)单纯软组织损伤未经手术者40例。经观察342例未发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8例出现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其中7例经过临床观察,及时切开减压,1例由外院转入时已出现左膝以下肌肉坏死、液化,入院当天,立即给予截肢。  相似文献   

5.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创伤常见的一种合并症,如果未能正确诊断和恰当治疗,就可出现肢体挛缩畸形,甚至肢体坏死等严重后果。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常见的部位是在前臂屈侧及小腿前方,前者称福尔克曼(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可出现爪状指畸形,以至影响功能[1]。故早期诊治、细致护理尤其重要。我院2011年8月收治一例右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发生骨筋膜综合征的患儿,经及时切开减压手术治疗及细致的护理,效果满意。现将骨筋膜室综台征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31例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即术前早期动态监护、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结果随访6~18个月,6例保守治疗患者关节功能和肌力基本恢复,骨折均愈合良好;25例行筋膜切开减压术患者中截肢1例,切口延期愈合、患肢功能部分丧失1例,其余均恢复良好,无后遗症。提示早期护理干预是提高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对31例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即术前早期动态监护、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结果随访6~18个月,6例保守治疗患者关节功能和肌力基本恢复,骨折均愈合良好;25例行筋膜切开减压术患者中截肢1例,切口延期愈合、患肢功能部分丧失1例,其余均恢复良好,无后遗症.提示早期护理干预是提高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筋膜间室综合征如处理不及时,将造成肢体残废。对68例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早期行筋膜切开减压术,无一例肌肉挛缩及神经损伤,效果良好。早期诊断及筋膜彻底切开减压是治疗筋膜间室综合征最佳疗法。  相似文献   

9.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自 1994~ 1999年共收治创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 83例。早期行筋膜室切开减压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时采取的重要手段。文中重点阐述了应用新的医学护理模式后 ,针对 83例患者的个体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的护理监护 ,重视和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外固定架治疗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伊利扎洛夫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折合并骨筋膜窜综合征的办法及疗效。方法对45例临床确诊的胫腓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例,施行切开减压及伊利扎洛夫外固定架固定。并对治疗结果进行临床比较和疗效分析。结果术后3~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元骨筋膜宝综合征的后遗损伤。优良率100%。结论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可使切开减压与骨折固定一次完成,缩短病程,减少治疗风险及经济负担,且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地震伤致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伤员中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救治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39例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行早期抗休克、外科创伤处理、内科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抗炎、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了动态的病情观察、制订了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绝大多数病人获得临床治愈。[结论]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除早期抗休克、骨筋膜室切开减压、血液透析等内、外科综合治疗外,正确的护理措施和适时的功能锻炼是减少地震伤员残疾,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1例胫腓骨骨折合并动脉损伤患者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合并动脉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在605例2001年10月至2005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中,伴有月国动脉、胫前和(或)胫后动脉损伤的21例患者资料。结果月国动脉损伤14例(66.7%),其中4例伴月国静脉损伤;胫前动脉4例(19.0%),其中2例伴胫前静脉损伤;胫前胫后动脉3例(14.3%),其中伴胫前、胫后静脉损伤各1例。血管吻合术11例,取栓加血管修补术5例,自体大隐静脉移植1例,人工血管移植3例,单纯胫前动脉残端结扎止血1例。最终8例(38.1%)患者保肢成功,13例行二期截肢(趾)手术。截肢(趾)组13例患者均于骨折固定术后48h内发现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肤色泽改变,与保肢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例患者行骨折固定前发现伴有骨筋膜室综合征于术中减压,另有2例术后预防性切开减压,其中3例最终保留患肢。结论对于胫腓骨骨折,特别是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需警惕伴行动脉损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合并重要动脉损伤的胫腓骨骨折,及时重建血管并处理骨筋膜室综合征,对患肢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背景: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后往往出现肌肉膨出体外、大量组织液渗出导致肌肉创面不新鲜、易发生感染等不利于患者恢复,应用封闭负压引流可以保护创面,避免局部毒素入血。目的:观察基于自主研发的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切开减压后采取自愿的原则,给予基于自主研发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合成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和常规切开减压敷料包扎治疗。观察治疗后3d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及肉芽颗粒的新鲜度。结果与结论:采用自主研发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合成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后均能明显保护患者的肝肾功能,肉芽组织颗粒的新鲜度为满意,优于常规切开减压敷料包扎组(P〈0.05)。采用合成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组打开封闭负压时部分患者出现周围区域水泡。提示自主研发新型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能有效引流,避免患者毒素入血保护肝肾功能,同时肉芽组织颗粒的新鲜度满意,可为后期植皮提供良好的组织创面,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7例地震伤儿童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和护理,探讨其合理的判断指标及治疗护理措施。早期密切观察患肢肿胀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四肢末梢血氧饱和度检测,对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2例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予抗炎、半量甘露醇加β-七叶皂甙钠脱水消肿治疗;16例肢体骨折患者及时予石膏托或支具外固定。结果22例治疗成功保住了患肢;4例截肢(1例膝下、3例膝上);1例死亡。认为对儿童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进行早期密切观察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患肢末梢血氧饱和度检测是一个可靠、直观、可行的判断指标;早期半量甘露醇加β-七叶皂甙钠脱水消肿、积极抗炎、配合支架外固定等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微小切口减压在急性下肢动脉损伤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2008年11月-2010年10月对22例(23条肢体)急性下肢动脉损伤术后并发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施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微小切口减压术。结果:23条肢体中17条减压创面肉芽新鲜,13条肢体肿胀明显消退,Ⅱ期行减压切口缝合术;6条肢体经再次清创后以VSD材料覆盖,再次负压引流后肉芽新鲜,行减压切口缝合术;缝合创面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和植皮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微小切口减压能有效预防急性下肢动脉损伤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降低创面感染风险,促进创面修复,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小腿骨折并发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组选取40例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切开减压以及VSD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切开减压及传统换药治疗。结果实验组在感染发生率、截肢发生率、肿胀消退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可以有效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口部位感染,促进切口愈合,降低住院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foot as a result of a calcaneal fracture has received only occasional consideration in the recent Emergency Medicine literature, yet it remains a challenging diagnosis to make. The devastating consequences of untreated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foot include clawing of the lesser toes, stiffness, chronic pain, motor weakness, neurovascular dysfunction, and fixed deformities of the foot. In addition to decreased quality of life, this also leads to lost time at work and lost wages. Calcaneal fractures can lead to devastating long-term disability that is often permanent and life-altering for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this injury. Approximately 10% of patients with these fractures develop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foot. The pathogenesis of calcaneal fractures is well recognized, and the surgical treatment techniques continue to evolve.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case report are to increas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physiology of compartment syndrome and its short- and long-term consequence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diagnose compartment syndrome, and to emphasize the need for emergent surgical treatment. Case Report: A 37-year-old man sustained an isolated comminuted, extra-articular calcaneus fracture that resulted in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foot. The diagnosis required measurement of several compartments in the foot. He subsequently received emergent operative decompression and experienced a positive outcome. Conclusion: Diagnosis of compartment syndrome of the foot is a clinical one, and diagnostic tools such as radiographic imaging and compartment pressure monitoring can help confirm the diagnosis.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long-term sequelae of this injury and to involve a specialist early in the decision-making and treat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OCS)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在345例毒蛇咬伤病例中,有27例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按其中性别、年龄、伤后就诊时间、伤情严重性、治疗过程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诊治延误、伤情严重程度及年龄均是OCS发生的高危因素。27例毒蛇咬伤并发OCS患者均行彻底切开减压,20例痊愈,6例遗留功能障碍,1例截肢。结论对毒蛇咬伤肢体伤情准确判断,早期诊断,及时充分减压,是对蛇伤并发OCS的最主要预防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观察准确,发现及时并采取有效措施,19例患者均未行手术治疗而控制病情,恢复健康,1例患者因小腿皮肤肌肉广泛坏死,行大腿中下段截肢。结论:对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先兆症状,预防酸中毒、高血钾、肾功能衰竭、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