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评价2008年至2010年西安市医疗机构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表的质量。方法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规范分级标准》和《WHO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级标准》对报告表的完整性进行评价;对报告表的基本信息缺项进行统计;评估新的和严重的ADR病例报告比例以及报告表提交的时效性等。结果护士填报的报告表完整性3或4级的占72.29%,显著低于医生和药师(分别为95.01%和98.52%);报告表基本信息的缺失主要存在于患者病历号/门诊号(30.55%)、联系方式(23.55%)以及药品商品名(8.19%);药师报告的新的和严重的ADR病例构成比显著高于医生和护士;护士在ADR发生后超过3个月才上报的比例最低(2.29%),其次是医生和药师(分别为4.16%和8.30%)。结论不同专业医务人员对ADR的关注角度以及对报告过程的掌握程度并不一致,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有针对性地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方法:采用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评估计分表》填表说明、积分表以及计算公式对四川省五个地区的ADR报表抽样进行质量评估与分析。结果:五个地区在每一类报表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上都存在不足,规范性方面体现在报告类型、关联性评价和ADR分析上,完整性方面体现在ADR的发生时间、终结时间和治疗措施上,没有一个地区在每一类报表中都做到完全合格。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宣传和上报人员的专业培训有利于较快提高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3.
222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质量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4年1-12月,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222份。现对222份报表的质量进行评价,以期引起广大医药工作者对ADR报告表填写质量的重视。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来源于2004年1月~12月我院各科室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22份ADR报告表。1.2方法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要求[1,2],制定出ADR报告表填写质量评价标准,并按其标准,逐项统计,进行频数分析,对其填写质量进行评价。1.3评价标准1.3.1具备评价标准第1~6项必需数据的报告确定为“具备必需数据”的报告。1.3.2按评价标准第…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107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表质量。方法根据我国ADR报告表(2004版)的填表要求,制定出ADR报告表填写质量评价标准,并按标准对报告表的填写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收集107份ADR报告表,13份为"数据完整"的报告,占12.24%;94份为"数据不完整"的报告,占87.76%。其中,缺项138次,平均每份报告表1.5次;填写错误63次,平均每份报告表0.7次;填写内容不完整46次,平均每份报告表0.5次。结论 ADR报告表质量差。建议建立和完善监测机制和岗位操作规程(SOP),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并进行ADR报告表填报的培训,逐步实施网络电子报表。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分析我院近6年上报的ADR报告。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共计390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并列表分析,逐项归纳总结。结果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共上报3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其中新的不良反应报告共计156例,构成比为40%。结论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较好,新的、严重的报告比例逐年上升,全院医护人员药物安全意识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始于 1997年 ,2 0 0 2年成立了以业务院长为组长 ,药剂科、医务科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ADR监测小组 ;建立了由各临床科室质管员、各病区护士长等组成的ADR监测网络小组。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制度 ,采用由医生、护士、药师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ADR病例 ,及时填写ADR报告表 ,由药剂科临床药师负责收集、整理报告并逐例初步审核 ,定期向院ADR监测小组汇报。现在已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线呈报系统 ,在网上及时呈报ADR报表。我院将ADR监测工作与药品再评价工作结合起来 ,如参与了双…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20):2784-2786
目的: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质量。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模式,收集医院ADR快速上报信息系统应用前后的ADR报告表,对上报数量、报告类型、时限及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系统应用后可实现快速上报功能,系统应用前后,上报总数由589份上升至748份,所有严重的ADR比例由6.28%提高到11.76%,报告质量评分由93.64分上升到98.36分,不超时报告占比由94.05%提高到9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ADR快速上报信息化系统有利于提高报告效率、保证报表质量、扩大监测网络覆盖面,可为药品安全科学评价和监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2):186-18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的总体质量,为进一步提高ADR报告质量、推进医院ADR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ADR报告,分别从报告类型、监测期内药品(新药)与监测期外药品(老药)ADR报告情况、报告人职业、报告科室、ADR临床表现和原始报表缺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2 295例ADR,其中已知一般的ADR报告例数最多,共1 943例(占84.66%),新的严重的ADR报告仅有20例(占0.87%);老药引起的ADR共2 136例(占93.07%);报告人职业以护士为主,共1 999例(占87.10%),医师和药师分别占7.28%和5.62%;上报科室以门诊注射室为主,共1 473例(占64.18%),手术和非手术科室分别占15.08%和15.16%;ADR临床表现以已知的常见症状为主,共1 938例(占97.48%),罕见症状仅占2.52%;原始报表缺项项目以相关重要信息、ADR过程描述和关联性评价为主,分别占81.92%、69.19%和57.08%。结论:我院ADR报告总体质量不高。应改变当前ADR监测药师的工作模式,深入临床进行ADR报表核实、宣传,提高ADR报告的质量,并建立ADR上报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临床药师对我院呼吸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根据我院呼吸科药品不良反应(ADR)报表,分析专职临床药师对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置的影响。方法:自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调取2006年4月-2008年3月ADR报告,对呼吸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前后的ADR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前(第一阶段)ADR报表为8例,且均为一般ADR。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后(第二阶段)ADR报表增至43例,其中由临床药师上报的占67.44%,一般和严重ADR分别占72.41%和27.59%。51份ADR涉及的可疑药物以抗肿瘤和抗感染居多,分别占39.22%和23.53%;静脉途径给药发生的ADR占总计的66.66%。结论:专职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常规工作后,提高了ADR的监测水平,有助于及时应对ADR,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度国家避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避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质量评估。方法对中心2009年收集的325例避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质量评分,对表格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进行分析。结果报告表评分在90分以上的占总数的58.46%。报告表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药品不良反应(ADR)过程描述不全、缺项漏项、ADR分析与关联性评价错误、未收到相关医学记录。结论避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总体质量较高,但仍存在一些共性的质量问题,需在日后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基层报告人员加强培训,以进一步提高报告表质量。  相似文献   

11.
我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民 《中国药事》2009,23(2):157-158
目的为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评价淮北市2006年、2007年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质量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结果与结论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正逐渐由报告体系向评价体系过渡。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质量,将是保证其顺利过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A multidisciplinary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committee consisting of pharmacists, nurses, and physician was formed. The committee developed an ADR Reporting Form and a 24-hour ADR Reporting Hotline to simplify ADR Reporting throughout the hospital. An ADR Newsletter and an extensive inservice education program was also implemented. Suspected ADRs are investigated by a pharmacist and presented to committee. A formal report is then forwarded to the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 Committee, as well as the clinical departments within the hospital.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ormalized multidisciplinary ADR committee was successful in generating 2.1 ADR reports per 100 hospital admissions. These ADRs were reported from a variety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相似文献   

13.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质量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评价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的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结果与结论质量完全合格的报表比例仅为15.18%,比例很低。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质量是保证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逐渐由报告体系向评价体系顺利过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我院14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寻找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上报的14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上报科室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9例ADR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4.0%(140例);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42.3%(63例);ADR病例多发于住院病房,占总例数的64.4%(96例);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最常见,占总例数的50.3%(75例)。结论:在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有利于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An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reporting program involving detection of charted ADRs by quality assurance nurses and data collection and causality assessment by staff pharmacists is described. The voluntary ADR-reporting mechanism used in a 900-bed, university-based hospital complex produced less than one ADR report per month. The newly implemented system depends on nurses to detect and report documented ADRs through concurrent chart review. Staff pharmacists are then responsible for follow-up chart review, data collection, and causality assignment based on two published algorithms. An inservice education program designed to increase the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ADRs was provided to the department of pharmacy and the quality assurance nurses. The clinical staff provides quality assurance through weekly ADR committee meetings. Drug information center personnel complete the causality algorithms by using the data collected by the staff pharmacists. The ADR committee then compares the algorithm results of the two assessors. Discrepancies in scoring are evalua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 change in the system is necessary. An FDA report is generated if the staff pharmacist assessor and the drug information center assessor obtain results of "probable" for both algorithms. An ADR-reporting program that relies on quality assurance nurses to detect charted ADRs and on staff pharmacists to evaluate reported ADRs increased the average number of ADRs reported from 0.4 to 20 per month.  相似文献   

16.
李璇  刘红建  旷南岳 《安徽医药》2018,22(2):285-285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临床特点、规律和相关因素,提高ADR的监测和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某院2012年—2016年807例ADR报告.结果 807份ADR报告中,男性患者352例,女性患者45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ADR构成比较高,占52.8%;静脉滴注为主要给药途径,占74.29%;引起ADR频次较高的药物分别为抗感染药物(占比25.77%)、中成药(占比15.69%);引起ADR前10位药品的剂型大部分为注射剂,ADR报告中最多的药品是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是全身性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应注意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尽可能减少静脉用药,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用中成药制剂,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该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2年上报的120例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通过Excel表格,按照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与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方式ADR发生率最高(90%);抗肿瘤药物引起的ADR居首(35%),其次为抗感染药(15%);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系统损害最常见(35%);ADR主要由药师和临床药师报告(98%)。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和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药品、发生机制、高危因素、防治措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上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药品不良反应,根据《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确定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并对怀疑药品、ADR类型、发生时间、住院费用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共545例,其中42例为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急性肝衰竭、急性胰腺炎、急性肾衰竭、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引起严重ADR前3位的药品分别是对比剂、抗菌药物和抗肿瘤药物。涉及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46岁,住院时间平均41 d,住院费用平均273 015.39元,住院药物费用平均80 135.69元。5例既往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3例死亡,39例患者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医院应不定期开展医疗安全案例警示培训,重点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尤其是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发生万古霉素不良反应(ADR)的一般特点及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Pareto最优分析,对2009-2015年湖南省儿童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38例万古霉素ADR报告进行整理,从患儿年龄、性别、用药后ADR发生时间、合并用药、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万古霉素ADR的患儿中,男孩比例高于女孩(73.7% vs 26.3%);患儿年龄集中在1个月~2岁(79.0%);ADR发生时间主要在用药60 min以内(50.0%)和用药7 d后(21.1%);有27例(71%)用3种及以上药物联合治疗;ADR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反应(64.6%),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儿童万古霉素ADR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