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了解妇儿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9年各科室上报的ADR报告364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4例ADR报告中,女性(293例)多于男性(71例);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最多(占66.21%);涉及药品116种,主要由抗微生物药引起(占69.97%),其次是中药制剂(占10.46%);ADR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8.78%)、消化系统损害(22.39%)。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关注妇女和儿童的用药安全,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赵群  司继刚 《齐鲁药事》2011,30(1):57-59,61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安全信息。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收集到的1 879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79例ADR中,抗微生物类药物报告最多,占42.42%(797例),其次为中药制剂;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ADR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应加强ADR监测,特别是抗微生物药和中药注射液的监测,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2年1月1日至12月14日上报的36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类别、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各器官系统涉及的药品、因果关系评价、转归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方式ADR发生率最高(51.73%);心血管系统药物引起的ADR居首(34.10%),其次为抗肿瘤药(16.76%),第3位为抗微生物药(13.00%);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常见(28.71%);绝大多数发生ADR的患者能痊愈(33.24%)和好转(56.94%)。结论加强ADR监测和报告,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统计分析,发掘警戒信号,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选取上海市宝山区2010年1~6月份上报的新的严重的ADR报告表405例,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方法,从多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5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192例(47.1%);引起ADR的药品主要是中药制剂156例(37.8%),抗微生品药140例(33.9%);用药途径中静脉注射239例(57.7%);ADR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皮肤和神经系统,分别占34.1%、22.3%和20.9%。结论 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包括患者年龄、药品种类和给药途径等,特别要重视中药制剂和抗微生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表现也呈现多元化,应加强ADR的监测,科学合理用药,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和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上报的1 080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发生ADR时的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ADR强度分级及ADR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80例ADR报告共涉及药品225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有63例(54.07%),其次为中药制剂,有38例(12.40%);主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1 012例(93.7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582例(48.22%);所有报告中多数为一般的不良反应,1 028例,占95.19%;ADR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规范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6月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448份ADR报表,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给药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48份ADR报表中,共涉及药品77种,其中涉及抗微生物药33种,抗微生物药所致ADR居首位(348例,77.7%);ADR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334例,74.6%),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29例,6.5%);以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最常见(405例,90.4%);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绝大多数ADR转归良好。结论医务工作人员应严格应用抗微生物和静脉用药,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减少ADR对患者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我院2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吕子涛  李连茂  崔恩臣 《中国药房》2009,(32):2535-253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与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上报的209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9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0类64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居首位,有137例(65.6%),其次是中药制剂,有41例(19.6%);主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有186例(占89.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28例(占55.9%)。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6,(1):105-109
目的:分析沧州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年12月15日—2013年12月15日间上报的569例ADR报告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表格,按照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性别、年龄、级别和给药途径、药品类别、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各器官系统涉及的药品、因果关系评价、转归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为最高(52.90%);心血管系统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为29.17%,其次为抗肿瘤药为23.90%,再则为抗微生物药为11.42%;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为最常见(40.77%);绝大多数(40.07%)发生ADR的患者能痊愈和好转(51.32%)。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和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367例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2015年上报至广东省ADR监测中心的367例ADR报告中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涉及药品种类、抗微生物药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7例ADR中,涉及药品69种,其中抗微生物药32种(占46.38%)。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6.84%。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等反应。结论:临床应控制抗微生物药的使用,避免多种药物联用,加强ADR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2例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药品的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22例(52.4%);中药制剂引起的ADR10例(23.8%);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69.0%(29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66.7%(28例)。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集的194例ADR报告,分别就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信息、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给药途径、ADR报告类型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4例ADR报告中,共涉及药品97种,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有80例(占41.24%);男性(113例)多于女性(81例);有既往药物过敏史的患者12例(占6.19%);抗病原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最为多见,为27种,占28.13%,其次为中药制剂17种,占17.71%;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166例,占84.69%);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为最高(90例,占42.65%);严重ADR有8例。结论:抗病原微生物药、中药制剂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临床应加强ADR宣传、培训和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69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情况与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Excel2003软件,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上报的69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涉及9大类,共32种药品,其中依诺沙星和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报告例数最多,分别为141例(20.32%)和94例(13.54%)。结论: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庆亮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67-168,170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电子表格,对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收集上报的318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8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者ADR发生率较高,有117例(36.79%);涉及的药品中,抗微生物药和中药制剂引发的ADR最多,分别为136例(42.77%)、57例(17.92%);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有212例(66.67%);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有119例(35.42%)。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避免ADR的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格对我院2009-2011年收集上报的134例ADR报告申患者的性别、年龄、过敏史、ADR严重程度、给药途径以及引起ADR药物的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ADR的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4例ADR报告中,男性71例(52.99%),女性63例(47.01%);年龄最小16 d,最大96岁,年龄分布无差异性;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的ADR例次较高(119例);所涉及的药品中抗茼药物引起ADR例次较高(35例),其次是中药注射剂(33例);ADR临床表现以全身损害为主(38.01%),其次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1.27%);严重的ADR共5例(3.73%).结论:应重视抗茼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规范用药,尽量避免静脉用药.  相似文献   

15.
孟现奇  赵娜  左靖  张萍萍 《安徽医药》2017,21(10):1938-1942
目的 统计分析2016年该院儿童和孕产妇用药后产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特点,为该类特殊人群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6年上报的98例儿童ADR报告,利用Excel软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对该院2016年上报的3例孕产妇ADR报告进行病例讨论.结果 98例儿童ADR报告中一般不良反应96例(占97.96%),新的一般的不良反应2例(2.04%),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患儿最小年龄为1d,最大13岁,婴幼儿期(≤3岁)患儿65例(66.33%),占比最大;98例ADR均为静脉给药所致;共涉及24个品种,其中抗菌药物14个;以皮肤及附件损害(74例,75.51%)和消化系统损害(21例,21.43%)最为常见.3例孕产妇ADR报告中有1例严重ADR报告.结论 儿童和孕产妇生理结构特殊,应规范用药,加强用药监护,并做好该类特殊人群的ADR上报工作,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表现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2009年上报到山东省ADR监测中心的502份门诊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2例ADR报告中,抗菌药物所引起ADR最多,有109例(占21.71%);其次为中药制剂,有90例(占17.9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有278例(占55.38%)。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多数,有138例(占27.49%)。结论:医务人员应强化合理用药意识,开展和加强临床ADR监测,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我院3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4年~2008年收集到的39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经、ADR出现时间、ADR涉及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97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和10岁以下的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29.21%(116例)和16.88%(67例);涉及药品133种,抗菌药物居首位(30.88%),其次是抗肿瘤药;给药途经以静脉滴注为主(70.0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44.84%);严重的ADR有9例。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教育,慎用静脉注射剂,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216例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儿童用药情况,探讨药品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在2445份不良反应报告表中检索儿童用药后引发不良反应的病例,按患者性别、年龄、既往不良反应史、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结果等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45份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表中,216例属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病例,占8.83%。216例中71.76%的儿童使用抗茵药后引起不良反应;72.70%的患儿通过静脉给药;20.80%存在了合并用药现象;1.39%的患者使用儿童专用剂型;2例留有后遗症,1例死亡。结论:儿童用药,既有成人用药的普遍性,又有儿童生理特点的独立性,临床需提高儿童用药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426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上报的426例ADR报告,对ADR病例的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种类、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占53.40%;给药途径方面,静脉给药占85.63%;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88例)最为常见;在中药制剂中,舒血宁注射液的ADR发生率最高,占43.42%;他汀类药物的ADR发生率在口服制剂申居首位,占28.33%.结论:应重视在ADR报告中发现的用药问题,并及时向临床反馈,合理选择溶媒,避免盲目联合用药,以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13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 年1-12 月1387例ADR 报告,分别对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ADR 因果关系评价、给药途径、引发ADR 的药品种类、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32 个科室19 类药物,抗感染药有983例,占70.87%.其中,ADR 发生例次排在前3 位的药物依次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20例,占15.86%),加替沙星注射液(158例,占11.39%),氟罗沙星注射液(127例,占9.16%).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引发ADR 51例,占3.89%,酶类及其他生化制剂引发ADR 50例,占3.81%.静脉用药引发1221例(88.03%);1387例ADR 主要涉及感觉器官和脉管系统(1071例,占60.85%),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365例,占20.74%).新的、严重的ADR 98例,占7.07%,其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8例,氟罗沙星注射液8例,注射用美洛西林2例,莫西沙星2例等.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充分了解该药物的作用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