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早期自然妊娠丢失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07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获得妊娠的患者547例,根据其妊娠12周时情况分为妊娠丢失组和妊娠持续组,回顾性比较分析2组患者中女方的一般情况、不孕病因;男方的精液检查情况、精子来源和助孕过程。结果:本中心新鲜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周期的早期妊娠丢失率为26.87%,临床流产率为16.45%。547例患者中女方年龄≥37岁患者的早期妊娠丢失率为46.7%,显著高于≤30岁的患者(27.2%)及30~37岁的患者(21.7%,均P<0.05);单孕囊组妊娠丢失率为35.0%,显著高于多孕囊组的10.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辅助生殖治疗后早期妊娠丢失相关风险因素依次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OR=7.025,95%CI为2.426~20.341)、女方年龄(OR=1.080,95%CI为1.006~1.160)、孕囊数(OR=0.042,95%CI为0.022~0.08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OR=0.904,95%CI为0.808~1.012)。结论:新鲜IVF/ICSI-ET周期的早期妊娠丢失率与自然妊娠流产率相似,早期妊娠丢失与PCOS患者的排卵障碍、女方年龄、着床孕囊数相关,高危患者在进行辅助生殖治疗前应积极治疗,尽早采取安胎措施减少妊娠丢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囊胚培养是否能够筛选出更加具有发育潜能的胚胎,降低胚胎的早期流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单纯输卵管因素或/及男性因素接受囊胚期与第3日卵裂期胚胎移植获得妊娠后患者的流产率。总周期数1 673个,其中新鲜胚胎移植周期(fresh embryotransfer)932个(囊胚移植139个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793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周期(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741个(囊胚移植211个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530个周期)。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无论新鲜胚胎移植组还是冻融胚胎移植组,囊胚期胚胎受孕后的早期胚胎流产率均低于第3日的卵裂期胚胎,并且囊胚移植和卵裂期胚胎移植的流产率均与妇女年龄呈正相关。结论:无论新鲜胚胎移植组还是冻融胚胎移植组,囊胚移植均比第3日卵裂期胚胎移植流产风险降低。年龄仍是影响移植后妊娠早期流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早期自然妊娠丢失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07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获得妊娠的患者547例,根据其妊娠12周时情况分为妊娠丢失组和妊娠持续组,回顾性比较分析2组患者中女方的一般情况、不孕病因;男方的精液检查情况、精子来源和助孕过程。结果:本中心新鲜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周期的早期妊娠丢失率为26.87%,临床流产率为16.45%。547例患者中女方年龄≥37岁患者的早期妊娠丢失率为46.7%,显著高于≤30岁的患者(27.2%)及30~37岁的患者(21.7%,均P〈0.05);单孕囊组妊娠丢失率为35.0%,显著高于多孕囊组的10.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辅助生殖治疗后早期妊娠丢失相关风险因素依次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OR=7.025,95%CI为2.426~20.341)、女方年龄(OR=1.080,95%CI为1.006~1.160)、孕囊数(OR=0.042,95%CI为0.022~0.08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OR=0.904,95%CI为0.808~1.012)。结论:新鲜IVF/ICSI-ET周期的早期妊娠丢失率与自然妊娠流产率相似,早期妊娠丢失与PCOS患者的排卵障碍、女方年龄、着床孕囊数相关,高危患者在进行辅助生殖治疗前应积极治疗,尽早采取安胎措施减少妊娠丢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引起宫内外同时妊娠(HP)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经辅助生殖助孕治疗后发生HP的69例(新鲜胚胎移植35例,冻融胚胎移植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期新鲜周期组临床妊娠6 616例,其中HP患者35例(0.53%);冻融周期组临床妊娠3 516例,其中HP患者34例(0.97%),冻融周期组中HP发生率与新鲜胚胎周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组与宫内双胎妊娠对照组和单纯异位妊娠对照组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G n用量、h C G注射日的血清E2值、孕酮值、内膜厚度、移植管距宫底距离、不孕类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组中有宫腔操作史46.37%(32/69),高于宫内双胎妊娠的26.25%(42/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中输卵管妊娠史有39.13%(27/69),高于宫内双胎妊娠的23.12%(37/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中获卵数、Gn用量、h CG注射日的血清E2值、孕酮值、内膜厚度、移植管距宫底距离、不孕类型对HP的发生影响不大,既往有输卵管妊娠史、宫腔操作史及冻融周期中人工周期治疗方案与H P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辅助生殖技术胚胎移植后输卵管妊娠高危因素及诊断.方法:对不孕症患者辅助生殖技术后输卵管妊娠者和同时期宫内单胎妊娠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卵管妊娠组既往存在输卵管病变者明显高于宫内单胎妊娠组(P<0.05);采用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ICSI)发生输卵管妊娠多于体外受精(IVF)治疗者(P<0.05);冷冻胚胎移植输卵管妊娠发生率较采用新鲜胚胎移植者更高(P<0.05);宫内单胎组胚胎移植后14天血β-HCG浓度要明显高于输卵管妊娠组(P<0.01).输卵管妊娠组B-HCG倍增时间明显长于宫内单胎组(P<0.01).结论:不孕症患者辅助生殖技术(ART)胚胎移植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高与输卵管病变有关.胚胎移植后测定β-HCG,结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后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ART治疗并获得临床妊娠的85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女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原因、异位妊娠史、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方式、胚胎移植类型、数目和期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因素对于AR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结果:8548例患者中,异位妊娠196例,异位妊娠率为2.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异位妊娠组盆腔输卵管因素、非男方因素、既往异位妊娠史、新鲜胚胎和D3胚胎移植比例均高于非异位妊娠组(P0.05)。将以上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输卵管因素(OR=1.524,95%CI 1.100~2.111,P=0.011)和D3胚胎移植是行AR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移植D6胚胎要比移植D5胚胎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低。进一步对盆腔输卵管因素进行分层分析,表明移植D5或D6胚胎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盆腔输卵管因素以及D3胚胎移植可导致ART后异位妊娠发生增加。囊胚移植,尤其是D6囊胚移植有利于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40岁以上女性采用全胚胎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替代新鲜胚胎移植作为超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首次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 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1863例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和1083例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临床相关因素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 结果 女性年龄超过40岁时,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新鲜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32.56% vs. 16.10%,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周期类型与临床妊娠密切相关,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对新鲜胚胎移植的妊娠优势比为2.49(95%CI 1.09~5.69,P<0.05)。 结论 年龄超过40岁女性采用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可获得比新鲜胚胎移植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早期妊娠胚胎停止发育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2月IVF-ET周期助孕临床妊娠后发生早期胚胎停止发育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IVF-ET后妊娠并正常分娩患者266例为对照。结果胚胎停止发育组短方案促排卵所占比例高于分娩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5),胚胎停止发育组年龄、促性腺激素(Gn)用量高于分娩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胚胎停止发育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早期妊娠胚胎停止发育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新鲜周期移植失败后冻融周期成功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长方案超促排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的1165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新鲜周期妊娠组830个周期与新鲜周期未孕而冻融周期妊娠的335个周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对2组间相关临床参数进行比较,将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检验。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在50%~75%之间(OR=1.876,P=0.006,95%CI 1.199~2.935)及E2水平≥75%(OR=1.952,P=0.002,95%CI 1.276~2.985)和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OR=0.882,P0.001,95%CI 0.824~0.944)是新鲜周期能否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HCG注射日血清E2水平上升明显和内膜厚度条件欠佳的患者,可建议放弃新鲜周期移植,采用冻融周期移植。  相似文献   

10.
胚胎移植12 491个周期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5至2007年间,12 491个胚胎移植周期(其中6832个周期为新鲜胚胎移植周期,5659个周期为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2.99%(2254/6832),活产率为25.75%(1394/5413),早期流产率为9.36%(211/2254),围产儿出生缺陷率为1.45%(25/1722).年轻(20~24岁)患者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高达42.25%(60/142).单纯男方因素不孕患者的临床妊娠率(40.10%,476/1187)明显高于单纯女性因素不孕患者(31.55%,1168/3702)和双方因素不孕患者(31.39%,610/1943);首次接受IVF-ET治疗者的临床妊娠率(34.63%,1831/5287)高于多次接受IVF-ET治疗者;常用的4种IVF-ET超促排卵(COH)治疗方案中,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超长方案和长方案治疗者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72%(30/58)和36.88%(489/1326),明显高于GnRH-a短方案(32.05%,1703/5313)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22.12%,23/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证实,年龄、获卵数和COH治疗周期数对IVF-ET治疗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治疗过程中,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为3.68%(321/8720),异位妊娠率为6.12%(138/2254),早期流产率为9.36%(211/2254).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38.08%,2155/5659),高于新鲜胚胎移植周期(32.99%,2254/68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胎妊娠率为27.70%(597/2155),早期流产率为8.96%(193/2155),异位妊娠率为2.23%(48/2155).结论 IVF-ET用于不孕症治疗,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助孕治疗方法;年龄、卵巢反应性是影响治疗结局的主要因素;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与新鲜胚胎移植周期比较,无明显差异,并可有效提高单次促排卵周期的累计妊娠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接受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治疗的卵巢功能正常患者的ABO血型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新鲜胚胎移植的2323例IVF/ICSI周期,根据血型分为A组(n=637)、B组(n=803)、O组(n=664)、AB组(n=219)。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应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患者血型与活产及临床妊娠结果的关系,同时控制混杂因素,估算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ABO血型组间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早产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孕龄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是临床妊娠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477(1.222~1.785)、1.255(1.057~1.490)。年龄是活产的危险因素,Gn总剂量、Gn天数是活产的保护因素,OR(95%CI)分别为1.380(1.145~1.662)、0.808(0.670~0.976)、0.763(0.614~0.946)。结论:卵巢功能正常接受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的IVF/ICSI助孕患者的ABO血型与妊娠结局无关。考虑如年龄、BMI、卵巢刺激持续时间、促性腺激素剂量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等多种混杂因素后,结果不变。这些结果需更大规模的队列研究或前瞻性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后早期妊娠丢失(包括生化丢失和早期流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诊断为PCOS并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患者,仅入选有优质胚胎可供移植的共453个周期(453例)的临床资料,除外低体质量组(BMI18.5 kg/m~2)的13个周期后,根据BMI分为3组:正常组(18.5 kg/m~2≤BMI24.0 kg/m~2)229个周期,超重组(24.0 kg/m~2≤BMI28.0kg/m~2)136个周期和肥胖组(BMI≥28.0 kg/m~2)75个周期。对3组的基础、代谢、早期的妊娠丢失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早期妊娠丢失的相关因素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正常组的LH值(11.45±5.95 U/L)高于肥胖组(8.64±4.34 U/L);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标在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间呈上升趋势,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接受优质胚胎移植后,肥胖组早期妊娠丢失率、生化妊娠丢失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超重组(P0.05),而种植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OS患者移植优质胚胎后,早期妊娠丢失与年龄、基础雄激素水平、BMI呈正相关(P0.05),与移植日内膜厚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BMI增高显著伴随着基础LH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标的异常,增高的BMI可能是导致胚胎质量良好的PCOS患者早期妊娠丢失(尤其是生化妊娠丢失)的独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不同月经周期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对术后行辅助生殖技术(AR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行ART的124例中重度宫腔粘连(IUA)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日月经天数,分为增殖期组(74例)和分泌期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分析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行ART患者的总临床妊娠率为63.7%;增殖期组与分泌期组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6%vs 58%,P0.05)。两组患者的流产率与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患者移植前子宫内膜厚度与宫腔粘连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为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日月经天数、患者年龄、不孕症类型与临床妊娠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IUA患者在子宫内膜增殖期与分泌期均可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行ART的妊娠结局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4.
子痫前期是严重影响母婴健康、造成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随着不孕症患者逐年增多,通过辅助生殖治疗获得妊娠的比例不断增加,子痫前期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多胚胎移植、冷冻胚胎移植、卵母细胞捐赠妊娠、着床期雌二醇峰值升高以及孕早期低浓度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而孕激素是子痫前期的保护因素。这些因素单一或联合作用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早期识别子痫前期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是降低子痫前期发病率、改善母婴不良结局的关键。综述辅助生殖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相关因素,为今后的辅助生殖妊娠围生期保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子痫前期是严重影响母婴健康、造成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随着不孕症患者逐年增多,通过辅助生殖治疗获得妊娠的比例不断增加,子痫前期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近年国内外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多胚胎移植、冷冻胚胎移植、卵母细胞捐赠妊娠、着床期雌二醇峰值升高以及孕早期低浓度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而孕激素是子痫前期的保护因素。这些因素单一或联合作用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早期识别子痫前期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是降低子痫前期发病率、改善母婴不良结局的关键。综述辅助生殖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相关因素,为今后的辅助生殖妊娠围生期保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辅助生殖技术后异位妊娠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后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情况及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接受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CSI)、冻融胚胎移植(F-ET)治疗后发生异位妊娠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RT治疗5141个周期获临床妊娠1176例的患者中异位妊娠82例,占6.97%(82/1176),其中输卵管妊娠72例,占临床妊娠的6.12%(72/1176),占总异位妊娠的比例为87.8%(72/82).因输卵管因素行ART共3101周期,发生异位妊娠63例,发生率2.03%(63/3101);非输卵管因素行ART 2040周期,发生异位妊娠19例,发生率0.93%(19/2040).3种ART方式(IVF-ET、ICSI、F-ET)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IVF显著高于ICSI和F-ET.结论:输卵管因素是ART后发生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孕症合并宫腔粘连(IUA)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宫腔镜检查的不孕患者,行IVF-ET助孕治疗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根据宫腔情况分为对照组:正常宫腔形态行IVF-ET助孕患者425例;IUA组:IUA经TCRA治疗后行IVF-ET助孕患者11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IUA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较低,流产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BMI、流产次数、粘连程度分组比较,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流产次数(≥3次)、粘连程度(中、重度)及BMI(≥24 kg/m~2)是影响TCRA术后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孕症合并IUA患者,TCRA术后行IVF-ET助孕治疗的临床妊娠率接近于正常宫腔形态患者,年龄、粘连程度、流产次数及BMI是影响术后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发生胚胎发育迟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1207个周期POR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发育迟缓组(n=372)和发育正常组(n=83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情况、临床妊娠、种植率及活产率等相关指标,并将胚胎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年龄进行归因危险度(AR)分析。结果:发育迟缓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发育正常组(P=0.026),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低于发育正常组(P=0.000)。两组患者按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和低龄组(<35岁),结果显示高龄患者发生胚胎发育迟缓的危险性高于低龄患者(χ^2=4.403,P=0.036),AR=5.5%。将发育迟缓组患者按妊娠结局分为未孕组和临床妊娠组,结果显示高龄患者移植发育迟缓胚胎患者不孕的危险性高于低龄患者(χ^2=6.193,P=0.013),AR=9.9%。结论:高龄(≥35岁)是引起胚胎发育迟缓及导致移植发育迟缓胚胎患者不孕的危险因素。POR患者移植发育迟缓的胚胎仍可获得一定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高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非PCOS患者新鲜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新鲜胚胎移植高AMH水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56个周期,根据是否合并PCOS分为PCOS组与非PCO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按移植结局将患者分为妊娠组及未妊娠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影响临床妊娠的因素。结果:非PCOS组的获卵数、2PN受精率高于PCOS组(P=0.048、P=0.03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低于PCOS组(P=0.031)。妊娠组患者的年龄、Gn总用量及Gn启动量均低于未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n启动量是临床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P=0.047、P=0.024)。结论:高AMH水平下,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能获得相当的妊娠率和活产率,PCOS患者发生OHSS的风险更高,适当降低Gn启动量可能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复融新鲜胚胎混合周期移植的妊娠结局,探寻改善高龄、反复助孕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研究所行常规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类型、数量,设置A组(新鲜周期移植D3新鲜胚胎1枚及D3冷冻复苏胚胎1枚,36个周期)、B组(复苏周期移植D3冷冻复苏胚胎1枚,62个周期)和C组(复苏周期移植D3冷冻复苏胚胎2枚,62个周期)、D组(新鲜周期移植D3新鲜胚胎1枚,62个周期)和E组(新鲜周期移植D3新鲜胚胎2枚,62个周期)。比较各组的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和流产率等指标。结果:5组患者中,混合周期患者的既往助孕周期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组的妊娠结局、早期流产率、流产率及新生儿出生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畸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能获得相对较高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结论:对于可利用胚胎数目较少的高龄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可依据情况建议其采用混合周期移植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