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贴雌激素对宫腔粘连患者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修复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皮贴组和口服组,术后分别给予雌激素皮贴4mg/d、戊酸雌二醇4mg/d。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血雌二醇浓度、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术后妊娠率。结果:两组用药前一般情况、宫腔粘连评分、血雌二醇浓度、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贴组用药后血雌二醇水平[(208.10±79.26)pg/ml]高于口服组[(169.90±51.40)pg/ml],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6.41±0.81)mm]高于口服组[(6.05±0.8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贴组的术后妊娠率高于口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术后使用皮贴雌激素能有效增加血清雌二醇浓度,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是一种高效、低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两种不同治疗方法预防再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妇产科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给予传统治疗(对照组),即宫腔放置宫内节育器+口服戊酸雌二醇,32例术后给予以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研究组),即每月重复宫腔镜检查+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口服戊酸雌二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改善、分离粘连次数及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分离粘连次数≥2次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分离粘连次数≥2次的例数少于对照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以每月重复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特别是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缩短子宫内膜恢复的时间,从而改善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COOK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对再次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重度宫腔粘连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医用几丁糖(30例),B组术后宫腔放置COOK球囊(30例),C组术后宫腔放置几丁糖加COOK球囊(30例),3组患者术后均人工周期修复内膜。术后2个月行二次宫腔探查,比较3组患者宫腔恢复情况、AFS评分改善率,半年后评估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二次宫腔探查时A组再次宫腔粘连率为63.33%,B组再次宫腔粘连率为60.00%,C组再次宫腔粘连率为33.33%,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AF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5.3±21.1)%、(55.5±21.7)%、(67.6±18.3)%,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月经改善率分别为66.67%,70.00%,93.33%,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放置COOK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宫腔粘连,改善月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宫腔冲洗引流在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方法不同分为3组:A组30例,术后放置二腔球囊导管引流,B组30例,术后放置三腔球囊导管+0.9%氯化钠液冲洗引流,C组26例,术后放置三腔球囊导管+抗生素冲洗引流。比较3组患者宫腔引流量、子宫内膜厚度、月经评分、宫腔形态、满意度、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3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评分、宫腔形态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后总引流液量、子宫内膜厚度、月经评分、宫腔形态改善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妊娠情况、满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后放置三腔球囊导管行冲洗引流相比放置二腔球囊导管被动引流更能有效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发生,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有效改善月经情况,采用0.9%氯化钠液或抗生素冲洗宫腔对比术后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综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描述宫腔粘连的综合管理模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模式的改变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科进行治疗并且完成随访的有生育要求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共75例,术前进行宫腔镜检查及AFS评分,并给予药物营养子宫内膜治疗2个月,再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术后2个月行宫腔镜二次探查,随访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模式的改变及妊娠结局。结果 75例患者平均年龄(32.05±5.06)岁,药物治疗后月经模式改善率为57.33%。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90.67%患者粘连程度降级,月经改善率92%,妊娠率49.33%,有效妊娠率72.97%。结论术前药物营养子宫内膜可以改善患者的月经模式及AFS评分,部分患者发生粘连的降级。目前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仍是重度宫腔粘连诊治的主要手段,术后最好在一年内妊娠,未妊娠者建议考虑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来提高术后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近期有生育要求并愿意治疗和随访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30例,术后放置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治疗;B组30例术后放置二腔球囊导管治疗。观察时间为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粘连率、内膜恢复情况、月经评分及妊娠率。结果:在二次宫腔镜探查时A组有效率为93.3%,B组为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粘连率分别为6.7%及16.7%。术后6个月A组内膜厚度及术后经量评分中位数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总引流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腔感染率、脱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相比普通二腔球囊,可降低患者再粘连率,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月经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芬吗通)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56例患者62个FET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内膜准备方案分为戊酸雌二醇(补佳乐)组29例(34个周期)和芬吗通组27例(28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激素水平、超排卵情况、用药量及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增幅和妊娠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基础激素水平、超排卵情况及用药后妊娠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均8 mm),分别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吗通组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幅(2.58±1.69 mm)大于补佳乐组(2.00±0.9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吗通组用药剂量(65.36±40.22 mg)少于补佳乐组(80.50±63.14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佳乐及芬吗通均可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内膜厚度,但芬吗通用药量较少且效果更明显,并可获得与补佳乐患者相似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应用生长激素(GH)的疗效,并检测中重度IUA患者与正常者子宫内膜GH受体(GHR)、雌激素α受体(ER-α)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采用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系统诊断为中重度IUA并行TCRA术成功分离,术后有生育要求并愿意随访的患者67例。根据术后是否使用GH,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5)和GH组(n=32)。术后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内膜恢复情况、AFS评分变化情况、月经改善情况、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再粘连率、术后6个月妊娠率。随机选择67例患者中18例作为粘连内膜组,另外选择本院同期非IUA患者18例作为正常内膜组,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中GHR、ER-α的表达差异。结果:(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GH组子宫内膜厚度更大(6.55±0.77 mm vs.5.46±0.46 mm),手术前后子宫内膜差值较大(2.77±0.81 mm vs.1.76±0.75 mm),AFS评分更低(1.34±0.31分vs.2.43±0.44分),AFS评分差值更大(6.69±2.15分vs.5.46±2.63分),月经改善有效率更高(87.50%vs.77.14%),宫腔形态恢复有效率更高(90.63%vs.8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粘连率和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GH组各自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AF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内膜组比较,粘连内膜组子宫内膜GHR表达更低(0.0125±0.0060 vs.0.0248±0.0072)、ER-α更高(0.1342±0.0680 vs.0.0588±0.02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应用于中重度IUA患者TCRA术后有积极作用,中重度IUA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中GHR、ER-α的表达水平有差异,为IUA术后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雌激素(戊酸雌二醇)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的辅助治疗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取90例宫腔镜下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成功施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术后宫腔留置Foley尿管水囊,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给予不同剂量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A组4 mg/d,B组8 mg/d,C组12 mg/d。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月经、宫腔形态、内膜厚度及对有生育要求者随访1年内的妊娠情况。结果:对于中度粘连,B、C组在改善月经、恢复宫腔形态及增加内膜厚度上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重度粘连,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1年内妊娠率分别为40.0%(4/10),33.3%(4/12)和35.3%(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度宫腔粘连,适当运用大剂量雌激素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加内膜厚度,预防再次粘连,且安全可行;但不必盲目增加雌激素剂量而相应增加药物的不良风险。对于重度宫腔粘连,大剂量雌激素未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且3组辅助治疗后均未有效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赵艳  陈圆辉  高云  张翠莲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10):754-758
目的:探讨冷器械联合周期性球囊扩张术治疗宫腔粘连(IUA)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5例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IUA的患者行冷刀分离粘连,术后继续每间隔1周进行球囊扩张术并联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治疗后行冻融胚胎移植。比较IUA轻度组(95例)、中度组(65例)及重度组(15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1)3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比治疗前增厚(P<0.01),3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IUA组子宫内膜的差值最大。(2)治疗后,共有163例(93.14%)患者恢复正常宫腔形态,12例患者行再次IUA分离术,其中轻度IUA组(97.89%)和中度IUA组(93.89%)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的比例显著高于重度IUA组(60.00%);轻度IUA组月经恢复正常的比例(84.21%)高于中度IUA组(66.15%)和重度IUA组(33.33%)。(3)人工替代周期准备内膜并行冻融胚胎移植后整体临床妊娠率为54.29%(95/175),继续妊娠率为40.00%(70/175)。3组间移植胚胎数目、胚胎类型、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联合周期性球囊扩张术有利于子宫内膜的改善,对于IVF助孕合并宫腔粘连的女性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尤其是轻度粘连者可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经皮雌二醇凝胶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宫腔粘连电切术(TCRA)术后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术后妊娠率。方法:将行TCRA的136例中、重度IUA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和实验组(72例)。实验组:TCRA术后第1天外用雌二醇凝胶2.5g/次,2次/d,连续21天,后10天加地屈孕酮10mg/d。对照组:宫腔粘连切除术后第1天口服戊酸雌二醇(补佳乐) 3mg/次,2次/d,连续21天,后10天加地屈孕酮10mg/d。结果:两组治疗后外周血E2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1浓度增高明显,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E1/E2比值比较,实验组血药浓度更稳定。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AF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更显著改善IUA类型(P0.05)。两组术后月经量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雌二醇凝胶用于中、重度IUA患者TCRA术后辅助治疗,血清E2血药浓度更稳定,可改善术后子宫内膜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辅助西药治疗宫腔粘连术后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行宫腔粘连术的患者209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04例与研究组105例。对照组仅给予黄体酮胶囊、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法治疗。对比两组宫腔粘连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宫腔粘连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7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月经恢复总有效率为84.77%,高于对照组的7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辅助西药治疗宫腔粘连术后月经不调,可促进月经快速恢复,降低宫腔粘连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补充雌激素对促排卵期薄型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将经B超监测有排卵发生但子宫内膜厚度7 mm的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C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又分成补佳乐组(CC+口服补佳乐)、芬吗通组(CC+芬吗通雌二醇片阴道用药)、联合用药组(CC+口服补佳乐及芬吗通雌二醇片阴道用药),观察内膜厚度增幅、类型、用药48 h后血雌激素浓度及妊娠率。结果:共纳入患者11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90例,其中补佳乐组28例,芬吗通组28例,联合用药组34例。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增幅分别为2.3±0.3 mm、2.1±0.2 mm、2.9±0.2 mm;A型内膜比例分别为53.57%、46.43%、67.64%;用药48 h后血雌激素浓度分别为1 141.5±246.4 pmol/L、1 220.3±247.7 pmol/L、1 746.8±247.3 pmol/L;妊娠率分别为14.29%、17.86%、26.47%,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8 h后直径15 mm的卵泡个数分别为1.1±0.5、1.2±0.5、1.2±0.5、1.1±0.5,对照组与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比例、用药48 h后血雌激素浓度、妊娠率均大于补佳乐组和芬吗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补充雌激素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血雌激素浓度,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胚胎着床,提高妊娠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防宫腔粘连隔离器(简称隔离器)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再粘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隔离器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维持宫腔正常形态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粘连评分≥5分)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隔离器组30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隔离器)和宫内节育器组30例(术后宫腔放置Tcu380宫内节育器),两组患者术后均行雌孕激素序贯治疗,4周后行二次宫腔镜探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宫腔粘连评分下降情况、月经改善情况、妊娠结局及放置后副反应,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结果:隔离器组患者的宫腔粘连评分术前(9.5±2.0)分,二次宫腔探查时(0.7±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节育器组术前(8.7±1.9)分,二次宫腔探查时(3.7±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隔离器组二次宫腔探查时宫腔粘连评分明显小于节育器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隔离器组和节育器组二次宫腔探查时宫腔粘连评分≥5分发生率分别为0(0/30)和43%(1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月经改善率分别为60%(18/30)和47%(14/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1)。随访2年,隔离器组和节育器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7%vs 43%,P=0.795)。隔离组和节育器组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3)天vs (5±2)天,P=0.078]。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发热、泌尿生殖道感染、过敏反应、腹痛、子宫穿孔、隔离器或节育器下移或脱落、带器妊娠等副反应。结论:隔离器用于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防宫腔再粘连无明显副反应,在维持术后宫腔正常形态及减少术后再粘连方面有独特优势,在术后月经恢复方面及妊娠结局的改善方面与节育器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黄体中期宫腔镜检查对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内膜功能恢复的评估。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宫腔镜中心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82例,术后于黄体中期(排卵后6~8天)行宫腔镜复查,宫腔形态恢复正常者根据宫腔镜下子宫内膜血管的形态和腺体开口分为内膜佳组与内膜差组。比较两组B超检查内膜厚度及分型,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随访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等。结果:1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复查宫腔形态满意72例,其中,内膜佳组49例,内膜差组23例。2内膜佳组排卵日、黄体中期B超检查内膜厚度分别为8.2±1.0 mm、8.0±0.8mm,较内膜差组7.1±1.2mm、7.0±1.0mm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膜佳组排卵日A型内膜率为24.5%(12/49),较内模差组4.3%(1/23)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黄体中期血E2、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佳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腺上皮ER表达及间质PR表达均较内膜差组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内膜佳组临床妊娠率及足月分娩率分别为59.1%(29/49)、55.1%(27/49),内膜差组分别为13.0%(3/23)、4.3%(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黄体中期宫腔镜内膜血管及腺体检查是一种较好的评估子宫内膜功能恢复的方法,对预测妊娠结局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球囊支架用于治疗宫腔粘连(IU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IU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宫腔镜术后分别放置子宫球囊支架和宫内节育环,均于术后第4个月月经后行宫腔镜检查时取出。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月经评分、美国生育学会宫腔粘连(AFS)评分、临床疗效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0%vs 28.0%,P0.05)。观察组的月经评分和AF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0%)和妊娠率(7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4.0%,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子宫球囊支架超长时间放置治疗IUA,可显著改善月经情况,促进宫腔形态恢复,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麒麟丸联合芬吗通对薄型子宫内膜厚度及类型、血流和妊娠率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76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经阴道给予芬吗通,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麒麟丸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3个周期后子宫内膜厚度、类型、血流、血雌激素(E2)浓度情况和治疗半年后的自然妊娠率。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3个周期后的子宫内膜厚度、类型、血流、E2浓度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自然妊娠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52.6%vs 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妊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类型、血流分别与本组中未妊娠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麒麟丸联合芬吗通治疗因子宫内膜薄而致的不孕,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提高治疗半年后的自然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重度宫腔粘连发生中的作用,氧化再生纤维素防粘连膜(ORC)预防再粘连的作用及其对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宫腔内置入宫内节育器(IUD)+ORC,对照组置入IUD。两组人工周期3个月后复查宫腔镜,观察疗效。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内膜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正常组织和粘连组织中TGF-β1表达量分别为3.33±0.73和5.73±1.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正常内膜及粘连组织中的TGF-β1表达,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粘连组织中TGF-β1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粘连的病例中,观察组的分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可能参与重度宫腔粘连的形成,使用ORC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再粘连的分度,并能下调TGF-β1。  相似文献   

19.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主要影响育龄妇女,导致月经改变并影响生育。宫腔粘连电切术能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宫腔形态,但术后如何促进子宫内膜生长,预防粘连复发,并获得生育仍是一大难题。子宫内膜基底层损失导致内膜硬化和粘连形成,影响子宫内膜功能的恢复,这可能是由于子宫肌层纤维化影响性激素到内膜组织的转运影响子宫内膜生长。因此,术后采用各种方法促进内膜血流,监测内膜厚度,为有生育要求患者的妊娠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的病因、诊断及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的疗效。方法:分析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粘连并行分离术的767例患者的病因,并随访术后月经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探讨其术后疗效及再次行胚胎移植后妊娠情况。结果:767例宫腔粘连患者中57.6%(442/767)有流产手术史,0.7%(5/767)有诊断性刮宫史,41.7%(320/767)患者无宫腔手术史。仅有14例宫腔镜检查前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内膜线中断或HSG检查提示宫腔粘连可能。767例患者中,周围型粘连占98.2%(753/767例),混合型粘连占1.8%(14/767);轻度粘连占13.8%(106/767),中度粘连占65.7%(504/767),重度粘连占20.5%(157/767)。粘连分离术后患者有效率达94.9%(728/767);手术的有效性与宫腔粘连的程度有关,粘连越重,效果越差(χ2=-9.45,P=0.000)。术后已行胚胎移植的421例患者中,临床妊娠率为52.0%(219/421)。结论:子宫内膜的机械损伤是宫腔粘连的主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大部分宫腔粘连为周围型粘连,超声和HSG诊断敏感性差。宫腔粘连的范围(程度)影响宫腔粘连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