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海桐果实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海桐果实进行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进行分离分析。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萃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α-蒎烯(72.38%),其次为γ-杜松烯(5.66%)、1-异丙烯基-3-异丙酯苯(5.21%)。结论:首次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海桐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为海桐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阿育魏实挥发性化学成分,为其挥发性成分分析提供新方法。方法:实验中以PDMS、CAR/PDMS、PDMS/DVB和DVB/CAR/PDMS为微萃取纤维头,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阿育魏实中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并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HD)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DVB/CAR/PDMS萃取纤维有效地萃取阿育魏实挥发性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γ-萜品烯(26.21%)、p-伞花烃(23.58%)、百里香酚(20.02%)。结论:HD和HS-SPME 2种分析方法共鉴定出22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挥发性物质组分一致。HS-SPME-GC-MS能快速地获得其组成成分,有利于提取易挥发性化合物,特别是对挥发性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可应用于阿育魏实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蕲艾籽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蕲艾籽挥发性成分,通过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采用SD-GC-MS法共分离出33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29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3.02%;采用HS-SPME-GC-MS法共分离出35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3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9.01%。通过这两种技术共同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共有11种,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β-侧柏酮。结论:SD与HS-SPME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两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将两者联用分析蕲艾籽挥发性成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顶空静态进样GC-MS分析羌活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顶空静态进样快速分析羌活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静态进样技术提取羌活挥发性成分,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结合保留指数双重分析。结果:通过GC-MS及保留指数双重定性,鉴定出羌活中24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α-蒎烯、β-蒎烯、3-蒈烯、D-柠檬烯4种成分约占羌活挥发性化学成分的82.6%。结论:顶空静态进样技术结合GC-MS及保留指数定性,可以方便、快捷地提供羌活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柿蒂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柿蒂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共分离出83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2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6.704%,其主要成分为己醛(6.465%)、植酮(4.647%)、氧化芳樟醇(4.361%)、壬醛(3.879%)、α-松油醇(3.768%)、2-茨酮(3.519%)、芳樟醇(2.966%)、水菖蒲烯(2.930%)等。结论:GC-MS联用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别柿蒂的挥发油成分,可为柿蒂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苗药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苗药大果木姜子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苗药大果木姜子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了49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55.45%,果实挥发油的产率为3.63%。结论主要成分为桉树脑(9.87%)、α-松油醇(6.69%)、龙脑(3.30%)、古巴烯(2.60%)、樟脑(2.45%)等。  相似文献   

7.
郑茜  韩柳  林美妤  冷蕾  李平亚 《医药导报》2013,32(6):786-788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清胃止痛微丸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清胃止痛微丸的挥发油成分,用GC-MS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以毛细管柱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分离得31个化学组分峰,并确定出其中2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数的90.78%。相对含量超过5%的成分有13β-甲基-13-乙烯基-7-烯-3-酮-罗汉松烷(相对含量14.785%)、9,12-亚油酸乙酯(相对含量7.293%)、棕榈酸乙酯(相对含量6.255%)、油酸乙酯(相对含量5.869%)、二十八烷(相对含量5.236%)和三十烷(相对含量5.155%)。结论清胃止痛微丸中挥发油成分主要包含13β-甲基-13-乙烯基-7-烯-3-酮-罗汉松烷、9,12-亚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取分析刺山柑种子中的挥发油.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种子中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其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 分离出7个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6.5%双-2-乙基己基一己二酸、12.5%1-甲氧基-4-(1-丙烯基)苯、6%异硫氰酸异丙酯6%、6%异硫氰酸异丁酯、3.5%6-甲基-5-庚烯-2-酮、1.4%苯甲醛、0.8%苯乙醛.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维药刺山柑种子中挥发油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太子参提取物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使用水蒸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太子参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中的化学组成。结果:太子参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中初步鉴定了3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亚油酸乙酯(28.70%)、n-十六酸(23.12%)、3-糠醇(5.51%)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初步鉴定了17种成分,主要成分为2-丙基呋喃(22.45%)、3-糠醇(19.78%)、3-乙基-3-甲基戊烷(19.47%)。结论: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太子参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岷当归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FE)和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岷当归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7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58.99%;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2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63.43%,相同成分13种。结论 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岷当归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该实验结果为了解其挥发性成分及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蒙药旋覆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蒙药旋覆花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方法:使用乙醚萃取浓缩、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旋覆花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采用 GC 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共鉴定出29个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0.35%,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16.30%,有6个化合物含量超过7%。结论:本方法快速方便,重现性好,适用于旋覆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2.
GC-MS和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分析白术中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白术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检测,利用化学计量学解析法(CRM)对重叠色谱峰进行分辨解析,并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从而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共分辨出了3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29个组分,占白术挥发油总量的95.93%,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2-(2-甲氧基)苯甲氧基苯酚、γ-芹子烯和3,7(11)-蛇床二烯等,它们占总挥发油的70.07%,而其他26个组分只占25.86%。结论结合使用CRM解析重叠色谱峰,比单独使用GC-MS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白术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与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肿节风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肿节风挥发性成分。结果:采用HS-SPME-GC-MS共分离出59个色谱峰,鉴定出4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8.47%;SD-GC-MS共分离出59个色谱峰,鉴别出38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0.04%;2种不同前处理技术共同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有11种。结论:HS-SPME与SD联合GC-MS适用于分析不同类型挥发性化学成分,将两种方法联用分析肿节风挥发性成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药甘松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法对甘松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对重叠峰和包埋峰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和选择离子法(SIA)进行分辨,同时计算各组分的程序保留指数(PTRI),用NIST质谱库对解析后的纯组分进行定性。结果定性分析出69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3.98%。结论GC-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法比单用GC-MS法定性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花蒿种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种子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39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52%。其中丁香烯环氧化物(8.99%)、丁香烯(6.89%)、1,6,10-Dodecatriene,7,11-di meth-yl-3-methylene-,(E)-(8.16%)和1,6-Cyclodecadiene,1-methyl-5-methylene-8-(1-methylethyl)-,[s-(E,E)]-(4.01%)等4种成分含量较高,约占鉴定出挥发油成分的47%。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视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细叶杜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细叶杜香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和人工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和鉴定了28种成分,占挥发油的84.66%。结论细叶杜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4-松油醇(30.23%),1-甲基-2-异丙基苯(16.58%)。枯茗醛(9.85%)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产地花椒的挥发油含量和组成。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测定器测定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运用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Kováts保留指数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6批花椒的挥发油含量在1.52~3.410mL.100g-1。6批挥发油样品共鉴定出68个化合物,其中5批样品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芳樟醇,其含量在24.28~42.10%;1批样品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乙酸芳樟酯,其含量为32.52%。结论:不同产地的花椒在挥发油含量及组成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罗伞鲜品根、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摘12 h内的大罗伞,用挥发油测定器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采用NIST标准谱库结合保留指数解谱法对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大罗伞根、茎、叶的挥发油中确定出7、12、5个成分,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1.7%、83.6%、85.4%;其中,棕榈酸为大罗伞根、茎、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66.0%、60.4%、71.8%。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别大罗伞鲜品根、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为大罗伞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暖胃舒乐片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挥发油测定法对暖胃舒乐片的挥发油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以毛细管柱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 结果检出51种成分,鉴定其中45种,占总流出峰面积的95.1%. 相对含量>5%的成分有棕榈酸(55.80%)和十六烷酸乙酯(11.81%). 结论 暖胃舒乐片中挥发油成分主要包含酸类和酯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