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意义。方法对5 851例孕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筛查严重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结果经5 851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探查,共检出88例胎儿心血管畸形。5 851例胎儿中漏诊肌部室间隔缺损3例。部分孕妇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得到证实,部分生后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与产前诊断相符。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是检查胎儿心脏畸形的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测技术,可以早期发现严重先心病胎儿,应用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作为产前常规检查方法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1日我院连续对2851例孕妇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引产后尸解或生后超声心动图作为对照标准。结果:2851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出27例胎儿心血管畸形,漏诊房间隔缺损1例。生后超声心动图随访或引产后尸检结果与产前诊断相符。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检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三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接受产前常规超声检查的孕妇30 000例(孕20~36周),如果胎儿疑似为先天性心脏病,则进行三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跟踪检查结果。结果产前三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共诊断出75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经产后新生儿超声心电图检查和引产后尸检证实,1例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和2例室间隔缺损漏诊。全部75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49例为复杂性畸形,26例为单纯心脏畸形。结论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时,三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1500例22~27周胎儿行常规超声心动图筛查,与上一级医院检查结果或产后新生儿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出心脏畸形19例,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合并心外畸形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3例,主动脉弓离断伴室间隔缺损1例,单纯室间隔缺损5例,房间隔缺损5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单心室1例。产后超声心动图随访或引产尸检结果与产前诊断相符。漏诊室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缺损2例。结论: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产前筛查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1 500例22~27周胎儿行常规超声心动图筛查,与上一级医院检查结果或产后新生儿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出心脏畸形19例,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合并心外畸形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3例,主动脉弓离断伴室间隔缺损1例,单纯室间隔缺损5例,房间隔缺损5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单心室1例。产后超声心动图随访或引产尸检结果与产前诊断相符。漏诊室间隔缺损3例,房间隔缺损2例。结论: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产前筛查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84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旨在帮助提高基层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认识而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2006年1月发现的84例心脏畸形胎儿的超声心动图主要诊断特征和重要切面。结果部分病例与尸检结果和出生后超声检查对照,心脏异常胎儿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绝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畸形可在胎儿期获得明确诊断。复杂心脏畸形如单心房、单心室、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右室双出口等占全部病例的90.5%,均被终止妊娠,一般畸形仅占9.5%。78.5%胎儿在25周以后才被发现心脏异常。观察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11周胎儿的十字交叉结构明显受限。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是非常有用的工具,能诊断绝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畸形,特别是复杂畸形。应当将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纳入常规工作和建立标准化扫查常规。  相似文献   

7.
王春连  周雪 《河北医学》2012,18(6):740-742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周为20-24周的8481例孕妇的胎儿心脏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性,并在出生后对新生儿进行随访追踪,以便进行验证.结果:8481例孕产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怀疑有67例患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为0.79%;术后及随访确诊的有66例,准确率为98.51%;1例胎儿发生误诊,误诊率为1.49%,漏诊5例,漏诊率0.58%.结论:超声心动图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高准确率,对在产前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孕20~24周于我院行超声筛查被诊断为胎儿畸形并经引产或产后证实的14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对胎儿畸形进行分类,分析胎儿畸形的影响因素。结果胎儿畸形与孕妇所在地区没有关系,但>35岁的孕妇更易发生胎儿畸形。结论产前超声在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超声诊断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前超声检查是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最主要的有效方法。常规超声适合对孕妇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初步筛查,系统地超声检查可排除大部分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规超声的补充,能够给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提供重要信息。对高危及初筛中发现心脏异常的孕妇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使大多数胎儿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得到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以及漏误诊情况。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产科门诊收治孕妇1 600例,孕周控制20~26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进行心脏五横切面检查,迅速筛查胎儿心脏结构形态是否正常,并将结果与引产尸检、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21例(检出比例1.3%),其中合并有心外畸形胎儿8例(38.1%),20例孕妇选择引产终止妊娠,1例正常分娩,尸检结果除1例肺动脉狭窄合并有右室发育不良未完全检出外,其他超声诊断均与尸检结果相符。3例新生儿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1例室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主动脉狭窄。结论:超声诊断是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重要手段,图像质量、分辨率、心脏病类型、胎儿位置等是影响其诊断正确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胎儿心脏构型及功能的变化,判断心脏构型与心功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法73例GDM胎儿为研究对象,用二维超声、M型超声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三尖瓣E、A峰值速度比(E/AMv、E/AIV)及心肌工作指数(MPI)等,并与正常妊娠组胎儿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30周后,GDM胎儿左、右心心肌工作指数(LvMPI、RVMP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GDM胎儿心脏功能变化发生于孕30周后,心肌工作指数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胎儿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重筛查胎儿心脏异常的简便、有效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四腔心及两心室流出道切面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心脏,如发现异常,再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共检出25例胎儿心脏异常,其中9例经尸检病理检查证实,8例出生一月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结论四腔心加两心室流出道切面作为胎儿心脏异常的初步筛选手段简单易行,可发现大多数的胎儿心脏异常(包括大动脉畸形),可作为产前胎儿超声检查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中国高危孕妇的胎儿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的时相性变化特征进行探测,了解其在胚胎心脏发育中动态变化的规律;对选择性样本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及其他心脏异常的检出率进行描述性研究。方法 1998~1999年间,对233例胎龄19~39周的胎儿,运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采用国际标准的详细化超声心动图方法对胎儿的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系统探测。结果 满意获取了各胎龄期心房、心室、主动脉、肺动脉的内径参数,左、右心室内径基本相同,各类参数与胎龄显示高度的正相关关系。整个胎儿阶段二尖瓣、三尖瓣血流模式中a峰始终占主导地位,a、e峰的比例随胎龄增长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主动脉、肺动脉口流速在不同胎龄期的变化无显著意义。超声诊断疑有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病理检查或生后检查显示,本组人群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13例(5.7%),以复杂畸形为多数。同时发现14例有心律紊乱占6%,房性早搏占多数。结论 胎儿超声心动图可用以非创伤性的探测胎儿各期的心腔和大血管的内径,以及血流动力学的特征,这不仅对了解不同胎儿时期心脏正常的解剖和生理发育特征有直接的实践意义,而且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和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彭雪芳  余卫国  杨淑君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04-105,F000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以便尽可能地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出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颐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2月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联合应用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和四腔心切面法对孕18~24周的非高危胎儿进行心脏筛查的3780例临床资料。结果经引产尸解及产后随访证实,本组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26例(其中严重先天性脏病12例),心脏畸形的总发生率为6.9‰。24例经产前多普勒超声筛查检出,漏诊2例(法洛四联症1例、室间隔缺损1例),产前超声检出率为92.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获得较满意的胎儿心脏声像,胎心结构清楚,能检出大多数胎儿心脏畸形.是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FECG)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切面四切面法,对6 500例孕20~41周孕妇进行产前FECG筛查,以引产后尸解或产后新生儿ECG作为对照标准。结果 6 500例胎儿中,检出胎儿心脏异常69例,包括复杂性先天心脏病部分合并心外畸形39例。结论四切面检查方法简便可靠,是显示胎儿心脏结构及产前筛查胎儿CHD的重要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仪,对3 500例孕22~28周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中85例拟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又进行三维彩色多谱勒超声成像,在观察胎儿四腔心的基础上,增加心室流出道、三血管平面和短轴切面,进行必要的局部放大以观察心脏各切面结构和彩色血流特征。结果: 检查出的12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其中室间隔缺损4例,缺损大小约4 mm,法洛四联症2例,单心室3例,左室发育不良1例,心内膜垫缺损1例,左室横纹肌瘤1例。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多切面观察,图像丰富,形态自然、完整,具体部位结构显示更清晰,是对二维超声成像的有益补充,可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产前Ⅲ级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测效能,评价其用于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的5 000例孕中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产前Ⅱ级超声检测、产前Ⅲ级超声检测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测,随访孕妇至分娩或对流产胎儿进行尸检,确定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实际发生率,评估不同检测技术对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诊断性能指标。 结果 全部研究对象先天性心脏病的实际发生率为2.14%,产前Ⅱ级超声检测、产前Ⅲ级超声检测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测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分别为2.46%、1.94%和2.02%;产前Ⅱ级超声检测、产前Ⅲ级超声检测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测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检率分别为42.06%、11.22%和6.54%;产前Ⅱ级超声检测、产前Ⅲ级超声检测和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测与金标准的检测性能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02、0.930和0.961。 结论 产前Ⅲ级超声检测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检出率较高,与金标准检测性能一致性程度高,可有效降低心脏发育异常胎儿漏检率,适用于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大规模筛查。   相似文献   

18.
300例正常胎儿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获得正常胎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各种参数,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胎龄20~40周300例正常胎儿的四腔室内径和各瓣口峰值血流速度进行了检测。结果 胎儿心脏内径的大小与胎龄呈正相关,右心系统占优势,各瓣口峰值血流速度胎龄的增加而升高,左室低于右室,房室瓣口呈双峰型频谱,E峰小于A峰,而主,肺动脉瓣口一单峰型频谱伴峰值前移,主动脉瓣口血流高于肺动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加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切面)在产前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高危孕妇行胎儿心脏三切面的扫查,对异常者行详细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与产后尸解或产后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心脏四腔切面与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检出异常12例,尸解证实7例,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5例。结论胎儿心脏四腔切面及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探测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对产前筛查胎儿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