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体重44.5~91 kg,随机分成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组(FR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15 min和术后12 h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FR组切皮前采用0.5%罗哌卡因于切口周围、皮下、肌肉、腹膜浸润麻醉(剑突下10 ml,脐上和右腹部切口分别浸润5 ml),F组则使用等量生理盐水。术后VAS评分>3分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2、6、12及24 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和哌替啶的使用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组术后2、6、12及24 h各时间点VAS评分低于F组(P<0.01);与F组比较,FR组哌替啶使用例数减少(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多模式镇痛用于LC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严俨  鲍琼 《吉林医学》2013,34(1):81-8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罗哌卡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F组;手术开始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L组手术结束后关节腔内注射0.5%罗哌卡因20 ml,FL组手术开始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手术结束后关节腔内注射0.5%罗哌卡因20 ml;观察术后2 h、4 h、8 h、12 h、24 h VAS评分,凝血功能异常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24 h使用镇痛药的次数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三组术后2 h、4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8 h、12 h、24 h FL组VAS评分要小于F组和L组(P<0.05),FL组患者满意度要高于F组和L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罗哌卡因关节腔注射,比单独应用镇痛更持久,效果更好,值得在关节镜术后镇痛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镇痛处理过程中应用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与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赣南医学院附属兴国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2例接受L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与研究组(n=36)。对照组采用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镇痛处理,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镇痛处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2 h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后1 h,两组术后6、10、12 h疼痛评分均升高,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苏醒期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能有效提高镇痛效果,促进术后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及腹腔内注射用于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和双盲的研究方法,将12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分为Ⅰ、Ⅱ两组,Ⅰ、Ⅱ组开皮前10 min分别以16 mL生理盐水和16 mL 0.75%罗哌卡因做切口局部浸润,术毕腹腔内分别注入生理盐水30 mL、0.25%罗哌卡因30 mL.记录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的指标,麻醉苏醒时间及麻醉药的用量.术后4、8、12、24、48 h对切口、内脏、肩部3个部位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VAS>4者静脉注射曲马多处理.记录两组患者额外镇痛药的需要量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改变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Ⅱ组的麻醉药用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术后各时段各部位Ⅰ组患者VAS评分均小于Ⅱ组(P<0.05).Ⅱ组术后额外镇痛药用量小于Ⅰ组.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肺功能及恶心呕吐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及腹腔内注射镇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并可减少手术应激,降低全麻药用量,加快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术后镇痛效果、运动阻滞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2例择期妇科手术病人,ASAⅠ~Ⅱ级,比较术后0.15%罗哌卡因+5μg/ml芬太尼和0.2%罗哌卡因+5μg/ml芬太尼,以4ml/h的速率持续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均无明显运动阻滞;镇痛效果除术后6小时0.2%组明显好于0.15%组(P<0.05)外,镇静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两组均适合妇科手术的术后镇痛,但0.2%罗哌卡因比0.15%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效果好,病人更加舒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观察在实施ERAS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不同镇痛方式的镇痛疗效,探索罗哌卡因切口局部镇痛的镇痛效果,期待为腹腔镜手术患者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术后镇痛方式,减轻患者焦虑,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选择2019年2~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妇科收治并实施ERAS的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C 3个组,即联合镇痛组(罗哌卡因联合自控式静脉镇痛泵)、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镇痛组和静脉自控式镇痛泵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评估患者术前、术后24h SAS焦虑评分及术后4、8、12、24、36h VAS疼痛评分。结果 围术期焦虑情况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焦虑评分比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间两两比较可见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A、C组间与B、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且C组患者评分中位数及平均秩均较A组及B组高。术后疼痛程度情况比较:3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两两比较可见术后4、8、24、36h,A组和B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且C组疼痛评分中位数及平均秩均>A组和B组。结论 罗哌卡因切口局部镇痛可有效缓解实施ERAS理念的妇科腹腔镜患者的术后疼痛,同时可减少患者围术期焦虑,是一种有效、方便可行的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120例ASAⅠ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40例,均采取气管内插管全麻。A组在术前30min静注1mg/kg的氟比洛芬酯,手术后静注生理盐水10ml;B组在手术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手术后静注1mg/kg的氟比洛芬酯;C组在手术前后均静注生理盐水10ml。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0.5h、1h、2h、6h、12h、24h和48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氟比洛芬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术后24h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沪〈0.05),B组0.5h、1h、2hVAS评分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6h、12h、24h显著低于C组(均P〈0.05),3组48h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前静脉应用有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少见,对于创伤小的手术术后镇痛和多模式互补镇痛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单一的术前静脉给药并不能减轻或抑制患者整个围术期疼痛.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效果。②方法选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6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A(氟比洛芬酯)和B(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3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镇痛评分,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③结果A组与B组比较,采用氟比洛芬酯的患者4-24小时疼痛的程度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术后疼痛程度明显降低,而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增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④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腹腔内注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术毕时腹腔内注射0.5%罗哌卡因30mL,对照组则注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其术后3、6、12、24h的疼痛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h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凶腹腔内注射可较好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1.
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 140例择期行妇科肿瘤手术病人,年龄30~65岁,随即分为芬太尼静脉镇痛组(Ⅰ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Ⅱ组),每组70例.Ⅰ组给予芬太尼(1.6~1.8 mg)+托烷司琼5 mg,/100 ml术后镇痛,Ⅱ组给予芬太尼(0.8~1.0 mg)+氟比洛芬酯200 mg+托烷司琼5mg/100 ml术后镇痛.两组维持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Prine-Henry镇痛评分法(PHS)记录两组术后6h(T1)、12 h(T2)、24 h(T3)、48 h(T4)疼痛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应用血栓弹性图描记仪测定术前(T0)、术后48 h(T4)机体凝血功能,并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术后Ⅱ组芬太尼的用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术后T1、T2时点Ⅱ组的PHS显著低于Ⅰ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无差异(P>0.05).Ⅰ组恶心、嗜睡、头晕发生率显著大于Ⅱ组(P<0.05).与T0比较,参数K在T4时两组均显著延长(P<0.05);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减少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用量,提高了镇痛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镇痛期间对凝血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66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2例。麻醉诱导前A组(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B组(氯诺昔康8 mg);C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每组患者于完全清醒时,清醒后0.5 h、1 h、2 h、8 h、24 h进行VAS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A组完全清醒后8 h内和B组完全清醒后2 h内各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相应时点(P<0.05),且完全清醒后8 h内各观察点VAS,氟比洛芬酯组明显低于氯诺昔康组;与C组比较,A、B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麻醉诱导前预注氟比洛芬酯或氯诺昔康,均能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以氟比洛芬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对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对照组先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0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100mg/min。观察并纪录两组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术毕时的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不良反应,术中麻醉效果,以及术毕清醒后1、5、15、30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值。结果:受术者睫毛反射消失时,观察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睫毛反射消失时及术中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良、差的例数及术毕清醒后1、5、15、30min时下腹部疼痛的VAS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丙泊酚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烧伤整形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用于烧伤整形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行烧伤整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F组术前30 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C组术前3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术毕两组均接受曲马多静脉镇痛.分别记录术后1、2、4、8、12、24h的疼痛评分(VAS),24h曲马多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F组术后1、2、4、8 h VAS均低于C组(P<0.05=,F组术后24 h的曲马多用量(182.9±37.4)mg低于C组(227.3±49.8)mg(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烧伤患者整形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曲马多镇痛药物用量并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50~68岁,体重50~75 kg,ASAⅠ或Ⅱ级。术后PCIA随机分为两组(n=30):舒芬太尼组(A组)和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组(B组)。两组均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自控给药的模式,负荷量:A组为舒芬太尼5μg+昂丹司琼4mg,B组为舒芬太尼5μg+氟比洛芬酯50 mg+昂丹司琼4 mg;持续剂量为2 m L/h,按压剂量为2 m L/次、锁定时间为15 min;镇痛液配方:A组为舒芬太尼150μg+昂丹司琼8 mg,B组为舒芬太尼100μg+氟比洛芬酯150 mg+昂丹司琼8mg,两组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 L。评估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开始后2(T1)、4(T2)、8(T3)、24(T4)、48 h(T5)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emesa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术后镇痛48 h内总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镇痛各观察时点的VAS评分、Remesay镇静评分、48 h总按压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恶心(0%)、呕吐(0%)、头晕(3.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10%、6.8%、26.7%)(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好,且舒芬太尼用量少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宫颈癌广泛根治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静脉复合全麻下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n=30例,芬太尼组n=30例。术毕拔管后接一次性镇痛泵行PC IA。观察并记录术后1 h、4 h、8 h、12 h、24 h、36 h、48 h各时点VAS评分;BCS舒适评分;监测并记录上述时各时点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及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VAS评分Ⅰ组<Ⅱ组(P<0.05);BCS舒适评分I组>Ⅱ组;镇痛期间呼吸循环指标均较稳定,静脉自控镇痛组恶心呕吐发生率Ⅰ组低于Ⅱ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宫颈癌广泛根治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较好,且减少50%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神经外科患者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患者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方法 90例择期神经外科患者被随机分为F、K1和K2组.F组用芬太尼术中持续泵入,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K1和K2组术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术中持续泵入,且术后继续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血常规、凝血功能和术后不良反应等,于术后2、24和48 h对疼痛行VAS评分和NRS恶心评分,并记录各时间点镇痛药用量,以及3组各时间点需要给予哌替啶治疗的患者例数,对颜面水肿和球结膜水肿进行分级.结果 3组组间和组内各时间点PCIA用药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h比较,F和K1组24h和48h的VAS评分降低(P<0.05).F组在2 h有2例和24 h有1例、K1组在2 h有2例、K2组在2 h有3例和24 h有1例,需要肌肉注射哌替啶25 mg进行镇痛治疗.3组间各时间点恶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在2 h和48 h各有1例、K2组在48 h有1例需要静脉注射格拉斯琼3mg进行止吐治疗.与2h比较,3组24和48h球结膜水肿程度均减轻(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适用于神经外科额、颞和枕部占位患者,镇痛效果与芬太尼一致.  相似文献   

18.
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麻醉苏醒期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中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复合应用对全麻苏醒期镇痛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Ⅱ~Ⅲ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下腹部肿瘤手术(包括结肠癌、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曲马多1.0mg/kg、Ⅱ组氟比洛芬酯1.0mg/kg、Ⅲ组曲马多2.0mg/kg、Ⅳ组曲马多1.0mg/kg 氟比洛芬酯1.0mg/kg。各组分别于术毕前40min静注给药。手术结束后滞留30min,观察患者恢复质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结果:Ⅲ组和Ⅳ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结论:术中复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不但全麻苏醒期镇痛效果好,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术后镇痛临床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用序贯法测定氟比洛芬酯(FA)用于腹腔镜术后镇痛时不同给药方法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取8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20例。氟比洛芬酯(A)组:停用瑞芬前5min,静滴FA;超前镇痛(B)组:诱导前5min静滴FA50mg,停用瑞芬前5min再静滴FA;复合(C)组:停用瑞芬前5min静滴芬太尼2μg/kg和FA;混合(D)组:诱导前5min静滴FA50mg,停用瑞芬前5min静滴芬太尼2μg/kg和FA。采用序贯试验法,梯度为0.2mg/kg。计算各组ED50及95%置信区间(CI)。结果:FA的ED50:A组为1.44mg/kg,B组为0.79mg/kg,C组为0.58mg/kg,D组为0.42mg/kg。95%CIA~D组分别为1.34~1.56mg/kg、0.64~0.98mg/kg、0.44~0.76mg/kg和0.36~0.49mg/kg。结论:超前镇痛、复合芬太尼的平衡镇痛,可降低FA的ED5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包皮环切术小儿120例,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后在环切伤口处喷洒生理盐水3 ml;B组为超前镇痛组,于手术开始前5 min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脂1 mg·kg-1,并于手术结束后在环切伤口处喷洒生理盐水3 ml;C组为术后镇痛组,于手术结束时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脂1 mg·kg-1,并于手术结束后在环切伤口处喷洒生理盐水3 ml;D组为利多卡因组,于手术结束后在环切伤口处喷洒2% 利多卡因3 ml.观察术后患儿麻醉后复苏评分、镇静评分、镇痛评分,记录苏醒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儿麻醉后复苏评分、镇静评分、苏醒时间、副作用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各时间点疼痛评分低于A组,B组也低于C组(P<0.05);而D组与B组0.5、1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性(P>0.05),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静脉使用能有效减轻包皮环切术后患儿急性疼痛,超前使用效果更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局部使用利多卡因能起到短效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