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六种疗法疗效比较与治疗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的治疗关键是清除HBV,其主要途经是:①用药物直接抑制或杀灭HBV。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通过免疫机制清除病毒。目前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种类很多,常用者如干扰素、Ara-AMP、无环鸟苷、胸腺肽、IL—2等。另外,近年来开展了苦昧叶下珠及LAK细胞回输治疗,这些药物或疗  相似文献   

2.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三年疗效观察   总被引:144,自引:1,他引:144  
目的 评估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年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以及病毒变异的发生率和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及开放试验。 4 2 9例HBsAg、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先按 3∶1随机分成拉米夫定组和安慰剂组 ,治疗 12周 ,以后所有病人均服拉米夫定 10 0mg/d ,共 3年。结果 治疗 12周 ,拉米夫定组HBVDNA累计阴转率 (<1 6pg/ml)为 92 2 % ,安慰剂组仅为 14 1% (P <0 0 1)。服药 3年后 ,血清HBVDNA仍持续降低 ,非变异组病人其中位值 ,低于可检测水平 ,变异组则可有轻度或中度回升 ,中位值为 86mEq/ml (bDNA法 ,相当于液相杂交法的 10pg/ml)。第 3年结束时 ,HBeAg阴转率为 2 0 3% ,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为17 3%。此与治疗前ALT水平有显著关系。治疗前ALT基础值 >2倍正常值上限 (2ULN)和 >5ULN者 ,3年时HBeAg阴转率分别为 4 2 2 %和 6 6 7% ,血清转换率分别为 34 4 %和 6 1 1%。治疗前ALT增高的病人 ,3年治疗后 ,ALT的复常率为 5 8 8%。第 1、2和 3年的YMDD变异率分别为 12 1%、4 9 7%和 70 5 %。发生变异后 ,继续服药 ,HBVDNA大多仍抑制 ,少数可回升 ,中位值为 86mEq/ml,仍继续有HBeAg阴转和血清转换 ,分别为 2 0 0 %和 15 1% ,低于非变异组病人。ALT增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起使用宁夏绿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纯中药制剂博尔泰力 (苦参素 )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4 5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与分组 :所选病例均为本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根据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诊断。其中男 78例 ,女 12例 ;年龄 14~ 6 2岁 ,平均 34 5岁 ,全部病例HBsAg、HBeAg、HBV DNA均阳性。治疗组男 39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33 2岁 ;慢性乙肝轻度 2 8例 ,中度12例 ,重度 5例 ;胆红素 (42 3± 2 8 7)mmol L ,…  相似文献   

4.
螺旋藻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易发展成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关系。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存在及肝脏损害的主要原因。螺旋藻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我们应用螺旋藻对52例老年慢性乙型肝炎实施6月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治疗组52例,年龄60~70岁,平均656岁,男38例,女14例。(2)对照组26例,年龄60~68岁,平均635岁,男19例,女7例。2组病例均符合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提出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2组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螺旋藻胶囊…  相似文献   

5.
崔爱玲 《山东医药》2004,44(13):39-39
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六种疗法对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六种疗法对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疗效比较焦文举,张甫,柳长柏,傅秋萍,戴巍,肖健丽为比较、评价目前常用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疗法对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确切疗效,我们对250例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分别使用六种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就其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CHB) 6个月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 CHB患者 ,苦参素注射液 60 0 mg,肌肉注射 ,1次 /d,共 6月 ;另选择 5 6例 CHB患者 ,采用一般保肝降酶退黄药治疗 6个月作为对照。结果 两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和恢复肝功能方面效果均明显 ( P>0 .0 5 )。苦参素组 HBe Ag和 HBV-DNA在治疗 3个月和 6个月后 ,阴转率分别是 3 9.7%、3 8.2 %和 5 7.4%、5 4.4% ,高于对照组 1 2 .5 %、1 0 .7%和1 6.1 %、1 2 .5 % ( P<0 .0 1 )。治疗组 6个月时 HBe Ag与 HBV-DNA阴转率均较 3个月时高 ( P<0 .0 5 )。治疗组HBe Ag抗 -HBe血清转换率达 42 .6%。除注射部位的疼痛、硬结外 ,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 CHB有确切疗效 ,如剂量大 ( 60 0 mg)、疗程长 ( 6个月 ) ,其治疗效果会更满意。  相似文献   

8.
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CHB)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苦参碱和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观察其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服用百赛诺治疗的疗效及停药后肝功能的变化。方法CHB患者50例,口服百赛诺25mg,3/d,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病毒学改变情况、停药后情况。结果①服药后肝功能复常率ALT21/50例(42%),AST29/50例(58%),转阴率HBeAg8/50例(16%),HBVDNA7/50例(14%);②停药3个月后,复常率ALT21/50例(42%),AST19/50例(38%),HBeAg转阳2例,HBVDNA转阴2例。结论百赛诺治疗CHB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的效果,并有一定的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但是,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7月应用抗乙型肝炎胎盘转移因子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2 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7月 ,按 2 0 0 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 ,在我院住院病房和肝炎门诊选择确诊为HBeAg和HBVDNA均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40例 ,按 1∶1随机分为 2组 :联合组(治疗组 ) 2 0例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6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 3 6.3岁 ,病程 6个月~ 8年 ,治疗前ALT水平 80~ 5 60U/L …  相似文献   

11.
随访观察安达芬(3MU,肌注,每日一次,两周后改为隔日一次,疗程3个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以进口干扰能作对照。住院治疗的140例慢性乙型肝炎,分成国产rIFN-α-2b治疗组(A组)和干扰能治疗组(B组)及国产rIFNα-2b开放性试验组(C组)。A、B两组在病情轻重、年龄、性别、病程及血清ALT等方面皆具可比性。治疗前所有病例HBsAg、HBeAg、HBV DNA均阳性。结果发现A组在治疗完成时、治疗后随访3个月、6个月及1年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50.0%、59.4%、58.1%和53.6%;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5.6%、65.6%、64.5%和57.1%,均高于B组,但P>0.05。另外C组10例治疗前后肝脏病理检查结果示,干扰素治疗后其病理改变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因此安达芬同进口干扰能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弄清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肝病急性加重的原因。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肝病急性加重时甲、丙、丁或戊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以及HBeAg和抗-HBe的血清学状态。结果 在83例慢性乙型肝炎的92次肝病急性加重中,甲、丙、丁或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分别为3.3%(3/92)、5.4%(5/92)、3.3%(3/92)和5.4%(5/92),共为17.4%(16/92);使用肝损害药物为1.1%(1/92);HBeAg至抗-HBe的自发血清转换为9.8%(9/92);HBeAg至抗-HBe的不稳定自发血清转换状态为12.0%(12/92);保持HBeAg至抗-HBe血清学状态不变为59.8%(55/92)。重叠其它嗜肝病毒感染、HBeAg至抗-HBe的不稳定自发血清转换以及保持HBeAg和抗-HBe的状态不变均可出现致死性肝衰竭。结论 重叠其它嗜肝病毒感染、使用肝损害药物和HBeAg至抗-HBe的自发血清转换与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40%左右的肝病急性加重有关,大约60%的肝病急性加重与HBeAg和抗-HBe血清学状态无关。促使致死性肝衰竭发生的原因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验证国产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单独应用和联合乙肝疫苗或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了全国多中心验证,共197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3组,分别应用上述三种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时乙型肝炎e抗原(闭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Ara-AMP单独应用组为43.5%和41.5%。Ara-AMP联合乙肝疫苗组为50.7%和58.7%,Ara-AMP联合胸腺肽组为56.3%和59.7%。部分病例进行了随访12个月,单独应用Ara-AMP组HBeAg和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30.8%和32.7%,合用乙肝疫苗组分别为40.0%和42.1%,合用胸腺肽30天组分别为51.9%和42.3%,合用胸腺肽90天组分别为62.1%和72.4%。各组皆未见严重毒副作用。研究结果揭示单独应用Ara-AMP或联合乙肝疫苗或胸腺肽皆有一定的抗HBV疗效,而联合疗法可进一步提高疗效,特别是联合长疗程胸腺肽组远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BCP)变异可在转录水平影响HBeAg前体的表达,本文探讨BCP区变异与干扰素治疗的关系。方法:对本院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及随访半年105份血清标本进行分析,采用错配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技术检测HBV毒株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这一联合点突变。结果: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治疗前检出8例(23%)BCP变异,其中4例干扰素治疗有应答(50%),随访有2例复发(50%),长期应答率为25%,而20例野毒株中有12例有应答(60%),2例复发(17%),长期应答率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BCP变异可能是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访观察重组干扰素α-2b3×106U,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3个月,治疗44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以未用于扰素的4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作为对照,两组病例病型、年龄、性别、病程及ALT等方面皆有可比性。治疗前所有病例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结果发现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组在治疗完成时、随访治疗后6个月、1年、2年、3年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50.0%、51,2%、55.3%、40.9%和42.9%;抗HBe阳转率分别为250%、34.1%、42.1%、36.4%和42.9%;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5.5%、51.2%、42.1%、40.9%和42.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慢性活动性肝炎,治疗前ALT超过100IU/L,病程短于3年,女性病人,治疗开始后有发热者的疗效较好。副反应主要有发热、肌肉关节痛。结果提示重组干扰素α-2b是一种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中乙型肝炎病毒X抗原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基因工程技术由大肠杆菌合成重组乙型肝炎病毒(HBV)X抗原(HBxAg)并制备兔抗-HBxIgG以检测HBxAg,合成一对以HBVX基因序列为模板的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HBVDNA。免疫组织化学和血清学方法分别用以分析肝病患者肝组织中的HBxAg和血清标本中的HBxAg、抗-HBx。发现HBxAg在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肝组织中检出率为72.7%,在肝炎后肝硬化(LC)中为92.6%,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在LC中检出率为47.8%。在CAH、慢性迁延性肝炎和LC的血清中HBxAg的阳性率分别为44.4%、66.6%和33.3%,与HBeAg的阳性率相似,而且在这些HBxAg阳性的血清中可检出HBVDNA的存在,HBxAg的表达与HBV复制紧密相关,HBxAg可能是一慢性HBV感染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血清HBV标志的影响。治疗结束后半年,治疗组HBsAg、抗-HBc,HBeAg和PHSA-R的阴转率分别为60%,0,23.1%和18.8%。抗-HBs无1例阳转,无1例HBV标志全部阴转者。对照组分别为3.9%,0,19.3%和16.3。亦无1例产生抗-HBs。两组HBV标志的转换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对清除和抑制HBV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了16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长期使用强的松后肝组织病理变化和B7-1、HBcAg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6例患者肝组织损害轻微,伴大量毛玻璃样细胞,均有HBcAg胞核强表达,仅1例B7-1弱表达;其中3例患者停药3个月后肝组织病变仍轻,无毛玻璃样细胞及B7-1表达,但仍有HBcAg胞核强表达。提示: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可能减轻肝细胞损害及纤维化,抑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活化、增殖过程;但停药后“免疫反跳”作用可疑。  相似文献   

1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前C和部分C区基因,快速检测HBV前C终止密码突变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与HBV前C突变关系作了初步研究。6例干扰素治疗后4例HBVDNA转阴,2例阳性者均检出突变株。11例非干扰素治疗者中,检出突变株3例。1例干扰素治疗1个月后HBVe抗累(HBeAg)转阴,优势病毒株已由突变株与野生株共存状态替代原有野生株,提示干扰素治疗后HBeAg转阴并不意味着HBV被清除,而有潜在HBV前C突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36例肝穿刺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及血清,用HBV全基因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了病毒的PreC/C区基因片段。发现PCR法扩增后再经Southern吸印转移及核酸杂交(PCR-SBH)可显著提高检出HBV基因的敏感性。对5例无任何血清HBV标记者证实在其肝内存在HBV基因。用AvaⅡ,sau3AI,XmnI,BstNI及TaqI酶切图谱分析上述病例的c基因,与pADR-1C基因比较,有4例(5份标本)有Sau3AI的异常酶切位点,提示HBV不仅PreC区存在变异株,C基因中亦可有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