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增生,引起的髌股关节撞击MRI影像特点,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更好的为患者提供诊疗评估。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6年12月膝关节磁共振髌内侧皱襞增生患者49例,按照Sakakibara法分型研究分析。结果 49例患者中,其中3例患者行双膝关节MRI平扫,且双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均增生,总共52例滑膜皱襞综合症。其中A、B型为19例,C、D型为33例。其中12例C、D型患者均有前膝疼痛症状,部分可见髌股关节面骨质水肿,内侧滑膜皱襞游离缘毛糙,考虑病理性滑膜皱襞综合症占比36.36%。结论 除去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因素,A、B型滑膜皱襞综合症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C、D型滑膜皱襞综合症患者有临床意义。MRI检查能够明确诊断滑膜皱襞综合症,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治以及多次无创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髌上滑膜皱襞的关节镜下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89年12月至2006年8月对752例膝关节镜检所见髌上滑膜皱襞的镜下形态并分型。结果:髌上滑膜皱襞的出现率为98.3%(739例),其中完全隔膜型5.81%(43例),双囊型0.41%(3例),中孔型3.78%(28例),双襞型34.24%(253例),单襞型55.75%(412例)。结论:髌上滑膜皱襞的关节镜下分型有助于确诊及治疗滑膜皱襞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200侧胎儿膝关节滑膜皱襞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膝关节滑膜皱襞的发生、发展规律、取得我国胎儿膝关节滑膜皱襞的数据,我们对100例胎儿200侧膝关节进行了观察。挑选新鲜引产胎儿100例,男58人,女42人;胎龄:4月4人,5月19人,6月14人,7月17人,8月6人,9月7人,10月33人。观察结果:髌上滑膜皱襞:隔板型86膝,占43.3%;单皱型66膝,占33.1%;双皱型47膝,占23.6%;无皱襞1膝,占0.5%,总发生率为99.5%。髌内侧皱襞:片状型79膝,占39.5%;条状型61膝,占30.5%;无皱襞60膝,占30%,总发生率为70%。髌下滑膜皱襞:带状型130膝,占65%;丝状型58膝,占29%;脂垫型12膝,占6%,总发生率为100%。另外,通过观察进一步明确了各种滑膜皱襞的发生与解剖部位、胎龄、性别、侧别的关系,丰富了理论,指导了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100侧成人膝关节标本上,对滑膜襞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观察。髌上滑膜襞出现率为94.0%,髌下滑膜襞在全部标本均存在,髌内侧滑膜襞出现率为39.0%。髌下滑膜襞的脂肪型占4.0%,在膝关节镜下阻挡视野而影响对交叉韧带的观察和治疗,应予注意,髌内侧滑膜襞可以分为带状型和片状型,两型中均有一部分超过髌骨关节面的内侧嵴到达接触面(占10%),这与膝关节滑膜襞综合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30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膝关节的滑膜附着及关节内滑膜隐窝的出现情况。膝关节有膜隐窝有;髌上囊内侧隐窝,髌上囊外侧隐窝,前上隐窝,前上内侧隐窝,前上外侧隐窝,后上内侧隐窝和后上外侧隐窝。其中后上内,外侧隐窝恒定存在。为膝关节附近手术和膝关节镜术入路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和关节镜治疗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至2016年收住的24例27膝关节内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用关节镜探查关节腔并行滑膜皱襞清理。按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用配对t检验分析随访结果,评价关节镜治疗效果。结果按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术前评分56.296±6.445,术后评分78.481±6.262,t=12.995,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内滑膜皱襞综合征的诊断需依靠临床症状及体征,膝关节MRI平扫可有效提高诊断率,关节镜诊断为金指标,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关节清理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髌下深囊和关节腔间组织结构特点,为膝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侧固定后的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关节腔、髌下深囊的滑膜分布及其之间区域组织结构;对20件膝关节铸型标本进行观察,研究关节腔、髌下深囊及其之间区域的血管来源、分支及分布。 结果 关节腔和髌下深囊内表面有相同的滑膜组织,但彼此间并非延续而成,二者之间被髌下脂肪组织填充分隔;关节腔、髌下深囊及其之间区域主要通过膝降动脉、膝下内侧动脉和膝上、下外侧动脉及其分支连通。 结论 髌下深囊和膝关节腔间滑膜互不延续,二者间有动脉连通。不同的膝关节病变在髌下深囊和膝关节腔可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和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8.
背景: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是目前治疗髌骨外侧脱位最常用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将髌骨调整到正常的解剖位置,恢复髌骨轨迹,目前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的主要核心问题在于其股骨端固定点的选取上。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时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对髌骨的限制作用,模拟不同股骨端固定点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对髌骨的限制作用,为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时股骨端固定点的选取提供帮助。方法:依据提取的膝关节CT与MRI数据建立包含骨骼及软组织的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在模拟膝关节30°与60°屈曲角度时,选取不同的股骨端固定点构建内侧髌股韧带,比较不同点位时髌股关节间接触应力与接触面积,以及对髌骨横向约束力的大小。对不同屈曲角度时相同股骨端固定点所构建的内侧髌股韧带等长性进行验证,以研究各种内侧髌股韧带重建位置的效果。结果与结论:(1)建立了30°与60°屈曲角度时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了不同股骨端固定点的内侧髌股韧带,不同屈曲角度时相同股骨端位置构建的内侧髌股韧带具有可用的等长性;(2)对髌骨向外侧施加位移后,在横向方向上,不同股骨端固定点构建的内侧髌股韧带对髌骨产生了不同的横向约束力,在前端10 mm处时横向约束力最...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神经分布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膝关节疼痛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局部神经支配的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对80例成人下肢标本膝关节神经分布进行解剖观测。结果:支配膝关节的神经可分为浅、深2层。浅层为皮神经,部分干较粗,容易形成皮神经瘤;深层可以分为伸膝肌支膝关节支组成的髌上区组,隐神经分支组成的内侧及髌下区组,腓总神经关节支组成的后外侧区组,胭丛神经组成的胭区组4组。4组神经在关节囊外分布有重叠交叉,但区域明确。深层的隐神经膝关节支、腓总神经膝关节支和股内侧肌支膝关节支等神经支粗约1mm,位置表浅且固定,具有选择性切断的可行性。结论:TKA、膝关节镜等术中通过滑膜切除、关节支切断进行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术对降低髌股关节疼痛有合理的解剖机制;膝关节局部去神经化术对确诊局部皮神经瘤形成或神经支卡压等关节外源性疼痛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正> 膝关节滑膜皱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因隔膜吸收不完全而残留形成的。一般不引起症状。髕内侧皱襞者易引起症状。作者记录220例,前者出现率73.3%,后  相似文献   

11.
背景:髓内钉内固定后膝关节组织生物学改变也是影响膝关节功能的重要因素。 目的:分析比较胫骨骨折经不同入路髓内针固定后膝关节功能,并对入口周围髌韧带和脂肪垫损伤进行组织学比较评价。 方法:纳入分析45例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经髓内针治疗的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置入途径分为3组:经髌韧带途径组、经髌韧带内侧旁组和髌韧带外侧旁组。 结果与结论:置入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经髌韧带途径组置入过程中髌韧带和脂肪垫明显挫裂伤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 < 0.05);置入后入路切口内瘢痕增生程度、膝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经髌韧带组较髌韧带内侧旁组和外侧旁组要明显。说明和经髌韧带途径相比,髌韧带内侧旁和髌韧带外侧旁途径有着更好的膝关节功能和更轻的髌韧带和脂肪垫损伤。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国人内侧髌股韧带形态学的观察并测定纤维束应变,为临床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提供生物力学参考。观察10例新鲜冰冻膝关节标本内侧髌股韧带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的紧张-松弛模式,并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分别测量在髌骨外推实验下屈膝0°、30°、60°、90°和120°等5个角度时纤维束应变。结果表明,内侧髌股韧带在膝关节屈曲过程中呈交替紧张-松弛。在髌骨外推实验条件下,同一纤维束在不同角度之间应变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内侧髌股韧带力学行为特点,为临床重建提供生物力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髌内侧支持带的解剖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髌内侧支持带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对髌股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方法:采用5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膝标本,观测髌内侧支持带的形态学特点。结果:髌内侧支持带包括浅、深两层。浅层较薄,深层又包括内侧髌股韧带(100%)、内侧髌胫韧带(100%)和内侧髌半月板韧带(80%)三个独立结构,其中内侧髌股韧带是将髌骨同定于股骨的主要结构。结论:在髌内侧支持带中,内侧髌股韧带对限制髌骨外移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对32侧(4-10岁)儿童髋关节滑膜的附着、滑膜皱襞及其形态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发现,28侧髋关节(87.5%)关节囊近端内侧,髋臼唇外侧缘具有滑膜皱襞(C皱襞)。且其中有4侧该皱襞伸入髋臼与股骨头的关节面之间(12.5%)。根据对C皱襞的形态和组织学观察,并与临床病理组织切片的对比鉴定,认为该皱襞是儿童髋关节滑膜嵌顿(皱襞综合症)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测髌下脂肪垫血供特点,为TKA术中如何保护其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20侧防腐及2侧新鲜成人膝关节标本,用巨微解剖法观测髌下脂肪垫血管网的组成、走行及分布。 结果 髌下脂肪垫血管网外侧由膝下外侧动脉、膝上外侧动脉降支构成,内侧由膝下内侧动脉升支、膝降动脉髌上支的降支、膝降动脉关节支的髌下支构成,各支互相吻合形成网状结构,为"密集血管区",位于在髌骨内、外侧旁开5 mm范围以内,髌尖下约14 mm,髌韧带后面10 mm区域。此血管网向髌骨下极、髌韧带后部、髌下脂肪垫及其表面的滑膜提供血供。 结论 髌下脂肪垫具有滋养其周围结构的功能,在TKA术中应予保留,若需切除至少应保留"密集血管区"部分。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国内全膝关节置换以内侧髌旁入路为主,创伤大、恢复慢,而经股内侧肌下入路更符合正常解剖,能完整保留伸膝装置,临床对于二者的相关比较研究极少。 目的:对比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 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55例(70膝)膝关节病变患者被随机分为股内侧肌下入路组26例(35膝)和内侧髌旁入路组29例(35膝),分别采用经股内侧肌下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比较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置换后引流量、依托考昔片追加量、疼痛度、直腿抬高时间、起始下地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假体力线对位以及并发症情况。所有假体均选用Johnson&Johnson公司旋转平台的Sigma型假体。 结果与结论:55例患者获得 12-24个月随访,均未出现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血管神经损伤、关节不稳、假体松动或移位等并发症。所有假体均获得正确的力线对位。股内侧肌下入路组患者置换手术时间大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0),而切口长度、置换后引流量、依托考昔片追加量、目测类比疼痛评分、直腿抬高时间、起始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置换后3 d膝关节活动度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均优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 < 0.05)。置换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经股内侧肌下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早期疗效显著优于经内侧髌旁入路,而2种入路在假体力线对位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腘窝囊肿形成的解剖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腘窝囊肿形成的解剖因素。 方法 对30个成人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1)观察半膜肌与腓肠肌内侧头滑液囊(GSB)是否存在,GSB与膝关节滑膜囊的关系;(2)是否存在GSB与膝关节滑膜囊的通道口;(3)向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当关节腔内压力增大后,关节内液体是否向GSB内外流。 结果 (1)所有标本均存在GSB,40%(12个)标本的GSB与膝关节滑膜腔相通,其余60%(18个)均存在与膝关节滑膜腔相关联的薄弱区;(2)当膝关节腔内压力增大时关节液流向GSB内。 结论 半膜肌与腓肠肌内侧头滑液囊(GSB)是形成腘窝囊肿的解剖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解剖一具23岁青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双侧膝关节内各有一较粗大的髌下滑膜襞且纤维韧带化,该变异经查阅文献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19.
伸膝装置应用解剖及其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软组织平衡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2例新鲜、80例固定成人膝关节标本伸膝装置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髌前三层不同走向的纤维膜性结构包被伸膝装置。股外侧肌腱、股内侧肌、股最内侧肌与股直肌腱分别成33.50°±6.19°、54.5°±8.20°、78.60°±8.52°角。矢状面股直肌腱与髌腱成12°(3°~20°)夹角。股四头肌腱扩张部向下扩展形成髌内、外侧支持带(MPR、LPR)。内侧髌股韧带(MPFL)长(47.60±5.59)mm,宽(19.70±6.13)mm。膝关节肌为独立肌肉,是膝关节重要的滑移装置并维持髌骨内侧稳定结构。结论:TKA术中髌骨软组织平衡,关键在于准确分层缝合股最内侧肌止点和MPFL,必要时松解髌骨外上角股外侧肌腱或LPR。术中防止膝关节肌内侧束撕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椎间关节滑膜嵌顿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为椎间关节滑膜嵌顿综合征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察成人脊柱标本7条(共175对350个椎间关节)。观察椎间关节滑膜层及纤维层的结构特点。结果:椎间关节囊外为纤维层,内为较薄的滑膜层。关节囊包绕相邻上下关节突,关节腔狭小。滑膜层在相对关节面周缘,并形成双层突向关节腔内的滑膜皱襞,90.6%有滑膜皱襞,依其根部连接滑膜层的部位分Ⅰ、Ⅱ、Ⅲ和Ⅳ型,依滑膜皱襞伸入关节腔内长度分Ⅰ、Ⅱ度。结论:滑膜皱襞的嵌顿是引起椎间关节滑膜嵌顿综合征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