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滇丹参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滇丹参为云南地区习用药材,来源于Salvia yunnanensis C.H.Wright的干燥根及根茎。对其植物来源,药材性状,显微及理化特征作了研究,为滇丹参药材的鉴别及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HPLC-UV-MS法对丹参药材、丹参注射液中间体及丹参注射液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 采用Alltima C18分析柱,甲醇-水-冰醋酸梯度洗脱系统,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1nm,MS册时记录总离子流(TIC)色谱图。结果 得到分离度较好的丹参药材、中间体及注射液的HPLC-UV及HPLC-MS指纹图谱。结论为丹参药材、中间体及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综合考察国产丹参药材质量.方法 用HPLC测定了21批产地样品、9批市售样品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等7种指标成分含量,并考察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醚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水分等药材常规理化实验项目.结果 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为水溶性成分的主体,丹参酮ⅡA为脂溶性成分的主体,丹参药材指标成分含量和常规实验项目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间品质差异较大,且不同干燥法对丹参7种指标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 本研究为国产丹参药材综合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春芳  吴志恒  李亮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7):529-531,F0004
【目的】通过建立丹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质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C18柱,色谱柱为HypersilODS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洗脱时间75 min;进样量20μl。【结果】用相似度软件对来自5个不同产地的10批药材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标定了8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均在0.9以上。【结论】通过丹参药材指纹图谱的比较,可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遴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化学成分指纹图谱为检测手段,探索丹参的常用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以及丹参饮片在汤剂中不同提取次数下化学成分的溶出特点.方法 采用HPLC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和标准化学对照品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丹参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及汤剂可溶出成分与药材成分的差异.结果 丹参药材及净制饮片中只有原儿茶醛,未发现原儿茶酸,而在酒炙饮片中发现了原儿茶酸,且原儿茶醛相对含量下降;丹参饮片的脂溶性成分在汤剂中不宜溶出,水溶性成分提取2次,即可大部分提取出来.结论 丹参饮片中的脂溶性成分难以进入到汤剂中,说明丹参在汤剂中使用、产生疗效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应该是水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曾懿 《大理医学院学报》2001,10(4):F003-F003
丹参为常用中药,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茎。主要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症瘤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也是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常用中成药的主要成份。近年来在检验中发现,在投料过程中误把唇形科植物滇丹参Salvia yunna-nensis C·H·Wright误作用丹参进行投料,造成了药品质量的损害。 虽丹参、滇丹参常用名为丹参,为同科不同种植物,其内在成份也有一定差异,必然对其产品内在质量有一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本草文献记载的5个道地产区丹参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的比较研究,筛选最佳道地药材,验证本草文献记载道地产区的合理性,初步明确最佳道地产区.方法 收集文献记载的5个道地产区8批丹参栽培品种,以及2个非道地产区3个品种共11批丹参药材,进行特征图谱分析.结果 河南、山西2个道地产区丹参相似度均在0.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种采用声光可调近红外(AOTF-NIR)光谱技术快速测定丹参药材丹参酮Ⅰ含量的新方法。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丹参药材丹参酮Ⅰ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含量与NIR光谱之间的校正模型,利用NIR模型对未知的丹参样品进行预测。结果丹参药材丹参酮Ⅰ的NIR模型校正均方根偏差(RMSEC)为0.0052,预测均方根偏差(RMSEP)为0.0096,决定系数(CORRELATION)为0.9800,采用验正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偏差为3.68%。结论 AOTF-NIR快速分析法对丹参药材丹参酮含量预测结果较好,为丹参药材快速定量分析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三种不同产地的丹参进行鉴别,提供准确的适用依据.方法 利用美国产的Backman-332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区别可用药材,剔除不可用药材.结果 江苏丹参,河北丹参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安徽丹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河北丹参,江苏丹参都可以做为药材进行使用,安徽丹参品质较差,国家药典规定丹参酮的含量不能低于0.2%,故安徽丹参是不能作为药材使用的.2.加强对药材的鉴别意识,提高用药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国不同产地丹参中脂溶性成分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地域分布特点。〖HTH〗方法〖HTSS〗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脂溶性成分的量,运用SAS统计软件分析丹参脂溶性成分相关性及其地域分布特点。结果回归分析表明,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量与二氢丹参酮Ⅰ量呈负相关,与其他两种呈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3个野生药材与山东和河南大部分产地、四川中江集凤镇栽培药材脂溶性成分较高聚为一类。建议丹参药材中二氢丹参酮Ⅰ≥0.02%,丹参酮Ⅰ≥0.03%,隐丹参酮≥0.02%,丹参酮ⅡA≥0.2%。结论 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呈现地域性差异,传统道地产区的量较高。丹参药材中二氢丹参酮Ⅰ≥0.045%,丹参酮Ⅰ≥0.12%,隐丹参酮≥0.10%,丹参酮ⅡA≥0.35%,才能符合历史上药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丹参药材HPLC方法同时用于指纹图谱和多指标测定。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在280 nm波长下,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测定了19批丹参药材的指纹图谱和丹参素、迷迭香酸、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 4个指标成分,对指纹图谱共有峰和相似度进行分析,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得到19批丹参药材的指纹图谱,标定了12个共有峰,并建立了丹参药材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相似度在0.808~0.997。聚类分析结果将19批丹参药材分为两大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及药材测定结果相一致。结论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色谱峰的数目差别不大,但各指标成分量差别较大。该方法准确、可靠,为有效地评价丹参药材的综合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是一个现代方剂[1],由丹参、三七和冰片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是临床治疗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的常用中药处方。目前其剂型有片剂、滴丸、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和气雾剂等十余种[2].中国药典2000年版载有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滴丸两种。近年来国内对复方丹参的研究日益深入,仅1994-2000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就达1170多篇[3].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就处方中丹参和三七的化学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方法,以及此两种药材中相关成分的体内研究进行了如下综述。1丹参和三七化学成分HPLC分析方法中药之所以有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其药效物质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HPLC-FLD法测定丹参素在家兔组织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分析方法,测定丹参素在家兔心、肝、脾、肺、肾、脑各组织中的含量.方法:家兔经丹参药材水提液灌胃后,其重要脏器的匀浆液以100 mL/L高氯酸沉淀,上清液乙酸乙酯萃取.以4-羟基苯甲酸为内标,测定丹参中丹参素在组织中的含量.结果:HPLC-FLD法的检测限为0.01 μg/mL,线性范围为0.05~200.00μG/mL;丹参中丹参素在家兔心、肝、脾、肺、肾、脑组织中的含量顺序为c肾c肝c心肺c脑c脾.结论:建立的HPLC-FLD检测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定量准确等特点,可为其他样品中丹参素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滇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丹酚酸B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的丹酚酸B的含量和提取物出膏率为指标,采用以乙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法,对滇丹参中丹酚酸B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滇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最优提取工艺为8倍量2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 此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滇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 以HPLC法为检测手段,对丹参酮ⅡA的提取工艺,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丹参酮ⅡA的树脂柱径高比、药液质量浓度、上柱吸附体积流量、洗脱体积流量、生药吸附量、解吸溶媒及其最佳用量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避光条件下,丹参药材用6倍量(g·...  相似文献   

16.
传统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丹参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本草文献记载的5个道地产区及3个非道地产区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以证明文献记载的道地产区的合理性.方法 收集文献记载的5个道地产区以及3个非道地产区共12批丹参药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丹参中丹参素钠、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 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分析.结果 3个道地产区包括山西(S1)、河南(S2、S8)、山东(S6)所产丹参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其余2个道地产区包括湖北(S9)和四川(S11)和2个非道地产区包括河北(S3)、北京(S12)等产地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则相对较低.结论 研究结果部分证明了文献记载的丹参道地产区的合理性,为道地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的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山东丹参类药用植物有2种、1变种和1变型,即丹参、山东丹参、单叶丹参和白花丹参.山东丹参为新种,单叶丹参为本省分布新记录,白花丹参为山东特产.为丹参关药材提供了新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优化同时提取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微乳液配方。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参素含量为指标,建立HPLC法测定其在药材微乳提取液中的含量,采用三元相图和均匀设计筛选、优化微乳液配方。结果:丹参酮ⅡA和丹参素总含量较高的优化配方为乙酸乙酯:吐温80:无水乙醇:水=12:14.4:3.6:70(w/w)。结论:微乳液适用于同时提取丹参中的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HPLC指纹条形码图谱,以此图谱鉴别不同来源丹参与其他鼠尾草属丹参伪品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不同产地正宗丹参和市场上充作丹参的其他鼠尾草属植物为分析对象,选择适宜的水溶性成分萃取方法和HPLC分析条件,构建丹参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将相同条件下的指纹条形码图谱相互进行比较。结果 所建立的构建丹参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条形码图谱的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正品丹参药材有18个共有指纹峰,各峰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18%和25%。以原儿茶醛(保留时间为33.71min,RSD=1.5%)为界,指纹图谱可分为非指纹区和指纹区两个区,非指纹区主要用于有效成分的半定量,指纹区则可同时用于鉴别和成分的半定量。其他鼠尾草属植物的指纹图谱与丹参有较大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指纹区中。结论 指纹条形码图谱技术能对丹参的道地性进行鉴别并对有关成分进行半定量,从而能对丹参品质进行全面评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考察几种加工和贮藏方法对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丹酚酸B和丹参素以及药材表面、断面颜色的影响,以寻找出丹参药材的最适加工和贮藏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晒干、烘干加工处理丹参药材;对加工后的药材分别采用常温贮藏、常温避光贮藏,分别贮藏0、1、2、4、6、9、12、18、24个月,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其中丹参酮IIA、丹酚酸B和丹参素的量,并观察药材表面、断面颜色。结果 40~80 ℃烘干对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影响不明显;当温度高于60 ℃,对丹酚酸B造成明显损失;丹参素的量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有所增加;当干燥温度高于70 ℃,对丹参的表面和断面颜色产生影响。采用40~60 ℃烘干所得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量及丹参的表面和断面色泽优于传统的晒干法。结论 从活性成分量的损失、药材外观色泽变化及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丹参药材的加工方法应以40~60 ℃烘干为宜,贮藏方法以常温避光贮藏不超过24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