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合并肾病病变时其血浆内皮素 (ET)含量的变化。方法 :复制糖尿病大鼠合并肾病模型 (DN )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于实验的第 1、2、4周 ,测定血浆内皮素含量。结果 :第 1周时各组血浆内皮素值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第 2、4周时 ,DN组显著高于胰岛素治疗组 (INS组 ) (P <0 .0 5 )和正常组 (NC组 ) (P <0 .0 5 ) ,但 INS组与 N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内皮素与 DN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内皮素是介导 DN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活性变化,探讨NO/iNOS在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成年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糖尿病组(DM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每组30只。DM组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STZ制造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和NC组分别于第1、2、4周麻醉取左肾,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吸光光度法测定肾组织中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和iNOS活性。所有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DM组大鼠肾组织中NO含量、NOS和iNOS活性分别较同批N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各组大鼠中NO含量与NOS活性、iNOS活性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中iNOS活性增强,催化生成的NO在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秀丽  张秀香 《河北医药》2013,35(11):1615-1617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eph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单侧肾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STZ)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将鼠模分为糖尿病(DN组)、缬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干预组(CT组)。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表达指数及形态学观察,同时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病理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表达明显下调(t=13.40,P<0.01),CT组轻度下调(t=2.53,P<0.05),CT与D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P<0.01);NC组与CT组nephrin免疫组化形态及肾小球足细胞病理大致相同,而DN组形态学及肾小球足细胞病理改变明显。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能提高nephrin的表达,促进足细胞损伤修复,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虫草菌丝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肝组织胰岛素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虫草菌丝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胰岛素酶活性的动态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CCl4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 ,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和虫草组。正常组于实验开始时便处死大鼠 ,而后 2组则于造模 3 ,6,9wk分批处死 ,取血及肝组织标本。生化法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清蛋白 (ALB)含量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 (HA)、血清胰岛素 (INS)含量及肝组织匀浆上清液的胰岛素酶活性。结果 :(1 ) 3 ,6wk虫草组大鼠血清ALT ,ALB及HA含量与对应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9wk虫草组大鼠血清ALT ,HA含量显著低于对应模型组 (P <0 .0 5 ) ,而其血清ALB含量则显著高于对应模型组 (P<0 .0 5 ) ;(2 ) 3wk虫草组及模型组大鼠血清INS水平及肝组织胰岛素酶活性与正常组大鼠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6,9wk虫草组及模型组大鼠血清IN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而对应的肝组织胰岛素酶活性则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 5 ,或P <0 .0 1 ) ;(3 ) 3 ,6,9wk虫草组大鼠血清INS水平及肝组织胰岛素酶活性与对应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虫草菌丝可减轻CCl4对肝细胞的损伤 ,并可抑制肝纤维化 ;造模 6wk后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肝组织胰岛素酶活性开始降低 ,血清INS含量开始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Ⅳ型胶原(Ⅳ-C)在链尿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洛汀新、来氟米特、来适可对DN大鼠肾组织中MCP-1、Ⅳ-C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五组:正常组(C组)、糖尿病肾病组(D组)、糖尿病肾病洛汀新治疗组(DL组)、糖尿病肾病来氟米特治疗组(DF组)和糖尿病肾病来适可治疗组(DK组)。6周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肾组织中MCP-1、Ⅳ-C的表达。结果MCP-1在DN大鼠肾小球、肾小管中的表达增高。Ⅳ-C在DL组肾小球中的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各治疗组与D组肾小管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MCP-1、Ⅳ-C在DN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增高;洛汀新、来氟米特、来适可能下调MCP-1在DN大鼠肾小球、肾小管中的表达;洛汀新可明显下调Ⅳ-C在DN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基因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及细胞受损程度的影响,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用ELISA方法测定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含量,以间接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肾组织激肽释放酶活性的,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内皮素-1、肾cAMP。结果表明,糖尿病治疗组(DK)肾小球基质面积、肾小球截面积、肾小球系膜、肾小球基底膜、TGF-β1等肾组织形态变化指标明显优于糖尿病对照组(DC);注射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后,模型大鼠体内NO、cAMP增加,ET-1含量降低;16周时DK组和DC组肾组织中组织激肽释放酶的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NC),但DK组高于D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动态观察大鼠糖尿病肾病(DN)的不同阶段肾皮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尿液中CTGF含量的检测作为DN诊断指标的意义.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为研究对象.63只大鼠分为糖尿病组33只和对照组30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研究在糖尿病的不同时期肾皮质CTGF表达的动态变化,并研究其与DN早期肾肥大、ECM的聚积及后期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以ELISA法检测糖尿病大鼠尿液中CTGF含量.结果 糖尿病大鼠肾皮质mRNA及CTGF蛋白质表达2周时开始增加,12周时达高峰,分别为(0.905±0.028)、(0.802±0.028),为正常对照组的4.38倍和9.97倍(均P<0.05);其表达早期出现在肾小球,而后随着病程的发展出现于肾小管间质区域.相关性分析显示CTGF的表达与肾指数、肾小球体积、系膜基质指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均P<0.01);糖尿病大鼠尿液中CTGF的含量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升高,最高为(277.679±10.372)ng/L,与24h尿微量白蛋白、BUN、Cr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CTGF表达的增加贯穿了DN发病的整个过程,早期介导了肾肥大,肾小球ECM的积聚,晚期又介导了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尿液CTGF的检测可以作为DN诊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大鼠不同病程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 ,探讨糖尿病大鼠血清 NO变化的规律和意义。方法 :分别在第、4、7、10周 3个时期测定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对照大鼠血糖及血清的 NO水平。结果 :(1)血糖变化对照组各时期血糖值维持在正常水平 ;糖尿病组大鼠各时期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血清 NO浓度变化对照组各时期血清 NO浓度无显著性差异 ;糖尿病组大鼠 4周时血清 NO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7周、10周时糖尿病组大鼠血清 NO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NO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体液因子之一 ,但可能与血糖的调节无关。  相似文献   

9.
灯盏花素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灯盏花素组。灯盏花素组给予灯盏花素200 mg.kg1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则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HE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肾脏重量变化,血液及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左侧肾脏肾间质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充血,且重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GF-β1及NO、ET-1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两侧肾组织中TGF-β1及NO、ET-1含量分别与假手术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或P<0.001)。TGF-β1和ET-1含量升高而NO含量降低。而灯盏花素组大鼠肾间质损伤明显改善,左侧肾脏重量下降(P<0.05),血清中TGF-β1及NO、ET-1含量、肾组织中TGF-β1及NO、ET-1含量分别与模型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TGF-β1及ET-1含量降低而NO升高。结论灯盏花素可通过下调血液及肾组织中TGF-β1和ET-1含量、上调NO浓度等作用减轻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槲皮素(QE)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氧化应激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槲皮素治疗组(QE组,100 mg·kg-1·d-1),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CAP组,10 mg·kg-1·d-1)。另设正常对照组(NS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一般状况、血糖、24 h尿白蛋白、肾脏指数、肌酐、尿素氮,测定血清中总抗氧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水平;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肾皮质中CTGF的表达水平;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中TGF-β1mRNA的相对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造模3组均出现糖尿病及肾脏损害,与DN组相比,槲皮素组大鼠血糖、尿白蛋白、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P<0.01);T-AOC,T-SOD,GSH活性显著提高、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肾皮质CTGF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肾皮质中TGF-β1mRNA的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1);电镜显示:与DN相比,槲皮素组大鼠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减轻,基底膜厚度均匀,足突融合减轻。结论:槲皮素可提高DN大鼠的抗氧化水平、抑制肾皮质TGF-β1/CTGF的表达,对DN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在糖尿病肾脏病(DN)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只,喂以高热量饲料2个月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对照组30只,喂以普通饲料2个月后,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两组分别于注射前、注射后1、2、3和6个月各处死6只,取血测定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等,光镜电镜观察肾脏形态学改变。结果成模后1月后肾小球体积开始增大,2月更明显,3月及6月体积显著下降;成模后2月出现明显蛋白尿,肾小球基底膜3月时就已显著增厚,6月时更为严重;瘦素水平在高热量饮食2月后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在注射STZ后1个月时由于体重的下降而较前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以后随着病程的进展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进一步证明瘦素可能是促进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知母宁对慢性低O_2高CO_2大鼠肺小动脉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了解其对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低O_2高CO_2组、知母宁组。采用图像分析、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酶动力学等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动脉血、肺组织NO含量、NOS活性、肺细小动脉iNOS、cNOS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1)低O_2高CO_2组mPAP、RV/(LV S)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3组间mCA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血、肺组织匀浆NO含量低O_2高CO_2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知母宁组显著高于低O_2高CO_2组(P<0.01);(3)低O_2高CO_2组血浆及肺组织匀浆cNOS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NOS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知母宁组大鼠血浆及肺组织匀浆cNOS活性均显著高于低O_2高CO_2组(P<0.01),血浆iNOS活性无明显差异,肺组织匀浆iNOS活性略高于低O_2高CO_2组(P<0.05);(4)低O_2高CO_2组肺细小动脉iNOS及其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NOS及其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知母宁组大鼠肺细小动脉iNOS、cNOS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低O_2高CO_2组(P<0.01)。(5)光、电镜下低O_2高CO_2组肺血管结构重建,知母宁组肺血管结构重建明显减轻。结论:知母宁能促进低O_2高CO_2大鼠肺小动脉iNOS及cNOS基因表达,上调NO/NOS 体系,使N0合成增多可能为其抑制慢性低O_2高CO_2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作用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苣荬菜水煎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苣荬菜水煎液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47 g·kg^-1),苣荬菜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3.34,1.67,0.83 g·kg^-1),实验中监测血糖,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光甘肽(glutathione,GSH)、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糖基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胰岛素(insulin,INS)、胰岛素抗体(insulin antibody,IAA)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力,并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胰腺和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糖值及血清NOS活力,MDA、NO、TC、LDL、TG、GSP、IAA水平显著升高(P<0.01),SOD活力,GSH、HDL、INS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和苣荬菜水煎液组各剂量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血糖水平,二甲双胍组与苣荬菜水煎液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SOD活力,GSH、HDL、INS水平(P<0.01),显著降低NOS活力,MDA、NO、TC、LDL、TG、GSP、IAA水平(P<0.01或P<0.05),改善胰腺、肾脏的病理变化。结论苣荬菜水煎液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效果,其作用机制与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有关,并可修复胰岛细胞组织、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Bre)在大鼠糖尿病早期对近球小管(PT)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模型组(DM组)、灯盏花素治疗组(Bre组)和正常对照组(NC组)。前两组以链脲佐菌素(STZ,65mg·kg-1)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Bre组在模型建立成功后连续4wk予腹腔注射灯盏花素20mg·kg-1.d-1,NC组和DM组则在相同的时间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4wk后动物在麻醉下行双侧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样并行心脏穿刺取血;对一侧肾动脉进行灌注后,取肾皮质组织孵育,在显微镜下手工分离单根PT,用液闪法检测其Na+,K+-ATPase活性。检测血糖及血、尿的肌酐水平,放免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EDLS)水平。结果NC组PT的Na+,K+-ATPase活性为(959.11±117.35)pmolPi·mm-1·h-1,DM组则明显增高达(1893.53±383.90)pmolPi·mm-1·h-1(P<0.01),Bre组为(1262.09±125.14)pmol Pi·mm-1·h-1,虽然高于NC组(P<0.05),但却明显低于DM组(P<0.05)。DM组的血清EDLS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1),Bre组的血清EDLS水平虽然也低于NC组(P<0.05),但却高于DM组(P<0.01)。分别与NC组和DM组比较,Bre组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NC组,而与DM组差异无显著性,除此之外,其尿量、尿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肌酐清除率(Ccr)都与DM组有相同性质的变化,但变化幅度都小于DM组(P<0.05)。结论Bre在大鼠糖尿病早期对肾小管Na+,K+-ATPase活性增强有限制作用,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Bre在此期间限制了EDLS释放减少的程度有关;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Bre对大鼠糖尿病早期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在糖尿病肾病病人中的药动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比较葛根素在健康人及不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 (DN)病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健康人7例为NC组 ,DN组 2 0例 (其中临床早期 10例 ,为DN1组 ;中期 10例 ,为DN2 组 )单次静脉滴注葛根素 (5mg·kg- 1,6 0min内滴完 )后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药物浓度 ,3P87程序拟合计算。结果 :DN2 组较NC组和DN1组药物T12 β延长 ;清除率(Cl)下降 ;5min及 5h的药物浓度 (C)下降延缓。NC组与DN1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表观分布容积 (Vd)DN各组较NC组减少 (P <0 .0 5和P <0 .0 1)。结论 :不同临床期的DN病人 ,葛根素体内药动学过程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及维生素E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两者在DN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注射链佐脲菌素制作DN模型,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糖尿病肾痛模型组;C组:贝那普利治疗组;D组:贝那普利 维生素E治疗组。于第12周检测24h尿蛋白定量(TP)、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肾组织NOS、NO、SOD、MDA含量。结果:与A组相比,B组TP、CysC、HbAlc、肾组织血糖、MDA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肾组织NO、NOS、SOD明显降低(P<0.01)。与B组相比,C组TP、CysC、HbAlc、肾组织血糖显著降低(P<0.01),MDA亦下降(P<0.05),而总抗氧化能力增强(P<0.05),SOD升高(P<0.01)。与C组相比,D组TP、肾组织血糖下降更加显著(P<0.01),MDA下降(P<0.05),而NO、NOS、SOD明显升高(P<0.05或P<0.01),总抗氧化能力增强(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降低TP、HbAlc、肾组织血糖、MDA,增加NO、NOS、SOD,维生素E可增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而有肾保护作用。两者对治疗DN氧化应激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对长期高脂喂养的糖尿病(DM)大鼠胰腺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C,n=10),糖尿病正常饮食组(DN,n=10),糖尿病高脂饮食组(DH,n=10)及糖尿病高脂饮食胰岛素治疗组(DHI,n=10)。测定空腹血浆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和空腹葡萄糖(FBG)及口服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留取胰腺标本分别测定胰腺内TG、FFA、胰岛素含量以及胰岛素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DN组血浆及胰腺内TG和FFA含量明显增多(P<0·05~P<0·01),而胰岛素基因表达水平和胰岛素含量则明显降低(P<0·01、P<0·01);在两个糖尿病组之间,上述指标亦存在着差异,DH组血浆及胰腺内TG和FFA含量比DN组进一步增多(分别为P<0·01、P<0·01、P<0·01、P<0·05),且胰岛素基因表达水平和胰岛素含量进一步下降(P<0·05、P<0·01)。胰岛素治疗后,与DH组相比,血循环中的TG和FFA水平虽然没有改善(P>0·05),但胰腺内TG和FFA含量明显下降(P<0·01、P<0·01),同时胰岛素基因表达水平和胰岛素含量亦升高(P<0·01、P<0·01)。结论长期高脂喂养可损伤胰岛素的产生;胰岛素治疗对高脂饮食所致的上述影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抑制NF-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 mRNA表达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抑制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GF β1mRNA表达影响。 方法 纯种♂Wistar大鼠分为 3组 :A组为正常对照组 (11只 ) ,B组为糖尿病大鼠未干预组 (11只 ) ,C组为糖尿病大鼠PDTC(NF κB活性抑制剂 )干预组 (9只 )。饲养 18wk后取出肾脏 :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技术检测肾组织NF κB活性 ,透射电镜检测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及系膜基质密度 (系膜基质面积 /系膜面积 ) ,RT PCR检测TGF β1mRNA表达。酶免疫分析法检测 2 4h尿白蛋白排泄 (UAE)。结果 肾组织NF κB活性在B组大鼠肾组织 (1 85± 0 5 4× 10 6)显著高于A组 (0 0 7± 0 11×10 6,P <0 0 1) ,C组 (0 2 5± 0 2 5× 10 6)显著低于B组 (P <0 0 1)。B组与A组比较 ,UAE (2 18± 1 98mgvs 0 4 1± 0 4 7mg,P <0 0 1)、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5 31 6± 10 7 6nmvs 312 4±2 5 4nm ,P <0 0 1)及系膜基质密度 (5 6 4 1± 6 78vs 33 95±5 2 2 ,P <0 0 1)均显著增高 ;C组大鼠UAE(0 5 6± 0 72 )mg、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315 8± 2 1 4 )nm及系膜基质密度 (37 97±7 37)均显著低于B组 (均P <0 0 1)。肾组织TGF β1mR NA表达在B组大鼠 (0 5 3± 0 2 0 )显著高于A组 (0 2 6±0 13,P <0 0 1) ,C组 (0 2 9± 0 10 )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天麻素注射液通过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途径改善甲基苯丙胺诱导大鼠神经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甲基苯丙胺组、常规剂量天麻素组、加倍剂量天麻素组、阴性对照(NC)腺病毒组、NC腺病毒+甲基苯丙胺组、NC腺病毒+天麻素组、n NOS腺病毒+天麻素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日2次;甲基苯丙胺组大鼠腹腔注射甲基苯丙胺(7.5 mg/kg),每日2次;常规剂量、加倍剂量天麻素组大鼠提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天麻素注射液(10、20 mg/kg),每日1次,再按甲基苯丙胺组方法注射甲基苯丙胺。NC腺病毒组大鼠在纹状体一次性注射NC腺病毒(4.8×107PFU)3μL+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日2次;NC腺病毒+甲基苯丙胺组大鼠同法注射NC腺病毒,然后腹腔注射甲基苯丙胺(7.5 mg/kg),每日2次;NC腺病毒+天麻素组大鼠同法注射NC腺病毒+甲基苯丙胺,同时在注射甲基苯丙胺之前30 min腹腔注射天麻素注射液(20 mg/kg),每日1次;nNOS腺病毒+天麻素组大鼠同法注射nNOS腺病毒和甲基苯丙胺,同时在注射甲基苯丙胺之前30 min腹腔注射天麻素注射液(20 mg/kg),每日1次。各组大鼠每次腹腔注射体积均为1 mL/100 g,均连续注射给药3 d。观察大鼠刻板行为并评分,检测大鼠纹状体的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活化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氧化应激相关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以及一氧化氮(NO)水平和nNOS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基苯丙胺组大鼠的刻板行为评分和纹状体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nNOS蛋白表达量及MDA、NO水平均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及SOD、GPx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甲基苯丙胺组比较,常规剂量、加倍剂量天麻素组大鼠的刻板行为评分和纹状体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n NOS蛋白表达量及MDA、NO水平均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及SOD、GPx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加倍剂量天麻素组大部分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或P<0.01)。与NC腺病毒组比较,NC腺病毒+甲基苯丙胺组大鼠纹状体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n NOS蛋白表达量及MDA、NO水平均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及SOD、GPx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NC腺病毒+甲基苯丙胺组比较,NC腺病毒+天麻素组大鼠纹状体中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n NOS蛋白表达量以及MDA、NO水平均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以及SOD、GPx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NC腺病毒+天麻素组比较,n NOS腺病毒+天麻素组大鼠纹状体中的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3、n NOS蛋白表达量及MDA、NO水平均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及SOD、GPx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对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大鼠神经毒性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这一作用与抑制n NOS介导的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