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单钡双重造影法”在食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的双重造影法较多,尤其在对早期食管癌的发现、诊断、治疗非常重要〔1-4〕。我们应用了廖氏等报道的“单钡双重造影法”〔5〕,对114例食管疾病患者作了检查,其中发现3例早期食管癌,特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X线机设备:西门子SIREGERAPHID80...  相似文献   

2.
返流性食管炎的X线双对比造影与内窥镜检查的对比分析周兵,林祥涛,王怀娥,李大鹏,李春卫本文30倒返流性食管炎患者做了食管气钡双重造影与电子内窥镜检查,对这两种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1资料与方法本组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超声显像对早期胃癌(early gastic carcinoma,EG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X线气钡双重造影、纤维内窥镜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确诊的9例EGC的B超检查结果。结果 在胃声学造影剂的衬托下,9例EGC的B超图像均显示胃壁1层至3层局限性消失、增厚,并清晰显示早期癌肿的形态、大小及与邻近脏器的关系。结论 超声显像检查诊断EGC方法简便、易行且无创伤,是一种有价值的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2月本院食管癌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分析两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50例食管癌患者接受CT检查确诊的有41例,包括6例上段癌,25例中段癌以及10例下段癌,诊断准确率为82%;接受X线气钡双重造影确诊的有31例,确诊率为62%。包括3例食管上段癌,24例食管中段癌,4例患者为食管下段癌。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均有各自优势,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能够更明显提升诊断效果,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皮病(PSS)累及食管的X线表现与早期诊断。方法采用食道气钡双重造影,同时行立位及卧位多体位观察,并对其X线征象进行分析。结果PSS食道受累患者排空时间、管腔直径及黏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结论食道气钡双重造影是观察食管功能的有效检查手段,对早期诊断PSS具有极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X线造影及16排螺旋CT在食管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4例食管癌患者,均经手术病例证实,采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及16排螺旋CT检查,比较分析两中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及影像学表现。结果:X线气钡双重造影和CT检查的准确性分别为90.91%和95.45%,灵敏度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X线气钡双重造影主要表现为食管壁僵硬,食管充盈度缺损,食管中断等;CT检查主要表现为食管壁增厚,出现周围器官受累或淋巴结转移等。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和CT检查均对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对于单一方法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联合两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并可为患者的顺利治疗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江山平  刘启良 《新医学》1996,27(4):178-179
通过食管吞钡X线及食管内镜检查选择支气管哮喘伴胃食管反流疾病者12例,以支气管哮喘不伴GERD者12例作为对照。两组病人均给予是组胺吸入激发试验,结果显示GERD组的平均PC20-FEV1显著低于对照组。用哮喘临床积分法评价两组病人哮喘症状的轻重,结果显示GERD组哮喘临床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对食管癌综合影像检查作用的认识。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结合病理检查确诊的55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结果 X线气钡双重造影诊断符合率为61.82%,食管上段癌4例,中段24例,下段6例;CT检查诊断符合率81.82%食管上段癌7例,中段癌27例,下段癌11例。30例癌肿块局限于食管腔内全部手术治疗;肿块向管腔外生长15例,8例周围脂肪层模糊或消失,提示肿瘤外侵,但未侵及邻近结构,行手术治疗,7例肿瘤与周围结构关系密切行放疗。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于早期黏膜病变,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CT可对中晚期食管癌进行术前评估,有助于选择合适治疗方式。二者结合可为食管癌的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贲门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显示方法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双重对比钡餐造影法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早期贲门癌患者的X线影像资料。结果:贲门形态改变40例,贲门区软组织肿块影35例,食管下段受侵29例,胃体上部受侵17例。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多轴位反复观察在贲门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分析X线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进行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观察。结果8例患者中,食管-食管型3例,食管-胃型3例,胃-胃型2例,X线主要表现为食管和胃的不规则龛影,黏膜中断、破坏、管腔狭窄、钡剂通过受阻。结论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是诊断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徐秀杰  陈宏平  马强 《临床医学》2004,24(10):25-26
目的:通过对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和胃镜检查对比,进一步明确这两种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疣状胃炎经气钡双重造影及胃镜检查的诊断结果,并经病理证实。结果:疣状胃炎呈多种形态改变,气钡双重造影多显示出黏膜表面多发圆形或椭圆形隆起,中心呈点状龛影,表面呈痘疮样糜烂,胃襞柔软,随充气量不同形态可改变。结论:气钡双重造影与胃镜检查各有利弊,综合两种技术,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制一种新型器械——压力喷粉器进行鼻咽腔干钡粉X线造影,从而大大提高鼻咽癌的检出率,尤其为基层提供一种价廉、方便及鼻咽癌检出率较高的有效手段。材料与方法:压力喷粉器包括一个由像胶制成的压力球,进出气活塞以及喷粉连接管及橡皮软导管等组成。利用该器械均匀地向鼻咽腔注入干钡粉后摄片。结果:通过使用压力喷粉器行鼻咽腔干钡粉造影3270例证实器械简单实用、价格低廉、钡粉无毒、病人无痛苦,造影成功率100%,病变检出率为95%,诊断符合率为97.6%。结论:使用压力喷粉器进行干钡粉X线造影明显优于传统的钡胶浆鼻咽腔造影,适应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普查。  相似文献   

13.
结肠双重造影 (ColonicDoubleContrastExamination以下简称“CDCE”)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成为诊断结肠内微小、浅表病变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在CDCE术中摄片有分段法与全结肠法 ,各有特点。我们在工作中设计了一种CDCE全结肠摄片新方法 ,经临床应用较为简便、实用 ,适合基层医院 ,现介绍如下。本CDCE全结肠摄片方法包括仰、俯卧倾斜位两相。设备要求 :能立、卧有台下滤线器诊视床与台上球管的普通X线机。具体方法 :一、仰卧倾斜位相 ,被检者仰卧诊视床中心 ,倾斜床面头高足低 30~ 4 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X-ray消化系造影在纤维内窥镜配合下对Peutz-Jeghers综合征的诊断和监测方法及意义。方法 对近15年面部、黏膜部多发黑斑者行X-ray消化系低张气钡双重造影、纤维内窥镜、病理及CT检查。结果 10例伴有消化道多发息肉,确诊为Peutz-Jeghers综合征。结论 X-ray消化系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对诊断与监测Peutz-Jeghers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的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的对比研究进展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侯家声,廉永军,刘实64例6个月前曾接受PTCA而无侧支循环的冠心病患者应用数字式(化)负荷超声心动图(EE)和同日进行的计算机辅助定量的X线冠脉(CCA)和造影进行对比研究。另外还...  相似文献   

16.
病例男,38岁,主诉吞咽不畅3个月。入院前3个月无诱因出现进食干饭时咽下阻塞感,同时进汤水后可缓解。进食半流质无症状。既往健康,体温、脉搏、心率均无异常。X线检查:食管稀钡造影见食管下段充盈缺损、长约55cm,表面呈分叶状,局部管腔扩大,稀钡通过缓慢呈偏流现...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984年以来 ,采用食管拉网、纤维内窥镜及 X线双重造影这三项检查共发现早期食管、贲门癌 4 8例 ,均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在这 4 8例治疗过程中 ,单纯食管拉网发现癌细胞而内窥镜及 X线双重造影未能发现病变的有 16例 ,占 33.3%。16例均靠术前食管分段拉网定性定位后行外科手术治疗 ,准确率达 10 0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38~ 6 9岁 ,术前食管拉网均发现癌细胞 ,有不典型临床症状者 7例 ,无临床症状经人群普查发现 9例。 16例中 ,内窥镜检查有可疑病灶者 7例 (活检均为阴性 ) ,食管钡造影粘膜显…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结肠炎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气钡双重造影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由于缺血性结肠炎-过型多见,因此我们对10例患者在短期内作了多次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观察其变化。结果:X线主要表现为:①指压痕;②管腔狭窄;③多发龛影;④囊袋状改变。结论:钡灌肠或气钡双重造影对本病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数日到数周内动态观察可发现明显的变化,有助确诊。  相似文献   

19.
石双任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210-8211
目的探讨早期贲门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误漏诊的原因。方法对X线气钡双重造影误漏诊的18例早期贲门癌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中被误诊贲门炎5例,贲门痉挛2例,胃底静脉曲张3例,良性溃疡4例,漏诊4例。结论对正常贲门口X线表现及生理特殊性缺乏认识,对早期贲门癌的X线特殊征象认识不足,检查前准备不当及检查方法不规范、全面是早期贲门癌X线气钡双重造影误漏诊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瓶吸法是一种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法。它能使食管腔充分扩张,是在空气和硫酸钡液衬托下显示早期食管癌的X线和病理改变,从而结合内镜病理检查诊断发现早期食管癌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近年来应用此方法发现早期食管癌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