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孕妇被动吸烟相关知识的掌握以及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开封市妇产医院、开封县妇幼保健院、杞县妇幼保健院及杞县阳固乡卫生院6家医院作为研究现场。抽取在研究现场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1660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识知晓率为14.7%。被动吸烟对胎儿影响的知识知晓率为18.9%。居住于城市地区、孕妇文化程度为大本及以上、孕妇职业为国家机关/文化教育工作者、丈夫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丈夫职业为国家机关/文化教育工作者、孕期为独居的孕妇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识知晓率较高,且孕妇及丈夫文化程度越高,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识知晓率越高。本人和丈夫职业为农民的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孕妇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应针对重点人群,有目的地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孕妇被动吸烟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孕妇被动吸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开封市妇产医院、开封县妇幼保健院、杞县妇幼保健院及杞县阳固乡卫生院6家医疗保健机构作为研究现场。抽取在研究现场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共1660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被调查对象中有82.4%的孕妇在孕前接触过"二手烟",68.3%的孕妇在孕期接触过"二手烟",孕期被动吸烟率为26.6%。孕周13周、年龄20岁、居住于城镇、孕妇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孕妇职业为农民、丈夫文化程度为小学、丈夫职业为农民、家庭月收入500~999元、孕期家庭结构为独居、孕妇孕前吸烟、孕前丈夫吸烟以及丈夫吸烟时间10年的孕妇,孕期被动吸烟率较高。孕妇居住地、孕妇孕前吸烟状况及孕前丈夫吸烟时间与孕妇被动吸烟状况有关联。结论:孕妇被动吸烟状况不容忽视,建立无烟家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健康干预措施对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的干预效果,为改善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开封市妇幼保健院和妇产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 100名非吸烟孕妇进行调查,并采用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非吸烟孕妇暴露于被动吸烟的时间为结局变量,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非吸烟孕妇的被动吸烟暴露状况有所改善(OR=1.564,P<0.001)。第三轮调查的被动吸烟状况优于基线调查,但劣于第二轮调查的被动吸烟状况,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的改善状况在产后三月有所反弹。其次,丈夫及其他家人吸烟量与孕妇的被动吸烟暴露状况呈正相关,丈夫及其他家人的吸烟量越大,孕妇的被动吸烟暴露水平越高。低龄、核心家庭结构(夫妻俩或夫妻和孩子组成的家庭)的孕妇相对拥有更高的暴露水平,而拥有高学历、更多的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所持被动吸烟态度越强烈的孕妇,暴露水平较低。结论 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及产后随访工作,防止控烟意识淡化,改善孕妇的被动吸烟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津市孕妇被动吸烟状况,为下一步开展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和方向。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2014年在天津市10个区县的20个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共调查1 063名孕妇,977名孕妇的丈夫,通过自填问卷的形式,调查孕妇及其丈夫吸烟及被动吸烟的情况,对于被动吸烟危害的认知以及对于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情况等。结果天津市孕妇的被动吸烟率为67.9%;孕妇怀孕前后的吸烟率分别为3.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P0.05);孕妇丈夫在妻子怀孕前后的吸烟率分别为55.3%、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P0.05);孕妇对工作单位的禁烟支持率明显高于丈夫,分别为75.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P0.05);孕妇及其丈夫对于被动吸烟导致成人肺癌(知晓率分别为69.0%、70.9%)、影响婴儿脑部发育(知晓率分别为70.6%、66.7%)等问题的知晓率比较高,但对于导致成人心脏病(知晓率分别为34.7%、31.9%)、分泌乳汁减少(知晓率分别为19.9%、21.1%)等问题则认识不全面。结论天津市孕妇的被动吸烟率较高,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天津市孕妇烟草危害知识知晓情况及评价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天津市10个区县共调查1063例孕妇,于干预前后,利用自填问卷的形式,调查孕妇对于烟草危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干预后孕妇的被动吸烟率由干预前的67.9%降至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孕妇对于吸烟导致疾病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如吸烟导致中风的知晓率由15.1%提高到53.7%,孕妇吸烟导致流产、早产的知晓率由60.7%提高到7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孕妇对于被动吸烟导致疾病的认知水平也明显提高,如被动吸烟导致成人心脏病的知晓率由26.5%提高至57.8%,孕妇被动吸烟导致分泌乳汁减少的知晓率由19.9%提高至5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津市孕妇的被动吸烟率较高,对孕妇进行控烟干预能有效提高孕妇的烟草危害知识水平,并有效降低孕妇被动吸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和掌握孕妇被动吸烟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对健康教育需求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为下一步建立无烟家庭提供科学依据和方向。方法采用焦点小组访谈(focus group discussions,FGDs)在四川省4个区县级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36名被动吸烟孕妇分别进行了4场访谈。访谈内容全部记录和录音,编码后进行分析。结果孕妇被动吸烟的主要环境是家庭,主要来源是丈夫;孕妇及其家人对被动吸烟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大多数人都知道被动吸烟不好,但是对其具体危害认识不足;访谈对象对被动吸烟的健康教育表现出普遍的需求,最想知道的知识是避免被动吸烟的技巧和被动吸烟对胎儿、孕妇的危害,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是产前保健门诊医生咨询和专题健康讲座等;建立元烟家庭的主要困难是人际压力和健康相关知识不足。结论。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结合受众的需求;健康教育传播需采用综合性方法,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充分发挥家庭中积极分子的作用;利用健康教育材料将信息传递给孕妇的丈夫。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城市和农村非吸烟孕妇关于被动吸烟的暴露情况和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影响行为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8所区县级妇幼保健院共计1181名非吸烟孕妇,利用自填调查问卷进行调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分之三的非吸烟孕妇遭受被动吸烟,其中暴露主要来源是丈夫.孕妇对于被动吸烟有关知识均很欠缺,但是有93.4%的孕妇对被动吸烟持反对态度.农村孕妇比城市孕妇具有更高的暴露和更少的被动吸烟的知识.具备更多有关被动吸烟危害知识以及更强烈态度的孕妇在暴露于丈夫来源的被动吸烟时更易于采取主动行为.结论:非吸烟孕妇,特剐是农村孕妇需要获得更多被动吸烟危害的知识,以利于其在暴露时采取主动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孕早期被动吸烟情况,探索被动吸烟的影响因素,以便为降低烟草对妇女健康的危害及此后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对3 729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 277份。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被动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孕妇被动吸烟率为45.3%,孕妇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是在家中及工作场所之外,但是,与其他场所相比孕妇近30 d内在家中被动吸烟的天数最多,在工作场所平均每天被动吸烟的时间最长。孕妇被动吸烟的主要来源依次是:家中丈夫以外的其他成员、同事、家中客人。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是否为初次怀孕、家中同住吸烟者和丈夫是否吸烟均会对孕妇在不同场合的被动吸烟产生不同影响。结论上海市孕妇主动吸烟率较低,被动吸烟率较高。低文化程度、初次怀孕、低年龄孕妇和丈夫吸烟的孕妇是被动吸烟干预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通过对孕妇及其家人和同事进行健康教育、在家中及工作场所建立无烟政策、加强公共场所控烟力度有助于降低孕妇二手烟的暴露。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对非吸烟孕妇开展被动吸烟健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四川省32所妇幼保健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非吸烟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91人)和对照组(95人),在干预组孕妇中开展持续整个孕期的干预活动。采用问卷形式对非吸烟孕妇家庭吸烟限制情况、有关被动吸烟的知识和态度进行调查,用孕妇头发中尼古丁含量评价孕妇被动吸烟暴露水平,采用双重差分和误差纠正的配对估计方法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孕妇家庭吸烟限制情况、对被动吸烟的知识、态度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对被动吸烟的态度变化不明显(P=0.24)。干预组干预后的孕妇头发中尼古丁浓度的对数均数比干预前下降了0.2(logμg/g),对照组比干预前上升了0.1(logμg/g)。干预组和对照组头发中尼古丁含量变化经DID检验,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孕妇被动吸烟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兵团石河子医务人员吸烟现况及知识态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兵团医务人员吸烟现状,掌握其吸烟及被动吸烟危害知识及控烟态度行为,为今后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50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吸烟率为30.6%,其中男性吸烟率(64.1%)显著高于女性(1.50%);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吸烟率为最高;高级职称者吸烟率显著高于中级、初级及以下者;45岁及以上年龄组吸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戒烟原因的回答100%是为自己的健康;89.7%的医生因病情与吸烟无关而不询问病人,经常对病人进行戒烟行为干预的医生仅有37.0%;不吸烟医生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吸烟医生;对于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上,不吸烟医生的支持率均显著高于吸烟医生的支持率(P<0.05)。结论医生对烟草危害性知晓率较低,强化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提高医生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率,改变吸烟行为,促进全面控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