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因躯干四肢皮疹伴瘙痒6个月,加重伴双下肢肿胀半月入院.6个月前因"生气"、"受凉"后出现躯干皮疹,伴轻度瘙痒.不规则应用中药、抗组胺药及葡萄糖酸钙、复方甘草酸单胺静点(剂量不详),皮疹进一步加重,半月前蔓延至头面部及四肢,并出现双下肢肿胀及间断低热,最高37.6℃,继续间断加用头孢氨苄0.5 3次/d、雷公藤多甙50mg/d及氢氯噻嗪、螺内酯口服,外用曲安奈德乳膏及炉甘石洗剂,皮疹变化不明显,双下肢肿胀加重,足部出现水疱.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因右胸背疼痛3年,加重1个月伴消瘦就诊。患者3年前,右胸背部出现红斑及红斑基础上水疱,大疱,血疱,脓疱,疼痛明显。自行外敷药物治疗后皮疹处糜烂,渗出脓性分泌物。曾入院治疗约50天,皮疹消退,疼痛减轻后出院。出院后患者皮疹处仍间断刺痛,入院前1月疼痛明显加重,且近半年消瘦约20kg。患者1年前因发热就诊于外院,发现白细胞减低,对症处理后,症状消退。近半年,患者常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9.6℃之间,无寒战、头痛、咳嗽、咳痰、咽痛、流涕等,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常自行对症处理。既往体健,家属反映10年前有可疑性乱史。否认吸毒史,20年前曾行纹身。  相似文献   

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面颈部胸部斑块瘙痒5年、加重10天。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颈部及胸部出现红斑斑块,上覆少许鳞屑,边缘略隆起,伴瘙痒,无疼痛,无发热,间断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治疗,皮疹渐缓解;10天前患者进食海鲜后皮疹瘙痒较剧烈,面部红斑融合成片,潮红肿硬,干燥脱屑;  相似文献   

4.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头面、四肢多发鳞屑性红斑伴瘙痒5年余。患者5年前右前臂瘢痕处外伤致破溃后起红疹,皮疹渐扩大且间断破溃,3年前头皮、四肢出现红斑伴轻度瘙痒;因右前臂溃疡久不愈合,2年前患者于外院住院,诊断考虑:"1、鳞状细胞癌 2、慢性溃疡?",行取皮植皮术、术中病检提示为"湿疹?",治疗不详,效果欠佳。半年前面部及双耳起疹伴轻度瘙痒、反复口腔溃疡,自诉日晒后皮损明显加重,冬轻夏重。无明显关节肿胀、疼痛和发热等不适。既往史:四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0岁。因双下肢轻度浮肿2年,加重伴结节,疼痛10个月,于2007年6月7日入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水肿渐加重。10个月前患者双侧足底部出现少数米粒大紫色及褐色丘疹,增大形成蚕豆大小圆形软结节,表面光滑,皮疹渐密增多呈密集分布,向大腿发展,伴双下肢疼痛。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8岁,因躯干、四肢浅色斑片20年、加重3个月就诊。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臀部开始出现不规则色素减退斑,皮疹范围渐扩大,波及双前臂、双下肢近端,局部皮损中央渐出现淡红色网状色素沉着伴少量细小鳞屑,偶伴瘙痒,未曾治疗……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回族。因反复皮疹16年,加重1周,头痛、双下肢麻木无力、无尿1天入院。患者16年前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曾用迪银片、维胺酯、强的松等药物治疗,皮疹反复发作。3年前在当地就诊中医,服中成药治疗10个月后出现头痛、双下肢麻木及肝肾功能损害入本院传染科就诊,给以甲泼尼龙、阿维A及腹膜透析1月后好转出院,近1年患者再次服原中药,1周前全身皮疹加重,头痛,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障碍,尿蛋白(2 ),渐出现无尿。体检:精神差,头面部及双下肢浮肿。余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全身散在不规则红斑,覆银白色皮屑,基底潮红,背部皮损…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8岁。因双下肢象皮肿20年,加重伴疼痛4年入院。个人史:患者20年前被蚊虫叮咬后渐双下肢肿胀,伴有反复发作双下肢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发作时伴畏寒、发热、头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丝虫病"住院治疗,给予相关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缓解后出院。  相似文献   

9.
挪威疥3例     
<正>1临床资料例1男,87岁,反复全身皮疹伴痒半年,加重2个月。患者入院半年前出现双大腿散在红斑、丘疹伴瘙痒,未予特殊处置,渐加重,2个月前患者全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水疱,外院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予口服泼尼松30 mg/d,未见好转,皮疹渐泛发全身,瘙痒难忍,收入院。患者既往曾行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体检: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患 者,男,42岁,因“全身反复红斑、丘疹伴痒1年,加重半月”入院。患者约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躯干、四肢出现红色斑疹、丘疹伴瘙痒,至外院诊断为“湿疹”,予复方倍他米松(得宝松)肌注、氯雷他定等口服、派瑞松外用,皮疹迁延反复。约半月前皮疹加重,瘙痒加剧,至我科住院治疗。病程中患者无慢性发热,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6岁。主诉:口腔溃疡1年,双下肢皮疹3月,发热10d来诊。现病史:1年前始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当地服激素治疗无效,具体不祥。3月前出现双下肢皮疹,小腿为主,充血性,突出皮面,质硬,直径2~3cm,渐加重,激素治疗无效,具体不祥。10d前皮疹破溃,有脓性渗出,伴发热,最高体温40℃,伴寒战、畏寒,人民医院就诊,完善检查,取活检,并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效果。1周前出现腹痛、腹胀,上腹为主。2d前我院皮科就诊,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6岁,因反复皮疹伴发热、头痛、呕吐4年.间歇性癫痫发作1年余,复发加重8天,于2009年2月18日入院.患儿4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全身红斑及散在皮疹,皮疹在1天内迅速增多,弥漫全身,并在原有皮疹的基础上出现小脓疱,无黏膜破损,脓疱出现时开始发热,体温高达39.0℃,伴有头痛,于当地诊所治疗(诊疗经过不详),约5天后全身脓疱干洞脱屑,遗留脓痂及鳞屑,体温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6岁,因反复皮疹伴发热、头痛、呕吐4年.间歇性癫痫发作1年余,复发加重8天,于2009年2月18日入院.患儿4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全身红斑及散在皮疹,皮疹在1天内迅速增多,弥漫全身,并在原有皮疹的基础上出现小脓疱,无黏膜破损,脓疱出现时开始发热,体温高达39.0℃,伴有头痛,于当地诊所治疗(诊疗经过不详),约5天后全身脓疱干洞脱屑,遗留脓痂及鳞屑,体温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6岁,因反复皮疹伴发热、头痛、呕吐4年.间歇性癫痫发作1年余,复发加重8天,于2009年2月18日入院.患儿4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全身红斑及散在皮疹,皮疹在1天内迅速增多,弥漫全身,并在原有皮疹的基础上出现小脓疱,无黏膜破损,脓疱出现时开始发热,体温高达39.0℃,伴有头痛,于当地诊所治疗(诊疗经过不详),约5天后全身脓疱干洞脱屑,遗留脓痂及鳞屑,体温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9岁,四肢反复皮疹伴疼痛,间断发热2年余,加重1年。患儿四肢可触及暗红色结节、斑块,部分皮损伴溃疡及萎缩性瘢痕,无关节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组织病理:真皮全层小血管增多,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伴界面皮炎,亦可见水肿及灶性表皮坏死,未见淋巴细胞非典型性。诊断为发热性溃疡性Mucha-Habermann病。患儿男,9岁,四肢反复皮疹伴疼痛,间断发热2年余,加重1年。患儿四肢可触及暗红色结节、斑块,部分皮损伴溃疡及萎缩性瘢痕,无关节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组织病理:真皮全层小血管增多,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伴界面皮炎,亦可见水肿及灶性表皮坏死,未见淋巴细胞非典型性。诊断为发热性溃疡性Mucha-Habermann病。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 1999年 7月 ,收治一名重症天疱疮患者 ,周身皮损面积达 80 %以上 ,并继发严重感染、糖尿病、中毒性心肌炎 ,经临床综合救治 ,精心护理 ,36天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5 3岁 ,因头面、躯干、四肢散在红斑、水疱伴糜烂、渗液 1年余 ,加重 5天伴发热、畏寒急诊入院。半年前曾在威海市立医院做过病理及免疫荧光检查 ,确诊为“寻常型天疱疮”。服用强的松 ,30~ 6 0mg/日 ,长达 3月余 ,病情尚稳定 ,半月前自行停强的松 (30mg/日 ) ,改用中药外洗 ,皮疹渐加重 ,5天前自感发热、畏寒 ,周身皮疹增多 ,且出现大面积溃…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4岁。以面部及四肢皮疹6年就诊。6年前患者明显诱因面四肢出现皮疹,春夏始发,并逐渐加重,冬季自行缓解,伴有轻度瘙痒和不规则腹泻;平时偏素食,少食蔬菜,厌肉、蛋类;2年前出现双下肢管力、复视、步态不稳,并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男,28岁。间歇性发热半年,面部皮疹4个月,口腔溃疡伴疼痛半个月,于2004年4月23-30日诊断艾滋病和传染性软疣第一次入院,经过对症治疗,发热有所缓解,面部皮疹未愈而出院,出院后半个月又出现发热。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摘要患者男,80岁。因全身红斑、大疱伴疼痛1个月,四肢肌肉无力伴疼痛5 d,于2014年10月10日由门诊收治入院。患者1个月前发现肺部及肝脏肿物,口服多种中药(具体不详)后额部出现红斑,皮疹逐渐加重,并由上至下蔓延至胸部、腹部及双下肢,伴疼痛。2周前在皮肤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及大疱,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面、渗出,部分结痂,疼痛渐加重,同时出现发热,T最高达38.4℃,无头痛、关节痛及其他不适。5 d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5岁.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6年,双下肢肿胀10d来我院就诊.2005年因发热,面部蝶形红斑、间断口腔溃疡到我院门诊就诊,查抗ANA抗体1∶320,尿蛋白++,诊断为SLE.给予泼尼龙40 mg/d及其他辅助治疗和外用药物,症状有所缓解,泼尼龙剂量逐渐减少,最少时服用泼尼龙5 mg/d.2007年自行停用泼尼龙,服用中药(具体药物不详),半个月后患者出现双下肢浮肿、关节疼痛、胸腔积液、尿蛋白阳性,入住我科,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液10 mg/d,出院时带泼尼龙40 mg/d,并补钙、补钾,一直坚持当地医院门诊随访.2010年3月当地查白蛋白低、血脂高,伴脱发、间断眼睑、面部浮肿,2010年5月面部再次出现红色皮疹,并伴腹胀、间断腹痛,双下肢肿胀入院.入院后患者出现间断性腹部弥漫性绞痛,给予常规抑酸、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