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00例道路交通事故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600 例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了分析。伤者年龄以21 ~50 岁为最多;案发时间以8 - 10 时、16 ~18 时为最多;案发地点以城市主干街道和城外主干公路为最多,前者以小型汽车为主,后者以大型货车为主;案发时伤者以骑车及步行为最多;案发时伤者相对于肇事车辆方向以同向及相向最多;损伤部位以四肢及头面部最常见;损伤机制主要为撞击和摔跌。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事故538例伤残评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538便道路交通事故的伤残评定情况,结果显示: 发生以青壮年为多,确定为等级伤残304例,占56.515,其中伤残等级以Ⅸ-Ⅹ级最多,共272例,占89.47%,Ⅴ级以上的重度伤残13例,占4.28%,损伤部位以头面部及四肢多见,占71.005;肇事车辆以小汽车为多,这与我国近年来小汽车数量增加,部分人交通安全意识差有关。此外,就爱伤进行伤残评定的是交通事故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石嘴山地区道路交通事故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刚  房青 《宁夏医学杂志》2000,22(9):549-549
为了解道路交通事故伤特点,按事故发生原因分类,选择1980例道路交通事故伤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道路交通伤占各类创伤之道(80.46%)年龄以18-50岁居多,伤者以工人(30.55%)和农民(23.45%)居多,学生较少(3.20%);男性伤员以机动车乘员(28.79%)明显高于女性(15.70%),女性非机动车剩员(39.59%)明显高于男性(26.71%);发生时间以7、8两月较多(1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交通事故伤的特点,指导临床诊断与救治.方法:对309例儿童交通事故伤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RISS)对伤情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就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致伤方式、损伤部位、伤情严重度、治疗及结果等逐项分门别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多于女,7岁~15岁占62.46%.每日8时左右、11时~12时、16时~18时为三个受伤高峰时阃段.致伤方式以机动车撞击行人较多(60.84%),其次为自行车自身事故(14.89%),再次为机动车撞击自行车(10.03%).损伤部位最常见的是四肢(51.53%),颅脑伤次之(27.81%).损伤类型以骨折多见,软组织挫裂伤亦占有较大比例.多发伤占20.06%,死亡率为3.24%.RISS评估显示,RISS>16(重伤)占29.12%,其中机动车冲撞自行车重伤所占比率最高(51.61%),机动车冲撞行人次之(29.79%),自行车自身事故居第三位(26.09%).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及致伤特点各不相同,性别、年龄、致伤方式,车辆类型、行车速度的不同,其损伤部位、伤情程度及治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交通死亡事故中损伤部位与死亡的关系、事故的发生时间和季节特点、肇事车辆类型、肇事公路等级、死亡人员年龄、肇事者驾龄等因素。方法:对启东市2005年度所发生的198例道路交通死亡事故资料进行法医学分析。结果:颅脑损伤(脑出血,重度脑挫裂伤),死亡97例(48.9%);事故的发生与时间和季节有明显的关联性;肇事车辆以小型车辆和摩托车、自行车为主;<15岁和>60岁为死亡的高发人群;交通死亡事故死亡率与公路等级和肇事者驾龄呈负相关。结论:应加强全民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人群的交通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6.
[背景]观察面部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特点,为临床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病例报告]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施行的面部损伤250例鉴定资料,对面部损伤人员的性别、年龄、损伤程度、损伤性质、损伤部位、并发症、后遗症及鉴定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见,面部损伤案例中男性伤者占83.2%,21~40岁伤者占49.2%,钝器伤占94.0%,重伤占4.8%.[讨论]面部损伤病例以男性青壮年多见,多数为轻伤者,损伤部位以眶部及鼻部为多见;鉴定时间根据伤情而定,多在受伤后6个月内;鉴定时应充分考虑后遗症和并发症对鉴定结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伤残评定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40例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案例资料,对伤者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类型、主要并发症、伤残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合型颅脑损伤多见(394例),最常见的损伤类型是脑挫裂伤,主要并发症有脑积水(3.15%)、癫痫(2.03%)、偏瘫(1.4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交通事故伤的特点,指导临床诊断与救治。方法:对309例儿童交通事故伤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RISS)对伤情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就性别、年龄、受伤时间、致伤方式、损伤部位、伤情严重度、治疗及结果等逐项分门别类进行统计分析。鲒果:男多于女,7岁-15岁占62.46%。每日8时左右,11时-12时、16时-18时为三个受伤高峰时间段。致伤方式以机动车撞击行人较多(60.84%),其次为自行车自身事故(14.89%),再次为机动车撞击自行车(10.03%)。损伤部位最常见的是四肢(51.53%),颅脑伤次之(27.81%)。损伤类型以骨折多见,软组织挫裂伤亦占有较大比例。多发伤占20.06%,死亡率为3.24%。RISS评估显示,RISS≥16(重伤)占29.12%,其中机动车冲撞自行车重伤所占比率最高(51.61%),机动车冲撞行人次之(29.79%),自行车自身事故居第三位(26.09%)。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儿童交通事故的发生情况及致伤特点各不相同,性别、年龄、致伤方式、车辆类型、行车速度的不同,其损伤部位,伤情程度及治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太原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发生特点、损伤部位与伤残程度的关系及合理鉴定时限。方法 对174例道路交通事故的鉴定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4例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中,男性124例(71.3%),女性50例(28.7%);年龄以31—50岁为主,占59.2%;损伤部位多见于颅脑损伤和四肢损伤,占56.4%;伤残程度评定中Ⅸ-Ⅹ级伤残评定率为55.9%;鉴定时间多在伤后6—12月内进行,占46%。结论 太原地区交通事故多由汽车肇事引起,受伤人员以男性青壮年为主,伤残程度Ⅸ-Ⅹ级最多,Ⅰ一Ⅱ级伤残仅见于颅脑和脊柱损伤,伤残中以颅脑损伤和四肢多见,鉴定时限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1988年5月至1998年4月收治的214例因车祸致死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性别差异,年龄分布及职业分布;肇事车型与死亡人数的关系;伤员类别及院前、院内急救间隔时间;伤情特点和死亡原因以及死亡时间分布。结论: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安全和保护意识。改善道路状况和实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管理,对减少车祸的发生将起到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网络,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树立整体救治观念,对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苏州市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的特点,为预防和减少交通死亡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按照死者性别、年龄、死亡原因、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死亡方式和事故车辆类型等相关参数,对苏州市区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604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死者男女比例为3.11∶1;事故高发时间段在每天6:00-12:00;13:00-17:00和21:00~2:00;外来务工人员62.75%。案发城乡结合部主干道70.2%;死者交通方式为步行26.00%;驾电动自行车人23.84%;驾机动车人12.58%;死亡原因颅脑损伤死亡78.31%,胸腹等多发损伤17.55%。肇事车辆中轿车30.79%,货车24.34%。结论:苏州市区道路建设目前处于转型期的新型经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突出应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交通死亡事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车祸已成为乌鲁木齐地区一个突出的社会医学问题。作者根据1985~1986年该地区发生的5129起道路机动车交通事故,进行了描述流行病学研究并分析了肇事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人体损伤机制;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员血酒精含量关系及其法医学意义,为预防、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和创伤急救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2004年昆明地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66例法医病理检验鉴定资料及2005份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驾驶员血酒精检测鉴定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性研究.结果昆明地区2004年万车事故率高于全国和省内,10万人口死亡率、百公里死亡率、校正后的综合事故率高于云南省平均水平.本组死亡年龄分布呈偏态分布,25-54岁占死亡人数的58%.死亡事故的时间分布19-0时最高,占29.2%。其次是13~18时(23.2%).挤压伤与砸压伤车内人员高于车外人员.机动车驾驶员面骨骨折高于行人2.3倍.货车肇事颅脑损伤比例高于其他车辆,颅骨、面骨骨折的比例低于其他肇事车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动车驾驶者酒后驾车,发生肇事时,驾驶者自身伤情程度及受伤几率与血液酒精浓度的相关关系。方法:机动车肇事发生30分钟内抽取驾驶员血液,测出血液酒精浓度。从符合要求的酒后机动车驾驶员中随机选取660例肇事机动车驾驶员作为研究对象,设未饮酒为对照组,按酒精浓度分层分组,分为5组,共计660例。驾驶员受伤情况按照院前急救检伤分类,送医院检查,进行创伤评分,根据评分分值将伤情分为轻(TI值5~7分)、中(TI值8~17分)、重(TI值18~24分)、死亡(TI值>25分)4类。分析肇事机动车驾驶员血液酒精浓度对机动车驾驶者自身受伤程度、受伤几率的影响。结果:660例肇事机动车驾驶员列为研究对象。损伤轻度207例(31.36%),重度163例(24.70%),危重197例(29.85%),死亡89例(13.48%)。机动车驾驶者酒后驾车发生肇事时,随着机动车驾驶者血液酒精浓度的增加,自身创伤评分增高,重伤率、死亡率增高。结论:机动车驾驶者酒后驾车,肇事发生后,随着血液酒精浓度增加,自身受伤几率增加,受伤程度加重,死亡率亦增加。避免酒后驾车,可降低自身损伤程度,降低自身伤残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姜雄  孟照全  李凯  沈长军 《四川医学》2010,31(8):1111-1112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中胸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382例胸部交通事故伤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救治方法和预后。结果伤者年龄主要分布在20-60岁,双休日、节假日和夜间是受伤高发时间。重度损伤(〉25分)165例(33.2%);伴多发伤197例(51.6%),其中合并颅脑损伤62例(16.2%)。死亡26例(6.8%),死亡伤者中合并颅脑损伤1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结论交通事故所致的胸部外伤,常合并多部位损伤,病死率高,合并颅脑损伤是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院前急救重点是迅速判断伤情,尽快疏通呼吸道,恢复通气功能。做好胸部创伤的专科处理,正确处理多发伤、并发症,预防院内感染及多器官功能不全,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的差异。方法:对1305例交通事故伤和825例高空坠落伤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通事故伤的致伤部位及伤情程度与车辆撞击方式、车辆类型、车速等因素有关。高空坠落伤的损伤部位和伤情程度则取决于坠落高度、着地姿势、地面性质、年龄及体重等因素。就损伤部位与类型而论,交通事故多伴有严重软组织伤,以开放性损伤较多,下肢伤多见,其中左侧肢体损伤所占比例更大。高空坠落常伴有其他部位的连锁性损伤,以腹部、臀部、脊柱损伤较多,其损伤程度比交通事故伤重,更易引起伤残和死亡。结论:不同致伤条件其损伤发尘情况、致伤规律、伤情特点明显不同。充分认识并掌握交通事故与高空坠落致伤规律及特点,对临床诊断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上海市1991~1994年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了描述性研究.结果显示:车祸发生率58.45~97.68/10万,车祸死亡率为4.61~5.58/10万,万车死亡率在逐年下降,但仍处在较高水平.交通事故夏秋季节多于冬春季节;一天中上午9:00~11:00和下午2:00~4:00多发.事故大部分是由机动车驾驶员造成的.主要肇事原因:司机不按规定让行、跟车过近和疏忽大意;骑自行车者猛拐、争道和占道;行人和乘车人违章穿行.对各人群要针对性加强管理和教育,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院前时间对交通事故伤救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加强郑州市交通事故伤的院前急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 12 32例交通事故伤的伤情和院前时间与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交通事故伤以青壮年多发 ,伤者以多发伤 (46 .8% )为主 ,颅脑和肢体为高发部位 ;颅脑和脏器的损伤重 ,ISS评分值显著高于其他部位 (F =14 .2 9,P <0 .0 0 0 1)。大部分伤者的院前时间(75 .9% )超过 1h ,且院前时间长短与伤者的预后有关 (趋势 χ2 =7.73,P =0 .0 18)。另外 ,伤者中 91.6 %有出血现象 ,仅有 1例患者在事故现场采取正确的止血措施。结论 :交通事故伤的伤情重且复杂 ,伤者院前时间过长对救治效果及伤者的预后影响很大。其次人们普遍缺乏急救知识和操作方法。建议实行各医院的急救资源合理调配 ,建立整体的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同时 ,急需加强伤害急救知识、急救方法的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19.
致死性车祸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伤情和救治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卫东  李志立 《四川医学》1999,20(2):143-144
对1988年5月至1998年4月收治的214例因车祸致死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性别差异,年龄分布及职业分布;肇事车型与死亡人数的关系;伤员类别及院前,院内急救间隔时间;伤情特点和死亡原因以及死亡时间分布。结论: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安全和保护意识。改善道路状况和实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管理,对减少车祸的发生将起到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网络,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树立整体救治观念,  相似文献   

20.
蔡丹 《当代医学》2010,16(15):106-106
脊柱由12块胸椎、5块腰椎及5块骶椎组成。腰椎骨折以高处坠落、足臀部着地而损伤者多见,以工伤或交通事故直接撞击腰部或因弹击伤者较少见。无论如何受伤,如果治疗和护理不当将遗留棘突后凸畸形和慢性腰背痛。我科2005~2008年收治腰椎骨折病人45例,经过精心的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